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感染性疾病

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感染性疾病

产妇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产褥感染病情较重者,或必须服用药物者。梅毒、结核病活动期者不宜哺乳。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1.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在急性期有较强的传染性,哺乳的密切接触容易感染孩子,因此在急性期应暂缓母乳喂养。可每日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持续分泌,待康复后开始哺乳。

乙型肝炎较为复杂,我们在怀孕合并肝炎的部分已详细介绍了有关母乳哺养问题,请查阅。

2.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可经母亲乳汁排出,因此,急性巨细胞感染的母亲应暂缓哺乳。如属非急性感染,母血中巨细胞抗体(CMVIgG)阳性者,可以母乳喂养,婴儿可从母亲那里得到抗体而具备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

3.艾滋病

妊娠期,该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产后一部分产妇的乳汁中可以找到病毒。原则上不宜哺乳。在有良好的母乳代用品,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主张人工喂养。

4.梅毒

患梅毒的妇女在怀孕期即可在宫内感染胎儿。产后婴儿一旦接触有破损的乳房乳头亦可被感染。

因此,产妇乳房乳头有破损时不宜母乳喂养,直至破损治愈方可母乳喂养。

5.结核

患有结核病的妇女,很少有胎儿宫内感染发生先天结核的。但新生儿对结核有高度易感性。与母亲的密切接触是感染的原因。对活动性肺结核痰中,分泌物中查到结核菌者要母婴隔离,待细菌转为阴性后方可母乳喂养。

什么情况不能喂奶 急性感染性疾病

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如患有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产褥感染、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时应暂时停止给婴儿哺乳;做过隆乳术及遗传性智能低下的母亲均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妈妈注意有时候必须人工喂养

什么情况下必须人工喂养?

妈妈的疾病原因

乳头疾病

当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或者乳腺炎等乳腺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一定要把母乳挤出,等痊愈后再喂养。如母亲的乳头或乳晕附近有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也应暂停哺乳。

母婴传播性疾病

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肝炎、艾滋病,或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引起宝宝感染,应禁止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严重感染性疾病

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母亲,如肺炎、严重感冒等,往往需要使用多量抗生素药,建议暂停哺乳几天,同时定时挤奶,待感冒痊愈再恢复母乳喂养。

新生儿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持续黄疸(皮肤发黄),并经医生诊断排除其他各种原因。考虑母乳性黄疸时应减少母乳喂哺量,加喂一定量配方奶粉。待黄疸基本消退后再恢复纯母乳喂养。

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有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或苯丙酮尿症,母乳喂养会加重疾病。

每个妈妈都想给予宝宝最好的,虽然人工喂养不及母乳喂养方便、有营养,但是当自身患有疾病或宝宝不适宜进行母乳喂养时,建议妈妈多咨询医生,选择最佳喂养方式。

产妇什么情况不能喂奶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急性期的传染性最强,通过哺乳容易感染孩子,因此,在急性期应暂缓母乳喂养。可每日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持续分泌,待康复后开始哺乳。乙型肝炎单纯表面抗原阳性者不必禁止母乳喂养,大三阳者,因传染力强,不应母乳喂养。如已确诊艾滋病毒感染,原则上也不宜母乳喂养。

哪些宝妈不适合母乳喂养 患严重心脏病的妈妈

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母乳喂养,因为哺乳会使母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母亲生命受到威胁。

必须停止母乳喂养七种情况

1、母亲患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哺乳可能使婴儿发生感染时。当母亲患有流感、细菌痢疾、开放性结核、梅毒、艾滋病等,如果哺乳有可能会直接感染婴幼儿,故应停止哺乳。母亲患有乙肝则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有“大三阳”时,传染性很强,需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只是患过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乙肝健康携带者的母亲,可以正常给宝宝喂奶,对新生儿采取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

2、母亲患有严重的疾病,哺乳可能使母亲疾病恶化时。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白血病、恶性肿瘤以及神经病等,都应禁止给婴儿喂奶,以免哺乳而导致母亲病情恶化或影响母亲病情的康复。

3、哺乳母亲的乳房有乳汁淤积、胀痛、触摸有硬结时应该停止哺乳。因此时积滞的奶汁已变质,不利于婴儿健康,待乳腺炎治好后再喂奶。但要用吸奶器定时将乳汁排空,有利于乳腺炎的康复。

