养生健康

疳积的病因

疳积的病因

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疳积的预防

1、营养丰富合理搭配

1~3岁的小儿,牙齿已经长齐,活动量也大大增加。所以要给孩子供给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比如,每天至少要让孩子喝两杯牛奶或豆浆。每天的食品要多样,选择细、软、烂的食物。

4~6岁的孩子,一般都是和成人一起进餐。这时候,由于孩子生长发育迅速,所以不要忽略了孩子的营养问题。

学龄儿童要吃好早餐,质量要高,如牛奶、鸡蛋、肉类,都要在早餐时给孩子多吃一些。

22、饮食习惯从小养成

吃零食,不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几乎85%以上的城市孩子,都有吃零食的毛病。孩子们经常吃的零食,都是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巧克力、奶糖、咖啡豆、果冻、虾条等。吃甜食太多,会使胃酸分泌增加,肠运动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33、冷饮冷食伤害脾胃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冷饮、冷食。有的孩子一年四季冷饮不断。岂不知久食冷饮,危害极大。寒凉食品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等证。在医院里,经常见到的小儿腹痛,有相当多是由于吃冷饮造成的。喜欢冷食冷饮的孩子,许多人患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间久了,就日见消瘦,造成发育障碍。

小儿疳积是什么原因

疳积的一个症状表现是宝宝不爱吃饭,既然不爱吃饭,那么身体自然就壮不起来,而且脸色也不会好,这增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所以,了解小儿疳积的原因,并给予正确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一、宝宝身体有了“积”

这样的宝宝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积”。它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城市的儿童发病率较高,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宝宝,尤其在夏季炎热时发病率较高。但是,如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快就会治好;若不予重视则容易引起贫血,并发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什么原因使宝宝身体有“积”?

“积”是由于宝宝的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尚未健全所致。中医认为,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方能知饥欲食,食而能化,宝宝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引起宝宝身体有“积”的主要病因如下:

1.妈妈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宝宝是早产儿,先天肠胃功能不足;

2.宝宝经常饥饱无度,加之大人盲目给吃营养食品、零食,损伤脾胃;

3.婴儿时期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消化功能较同龄宝宝差。

三、宝宝有“积”的表现

宝宝有“积”后,大多表现为见饭不喜,没有饥饿感,但喜冷饮;面色萎黄,形体偏瘦,毛发稀疏、枯黄;脾气烦躁易哭,夜间入睡不稳,额头上多汗或面红耳赤,口中有酸臭气味;体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均缺乏,血色素也偏低。

使君子的民间传说

使君子的名就是因为它的这种药用价值,传说三国以前,使君子的药用价值还没有被发现,有一次,刘备的儿子刘禅肚子肿胀,不思饮食,各方医生素手无策,刘禅在野外的时候无意间吃了使君子的果实治好了疳积病,人们为了纪念他,遂将这种植物叫做使君子。使君是古代对州牧的尊称,刘备曾被曹操举荐为豫州牧,所以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人们因此将这种可以驱除蛔虫的植物称为使君子。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脾虚夹积型疳积艾灸

取穴以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经外奇穴为主。

治法:健脾化积消痞。

艾灸处方:章门,四缝,膏肓。

取穴方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章门穴在肝经上,又是脾经之募穴和脏之会穴,具有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之功。

四横为治小儿疳积之要穴,因其病久积甚,故选用膏肓,意在滋肺健脾,益肾培元,扶正化积。

艾灸方法:

1.艾炷灸:取章门,膏肓,用小米粒大艾炷灸之,每穴3-5壮,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隔物灸即可。

注:将三棱针消毒后点刺四横穴,出黄稠粘液为佳。

软下疳的病因

1、下疳,绝大多数是通过性生活接触传染的。在性交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开放性破损处的分泌物和溃疡的脓汁而传染。有些女性病人伤口虽已愈合,但仍是带菌者,和这些无症状的隐性病人性交同样可以传染此病。一般性地接触病人不会传染软下疳,但也可因不注意消毒隔离,接触病人伤口而感染。由于近代出现多种性生活方式,此病也可发生于肛门附近、手、眼睑、口唇及乳房等区域。

2、杜克雷氏嗜血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生殖器官的接触部位发生单个或多个疼痛的坏死性溃疡。潜伏期一般在性交后1-6天。感染局部发生炎症性红斑、丘疹、水疱或小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不久破溃形成溃疡。溃疡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厘米大小。溃疡的基底为血管丰富的肉芽肿性组织,有触痛易出血。基底不如硬下疳硬,溃疡接触尿液时有烧灼感,为女性病人较典型的主诉症状。初发为单个,但因可自身接种,常在原发溃疡周围呈卫星状排列,小的像菜籽样,大的可到指甲盖样。有时互相融合而成大片溃疡,有时较快破坏大面组织,引起外阴畸形,有恶臭味。

