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红斑狼疮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0.4%~0.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通患SLE的比率可高达70%(24%~69%),而异卵双生子该比率为2%~9%。目前发现与SLE有关的基因位点有50余个,多为HLAⅡ、Ⅲ类基因,如HLAⅡ类D区的DR2、DR3、DQA1、DQB1和HLAⅢ类基因中C4AQ。2、性激素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但证据尚显不足。3、环境因素及其他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LE,可能与其损害角质形成细胞,是DNA发生改变或“隐蔽抗原”释放或新抗原表达致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相关。药物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甲基多巴、异烟肼、青霉素等均可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某些感染(如链球菌、EB病毒等)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红斑狼疮容易复发十大注意事项要谨记
红斑狼疮容易复发
由于红斑狼疮诱发因素多,致使该病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复发(活动)与缓解交替出现是其临床特点。因此医生在治疗实践中,应该把预防复发,指导病人配合治疗,作好自我保护作为重要目标。
实践证明:病后未及时正规治疗致反复发作者预后不佳。红斑狼疮病因不同尚无预防的方法。红斑狼疮在稳定期缓解期需预防其发作。仅有抗核抗体阳性而无临床表现的早期疑似病人也需及时治疗、预防发作。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人体危害是比较大的,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都想要知道红斑狼疮怎么预防。但是引发红斑狼疮的病因很多,预防方法也各有不同。红斑狼疮在稳定期缓解期需预防其发作。仅有抗核抗体阳性而无临床表现的早期疑似病人也需及时治疗、预防发作。
红斑狼疮病人的十大注意事项
一、注意调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中医学认为, SLE 的发病与外邪、饮食、七情所伤有关。忧郁悲伤、喜怒无常、情志不畅都能化火,火邪内盛可伤及五脏六腑而诱发并加重本病。因此,保持情志豁达、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使人体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调和,才会有益于疾病恢复。
二、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节制性生活。 SLE 患者在病情处于活动期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不宜过劳。适当锻炼身体,注意节制性生活,病情活动期应严格避孕,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才可考虑妊娠。
三、注意预防感冒,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感冒及各种感染如急性扁桃腺炎、肺部感染、肠道感染都易诱发 SLE 并加重病情。
四、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 SLE 患者对紫外线特殊敏感(光过敏),故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另外,某些食物如香菇、芹菜、草头(南苜宿、紫云英),某些药物如补骨脂、独活、紫草、白疾藜、白芷等能引起光敏感,应尽量不用。
五、注意戒烟、戒酒。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成分能刺激血管壁而加重血管炎症,应戒除。酒性温烈,会加重 SLE 病人的内热症状,不宜饮用。
六、有一些西药常能引发或加重本病,注意避免使用。如肼苯达嗪、心得安、氯丙嗪、丙基或甲基硫氧嘧啶、金制剂、 D- 青霉胺、苯妥英钠、异烟肼、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等。
七、注意有的保健品对SLE 病人非旦无益,反而有害。如人参、西洋参、绞股蓝及其复方制剂,因含人参皂甙,既能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这对非 SLE 的人确实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但对 SLE 病人,由于这类保健品提高了免疫球蛋白,使免疫复合物增多,激活了抗核抗体,从而可加重或诱发 SLE 。
八、注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药品和食品。紫河车(胎盘)、脐带、蜂皇浆、蛤蟆油、某些女性避孕药均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 SLE 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九、注意不吃羊肉、狗肉、马肉、鹿肉、驴肉。这类肉食品性温热食,用后不仅会加重 SLE 病人的内热症状,而且临床上发现有个别病人吃了这类肉类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
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狼疮性肾炎病人长期有蛋白从尿中丢失,故应及时补充。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牛奶、鸡蛋、瘦肉、鱼等。维生素,特别是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 对防治 SLE 的某些症状大有裨益,应多加补充。
红斑狼疮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5%-12%。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基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发病。黑人、黄种人患红斑狼疮的概率高于白人。
2、感染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持续而缓慢地感染某些病毒有关。
3、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影响红斑狼疮的发病。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但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性别比例几乎相同。男性睾丸发育不全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另外,所有患红斑狼疮者,均有雌激素增高的现象。
4、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因素如药物,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在化学因素中,一些药物如甲基多巴、苯妥英钠、青霉胺、奎尼丁、心得安等,可引起药物性狼疮或加重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的病因,不仅对于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预防的意义同样重大。权威专家介绍,目前已知的各种红斑狼疮的病因,其实很多在生活中都很容易出现。若是对病因不了解,稍不注意,就会患上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诱发肾炎的原因
狼疮性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发的一种发病作用于肾小球的疾病,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对肾脏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其实狼疮性肾炎的发作与红斑狼疮有着很大的关系。
很多全身性的疾病后期都可以累及泌尿系统,全身性的疾病累及肾脏而导致肾小球发病成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此时肾小球的发病仅仅是全身疾病组成的一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时容易累计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当病变累计到肾脏出现肾小球肾炎时,我们就称之为肾小球肾炎。
当患者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时,如果外来抗原物质进入人体,激惹B淋巴细胞使其高度繁殖增生,产生大量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就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膜,从而影响基膜正常的清除滤过物的功能,就会引发肾功能不全。另外,肾小球基膜上的一些补体先天性缺陷以及吞噬细胞上受体的减低,都有可能影响肾小球的正常滤过功能,从而导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红斑狼疮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中有差异,不同株的小鼠(NEB/NEWF,MRL1/1pr)在出生数月后自发出现红斑狼疮的症状,家系调查显示红斑狼疮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约10%~20%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单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达24%~57%,而双卵双胎为3%~9%,HLA分型显示红斑狼疮患者与HLA-B8,-DR2,-DR3相关,有些患者可合并补体C2,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以上种种提示SL有遗传倾向性,然根据对100例红斑狼疮家属调查,属多基因遗传外,同时环境因素亦起重作用。
