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产子宫收缩过强
滞产子宫收缩过强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都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10分钟内可有≥5次宫缩,宫腔内压>50mmHg。若产道无异常阻力(如梗阻等),宫颈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并伴有胎先露下降,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如总产程不足3小时称为急产,以经产妇多见。
虽然急产并无分娩困难,但因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过快,可致产妇、胎儿、新生儿多种不利影响和并发症,故临床必须重视,避免不良后果。
(2)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①强直性子宫收缩(普遍性强直性子宫收缩) 子宫内口以上的肌层普遍处于强烈的痉挛性收缩状态称为强直性子宫收缩。其原因并不是子宫肌组织功能异常,而几乎全是子宫肌层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如缩宫素运用不当或对外源性缩宫素过于敏感,又如头盆不称致胎儿下降受阻有时可引起强直性子宫收缩,再如胎盘早剥之血液浸润子宫肌层也会引起强直性子宫收缩。临床上发生强直性子宫收缩时,子宫呈强直性痉挛性收缩,宫缩间歇期短或无间歇,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宫壁强硬而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有时子宫体部强烈收缩而下段被过度拉长变薄,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进一步发展可发生子宫破裂。②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也可在胎体某一狭窄部的相应宫壁部位,以在胎颈、胎腰处部位宫壁形成狭窄环多见,其原因往往与产妇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以及不适当地运用宫缩剂或产科处理中动作粗暴(激惹子宫)有关。临床表现为产妇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
这3大因素令你的顺产痛上加痛
一、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过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协调性子宫收缩国强,一种是不协调的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时,准妈妈们疼痛难耐,这种疼痛是由拉长或撕裂子宫肌肉纤维、子宫血管受压等刺激所引起的。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仅是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若产道无阻力,宫颈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结束,总产程不超过3小时,这种情况称为急产,有过一次分娩经验的妈妈们发生急产的几率比较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强直性子宫收缩,就是有外界因素造成的如临产后由于分娩发生梗阻,或不适当地使用催产素,或胎盘早剥令血液浸润子宫肌层,引起的宫颈内口以上部分的子宫肌层强直性痉挛性收缩。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就是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这种宫缩多发生在子宫上下段的交界处。
小编建议:宫缩过强、过频可预防。曾经有急产史的孕妈们,特别是第一胎时,宝宝的头先露位置低的孕妈们,在预产期前1~2周不宜频道外出走动。这时候最好就是提前住院,以免发生意外。一有临产征兆,马上做好接生准备。
使用催产素及子宫收缩药需要特别谨慎,使用此类药物能免则免。特别是对这些药物敏感的准妈妈们更不能随意使用此类药物。宝宝娩出后,要仔细检查妈妈的产道有没有裂伤,并注意严密观察宝宝有没有颅内出血,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二、准妈妈们精神状态不佳
分娩中的准妈妈们心理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她们要忍受从未经历过的宫缩疼痛,另一方面又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良好、自己能否顺利分娩。第一次生产的妈妈们,在分娩过程中产生都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英国学者Read曾提出“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临近分娩时准妈妈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分娩的疼痛,使准妈妈对疼痛更加敏感。反过来,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又增加准妈妈们的恐惧、紧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的紧张、焦虑及分娩过程中剧烈疼痛,会使妈妈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致使准妈妈的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子宫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宫缩乏力。
小编建议:陪产的人要时刻注意妈妈们的情绪变化,应该给予准妈妈们及时的安慰,消除疑虑,解除紧张与孤独,同时不断地给准妈妈们信心。准妈妈们内心也要学会不停地自我暗示,将自己的心态印象积极乐观的一面。
对于焦虑、抑郁程度较高的、分娩疼痛严重的。可以采用心理疗法联合药物减轻分娩镇痛,如实施无痛分娩,通过这样的方法缓解准妈妈们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三、分娩知识缺乏
如果准爸爸准妈妈对分娩知识完全没有准备,对整个分娩过程没有了解,那么准妈妈也会因为对分娩的无知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同时,在分娩中不会运用相应的办法去缓解疼痛,面对各种特发情况,过度紧张与彷徨。
