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宝宝教育安全教育
如何对宝宝教育安全教育
环境教育
“不能玩火玩电,不能碰锋利的东西,不能从高处往下跳。”父母常常这样提醒宝宝,不能做危险的事情。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宝宝就体会不到“究竟有多危险”,所以他们很快就忘了提醒,更有好奇心强的宝宝“以身试法”。
父母可以试一试环境教育的方法,在家中贴一些形象的图片、安全标志、照片等,例如玩火引起火灾的漫画,宝宝经常看到这个漫画,也自然理解、记住了“不能玩火”的道理。对年龄大一点宝宝,父母还可以鼓励他们把平时听到、知道的安全隐患画下来,像其他家庭成员和客人介绍,宝宝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游戏教育
宝宝乐于在游戏中学习,父母可以通过情景游戏、角色游戏的方法,渗透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宝宝不要轻信陌生人,可以创设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景,妈妈扮演陌生人敲门,宝宝要怎样应对?游戏以后,父母可以问问宝宝如果真的碰到不认识的人,要怎么办?让宝宝动脑筋回答。
很多宝宝喜欢玩过家家,父母可以跟他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故意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这时候宝宝反而会提醒你呢!如果宝宝也没发现你的做法不当,就可以在游戏中及时教育宝宝。
随机教育
做一个用心的观察者,当发现宝宝一些不当的行为时,及时提醒他这样做的危险性。例如宝宝不小心把很细的珠子塞到鼻子、嘴巴、耳朵里面,父母就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性——多举例子。又如看到宝宝在玩锋利的剪刀、刀片,父母要抓紧时机教育他锋利的物品容易割伤手,并带宝宝到商场看或买一些儿童用的剪刀,教给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宝宝就明白锋利的物品不适合自己使用,可以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的工具。
分清鲁莽和勇敢、虚幻与真实
电视节目尤其是卡通节目包含很多虚幻、夸张的表现方法,例如超人会飞、刀枪不入,又如一些打斗场面,宝宝分辨力较低,容易模仿,发生安全事故。父母要注意教育孩子分清鲁莽与勇敢、虚幻与真实的区别。
推介一首防溺水童谣
小编发现,这首童谣,其实是对教育部之前发布的防溺水“六不”要求的提炼。去年同期,教育部已发布《防溺水安全歌》:“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私自游泳要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出绝不把水跳。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
问题是这些童谣学校是否组织孩子们学习过,是否真正浸入孩子们心里。7月8日徐州俩学生泳池溺亡;7月15日新疆阿拉尔3名学生暑假避暑溺亡;7月20日北京通州区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潮白河溺亡。近期全国学生溺亡事故频发,更是折射学生安全教育“短板”。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树立起安全自救意识,更别说内化为自觉行动了。“安全教育不到位是造成学生溺水身亡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当下并不缺少防溺水安全教育,而是缺少入脑入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有关水的安全教育也不一样。比如,给幼儿做这样的游戏:地面上画一道河流,放上大水盆,然后带着孩子在“河”边,假设手里的玩偶也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她一不小心越线掉进了河里,玩偶被投进水盆里,翻腾几下沉下去,“你们看,娃娃看不到了,她也看不到妈妈了”。游戏中,孩子们如果越线,将受到被禁闭一会儿的惩罚。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借鉴。
目前,溺水成为儿童伤害的首要死因。因此,在防溺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社会和学校要努力寻求创新。这首童谣,学生背下来容易,要让他们内心自省、自觉遵守却很难。为此,学校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让他们清楚私自下水玩耍的极端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溺水自救能力。另外,在湖塘边,明明立着警示牌,有的大人还是下水游泳,这对孩子将是一种不良暗示。所以,大人对防溺水安全更要入脑入心,做好榜样,让孩子们知道河湖水库是禁区。这样,对防止孩子溺水应该是很有益的。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幼儿的安全是最需要关注的,那么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有哪些呢?请看以下介绍:
一、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对全园环境、设备、场地、大型玩具、房舍以及水电暖设备要及时检查维修,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三、防止摔伤事故。组织集体活动要有领导,有计划(尤其户外活动)保证全体儿童不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让个别儿童离开集体,替大人做事,不把个别儿童单独留在室内,以防意外)组织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体育活动要检查场地,外出散步、参观要观察周围环境,组织室内活动要注意家具的放置等,禁止在室内组织跑、跳等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教育儿童不在活动室内乱跑和大声喧哗。