4、母亲长期服用异烟肼、甲硝唑、各种抗癌药物、免疫制剂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停止哺乳。

5、婴儿本身患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枫糖血症、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宜母乳喂养及其它乳类喂养,否则会诱发疾病、加重病情和脑损伤。喂养时只能选用特殊的乳品。

妈妈注意有时候必须人工喂养

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好处多,在新生儿喂养方式上,很多妈妈也愿意选择母乳喂养。但是,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为某些原因,妈妈们不得不去选择人工喂养。如果妈妈遇见以下情况,就要注意了。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选择人工喂养吧。

什么情况下必须人工喂养?

妈妈的疾病原因

乳头疾病

当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或者乳腺炎等乳腺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一定要把母乳挤出,等痊愈后再喂养。如母亲的乳头或乳晕附近有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也应暂停哺乳。

母婴传播性疾病

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肝炎、艾滋病,或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引起宝宝感染,应禁止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严重感染性疾病

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母亲,如肺炎、严重感冒等,往往需要使用多量抗生素药,建议暂停哺乳几天,同时定时挤奶,待感冒痊愈再恢复母乳喂养。

新生儿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持续黄疸(皮肤发黄),并经医生诊断排除其他各种原因。考虑母乳性黄疸时应减少母乳喂哺量,加喂一定量配方奶粉。待黄疸基本消退后再恢复纯母乳喂养。

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有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或苯丙酮尿症,母乳喂养会加重疾病。

每个妈妈都想给予宝宝最好的,虽然人工喂养不及母乳喂养方便、有营养,但是当自身患有疾病或宝宝不适宜进行母乳喂养时,建议妈妈多咨询医生,选择最佳喂养方式。

哪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1、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如癫痫需用药物控制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尚在用药物治疗者,肿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疗期间,这些药物均可进入乳汁中,对婴儿不利。

2、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母亲乳汁内含致病的细菌或病毒,可通过乳汁传给婴儿。而感染期母亲常需应用药物,因大多数药物都可从乳汁中排出,如红霉素、链霉素等,均对婴儿有不良后果,故应暂时中断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妈妈病愈停药后可继续哺乳。

3、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4、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5、患严重心脏病 心功能衰竭者,哺乳会使母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6、患严重肾脏疾病 患有肾功能不全者,哺乳可加重脏器的负担和损害。

7、患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患 会对婴儿的安全构成威胁。

8、处于传染病急性期 如母亲患开放性结核病,各型肝炎的传染期,此时哺乳对婴儿感染的机会将增加。

母乳喂养是一个女人一生与宝宝最亲密接触的机会,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都应给自己的宝宝一份最健康珍贵的礼物。但如果遇到上述情况,还是应该多注意,遵循医嘱进行调整。

12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1、宝宝有乳糖血症

乙肝患者能母乳喂养吗

乙肝病菌携带的妈妈们担心母乳喂养会造成宝宝感染,其实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妈妈所生婴儿的乙肝感染风险。这是因为乙肝妈妈所生婴儿发展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而不是哺乳期间。近几年,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主张在注射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的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依据是在对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孩子比较乙肝感染率时发现,两组感染乙肝机会是一样的。

患有乙肝的妈妈,如果治疗措施得当的话,一般在怀孕起就开始7个月起就开始打乙肝高效免疫蛋白,胎儿生产后在24小时内注射免疫蛋白,可使胎儿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以,乙肝妈妈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婴儿在宫内或分娩阶段未被感染的话,那么母乳喂养是可以的。

但要注意,如果母亲血清病毒载量较高,且处于疾病活动期时不宜母乳;妈妈的乳头破裂,或婴儿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粘膜等有破裂、溃烂,也不适宜母乳喂养。

相关推荐

不要让喂养误区耽误了宝宝

喂养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大部分新手爸妈处于新手上路的初级水平,难免会进入喂养误区。如果不能及时从喂养误区走出来,很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越来越多的妈妈虽然做到了母乳喂养,但有些人却陷入另一个误区:认为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儿科专家指出,当母乳喂养4-6个月的时候,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婴幼儿在6个月后就开始添加辅食很重要。 喂养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大部分新手爸妈处于新手上路的初级水平,难免会进入喂养误区。如果不