小编建议:准妈妈最好在分娩前多阅读分娩方面的书籍,同时多与有经验的妈妈沟通交流分娩经验,听听过来人,是怎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认为别人在分娩时很难受,不代表你也会不顺利,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要正确地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
准妈妈们,可以去报一个分娩学习班。在专家的带领下,学习各种运动,让宝宝在子宫内处于正常的位置,以便于顺利分娩。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这个呼吸方法对你的分娩十分重要,可以缓解你的疼痛帮助你加速分娩。除了呼吸法,很多培训班还有开设放松法、想象法等。准妈妈在怀孕晚期,要积极地询问自己的产科医生,关于分娩时的进程和各种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难产如何鉴别诊断呢
1.假临产 有子宫收缩时,应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鉴别。假临产的特点为孕妇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腰酸或下坠腹痛,子宫收缩不规则,持续时间短于30s,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子宫收缩强度无逐渐加强趋势。常在夜间出现子宫收缩,清晨逐渐减弱或消失,宫颈不随宫缩而逐渐扩张,阴道多数无血性分泌物出现,肌内注射哌替啶等强镇静剂后,不规则子宫收缩消失。而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肌注哌替啶后产妇安静休息一段时间后,子宫收缩逐渐加强,子宫收缩转为规则、协调,宫口逐渐开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应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鉴别。
3.协调性宫缩乏力。
4.Ⅱ度胎盘早剥 有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宫缩紧,应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鉴别。但本病多有外伤及高血压史,子宫呈持续性收缩,如板状硬,有压痛,出现胎儿窘迫征象。若为Ⅲ度胎盘早剥,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胎心听不清,胎位扪不清,胎死宫内。B型超声检查见胎盘后血肿,容易鉴别。
5.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过强应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鉴别。但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时的子宫收缩,仍具有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的特性,宫口扩张迅速,若胎儿娩出无阻力,容易发生急产。
6.静脉滴注缩宫素引起强直性子宫收缩 多属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常见于应用缩宫素引产者,停止滴注缩宫素后,子宫收缩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破膜后宫缩反而逐渐趋于协调。
7.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与子宫病理缩复环不同点
(1)病因多为胎膜早破、不适当地应用宫缩剂、宫内操作和心理因素等。
(2)可以发生在第一、二、三产程,如第三产程时胎盘嵌顿。
(3)产妇及胎儿结局好。
(4)环在胎儿的某一较细部位。
(5)腹部触诊一般无特殊,只是在宫腔内诊时才能发现有环状隆起。
(6)环的下方子宫下段未被拉长变薄且无压痛。
(7)宫体不变厚,不出现强直性子宫收缩。
(8)胎先露部不一定入盆,也未挤在宫口被宫颈紧裹,胎头变形不明显,子宫收缩时胎头下降,宫口不扩张,宫口甚至像袖口一样松软下垂。
(9)圆韧带不紧且无触痛。
(10)一般不发生子宫破裂。
子宫收缩过强症状如何诊断
子宫收缩过强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其中后者又包括子宫痉挛性狭窄和强直性子宫收缩两种。
临床表现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 、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 、过频。若产道无阻力,宫颈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不足3小时,称为急产。经产妇多见。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
强直性子宫收缩并非是子宫肌组织功能异常,几乎均是外界因素异常造成的,例如临产后由于分娩发生梗阻,或不适当地应用催产素,或胎盘早剥血液浸润子宫肌层,均可引起宫颈内口以上部分的子宫肌层出现强直性痉挛性收缩。产妇烦躁不安 、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有时可出现病理缩复环 、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constriction ring)
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也可在胎体某一狭窄部,以胎颈 、胎腰处常见。
多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以及不适当地应用宫缩剂或粗暴地进行产科处理所致。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 、烦躁不安,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滞,胎心时快时慢。阴道检查可触及狭窄环,特点是此环不随宫缩上升,与病理缩复环不同。
诊断
1、常发生于缩宫素应用不当或梗阻性难产。
2、 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或无间歇,自诉腹部剧痛。
3、检查宫体部强烈收缩成板样硬,胎儿宫内窘迫,如出现病理性缩复环,且上升,既为先找子宫破裂。
孕妇羊水回流怎么办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
2、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
3、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