四、防止异物入口,在儿童入园或日常活动中,午睡前要检查身上有无危险品,如:火柴、小刀、别针、扣子、小珠和玻璃片等。儿童药物要按时服。服药前要仔细查对姓名、剂量、用法,并亲自督促服下。服药情况要有记录,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放,有毒药品要指定专人发放、使用。
五、防止烫伤。严禁让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并严禁儿童拿开水壶、烫饭等,热水瓶要放在适当位置,夏天,厨房要提前把饭菜做好,儿童不吃烫饭。有组织地给儿童喝温度适宜的开水。
六、防止儿童丢失,交接班组织儿童活动,均要随时清点人数,儿童来园、离园时,要与家长交代情况。
七、防止食物中毒,严格遵守采买、验收制度,不吃不洁和腐烂的食品,外出时,严禁儿童摘吃野果。
八、防止触电,室内、外电流开关要设量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禁止儿童自行开关电灯、电视机、收录机、消毒柜等电器。
九、晚班人员在下班前须仔细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以防意外。
2-3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2-3岁宝宝教育方法如下:
整理玩具
家长要让宝宝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是培养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一步。
益智玩具
为孩子购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比如说拼图、积木等。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右脑,促进大脑的运作。
记忆培养
培养宝宝的记忆能力也是2-3岁宝宝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个阶段要让宝宝记住家里常来的亲朋好友。
游戏早教
另外,在平时,要多给宝宝玩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身体和大脑的锻炼。
最后,由于这个时期宝宝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给予孩子及时且合理的回答。2-3岁宝宝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哦!
教育一岁宝宝的居家安全贴士
1.电源插座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电视机、DVD、音响……一般这些电器都放置于客厅中,各种电线、电源插座也都随之统统暴露出来,而且一般距离地面都不大高,宝宝很容易触摸得到。更让人担忧的是,似乎电源插座上的那些小孔小洞对宝宝有无穷的吸引力。
危险对策:
●电视机、DVD机等比较重的电器,要远离桌边(或桌子足够高),并且把电线隐蔽好。
●在电源插座上安上安全电插防护套,或者用强力胶带封住插座孔。再或者可以使用安全电插座,这种产品更为常见,当没有电插头插入时,它的插眼是自动闭合的。
2.门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当门被大风吹刮或无意推拉时,很容易夹伤宝宝娇嫩的手指。此外,现在房间的门把手多采用金属材质,有些还带有尖锐的棱角。宝宝经过的时候很容易碰伤小脑袋。小小一扇门,危险可不小。
危险对策:
●在家中所有门的上方装上安全门卡,聪明的妈妈也可以自创一招:用漂亮的厚毛巾系在门把手上,一端系在门外面的把手上,另一端系在门里面的把手上。当风吹过时,即使把门吹动也不会关上。
●用棉花、棉布做成漂亮可爱的门把手套,套在门把手上,这样宝宝就不会受到门的伤害啦。
3.茶几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不仅仅是茶几边缘,家中楼梯、桌椅、橱柜、梁柱……等尖锐的地方,统统都是危险源。在宝宝学习“坐、爬、站、走”的过程中,它们的危险指数急速上升。此外,很多茶几设计得相对较低,方便了我们,也方便了宝宝触摸茶几上的东西,这可不是好事哦。
危险对策:
●桌角、茶几边缘等这样的家具边缘、尖角要加装防护设施(圆弧角的防护垫),或者装修的时候选择边角圆滑的家具。
●矮茶几(或其他相对较矮的家具)上不要放热水、刀(剪、针)等利器、玻璃瓶、打火机等危险物品,万一被宝宝够到,可能会对他造成很大伤害。
4.地板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打磨得光亮整洁的石质地板比较坚硬,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打滑,对要多多练习爬行、站立、行走的宝宝来说,难度相当大,很容易摔倒。而且,坚硬的地板更容易磕伤宝宝的头部,并伤及胳膊和腿。
危险对策:
●地板不要打腊,蹒跚学步的宝宝会更容易跌跟头。
●地面溅上水或油渍的时候,要及时清理,以免增加地板的滑度。
●宝宝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地板上最好铺上泡沫塑料垫。即使摔倒,危险度也会降低。
5.抽屉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天知道为什么宝宝对抽屉这么好奇。”每次妈妈打开抽屉,小家伙就放下手头上一切活儿,乐颠颠地过来往里面瞅。有时候甚至自己动手去开抽屉。滑动自如的抽屉成了继门之外,夹伤宝宝手指的第二“元凶”。此外,妈妈们往往会把家中的危险品藏在抽屉中,例如,剪刀和刀叉之类尖锐器具,后果不堪设想。
危险对策:
●可以使用抽屉扣,防止宝宝任意开启抽屉。
●橱柜中的小抽屉可以使用安全锁,将橱柜抽屉的一侧与橱柜侧面相连的转角处装上安全锁。
6.楼梯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现在,家中有楼梯的家庭越来越多,一不注意,宝宝就摸爬到了楼梯上,这是很容易造成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的危险动作。
危险对策:
●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小婴儿攀爬。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一、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对全园环境、设备、场地、大型玩具、房舍以及水电暖设备要及时检查维修,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三、防止摔伤事故。组织集体活动要有领导,有计划〈尤其户外活动〉保证全体儿童不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让个别儿童离开集体,替大人做事,不把个别儿童单独留在室内,以防意外)组织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体育活动要检查场地,外出散步、参观要观察周围环境,组织室内活动要注意家具的放置等)禁止在室内组织跑、跳等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教育儿童不在活动室内乱跑和大声喧哗。
