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喂对宝宝害处多
嚼喂对宝宝害处多
危害一:传播疾病
大人的口腔内、唾液中可能含有多种致病菌,但自己没有外在的疾病症状。而儿童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吃了掺有这些病原体的食物也许就会引起相应的感染。如许多成人消化道存在的幽门螺杆菌会通过唾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虽然不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但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口腔牙龈有出血,也有可能通过“嚼喂”致使婴儿感染。如果大人处于感冒初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嚼喂食物给宝宝进食,也有可能引起宝宝的呼吸道感染。
危害二:有碍口腔功能发展
处于转奶期的婴幼儿,需要从泥状食品逐渐过渡到半固体食品、固体食品。辅食添加从细到粗对宝宝的咀嚼、吞咽、啃咬、撕拉等各种口腔功能的锻炼非常重要。口腔功能的发展,不仅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对牙齿的萌出、下颌骨的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意义也很大。咀嚼过的食物常常过于细软,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发展其口腔功能,有些孩子甚至2岁以后还流口水,对稍硬的食物也难以接受。
危害三:牙齿发育不良
从细到粗、从稀到稠,循序渐进地添加食物,孩子口腔才能有充分的咀嚼机会,牙齿的萌出才更顺利,下颌骨和面部肌肉随之也会发育得更完善。儿童口腔科医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叹:孩子营养越来越好,食物越来越过于精细,牙齿需要正畸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因为恒牙比乳牙大,换牙时口腔需要更多的地方容纳恒牙,如果儿童进食的食物一直过于精细,口腔的骨骼尤其是颌骨发育就会不良。过小的颌骨容纳不了恒牙,萌出后就会歪七扭八地挤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咀嚼还有美容的功效呢。
正解:让孩子多动口
我们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动手,在进食方面,也应该如此。
咀嚼食物不仅仅是一个食物经口腔消化的过程,它同时还会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这样,当食物进入胃肠时,已经有准备好的胃肠道消化酶等着去进一步消化它了。如果欠缺了咀嚼,这些食物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对孩子的来说,长期吃嚼喂的食物,就像老吃“汤泡饭”一样,对其消化功能有着不可小觑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多给孩子自己动口的机会。
当然,对于确实较硬而难以进食的食物,就不能随意塞进孩子的嘴里。应该通过研磨等方式来弄碎食物,同时注意餐具卫生,另外,食物也有一个从细到粗逐渐过渡的过程。只有这样,孩子的口腔才能更卫生、口腔功能发展也会更完善。
请丢弃不科学的喂养方式
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可是,从小喂养方式不正确,对宝宝的伤害却是不容忽视的。
不正确的喂养方式
1.没到足够的年龄,就给宝宝喂辅食。
2.先用嘴咀嚼,再喂给宝宝吃。家长特别是祖辈一代,担心宝宝没办法很好的吞咽食物,就会把食物先在自己嘴里咀嚼一下,再喂给宝宝吃。
3.家长先用嘴唇或者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
4.家长身体不好,可是习惯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
喂养方式不当的害处
1.咀嚼过的食物再给宝宝吃,不仅食物的营养成分受损失,而且食物中也含有大人的唾液,不卫生。更重要的是,容易使孩子的营养缺失甚至出现消化功能絮乱。
2.大人先把食物咀嚼过了,孩子很容易把食物吞下去,可是,咀嚼能力却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牙齿的成长。
3.不卫生的喂养方式容易使孩子被传染到了病毒,导致生病。
4.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差,病菌容易通过食物传染给孩子,导致患消化道传染病。
如何正确喂养宝宝
1.大人怕小孩难以吞咽食物,可以在做菜的时候,提前把食物给切小切碎。
2.担心食物温度过高而烫到孩子的嘴巴,可以拿多一个小碗,先盛一些出来喂孩子,这样子比较容易凉,又可以更快地给孩子喂食。
3.家长患病,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最好平时家里就使用公筷。
4.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允许孩子跑来跑去,要有固定的吃饭场所。
5.孩子吃饭,不可以边玩边吃,这样不利于消化。
6.不可以让孩子吃饭的时候多说话。
7.不能让孩子只挑喜欢吃的东西吃,很容易造成孩子偏食挑食,要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8.孩子2岁左右可以培训孩子自己喂饭,家长可以买一个能固定在桌子上的吸盘碗,担心宝宝弄脏衣服的话,给宝宝穿上吃饭衣就可以了,这样有利于宝宝从小养成自理自立的能力。
宝宝多大吃核桃合适
核桃等干果都是油性比较大的,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吃,但是不要一次吃太多。否则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