1、死胎不下可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病率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条件是胎膜已破,有较强的子宫收缩,血管开放进入的途径为子宫颈内膜静脉及子宫下段静脉,胎盘边缘静脉窦,损伤的子宫血窦如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
2、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
3、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
4、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子宫收缩过强会导致难产
正常的宫缩是临产的主要标志,这具有以下特点:
节律性:临产时每两次宫缩间隔5~6分钟,宫缩持续约30秒钟后逐渐减弱消失,间歇时子宫肌肉松驰。随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渐长,但不超过1分钟,间歇时间可缩短至1~2分钟,这时宫缩逐渐增加。
对称性、极性:正常宫缩由两侧子宫角开始,先向子宫底中底中部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收缩力以子宫底部为最强,是子宫下段的2倍。
子宫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的肌纤维变短而宽,间歇期肌肉松弛、变长,但不能完全恢复至收缩前的长度而略短,即缩复作用。随着产程进展,子宫上段越发变短而下段拉长、变薄,子宫口开大,子宫容积逐渐缩小,使先露部不断下降,直到胎儿娩出。
子宫收缩过强会导致难产
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子宫收缩过强可仍保持正常宫缩特点,即有节律性、极性和对称性,那么宫口扩张过快,胎儿被很强的宫缩很快通出产道,则胎头没有适应产道的时间,宫颈及阴道也没有时间得以充分扩张,因来不及接生胎儿使其坠地外伤,颅内出血等,此外,母亲往往有会阴及阴道广泛撕裂,出血等。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宫缩过强,同时还丧失了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每次宫缩时左右侧肌肉收缩不一致,并且子宫下段肌肉收缩强度反而高于子宫体部,这样子宫腔内持续维持较高压力,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可以使胎儿在子宫内缺氧难忍,但是产程没有进展,宫口停止开大,常并发尿潴留、肠胀气等情况。
什么是不协调宫缩
不协调宫缩可分为两种,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1)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由双宫缩角对称的开始及传导,而兴奋点可能各自在某一处或多处呈不协调节律,宫底部宫缩不强而中段及下段强。宫缩间歇时子宫不完全放松,这样不能使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而产生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手术创伤的机会也增加,产妇可因为滞产引起局部组织压迫性坏死。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是指子宫某部分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收缩,形成环状狭窄,将胎儿身体的某部位卡紧,使胎儿不能下降,宫颈口也不能开大及缩小,使产程停滞,时间久了会产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
羊水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收缩过强
若羊膜腔压力显著高于静脉压,羊水就有可能被挤入已破损的小静脉血管内而引起羊水栓塞。正常分娩时羊膜腔内压可高于第二产程,达到高峰很少引起羊水栓塞。但是,不恰当使用宫缩剂(如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则有可能导致过强宫缩,增加羊水栓塞机会。因此,宫缩剂的使用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要用时(如宫缩乏力)小剂量即可增强宫缩,避免剂量过大,防止引发强直性宫缩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产后小腹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子宫收缩
分娩之后,子宫由大变小,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大小,胎盘娩出以后,子宫立刻收缩成一个较硬的球形肌肉器官,而且头两天内仍然会有一阵阵的子宫收缩,产生隐隐的疼痛感。
产后子宫收缩痛多见于生育次数较多的产妇,尤其是分娩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产妇,子宫收缩过强,导致子宫组织缺血缺氧,刺激或压迫子宫壁内神经纤维而引起小腹痛。
子宫收缩过强怎么办
情况一:局部痉挛性收缩
子宫肌壁的局部痉挛性收缩,于胎儿身体的某一局部形成狂窄环,阻碍胎体下降,可使产程停滞。如胎儿无明显变化可采用期待疗法,停止手术,给镇静止痛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在产妇充分休息后多能自行消失。如胎儿窘迫则用宫缩抑制剂。凡狂窄环松解者,可在宫口开全后,经阴道助产结束分娩。如痉挛不能缓解,需行剖宫产手术。
情况二:普遍痉挛性收缩
子宫内口以上的子宫肌肉普遍陷于强烈的痉挛性收缩、宫缩间歇时间很短或无间歇,产妇腹部剧痛,并易引起子宫破裂及胎儿宫内死亡。此时可紧急应用氟烷、乙醚麻酸以停止宫缩,或用于子宫收缩掏剂,1‰肾上腺素1毫升加入5-10%葡萄糖250毫升中,或用20%硫酸镁20毫升加等量5-10%葡萄糖溶液缓慢静脉滴注。
温馨提醒:为预防宫缩过频的发生,凡有急产史的孕妇,尤其是先露部位很低的经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不宜远出,最好能提前住院,以免发生意外。一有临产征兆,即刻做好接生准备。分娩时不要使用催产素及子宫收缩药,特别是对这些药物敏感的产妇更不能大剂量使用。胎儿娩出后要仔细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并注意严密观察新生儿有无颅内出血,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羊水栓塞的原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病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