四、防止异物入口,在儿童入园或日常活动中,午睡前要检查身上有无危险品(如:火柴、小刀、别针、扣子、小珠和玻璃片等)。儿童药物要按时服。服药前要仔细查对姓名、剂量、用法,并亲自督促服下。服药情况要有记录,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放,有毒药品要指定专人发放、使用。
五、防止烫伤。严禁让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并严禁儿童拿开水壶、烫饭等,热水瓶要放在适当位置,夏天,厨房要提前把饭菜做好,儿童不吃烫饭。有组织地给儿童喝温度适宜的开水。
六、防止儿童丢失,交接班组织儿童活动,均要随时清点人数,儿童来园、离园时,要与家长交代情况。
七、防止食物中毒,严格遵守采买、验收制度,不吃不洁和腐烂的食品,外出时,严禁儿童摘吃野果。
八、防止触电,室内、外电流开关要设量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禁止儿童自行开关电灯、电视机、收录机、消毒柜等电器。
九、晚班人员在下班前须仔细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以防意外。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要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强幼儿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除了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外,重点应该放在幼儿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化安全行为的形成。
幼儿安全行为包括两个方面:
1、预防性安全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旨在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行为,如不把异物放进口鼻中,安全用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
2、安全自救行为,即在出现意外灾害时能沉着应对,学会自救避险,如拨打急救电话,火灾自救,地震避险等。
幼儿园如何进行安全教育
缤纷的世界五彩的生活,使得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是有着诸多的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问个清楚,也正是这种猎奇心理,促使孩子们不断地去模仿。具体表现为不仅用脑去想,用手去触摸,甚至用身体去感觉未知,由于对“未知数”的探求过于急切,幼儿会在缺少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轻举妄动,忽略了身边的隐患而“从容就犯”,导致了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故事。具体有以下几种行为:
1、自伤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有所增强,自我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出现,这些意识和行为的出现,使得孩子能够不断地适应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引导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幼儿吃饭时,不正确地使用筷子,容易导致筷子戳到喉咙;再如,一些孩子出于热心,会学着大人的模样,主动给周围的小朋友倒热水亦或用水果刀削水果招待小伙伴,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而“祸及自身”。
2、他伤行为。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不仅使孩子们增长智慧增强体能,同时也增进了小朋友间的友谊。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辨证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比如:前些时候,某幼儿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投掷飞碟时,一飞碟恰巧碰到一幼儿的眼睛,致使其左眼失明,右眼弱视;另外,一些幼儿在相互玩耍追逐奔跑过程中,因未能注意路滑而导致摔倒;也有的由于忘情地游戏致使相互间发生碰伤,结果则是“乐极生悲”。
3、互伤行为。
牙齿和舌头难免有打架的时候。幼儿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相互间争执玩具或是“舌战”等,为了体现一下自我强大的一面,有时竟升级为“角斗”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其实例就不胜枚举。
上述几种行为,给我们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如何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笔者以为:
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
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去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
针对这一特性,我园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于一些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比如:通过讲述“狼外婆”的故事来进一步刻化“安全”在幼小心灵中的概念,告诉幼儿不能同不认识的人走;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等等;同时,引伸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教育他们不能随意玩尖物;不要把纽扣等小物件塞进耳朵、鼻子里;更不能玩火、玩电……。
