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病毒的简介
甲型流感病毒的简介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的。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会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这种变异被称为“飘变”(drift),形象地说,“飘变”就是病毒通过细小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甲型病毒 “飘变”的结果是每年引发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人们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移变”(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发生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因为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这种新生病毒的抗体,所以“移变”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流感的全球性大爆发。
甲流的传播途径
正确认识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并在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中做好预防工作,就不至于对人感染甲型流感如此恐慌。
首先,确定一点,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专家指出,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晰明确,我国是完全有能力检测和防治人感染甲型流感的。
流感病毒分为哪几种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也比较强,但是人们还没有发现乙型流感病毒引起过世界性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感染鸟类、猪等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将禽流感病毒等非人类宿主的流感病毒称作甲型流感病毒。
在核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流感病毒还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分为不同的亚型。[1]
甲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晰明确,我国是完全有能力检测和防治人感染甲型流感的。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甲型病毒可按结构再划分,例如甲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甲型H3N2(1995年在武汉发生)、甲型H1N1(1995年在德国发生)等。
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H和N的变异。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无再分亚型。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病毒特征
甲型H1N1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其遗传物质为RN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甲型H1N1病原体
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甲型H1N1病毒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和H3N2。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 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病毒类型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它分为甲(A)、乙(B)、丙(C)三型,近年来才发现的牛流感病毒将归为丁(D)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这些疫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状。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其中的H和N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动物流感病毒通常不感染人,人流感病毒通常不感染动物,但是猪比较例外。猪既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但它们主要感染的还是猪流感病毒。少数动物流感病毒适应人后,可以引起人流感大流行。
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介
猪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 nm~120 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和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 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10nm,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约为13.6 kb,由大小不等的8 个独立片段组成,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 和H3N2。
猪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 mL/ 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10 g/ L 高锰酸钾,1 mL/ L 升汞处理3min,750 mL/ L 乙醇5min,1 mL/ L碘酊5min,1 mL/ L 盐酸3min和1mL/ 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 ℃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流感病毒分为哪些类型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多呈球形(直径20~120纳 米),也有呈丝状者。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 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A型、B型、C型3型,分别 属于正黏病毒科下的A型流感病毒属、B型流感病毒属 和C型流感病毒属,我国将这三型病毒分别称为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根据表面血凝素(H)的不同可分为16个亚型,即H1~H16亚型;根据表面糖蛋白神经氨酸 酶(N)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9个亚型,即N1~N9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
甲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什么是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感染。 有三种类型的季节性流感——甲型、乙型和丙型。根据病毒表面蛋白不同的种类和结合情况,甲型流感病毒又进一步分类为亚型。在甲型流感病毒的众多亚型中,甲型H1N1和甲型H3N2流感亚型目前正在人间传播。流感病毒在世界上所有地方传播。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例相比,丙型流感病例发生较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季节性流感疫苗中仅包括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体征和症状 季节性流感的特征是突发高热,咳嗽(通常是干咳),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严重身体不适(感觉不适),咽痛和流鼻涕。多数人在一周内康复,发热和其它症状消失,无需就医。但流感可在高危人群中造成严重疾病或死亡,从感染到发病的时期称为潜伏期,约为两天。
治疗 在有些国家可获得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这种药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药物有两类:
1)烷胺类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2)流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有些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可限制治疗的有效性。世卫组织对流行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易感性进行监测。季节性流感流行 在温带地区的秋季和冬季期间,每年发生流感流行。
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
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