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消化性溃疡运动的环境
适宜消化性溃疡运动的环境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有很多注意事项,今天为大家介绍适宜消化性溃疡患者运动的环境和天气,只有掌握好正确的运动方法,才能更有效的防止溃疡病的复发。
运动环境和天气
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河边、湖旁、林阴道上等空气清新环境清静之处,不要到车多、人多或阴冷、偏僻的地方锻炼,应避开雾天,秋、冬季节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废气不宜消散,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消化性溃疡护理
护理要点:
1、在发作期应督促病人适当注意休息和睡眠。
2、饮食原则:①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5~6餐。②忌食坚硬、油煎、辛辣食品以及酒类、咖啡、浓茶。③避免暴饮暴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可吃得过饱。④出血及疼痛较剧时可食牛奶、豆浆、蒸蛋、藕粉、烂面、肉松、面色等流质或半流质。
3、如患者黑粪增多并伴出汗、面色苍白,则提示出血量增加。疼痛如呈持续状,剧烈,并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提示有穿透可能。疼痛如刀割,大汗淋漓,可能是急性穿孔,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断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有很多,饮食治疗消化性溃疡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那么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一:吴茱萸粥:
原料:吴茱萸1~3 g,粳米30~50 g,葱白少许。
制法:将吴茱萸焙干,研为末。粳米煮粥,熟后加吴茱萸末与葱白和匀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宜肝胃不和证。
服法:3次/d,空腹食之,3~5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二:金橘饮
原料:金橘100~200 g,豆蔻10~2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金橘加水适量,用中火煮5分钟,加入豆蔻、白糖,用小火略煮片刻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宜肝胃不和证。
服法:1剂/d,代茶饮,3~5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三:梅花粥
原料:粳米30~50 g,梅花3~5 g,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白糖加水煮成粥,再放入梅花,文火稍煮成稠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宜肝胃不和证。
服法: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3~5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四:白及粥
原料:糯米50~100 g,白及10~15 g,红枣5~10枚,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白及晒干,研为细末备用。再将糯米、红枣、蜂蜜加水煮成粥,调白及粉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益脾胃。适宜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服法:2次/d,温热服,5~10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五:羊肉姜桂汤
原料:羊肉300~500 g,生姜、肉桂、小茴香、盐各少许。
制法:先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生姜、肉桂、小茴香,共炖20分钟,放盐少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益脾胃。适宜脾胃虚寒证。
服法:1~3剂/周。每剂分3次服,连服2~3周。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以上就是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原则
1.要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和兴趣,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对于中年以上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情况,是否能够与所选择的运动锻炼方法相适应。
2.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量。在开始进行运动锻炼时,运动量以小为宜。随着病人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运动量可逐渐加大,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即应当维持在此水平上坚持锻炼,严禁无限制加大或突然加大运动量,以免发生副作用。
3.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也不应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一般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应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饭后进行一般散步则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4.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运动疗法,要注意全身运动与局部运动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康复保健作用。一般以全身运动为主,同时注意配合一些适当的按摩治疗,对症状改善可有一定帮助,可能对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5.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康复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机体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及肢体功能的完善,身体体质的增强,是要通过多次适当运动量的刺激和强化,才能获得的。通常,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消失较快,但溃疡愈合需要一定时间。
常见的消化性溃疡
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量是怎样的
1.全身一般情况尚可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2.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幽门梗阻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已缓解,处于恢复期。
3.消化性溃疡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后身体一般情况恢复较好者。
以下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慎用或忌用运动疗法:
1.消化性溃疡患者有穿孔、出血或癌变可能时,不宜应用运动疗法。
2.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明显幽门梗阻时,也不宜应用运动疗法。
3.消化性溃疡处于活动期的患者,要避免或减少腹部运动,以免增加出血或穿孔的可能。
4.消化性溃疡患者伴有严重器官功能衰竭时,不宜应用运动疗法。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胃酸分泌过多(30%):
盐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由壁细胞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已知壁细胞内含有3种受体,即组胺受体(hirstamine receptors)、胆碱能受体(cholinergic receptors)和胃泌素受体(gastrin receptors),分别接受组胺、乙酰胆碱和胃泌素的激活。当壁细胞表面受体一旦被相应物质结合后,细胞内第二信使便激活,进而影响胃酸分泌。
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中,胃酸分泌过多起重要作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基础分泌量(BAO)和最大分泌量(MAO)均明显高于常人,十二指肠溃疡绝不发生于无胃酸分泌或分泌很少的人。