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电力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智力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象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
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破解未知数,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达到给孩子“传道授益解惑”的目的。
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安全教育氛围。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制度并建立起安全网络,形成安全教育有专人负责,教育过程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其示意图如下:
如何将安全制度落实到位,使网络建设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她们学习和讨论,必要时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课堂观摩和评比,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等硬件也可进行安全性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纳入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以进一步促进安全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每周在班集体内选出一名小“安全员”,由他(她)负责每天的安全检查,并在每周末进行评比,评一评谁的安全红花最多,同时也可在每月评选出幼儿园安全小卫士或安全小明星,予以奖励,如此将口头上较为“笼统”的“安全”概念进一步加以强化,继而化作孩子们之间的自觉行为;
在传授有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在班集体内进行一对一组合,将小朋友组成若干个安全互保对子,对子之间进行安全竞赛,以期达到让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相互提醒增强安全意识,督促安全共同进步的目的。
模拟预想话安全,循循善诱深感悟。
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应让幼儿懂得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就幼儿时期常会发生的一些不安全现象进行剖析,可模拟“预想”出种种不安全现象,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
老师则可据此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处理意见予以表扬和肯定,对于不正确的表达或是不完整的答案,可循循善诱让幼儿感悟一番,并开展讨论,让孩子们从中“取长补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此,必将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安全知识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卫和防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但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老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当“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胎教音乐什么时候听
听胎教音乐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一般来说在怀孕24周时,胎儿的听觉功能已经完全建立。母亲的说话声不但可以传递给胎儿,而且胸腔的振动对胎儿也有一定影响。此时给宝宝听胎教音乐效果最好。由于胎儿的听力从孕2月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因此,孕妇可以在此时就开始给宝宝听胎教音乐。
1、孕妇从孕17周开始让胎儿听胎教音乐,每次15-30分钟,每天2-3次;
2、用录音机放音,孕妇距音箱1.5-2米,音箱的音强在65-70分贝;
3、如果用胎教仪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胎教仪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
孕中期时,胎儿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生长时期,多听胎教音乐对胎儿右脑的艺术细胞发育是有利的。听胎教音乐能让宝宝更早地接受音乐教育,更早地开发和利用右脑,有利于听力功能和胎儿心理的成长发育。此外,建议在宝宝出生后家长继续为宝宝提供良好的音乐氛围,在音乐气氛中学习和生活,会对宝宝的智力和接受程度带来更大益处。
胎教音乐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不要选择那些声音嘈杂,节奏太快的音乐,这些音乐不利于孕妇消除焦虑的情绪,研究发现这些音乐也不受胎儿的欢迎;可以安静、悠扬、节奏缓慢的音乐来进行胎教。
音乐胎教要使用安全有效的播放设备。由于胎儿耳蜗发育不完全,某些对于成年人无害的声音也可能伤害到胎儿幼小的耳朵。因此,孕妇给胎儿听胎教音乐强度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频率不要超过2000Hz。普通的CD播放器、音箱等播放设备都不能控制播放出的音量音频大小,所以以往孕妇们打开大功率音箱或者将耳机放在腹部对胎儿进行音乐的胎教方式不仅不科学,还可能伤害到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