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下颌下腺炎是怎么回事

下颌下腺炎是怎么回事

下颌下腺炎是指下颌下腺的炎症。多由于腺体导管内结石阻塞导管导致唾液排除受阻而继发炎症。主要表现为进食时下颌下腺反复肿胀

疾病症状(1)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有胀痛感。有时可有针刺样剧烈疼痛,并伴发同侧舌部疼痛,放射至耳部或颈部。进食停止后不久,腺体肿胀自行缓解,疼痛也随之消失。(2)下颌下腺导管口处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溢出。(3) 如有导管内结石,触诊时可及硬块,有压痛。(4)可反复发作,炎症可波及周围组织保守治疗当结石较小时,可进食酸性食物或口服促进唾液分泌的药物,按摩腺体,加速唾液分泌,促进结石自行排出。手术治疗1.切开取石:适用于能扪及结石,位置在第二磨牙前方,腺体尚未纤维化,有功能存在。方法是在结石部位纵型切开导管,取出结石。术后保持导管通畅,促进唾液分泌,以免再次阻塞。2.下颌下腺切除术: 对于结石位于导管后部、涎门部的结石,或者慢性反复性下颌下腺炎已造成下颌下腺硬化萎缩、已失去功能者,可考虑行下颌下腺切除术。3.涎腺镜取石:通过涎腺镜从导管口进入导管,内窥镜看到结石后,同期用专用工具取出。此方法创伤相对较小,是新兴起的治疗手段。4.其他治疗碎石术:利用体外震波的方法将后部较大结石争隋,使其自行排出从日常生活做起(1) 多饮水;(2)淡盐水漱口;(3)咀嚼无糖口香糖;(4)按摩腺体。

在生活之中,人们经常会患上这种或者是那种疾病,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于自己做好护理工作,哪怕是一点点小细节,都需要严格的对待,这样才能够为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腮腺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14-24天,平均在18天左右。大多数起病较急,一般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1.腮腺肿胀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主要症状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2.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小儿腮腺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核心提示: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腮腺炎是儿童较高发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极高,而且发病原因有很多。很多患儿在疾病发病的时候豆瓣有发热、头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患上腮腺炎呢?这个疾病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而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小儿腮腺炎发病时的具体症状就是以上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好好了解。虽然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其对患者的伤害我们绝不能轻视。家长们能多点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若发现有上述症状,应及时送院就诊。

喉结上方有肿块其实是这病

喉结有肿块其实是颌下腺炎

喉结上方有肿块,病因有可能是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佳,因此,早治疗是关键。

明显症状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碱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碱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口渴喝水不解渴是怎么回事 考虑是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渴症状。

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经常感到口渴。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什么是涎石病

涎石病是一种以磷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结石,可以发生在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小涎腺导管和腺体内,通过引起唾液分泌受阻,激发炎症改变,造成一系列病症。涎石病是引起唾液腺炎症主要原因。[1]

涎石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的可达十余个,大小不一,小的砂粒大小,大的可达枣核大小。外形不规则,可以是圆形、梭形、圆柱形或不规则外形。颜色多为黄色,也可以是浅黄色或者褐色。

颌下腺结石病例中, 无明显性别差异, 男性可略多于女性。左右两侧均可发病, 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好发年龄为20~ 60岁, 主要原因与颌下腺的增龄性变化致涎液流速下降有关。60岁以后颌下腺液的黏稠度明显下降, 涎液变得稀薄, 因此结石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多数颌下腺结石为单发, 约13%为多发。

涎石的发生率下颌下腺85% 腮腺14%,舌下腺和小涎腺的少见,偶有病例报告。

涎石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少数为多角形的硬性团快, 表面灰白或为浅褐色, 剖面为同心圆样结构, 一个或多个核心, 核心中有时可见坏死的上皮细胞样和细菌样结构, 有时可见外界异物。颌下腺结石可被认为是磷酸钙的一种不纯形式,基质为唾液蛋白, 核心可以是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 在结石形成过程中钙、磷、氧及少量氟元素以层状方式沉积多表现为过饱和的磷酸盐沉淀析出, 呈现泥沙样结构。无机质的沉淀和有机物的附丽相互促进形成涎石。

多数学者认为颌下腺结石是以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异物或细菌分解产物为核心,钙盐沉着而形成; 亦有学者认为, 存在作为核心的固定物质及炎症引起的涎液性质改变和钙盐沉淀是成石的重要条件。

妈妈要当心宝宝患腮腺炎

“猪头疯”医学上称为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为多见,患者以2至15岁的儿童为多。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及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触之有弹性、疼痛感。腮部肿胀在3-4天可达高峰。所以,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腮腺炎应马上隔离,注意饮食和休息并及时治疗,以免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舌下腺囊肿的早期症状

舌下腺囊肿为舌下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囊肿目前认为导管远端部分堵塞后扩张和导管破裂粘液外漏人周围组织间隙是形成囊肿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舌下腺囊肿的早期症状。

根据舌下腺囊肿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将它分为:

口内、口内外混合和口外三种类型;前者又可分为单纯型或舌下型。

口内型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上,仅在口内舌下方突出;口内外混合型则既表现为口内囊性肿物,又可在一侧颌下、颏下或颈部有囊性肿物,并可呈哑铃型。

口外型则单纯表现为一侧颌下、颏下或颈侧区的囊性肿块,而口内则与常人无异。

舌下腺导管机械性阻塞,涎液潴留形成。一但形成即可先向阻力薄弱的口底粘膜方向突出,因此口内型多见。此外,囊肿亦可沿下颌舌骨肌间隙向颌下间隙或颈侧区扩展延伸,从而表现为口内外混合型或单纯口外型。此外有右侧颌下腺摘除史,当右侧舌下腺发生囊性变时,则可能由于右侧颌下区手术疤痕等的阻碍,而使囊肿不能突入颌下或颈侧区,而向颏下区延伸,从而表现为颏下肿块。

相关推荐

颌下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腮腺炎属于病毒感染.发病最常受累的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也能受累. 并发症有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 治疗注意休息,饮食卫生就行,睡个十几天也就好了,如果出现并发症建议送医院治疗。 因为出现睾丸炎可能导致不育,成年患者前三天可口服已烯雌酚1mg.每天3次预防。 看情况,为腮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耳前下方肿胀、疼痛,发热等。部分可见于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可同时外涂青黛散调醋外敷,

唾液腺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 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颌下腺 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 3.舌下腺 为混合腺,以粘液和混合性腺泡为主,半月较多,无闰管,纹状管也较短。分泌物以粘液为主。

急性颌下腺炎有什么注意事项

急性颌下腺炎回答者:杨艳建议 输液抗炎治疗。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避免辛辣食物。为抗炎治疗。加强口腔卫生,多饮酸性饮料,脓肿局限作切开引流。 如为结石所致,待炎症控制后,去除涎石。如深部涎石不能取出,或临床上反覆发作者,腺体增大已呈纤维组织化,可行口外颌下腺摘除术。 长急性颌下腺炎好几次,严重的时这种情况属于炎症感染导致,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指导意见:另外注意其他相邻的器官否有病变,否有扁桃体肿大、咽喉炎、牙龈炎等疾病,治疗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采取手术不良策。

盘点小儿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盘点小儿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帮你早日发现疾病。生活中我们值得注意的,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不少人会认为本病由于先天发育不全所道致的。 第1、潜伏期:14-24日,以17-18日最为多见。为2~3周,平均18天。 第2、前驱期表现:前驱期很短,数小时至1~2天。常有发热、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头疼、呕吐等。少数患儿早期并发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第3、腮腺肿大期:腮腺肿大先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肿大,也有仅一侧肿大或腮腺无肿大的病例。肿大的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

怎么判断腮腺炎

腮腺炎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腮腺炎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 腮腺炎症状三:颧骨

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及表面皮肤局部红、肿、热、痛。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为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体温可升至39℃以上,出现唾液腺肿胀,腮腺最常

小儿腮腺炎有潜伏期的

腮腺炎在人口稠密地区可发生局部流行,但当大量易感者集中的时候,也可发生大流行。腮腺炎的传染性低于麻疹和水痘。冬末初春发病高峰季节。虽然腮腺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最多的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1岁以内一般有免疫力。约25%~30%的病例临床表现不明显。 潜伏期14~24日,前驱期症状有畏寒,头痛,厌食,不适,在尚未见有唾液腺肿胀之前,可有轻度至中度发热,并持续约12~24小时。轻症患者可无前驱症状。 腮腺炎最早的症状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尤其吞咽酸性液体如醋或柠檬汁时。在腮腺或其他受累唾液腺

口水怎么分泌的呢

根据专业的说法,唾液,指口涎、口水,动物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无色且稀薄的液体,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唾液主要由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这三条唾液腺共同分泌出来;唾液的分泌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 唾液由口腔中名叫唾液腺的器官分泌的。唾液腺又称涎腺,口腔中分泌唾液的器官,口腔内有大、小两种唾液腺,小唾液腺主要散在于口腔粘膜内,把唾液分泌在口腔中,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等。 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它们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

舌下腺囊肿吃什么药

在腺体后缘,舌神经跨越颌下腺导管,注意游离并保护。舌下腺从前向后游离,最后切断腺体后缘时要注意保护舌神经。 口外的舌下腺囊肿,在切除舌下腺后,需要将囊腔内的囊液吸净,在下颌下区加压包扎,不必在颌下区做切口切除囊肿。 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及婴儿,可以做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切除覆盖囊肿的部分黏膜及囊壁,放净液体,填入碘仿纱条。待全身情况改善或婴儿4-5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术。有学者认为袋形手术后填塞碘条2周以上,也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已有一些大样本的研究比较了舌下腺切除术和袋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舌下腺切

鼻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

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的5%~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或女性稍多。最多见的年龄40~60岁。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有的疼痛较轻微,有的可剧烈。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厘米。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