桃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对宝宝的生长极其有利,四个月时.我是将桃核与黄豆、花生、糯米用水泡软后打成汁熬熟后加入奶粉中喂的。既营养又美味,宝宝非常爱喝。不过你喂的时候开始不亦太多,先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正常的话加量。你还可以将桃核磨成粉加入米粥中熬,这样宝宝吃得也很香。祝宝宝健康。
半岁就可以了,先给他嚼一嚼,基本碎了喂就可以了,一岁就可以吃肉了,我家宝宝在半岁吃鸡肝,羊脑,11个月就开始吃肉了,半岁以后也可以喂点水果,花生,瓜子,全是嚼碎后再喂,这样可以补维生素,瓜子补锌。
就是因为核桃自身有营养,所以需要适当的吃一些饮食,特别是核桃多吃也需要考虑宝宝的年龄因素,一岁多的孩子喉咙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如果有核桃卡壳的情况一定要小心了,一般孩子半岁是可以吃到这样的一道美味的。
宝宝饮食习惯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咀嚼过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胃肠功能尚不成熟,给他们喂食咀嚼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再说了,他们当年也是在这样的嗷嗷待哺中成长起来的呀,现在照样活泼乱跳。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卫生的喂养方式。
人体的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多菌的环境,给孩子们喂咀嚼过的食物,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孩子,从而引起感染。实际上,当宝宝已具备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爸爸妈妈就应该让宝宝自己咀嚼食物,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其牙齿的生长,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咀嚼和吞咽的良好习惯。但要注意的是,应避免给宝宝喂食生硬、粗糙、油腻或过于刺激的食物。
误区二: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
在给宝宝喂食奶制品时,相信许多不怎么懂事的爹妈们会很傻很天真地以为: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就越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于是,他们往往喜欢给宝宝喂食高浓度的奶粉。醒醒吧爸妈们。诚然,宝宝生长发育迅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特别高,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宝宝胃肠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耐受性亦相对较差。
奶粉配制过稀,固然易引起营养不良,但配制过浓了,则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胀气等问题出现,这同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强调配制奶粉时,应按照奶粉罐上的详细配制说明,选择适宜的浓度。
误区三:保健品有益健康
不少爱子心切的父母认为蜂乳、人参等是高级营养品,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在每日吃饭、饮水时都给他们喝一些,有的甚至以此代替牛奶给宝宝吃。
虽然宝宝营养充足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但这些补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其浓度相当于正常未发育儿童的8-34倍。即使“儿童专用补品”中的某些品种,也不能排除其含有类似性激素和促性腺因子的可能。当孩子摄入这些外源性激素后,很大可能会发生性早熟现象。
其实,正常健康的宝宝,只要根据实际需要,按比例进食牛奶、鸡蛋、肉类、粮食、青菜、水果、豆制品等日常食品,已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盲目进补,其结果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宝宝饮食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咀嚼过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有些家长认为,婴幼儿胃肠功能尚不成熟,给他们喂食咀嚼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卫生的喂养方式。人体的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多菌的环境,给婴幼儿喂咀嚼过的食物,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婴幼儿,从而引起感染。实际上,初生婴儿已具备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让宝宝自己咀嚼食物,不但可以促进其牙齿的生长,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咀嚼和吞咽的良好习惯。但要注意的是,应避免给宝宝喂食生硬、粗糙、油腻或过于刺激的食物。