2、感染因素:有人认为红斑狼疮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慢病毒)感染有关,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粘病毒等,另外,患者血清内有dsRNA,ds-DNA和RNA-DNA抗体存在,近有人提出红斑狼疮的发病与C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作者对47例红斑狼疮测定血清干扰素结果72.3%增高,属α型,含酸稳定和酸不稳定两种,干扰素的浓度与病情活动相平行,已知α型干扰素是白细胞受病毒,多核苷酸或细菌脂多醣等刺激后产生的,此是否间接提示有病毒感染的可能,亦有人认为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3、物理因素: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且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1/3红斑狼疮患者对日光过敏,Epstein紫外线照射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约半数病例临床和组织学上的典型皮损,两个月后皮肤荧光带试验阳性,寒冷,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有些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曝晒后可演变为系统型,由慢性型演变成急性型。
红斑狼疮是什么引起的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5%-12%。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基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发病。黑人、黄种人患红斑狼疮的概率高于白人。
2、感染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持续而缓慢地感染某些病毒有关。
3、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影响红斑狼疮的发病。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但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性别比例几乎相同。男性睾丸发育不全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另外,所有患红斑狼疮者,均有雌激素增高的现象。
4、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因素(如药物),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在化学因素中,一些药物如甲基多巴、苯妥英钠、青霉胺、奎尼丁、心得安等,可引起药物性狼疮或加重红斑狼疮。
如何预防红斑狼疮复发
如何预防红斑狼疮复发?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发因素很多,致使该病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是本病的临床特点,患者病情时轻时重。因此,预防复发,保持病情稳定,是需要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是狼疮病人终生不能忽视的事情。
如何预防红斑狼疮复发?避免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人们很早就发现有些人去海滩或游泳后可发生皮疹,狼疮患者经日晒或紫外线照射后,可使病情复发。
如何预防红斑狼疮复发?这是由于紫外线作用改变了细胞内膜结构,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应,促使狼疮复发;多次大量的X线照射,强烈的电光照射也可导致本病复发。
红斑狼疮会遗传吗
红斑狼疮会遗传吗
关于红斑狼疮会遗传吗?从红斑狼疮发病因素来讲,至今任不明确。从临床研究上发现,只是从基础和它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人体内性激素水平高低,以及人体所处的某些环境因素有关。
家庭中某一成员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则其他成员的发病率增加,有5%~12%的一级亲属 (父母、兄弟、姐妹)发病。在单卵双生同胞中,如果其中一人发病,则另一人发病的可能性为25%~50%。对于异卵双生者,若—人患病,则另一人患病的机率为5%。人类遗传基因研究发现: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关。先天性补体C2、C4的缺乏,也易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
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内在原因)
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外在原因),就会引发本病。据调查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发生率可高达5%-12%,大致女儿发生率10%左右,儿子发生率2%左右 ;同卵生中发病率高达69%,而异卵生与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红斑狼疮病因
红斑狼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5%-12%。②感染因素:可能与持续而缓慢地感染某些不明病毒有关。③内分泌因素: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④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以诱发,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 3%~12%。⑤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因素(如药物),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遗传吗?
红斑狼疮不是遗传病,只能说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据统计,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5%-12%,较正常人群高。不过,红斑狼疮发病是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受遗传、环境、感染、内分泌和自身免疫等因素影响,易感基因并不等同于致病基因,也不能被视为遗传病的证据。从某种角度看,红斑狼疮存在易感基因只表明部分人群对这种疾病易感。并且,具有红斑狼疮遗传易感基因的人,必须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才会发病。所以,大部分患者的后代是健康的。
红斑狼疮高发人群
1.育龄期女性:育龄妇女是男性的10倍,是非育龄妇女的3倍。
2.家族史: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发病的人群。
3. 黑人、黄种人患红斑狼疮的概率高于白人。
红斑狼疮会遗传吗
关于红斑狼疮会遗传吗?从红斑狼疮发病因素来讲,至今任不明确。从临床研究上发现,只是从基础和它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人体内性激素水平高低,以及人体所处的某些环境因素有关。
家庭中某一成员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则其他成员的发病率增加,有5%~12%的一级亲属 (父母、兄弟、姐妹)发病。在单卵双生同胞中,如果其中一人发病,则另一人发病的可能性为25%~50%。对于异卵双生者,若—人患病,则另一人患病的机率为5%。人类遗传基因研究发现: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关。先天性补体C2、C4的缺乏,也易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
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内在原因)
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外在原因),就会引发本病。据调查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发生率可高达5%-12%,大致女儿发生率10%左右,儿子发生率2%左右 ;同卵生中发病率高达69%,而异卵生与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专家提示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也看到很多红斑狼疮患者所生子女非常健康,并不得红斑狼疮。实际上,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是包括了感染、内分泌和环境影响在内的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临床发现精神因素是诱发和加重本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如何预防红斑狼疮复发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发因素很多,致使该病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是本病的临床特点,患者病情时轻时重。因此,预防复发,保持病情稳定,是需要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是狼疮病人终生不能忽视的事情。
避免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人们很早就发现有些人去海滩或游泳后可发生皮疹,狼疮患者经日晒或紫外线照射后,可使病情复发。
这是由于紫外线作用改变了细胞内膜结构,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应,促使狼疮复发;多次大量的X线照射,强烈的电光照射也可导致本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