3、如无并发症,一般溃疡经3-8周自愈,遗留浅疤痕。本病自愈的机理一般认为杜克雷氏嗜血杆菌感染时,机体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作为机体天然屏障的皮肤和粘膜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巨噬细胞有对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和备解素等可抑菌、杀菌或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对杀死杜克雷氏嗜血杆菌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许多病人可以不经任何治疗而自愈。

疳积按摩治疗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疳积药膳改善

扁豆佛手饮

[配方]胡黄连、广木香、焦甘草各2克,六曲、焦白术各9 克,青皮、陈皮各4克,炒扁豆9克,佛手3克,白糖4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放人锅内,加水6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 火煎熬25分钟,倒出煎液,再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用纱 布过滤除去药渣,合并煎液,在药液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健脾胃。用于小儿疳积。

砂仁槟榔粥

[配方]砂仁2克,槟榔Q克,川朴、枳实、焦六曲、青皮、 陈皮、壳芽各3克,莪术、乌药各2克,粳米10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用纱布袋包装好,扎紧口放人锅内,加水1000 毫升.置武火烧沸,再文火煎煮25分钟,滗出煎液。再加入500 毫升水煮20分钟,除去药包,合并煎液过滤。

2.将滤液放入锅内,加入粳米煮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健脾胃,消腹胀,用于小儿疳积,腹大坚硬者。

党参茯苓饼

[配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当归身、酒白芍、炒六曲、 炒鸡内金各3克,槟榔、炒麦芽各5克,淮山药6克,陈皮、炒茨 实、炙甘草各2克,麦粉100克,植物油50毫升,盐5克。

[制作]

1.把上述药物烘干,打成细粉。把面粉与药粉混匀,放入 盐,拌匀加水,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10个饼:

2.锅内加入植物油烧成六成熟时,放人饼,烙至两面黄色熟 透即成。

[食法]作主食。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用于小儿疳积,脾胃虚弱者。

山楂肉片

[配方]山楂30克,猪肉100克,鸡蛋1个,盐5克,生粉20 克,料酒10毫升,姜10克,葱15克。

[制作]

1.将山楂洗净,猪肉洗净,加入盐、鸡蛋、生粉拌匀:

2.炒锅放置在炉火上,加油50克,烧六成熟时,用姜、葱下 锅煸炒,再下入肉片、山楂、料酒,炒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补气血,助消化。用于小儿疳积,食肉不消化者。

疳积吃什么好

珠玉二宝粥: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先将薏苡仁煮至烂熟,再将山药洗净去皮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入锅中煮成粥糊即成。差不多吃5-7天,每天分2次食用。

红糖大麦粥:大麦米50克,红糖25克。做法:将大麦米洗净放入高压锅内煮成软粥,加入红糖即可食用。需连食用数日。注意服食温热,少食多餐。

山药拨粥:山药100-150克,面粉100-150克,葱、姜末适量,红糖少许。将生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同面粉一起调入冷水中煮成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末和红糖,稍煮1-2沸即成。可常年服用。无论寒暑,均须温热服食。

山药清汤:新鲜山药一条,排骨200克,葱花、精盐适量,香菜少许。1、将排骨洗净,用开水浇烫除去表层油脂,用刀背拍碎,放入深锅中加8杯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用纱布滤过做成高汤(约2.5杯);2、将山药洗净削去外皮,待用;3、高汤放入锅中煮沸,用擦板将山药擦制成泥,缓缓入沸汤中,搅拌煮熟,随即加精盐、葱花、香菜等,起锅即可食用。脾虚腹胀者不宜食用;煮时不宜过长。

山药粥:粳米100克,小米100克,干山药片50克。清水适量。先将粳米、小米淘洗干净,山药片打碎。沙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三味煮至成粥。具有健脾胃之功效,每日1次,分3次食用,可作餐连食5日。

茯苓鸡肝汤:鸡肝25克,茯苓10克。做法:将鸡肝、茯苓同入砂锅内煮汤,煮熟即可吃肝、喝汤,每日1次,连续食用1-2周。

小米龙眼粥: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少许。将龙眼肉与小米煮成粥。待粥熟后,加入红糖即可。此粥需空腹服食。