食糜自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胃酸和食糜的刺激兴奋下,胰腺大量分泌胰液泌素、胰酶泌素、促胆囊收缩素,肠粘膜除分泌粘液外,也释放激素如肠高血糖素、肠抑胃肽(GIP)、血管活性肠肽(VIP),这类激素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刺激胃泌素分泌的作用,故当十二指肠粘膜释放这些激素的功能减退时,则可引起胃泌素、胃酸分泌增高,促成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
胃溃疡在病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并发症的性质,以及在胃酸减少的条件下溃疡趋向愈合等方面,均提示其发病机理与十二指肠溃疡有相似之处。但是,胃溃疡病人的BAO和MAO均与正常人相似,甚至低于正常,一些胃粘膜保护药物(非抗酸药)虽无减少胃酸的作用,却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一些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引起胃溃疡,以及在实验动物不断从胃腔吸去粘液可导致胃溃疡等事实,均提示胃溃疡的发生起因于胃粘膜的局部。由于胃粘膜保护屏障的破坏,不能有效地对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和消化作用,而致溃疡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10%):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在HP粘附的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减少,细胞间连接丧失,细胞肿胀、表面不规则,细胞内粘液颗粒耗竭,空泡样变,细菌与细胞间形成粘着蒂和浅杯样结构。
胃粘膜保护作用(20%):
正常情况下,各种食物的理化因素和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均不能损伤胃粘膜而导致溃疡形成,乃是由于正常胃粘膜具有保护功能,包括粘液分泌、胃粘膜屏障完整性、丰富的粘膜血流和上皮细胞的再生等。
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10%):
胃溃疡病时胃窦和幽门区域的这种退行性变可使胃窦收缩失效,从而影响食糜的向前推进。胃排空延缓可能是胃溃疡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因素。
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某些成分,如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可以损伤胃上皮。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可以引起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受损的胃粘膜更易遭受酸和胃蛋白酶的破坏。胃溃疡病时空腹胃液中胆汁酸结合物较正常对照者的浓度显著增高,从而推想胆汁反流入胃可能在胃溃疡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胃肠肽的作用(5%):
已知许多胃肠肽可以影响胃酸分泌,但只有胃泌素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较多。关于胃泌素在寻常的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
遗传因素(5%):
现已一致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遗传素质,而且证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系单独遗传,互不相干。胃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胃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倍,而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较多发生的是十二指肠溃疡而非胃溃疡。
药物因素
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等,如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氟尿嘧啶、氨甲喋呤等曾被列为致溃疡因素。在上述药物中,对阿司匹林的研究比较多,结果表明规律性应用阿司匹林的人容易发生胃溃疡病。有人指出,规律性应用阿司匹林者较之不用阿司匹林者胃溃疡病的患病率约高3倍。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很可能与溃疡的生成和再活动有关。一组5331例研究结果表明,皮质类固醇治疗超过30天或强的松总量超过1000mg时可引起溃疡。在既往有溃疡病史的病人,可使疾病加重。
非类固醇抗炎药,如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萘普生等,也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在理论上可以产生类似阿司匹林的临床效应。利血平等药具有组胺样作用,可增加胃酸分泌,故有潜在致溃疡作用。
环境因素
吸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可增加91.5%,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并抑制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而减弱其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胃酸的能力,导致十二指肠持续酸化,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影响其关闭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屏障。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吸烟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相同的有效药物治疗条件下,溃疡的愈合率前者亦显著低于后者。因此,长期大量吸烟不利于溃疡的愈合,亦可致复发。
食物对胃粘膜可引起理化性质损害作用。暴饮暴食或不规则进食可能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据临床观察,咖啡、浓茶、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偏食、饮食过快、太烫、太冷、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精神因素
根据现代的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观点,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之一。心理因素可影响胃液分泌。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原则
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保健,应邀循以下基本原则:
1.要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和兴趣,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对于中年以上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情况,是否能够与所选择的运动锻炼方法相适应。
2.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量。在开始进行运动锻炼时,运动量以小为宜。随着病人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运动量可逐渐加大,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即应当维持在此水平上坚持锻炼,严禁无限制加大或突然加大运动量,以免发生副作用。
3.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也不应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一般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应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饭后进行一般散步则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4.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运动疗法,要注意全身运动与局部运动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康复保健作用。一般以全身运动为主,同时注意配合一些适当的按摩治疗,对症状改善可有一定帮助,可能对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5.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康复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机体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及肢体功能的完善,身体体质的增强,是要通过多次适当运动量的刺激和强化,才能获得的。通常,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消失较快,但溃疡愈合需要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