误区二:人工喂养方便易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妇女广泛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她们可能尚在哺乳期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上,因而不能按时按需给宝宝母乳喂养,加之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乳制品、优质代乳品琳琅满目,许多家长可能就会过早地采取以人工喂养法代替母乳哺育。而实际情况是,过早地以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喂养,并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众所周知,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率往往较低,而哺乳时的母婴直接接触,使婴儿患病也较容易被及时发现。
此外,母乳还有经济方便、温度适宜、不易过敏等优点。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已可满足4~6个月以内宝宝对营养的需求,若过早地以人工喂养代替母乳,则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还会因所选代替品(如米糊、豆奶等)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而引起营养不良。
误区三: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
在给新生宝宝喂食奶制品时,许多家长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 “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就越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于是,他们往往喜欢给宝宝喂食高浓度的奶粉。诚然,新生儿生长发育迅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特别高,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新生儿胃肠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对能量及营养的耐受性亦相对较差。
奶粉配制过稀,固然易引起营养不良,但配制过浓了,则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胀气等问题出现,这同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强调配制奶粉时,应按照奶粉罐上的详细配制说明,选择适宜的浓度。
误区四:保健品有益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爱子心切的父母认为蜂乳、人参等是高级营养品,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在每日吃饭、饮水时都给他们喝一些,有的甚至以此代替牛奶给宝宝吃。诚然,婴幼儿期营养充足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但上述补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如雌二醇,或能与雌二醇抗体交叉结合的雌激素样物质),其浓度相当于正常未发育儿童的8~34倍。
宝妈宝爸必备知识 误区1:辅食添加无关紧要
在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同时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然而长期以来,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到八九个月时还没有辅食的习惯。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食物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等现象。
我们鼓励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坚持,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怎么回事 缺少咀嚼
在宝宝出牙后,应当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喂养,并且辅食中要逐渐添加带有小颗粒的食物,来帮助宝宝训练咀嚼能力了。
如果宝宝一岁三个月了仍然纯母乳/纯奶粉喂养,或者辅食中很少添加颗粒食物,那么宝宝由于缺少咀嚼,萌牙的速度也会慢一些,在别的宝宝8颗牙或者10颗牙的时候,才长了6颗牙。
宝宝外出注意事项
风特别大的时候要减少带宝宝外出的次数,在稍微暖的天气,可以适当地带宝
宝外出,同时要戴上手套、帽子、围巾。
家长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定时喂宝宝喝白开水,三四岁的宝宝活动量大,更要及时提醒宝宝自己喝水。
新生儿口水多预防方法
1、 喂食辅食:坚守喂辅食的原则,是训练宝宝吞咽能力的最好方法。从宝宝4个月左右开始,妈咪就开始喂辅食,从泥、半固体至固体的逐渐添加过程中,除可让孩子适应成人的饮食,还可训练咀嚼、吞咽的能力,对宝宝口腔肌肉的运用有绝对的帮助,妈咪千万不要偷懒。但提醒妈咪应使用正确的喂食方法,以免给宝宝错误的示范,剥夺了宝宝咀嚼初期训练的机会。
2、 吸吮奶嘴:让宝宝吸吮安抚奶嘴,也是训练吸吮能力的好办法,不过建议妈咪应尽量在宝宝1岁前戒掉,才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
如何给宝宝喂食面条
宝宝在1岁左右,乳牙逐渐长齐,咀嚼能力增强。这时妈妈可给宝宝添加些烂饭和碎面条之类的食物。那么,我们要怎样给宝宝喂面条呢?
宝宝从进食流质到向固体食物是需要过渡的,宝宝一般在4个月后就可以有规律地添加辅食了。宝宝在1岁左右,乳牙逐渐长齐,咀嚼能力增强。这时妈妈可给宝宝添加些烂饭和碎面条之类的食物。那么,我们要怎样给宝宝喂面条呢?