菜花炒猪肝:猪肝100克、菜花150克、葱花8克、蒜茸2克、绍酒5克、酱油5克、白糖2克、细盐、味精、湿生粉少许。猪肝洗净切成柳叶形薄片。菜花洗净切成小朵,放入沸水镬内氽熟后捞出,沥干水备用。将镬放火上,加少许油烧热后,放入葱花和蒜茸炒香,投入猪肝并喷入绍酒,炒至肝即将熟时,加入酱油、白糖、细盐和味精,调好味,倒入菜花及少许水,翻炒一下,用湿生粉勾一点薄芡,浇上少许熟油炒匀即成。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分型辩证

1.脾胃不和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厌食或纳呆,精神委顿,便秘或溏,舌苔薄黄,脉象细缓,指纹红显,位在气关。

2.脾虚夹积

形消枯瘦,腹大脐突,青筋暴露,面色萎黄,发如麦穗,黄枯干束而立,精神疲惫,躁烦夜啼,肌肤瘦而反能食,嗳腐酸臭,舌红苔黄腐,脉象弦细,指纹紫滞。

3.气血亏耗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形销骨立,骨瘦如柴,周身肌肤干瘪皱起,啼哭无声,气怯神疲,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红无苔,脉象沉细涩,指纹青紫,位介于气关,命关之间,此类病重,时时可有暴脱身亡的可能。

相关推荐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临床表现

疳积一证在临床上有纳呆,食滞,腹胀,消瘦,大便不调等特征,且病程缓慢。 1.乳食积滞:腹胀嗳酸,厌食寐差,体重不增,尿如米泔,大便臭秽或秘。 2.气血两亏:不思饮食腹胀腹痛,食则胀饱,嗜食怪位,困倦无力,形体消瘦,神萎色黄。 本病重者由于抵抗力极度减低,常有各种并发症,以低血色素性贫血为最 常见,常继发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其中以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为多,发育迟缓。

疳积有哪些表现

疳积是中医的病症名。按中医理论:疳积即积滞和疳证。积滞也叫食滞或食积、停食,是指饮食失节,停滞不化,造成脾胃运化失常;疳证是积日久,耗伤正气,虚象毕露。故积滞是病的早期,是疳证的前奏,以实为主;疳证是病的后期,是积发展的结果,以虚为主。 疳积在儿科较多见,从西医角度来看,疳积应该包括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一些矿物质缺乏症,还有肠道寄生虫等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嫩,胃肠功能薄弱,如果家长喂养不当,孩子饮食不节制和不规律,营养不全面、不合理、喜食生冷、油腻或不清洁食品

小儿疳积怎么推拿

补脾经 定位: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患儿拇指指尖桡侧面向指根方向直推60-100次。 推板门 定位:位于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用拇指指腹微用力自患儿拇指根大鱼际处往腕横纹直推100次。 清大肠经 定位:位于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虎口桡侧缘直推至食指尖60-100次。 点按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操作:用拇指指腹点按足三里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宝宝疳积的症状 疳症中期症状

可见有小儿形体消瘦明显,脘腹部大,甚至可见有腹部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性格烦躁易怒。或见有有揉眉、挖鼻子、吮吸磨牙等异常举动。宝宝食欲减退,或者表现为善食易饥、大便下虫,或者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

疳积的推拿疗法

本证主要病因是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节,升降不调,乃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由于脾胃虚弱,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无以生化气血精微,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所以积滞可损伤脾胃;而脾胃虚弱又产生积滞,两者互为因果。 临床上积滞者可见形体消瘦,脘腹胀满,纳食不香,夜卧不安,大便恶臭等症;发展为疳症则可见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啼声低微,腹部凹陷,大便溏泄等症。 按摩治疗疳积的原则是消积导滞、健脾和胃,但须视病情阶段而治。如病初期,

小儿疳积推拿图片 小儿疳积推拿的好处

推拿上述穴位,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进小儿食欲,增强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改善小儿形体消瘦,腹胀,纳食不香,精神不振等症状。

疳积是怎么得的 先天性因素

由先天因素导致的疳积一般多见于早产儿,因早产儿身体机能低下,先天不足,其摄入食物及消化食物的能力弱,而出生后生长发育比较快,因此很容易造成营养匮乏的情况,若不及时调理可形成疳积症状。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方解

揉板门,摩腹,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消食导致,疏调肠胃积滞;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胃,消食和中;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

小儿常见病可中医捏脊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捏脊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第一条在人体后背的正中间,叫督脉,主一身之阳,又因为人体的后背本身是主阳的,它在人体脊背的正中,因此可称督脉为阳中之阳。捏脊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可以振奋小儿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捏脊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如疳积、厌食、腹痛、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躁、爱哭闹等。 由于捏脊疗法主治疳积,那么疳积是什么呢?从中医理论来说,疳积即积

小儿疳积的症状 疳症初期症状

可小儿疳积发病初期可兼有身体略显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或是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调,并常兼有精神不振,好发脾气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