哺乳期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青睐,也对宝宝的健康更为有利,所以它是最常见的喂养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想要母乳喂养宝宝,产妇的身体必须是健康的,如出现以下情况则要停止母乳喂养。 1.运动后 运动后人体会产生乳酸,它使得乳汁变味,宝宝不喜欢吃,所以哺乳期妈妈要适量减少运动量或者运动后等一段时间再喂奶。 2.服药期间 产妇在服药期间是否暂停哺乳,主要看药物的排泄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若药物排泄量超出安全范围则要暂停哺乳,但是每天按之前喂奶的时间挤奶,这是保证乳汁正常分泌,当然挤出的奶也不能给宝宝

宝宝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婴儿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生理母乳喂养是先喂细菌再喂乳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仅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预防过敏的发生。 母乳的优点不胜枚举: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矿物质含量低,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肾溶质负荷低,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母乳中富含SIg

小三阳母乳喂养要注意哪些问题

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交、血液、还有母婴传播的,如果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粘膜等处有破损或者溃疡,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这些破损的伤口传染给婴儿,这时候不适宜母乳喂养,应采用奶粉代替。 乳汁中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母乳能否检测到乙肝病毒,是判断乳汁是否有传染性最为客观的指标,如HBV-DNA阳性,提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传染性大,此时一定不要喂养,否则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乙肝小三阳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呈阳性或乙肝大三阳的母亲,这时一般体内病毒相对来说是比较活跃的,表示传染性比较强,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

什么情况不能母乳喂养 母亲方面的原因

1、急性传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活动期、艾滋病、梅毒、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期或细菌学检查阳性者,均不宜采取母乳喂养,以免将疾病传染给新生儿。 2、重度贫血、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 等,不宜母乳喂养,以免加重病情。 患急性乳腺炎、乳头皲裂感染时,应暂停喂奶,待病情好转后继续喂奶。 母亲患重感冒发烧时,可使乳汁浓缩,孩子吃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在发烧期间最好暂时不要喂奶。不过需要按时挤出乳汁,以防身体恢复后无奶;至于母亲轻微发烧,无其他身体不适感,仍可继续喂养。在喂奶时,母

如何有效的预防小儿脑瘫

预防小儿脑瘫的方法一、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3天开始出现,持续约7~10天完全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至2~3周才消退),黄疸不很深。黄疸出现过早、于出生后2天内即出现,并逐渐加深,持续时间又长,均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治疗。 预防小儿脑瘫的方法二、实行母乳喂养母乳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含有许多免疫物质和抗感染因子,这是其它代乳品所不具备的。事实证明,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孩子,其呼吸道感染、腹泻、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比人工喂养儿少。 预防小儿脑瘫的方法

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喂养对于后代的好处 母乳的优点不胜枚举: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矿物质含量低,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肾溶质负荷低,有利于保护肾功能;母乳中富含SIgA、乳铁蛋白、双歧因子、溶菌酶等免疫因子,可以预防婴儿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母乳还含有促进大脑发育的牛磺酸、促进组织发育的核苷酸、增强视力的DHA等等。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母亲早日康复(表2)。 表2母乳

要怎么预防小儿脑瘫出现

预防1、防止感染性疾病发生新生儿脱离母体来到人间,器官内脏的发育均还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又由于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皮肤、粘膜稍有破损,细菌、病毒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从而酿成败血症和病毒血症,进而成为脑炎、脑膜炎,使脑受到损害,导致脑瘫发生。为此,积极预防新生儿期的感染性疾病,对于降低脑瘫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防2、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3天开始出现,持续约7~10天完全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至2~3周才消

婴儿拉稀饮食注意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

小儿脑瘫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一、注意观察前囟前囟是反映颅内病变的一面镜子,需经常观察。正常的前囟出生时约为2.5cm×2.5cm大小,微凹陷或呈平坦状,有搏动,若前囟上抬、紧张,则见于发热或颅内有病变。前囟约在1岁到1岁半时完全闭合,若闭合过早(3个月内闭合),则可能为大脑发育不良,过迟闭合,除见于佝偻病外,还是脑积水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高热惊厥好发于6个月龄到3周岁的婴幼儿,多在高热骤起的24小时内出现,患病率约为3~5%。当体温降至39℃以下时,惊厥往往停止,神志转清。惊厥持续时间短则数秒钟,长的可达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