喂宝宝的面条应是烂而短的,面条可和肉汤或鸡汤一起煮,以增加面条的鲜味,引起宝宝的食欲。喂时须先试少量,观察一天看宝宝有没有消化不良或其他情况。如情况良好,可加多食量,但也不能一下子喂得太多,以免引起宝宝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胀,导致厌食。
可参照下面的标准来掌握给宝宝喂面食的一日用餐量:
4-5个月:(150毫升的小碗)2/3碗烂面加两匙菜汤。
6-7个月:1/2碗烂面,加3匙菜、肉汤。
8-10个月:中、晚各2/3碗面,菜、肉、鱼泥各两匙。
11-12个月:中、晚各1/2碗面,肉、鱼、菜泥各三四匙。
1-1.5岁:中、晚各1碗面,肉、鱼、菜等适量和面搅拌。
宝宝米粉吃到多大 宝宝吃米粉怎么喂
宝宝吃米粉该用勺子还是奶瓶喂,这个没有规定。假如小宝宝刚开始吃米粉,还没有习惯用勺子喂养,可先用奶瓶喂养。我们知道,小宝宝出生后,天生的条件反射是吸吮,奶头放到嘴里去他就会吸,用勺子把食物放进宝宝的嘴巴里,他也不会咀嚼。咀嚼是后天养成的,在没养成这个习惯之前,可以先用奶瓶喂养作为过渡。一旦小宝宝吞咽动作培养出来,妈妈就应该用勺子喂养,否则不利于宝宝咀嚼功能的发育。
那些坑娃的辅食别再给孩子吃了
1.煲汤可给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
有些新手妈妈觉得肉汤、菜汤既营养,又能使饭变软一些,更利于宝宝吞咽。因此,总喜欢给宝宝喂汤或者用汤泡饭,其实,这显然也是个误区。因为更多的营养仍在在肉里或菜里。还有,较多的汤水也会冲淡胃液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汤泡饭很容易让宝宝产生饱腹感,长期下去,使宝宝的进食量减少,营养摄入不足。
2.把自己咀嚼好的饭菜喂宝宝
这种现象较多存在于过于疼爱宝宝的奶奶或外婆身上,因为,她们认为嚼过的饭菜,宝宝更容易吞咽,因此,总给宝宝喂自己嚼过的饭菜,其实这不仅不利于宝宝消化功能的增强,也容易传染疾病。
3.辅食中加盐、酱油等调味品
日常,有些妈妈总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口味给制作辅食,如在宝宝的食物加点盐、酱油等调味品,觉得这样味道更加,更能刺激宝宝的食欲。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这个阶段,宝宝的肾脏还很娇嫩,辅食中的盐会对宝宝的肾脏造成负担,所以,1岁内的宝宝还是建议给原味的辅食。
4.添加泥糊状食品后不减奶量
4~6个月刚开始加泥糊状食物的宝宝还小,不会用语言告诉你他是饱还是饿,这就需要你注意观察,提高作母亲的敏感性。开始只喂1~2小勺,仅仅是让孩子学吃,学吞咽,品尝多种口味,此时吃多少量还未提上日程。尝尝泥糊食物接着就喂奶,吃多少奶可以随意,一般不会喂过量。添加2~3周之后,泥糊状食品就应该替代一顿奶,这是辅食添加起始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逐步让泥糊状食物成为一日3餐的正餐,完成向幼儿固体食物的转化。也只有注意到添加泥糊状食物的同时逐渐减少奶的摄入量,才能更合理的提供婴儿所需的营养。
5.辅食必须是软、烂、糊、汁状
早期添加辅食时,必须是汁状或糊状,以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孩子吃起来固然省力,但却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并进而影响营养素摄取。
宝宝咀嚼能力差会怎样 导致宝宝咀嚼能力差的罪魁祸首
宝宝之所以出现“咀嚼能力不足”,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家长的过度呵护!千万别把宝宝“不好好吃饭”当做厌食挑食而大吼大叫了!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表现出了“咀嚼能力不足”,那说明这3件事你至少做过1件!如果没有做过,那就要尽力规避它们: 1、辅食添加不及时
母乳能给宝宝带来的好处妈妈肯定都知道,我们也一直在倡导母乳喂养。但是有些妈妈有点过分追求“纯母乳”了,她们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却依然坚持“纯母乳”。这样的妈妈有很多,就像郭德纲口中于谦的妈妈,把“纯母乳”坚持到了于谦上小学。喂到小学是夸张了一点,但坚持到3/4岁的妈妈却很多!如果没有及时的给宝宝添加辅食,除了会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因为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母乳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需求了!
2、食物过于精细
有些妈妈在生活中是很追求品味的,比如“香水我只用香奈儿、包包只用LV……”。这些“精致”的妈妈在养孩子上也有着同样的追求:“橘子必须去皮、玉米必须去皮、火龙果必须去籽(开个玩笑)……”这些妈妈能够把这份精致用到宝宝的每一口食物上!这样做唯一好处就是宝宝会不挑食,吃什么都香,并且没有任何障碍……但是你给他一份没有去皮的玉米,一瓣没有去皮的橘子会怎样?……嚼不烂咽不下!但是你却不能照顾他一辈子!
3、担心宝宝嚼不烂
给宝宝喂饭时,由于害怕宝宝自己嚼不烂,有时会先嚼过再喂给宝宝,这种行为通常是老人们的“育儿经”。这种做法会让宝宝错过练习咀嚼的良好机会,并且这么做也不是很卫生!如果家里的老人屡教不改,那妈妈们就要采取措施对宝宝加以训练了,或者提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