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棒状杆菌的抵抗与免疫
白喉棒状杆菌的抵抗与免疫
抵抗力
白喉棒状杆菌对湿热较敏感,100°C1min或58°C10min即可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苯酚,3%来苏儿10min均可被杀死;对青霉素及红霉素敏感。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的中和作用;白喉病后、隐性感染及预防接种均可产生白喉抗菌毒素而获得免疫力;抗毒素的作用是阻止白喉毒素B链与易感细胞结合,使A链不能进入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
白喉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简称白喉杆菌,革兰染色阳性菌,长约2~3μm,宽0.5~1μm。在涂片上,常呈V,X,Y字排列,一端或两端膨大,菌体内有浓染颗粒,称异染颗粒。用Neisser染色时,菌体呈黄褐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用Albert染色时,菌体呈绿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用Ponder染色时,菌体呈淡蓝色,异染颗粒为深蓝色。白喉杆菌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使碲盐还原,菌落变黑,按其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生化反应,白喉杆菌可分轻型、中间型及重型。以往认为轻型多产生咽白喉,中间型和重型多为流行株,引起的病情重。目前则认为3型菌可产生相同的毒素,患者病情的轻重与分型无明确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均有轻型菌增多的报道。采用噬菌体裂解法、菌体DNA限制性内切酶法以及毒力试验等对分离到的白喉杆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本病进一步的了解。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仅在局部黏膜或皮肤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外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多肽,有较强的毒性,人的致死量为130ng/kg体重,主要侵犯神经、心肌和肾上腺。白喉杆菌只有感染了携带产毒基因(Tox)的β噬菌体,才具有分泌外毒素的能力,并使人致病,若将无毒株与噬菌体处理后可变为有毒株,将有毒株置于含抗白喉杆菌噬菌体血清培养基中反复转种,可失去产毒能力变为无毒株。细菌的产毒能力由噬菌体基因控制,侵袭能力则由细菌基因控制。临床上用豚鼠或埃勒克(Elek)平板法进行毒力检测。近年来有些临床报道,从白喉患者的病变处分离出的白喉杆菌无毒力,无毒力菌株如何引起临床症状,尚不清楚,须进一步研究。白喉外毒素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高度的抗原性,可刺激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二是很不稳定,经贮存、日光照射、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到75℃,均可减少或完全丧失其毒性。因此,若以0.3%~0.5%的甲醛溶液处理,经过1个月,可使其毒性丧失,而抗原性仍保存,成为类毒素,可作为预防注射及制备抗毒血清之用。白喉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冷冻、干燥,在玩具、衣物上可存在数天,造成间接传播,对湿热和化学消毒剂敏感,0.1%升汞及5%苯酚溶液1min即可杀灭该菌,加热58℃ 10min即可死亡。
(二)发病机制
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后,仅在表层上皮细胞内繁殖,一般不引起菌血症。当局部黏膜有损伤时,如患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白喉杆菌的侵袭力增强。在白喉杆菌的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不但可引起局部病变,还可引起全身性中毒性病变,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此毒素有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两者通过二硫键连接,B亚单位无直接的毒性,但它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一个转位区。B亚单位可以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膜受体pro-hHB-EGF)结合,结合后通过转位区的介导,可输送A亚单位进入宿主胞质内(图1)。
鼻炎的发病原理
鼻细菌学
在健康状态下,鼻腔中可检测出以下几种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伪白喉杆菌、革兰阴性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伪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α-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微球菌、厌氧菌有丙酸杆菌、普氏菌、厌氧球菌、梭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等;还有少量真菌、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等。健康儿童鼻中道检出的细菌主要为典型的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
正常情况下,鼻腔排毒功能保证上述细菌不超过人体可承受的数量。若遇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鼻腔排毒功能降低,上述细菌得以长时间停留于鼻腔内并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感冒。感冒炎症长期存在则易恶化为鼻炎。
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
白喉杆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8,在白喉棒杆菌含血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在含有0.033%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本属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的生长,故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根据在此培养基上白喉杆菌落的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杆菌区分为重型(Gravis)、中间型(Intermedus)和轻型(Mitis)三型,三型白喉杆菌的分布有所不同,常随地区和年份有别,有流行病学意义。
慢性鼻炎有哪些途径传播
鼻炎不会传染。因此没有传播途径,下面介绍一下慢性鼻炎的病因:
在健康状态下,鼻腔中可检测出以下几种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伪白喉杆菌、革兰阴性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伪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α-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微球菌;厌氧菌有丙酸杆菌、普氏菌、厌氧球菌、梭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等;还有少量真菌、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等。健康儿童鼻中道检出的细菌为要为典型的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
正常情况下,鼻腔排毒功能保证上述细菌不超过人体可承受的数量。若遇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鼻腔排毒功能降低,上述细菌得以长时间停留于鼻腔内并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感冒。感冒炎症长期存在则易恶化为鼻炎。
精囊炎是怎么引发的
首先,病原体的感染以及易感因素是诱发急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任何导致前列腺、精囊充血的因素、例如酗酒、受寒、纵欲过度、会阴损伤或长时间受压等都能诱发急性精囊炎的发生。病原体侵入精囊的途径包括:后尿道的感染直接蔓延,是最常见的途径;血行感染;淋巴感染。精囊非特异性感染的病原体以及大肠杆菌为主,约占80%。而特异性感染与非特异性感染可以同时存在。
急性精囊炎时局部明显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腺管上皮细胞有时增生及脱屑。炎症的继续发展使局部的充血水肿加重,甚至形成许多小的局限性脓肿,严重时可以蔓延至整个精囊。精囊的炎症渗出物常不容易引流,容易转变为慢性精囊炎。
其次,精囊炎由细菌感染而引发。
精囊炎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大肠埃希杆菌及类白喉棒状杆菌;亦可由滴虫、结核分枝杆菌和淋病奈瑟菌引起。感染途径有:
一、经尿道逆行感染,细菌从尿道口,输精管侵入精囊腺。
二、睾丸、附睾的炎症,细菌通过输精管侵入精囊腺。
三、前列腺,直肠,膀胱等精囊邻近器官感染时,细菌可直接蔓延至精囊腺。
四、体内感染病灶,如疖、痈、扁桃体炎、牙龈炎,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精囊腺。
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
白喉杆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在含有0.033%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本属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的生长,故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根据在此培养基上白喉杆菌落的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杆菌区分为重型(Gravis)、中间型(Intermedus)和轻型(Mitis)三型,三型白喉杆菌的分布有所不同,常随地区和年份有别,有流行病学意义。
白喉病的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多(10~2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0.80左右)。
2.咽、鼻黏膜拭子涂片。
3.奈瑟或庞氏染色镜检。
找到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仅有参考价值)。
4.荧光抗体染色检查
阳性。
5.细菌培养
鼻咽拭子或患处取材培养生长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
得过荨麻疹还会再得吗 为什么有的病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
因为有的疾病对于我们人体免疫系统来说能做到记忆并产生二次抵抗,如我们熟知的天花病毒,在治愈后,免疫系统通过接种获得并维持了抗天花病毒的特异性记忆能力,这种特异性抗体及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可以维持60年以上,而记忆T细胞在某些个体中的存在时间可以达到75年,这就决定了这个病基本在人的一生中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了。
其他疾病如:麻疹病人痊愈后,其保护性免疫时间为65年;黄热病为75年。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在病后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阴道中正常情况下有细菌存在么
正常女性阴道中含有多种细菌,以乳酸杆菌为最多,其可维持阴道局部的偏酸环境。
其他细菌有:白假丝酵母菌、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普氏菌、阴道加德纳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脆弱类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