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很隐蔽
小儿高血压很隐蔽
“高血压?你说我儿子患了‘老年病’,有没搞错?我儿子才8岁,不是58岁!”每当我给患儿下高血压的诊断时,家长们总是如此愤愤不平。
8岁小孩,血压比正常成人还高
小明今年8岁了,除偶尔有喊头疼外,身体并无不适。妈妈认为小孩子哪会头疼,一定是撒娇或者是想偷懒不做功课,故一直没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期末考试结束时,学校组织学生们去游乐园游玩。紧张了几天的孩子们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高兴极了。小明与小伙伴们一起,玩了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林中飞鼠等项目。不久,小明就觉得头痛不适、恶心、呕吐,老师见状即送小明回家。路上小明不停地用手捶打着头部,把老师和同学吓坏了,于是将小明直接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时发现小明血压异常升高,达21.3/13.3千帕(160/100毫米汞柱),大大超过了该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血压,进一步检查发现小明患有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此病通常无明显症状,只在体检时才发现有高血压。较大的小儿往往能自诉有头痛或眩晕。严重的高血压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而出现抽搐、晕厥,通过肾动脉造影检查可确诊。目前这种病采用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医生让小明立刻入院治疗。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
提起高血压,人们总以为是成年人的常见病,而无法想像小儿也可能患这种病。那么小儿怎样才算是高血压呢?
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大于12.8千帕(96毫米汞柱);
1个月~2岁的小儿大于14.9/9.8千帕(112/74毫米汞柱);
3~5岁大于15/10千帕(116/76毫米汞柱);
6~9岁大于16/10.4千帕(122/78毫米汞柱);
10~12岁大于16.8/10.9千帕(126/82毫米汞柱);
13~15岁大于18/11.5千帕(136/86毫米汞柱)。
超过上述标准就可确定为高血压。由于小儿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明显,家长们往往注意不到。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小儿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2.3%。
孤立性夜间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孤立性夜间高血压”隐蔽性较大,这类患者的特点多数是年龄较大、晚间心跳较快,血糖、血脂较高,饮酒量较多的。其中,年龄较大和饮酒量大与夜间高血压更相关。另外,这也跟肥胖者易患“夜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有关,特别是在饮酒后入睡,更会加重呼吸道堵塞症状,造成夜间缺氧后交感神经兴奋性更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易破裂。
由于孤立性夜间高血压患者的隐蔽性较强,不容易被人早期发现。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心肾功能损伤、嗜酒、肥胖者,建议去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防止夜间高血压伤人于无形。
有患者会说,“我不需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自己多测几次血压就行了。”其实,夜间醒来时多次自测血压是不能代表入睡时的真正血压的,只反映清醒初期的血压变化。一旦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发现该患者的夜间血压过高,患者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肥、戒酒,同时睡前服用降压药。
需要强调的是,有的人在入睡后血压明显下降而清晨又出现觉醒后的高血压,这就是所说的晨峰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属于夜间高血压,所以不能在睡前服用降压药,而只能在清晨及早服用降压药,甚至可在每天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加服短效降压药,使晨峰迅速得到控制,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其实,这个疾病还是不经常看到的,如果发现有孤立性夜间高血压就要及时的就医,因为这个疾病的突发性还是蛮高的,一个是因为这个疾病比较不常见,治疗方法也比较保守,还有就是一个不注意就会出现危险,当然啦,只要注意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如何护理小儿高血压患者
小儿高血压患者如何护理保健:
1、首先,高血压患者在选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要坚持科学用药的原则。针对高血压病症的特点,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通过治疗使血压长期平稳的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还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服用药,千万不可以自己盲目服用药物或是不按医嘱服药或自行停用药物。
2、小儿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适宜恢复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在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休息,尤其眩晕严重时需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此外,高血压患者要做到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劳累、熬夜、郁闷等不良因素。
3、小儿高血压患者还要做好护理工作,需要在生活中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通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有效的降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调适心理,培养开朗、豁达、宽容的性格,善于排解压力,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不良刺激。
4、要有效的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要重视锻炼。大家都知道适当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血压,所以小儿高血压患者病情稳定的时侯要有计划地进行适当活动,如慢跑、散步、乒乓球、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爱好等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小儿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保健措施,我们在平时要多加注意预防高血压疾病,注意低盐低糖饮食。
小儿高血压的病因
(1)肾脏疾病:继发性高血压中80%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是儿童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变,或称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病变(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疾病(多囊肾,肾发育不全);肾肿瘤: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血管病(肾动脉和静脉狭窄,阻塞);肾周围病变(炎症,脓肿,肿瘤,创伤,出血);溶血性尿毒症等。
(2)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缩窄(上肢血压增高),多发性大动脉炎。
(3)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是2岁以下婴幼儿高血压的常见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钙)。
(4)颅脑病变:颅内肿瘤,出血,水肿,脑炎等可致颅压增高伴有高血压,或影响自主神经的稳定性使交感神经兴奋。
(5)中毒及药物:铅,汞中毒,维生素D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卡因,兴奋剂等。
小儿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成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病死率高。至今病因不明。70年代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儿童血压流行病学的纵向研究,发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血压有轨迹现象,即个体血压在一定期间内持续在相应的百分位数不变的现象,推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从儿童时期开始,同时提出应在儿童时期进行干预,以预防或推迟高血压的发生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儿童高血压的评定标准目前倾向于用百分位法。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值超过其所在年龄性别第95百分位数者为高血压,在90~95百分位数者为正常血压偏高。儿童于首次测量血压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影响测值,故必须于数周内反复测定,至少3次以上超过此值者才能诊断为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的常见临床表现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的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不断增多,小儿高血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小儿高血压与成人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小儿高血压到底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小儿高血压早期患儿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血压的不断升高,患儿的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当血压明显升高时,患儿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因不会说话,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过于兴奋、易怒、夜间尖声哭叫等。有的患儿表现为体重不增,发育停滞。血压过高时患儿还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高血压危象。一旦脑、心、肾等脏器损害严重时,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危象。
小儿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通常仅有以上表现,而继发性高血压患儿除了上述表现之外,还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在血压升高的同时,有发烧、浮肿、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铬细胞瘤的患儿除了血压升高外,还有心悸、心律失常、多汗、手足厥冷等症状。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在婴幼儿期即可引起高血压,患儿常表现为发烧、咳喘、浮肿、苍白、乏力等,最终出现心衰,常被误诊为心脏病。
小儿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家长很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因此,为了早期发现血压升高,应从儿童期开始,每年检查一次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保健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肥胖儿童,要适当控制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不吸烟,不喝酒,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等。
小儿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治疗小儿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呢?预防小儿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呢?小儿高血压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的常见病因总结
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病因者属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者归为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并不少见,多为轻型高血压,而严重高血压在儿童期绝大多数是继发性,应积极寻找病因,争取去除病因,以求根治。
小儿高血压病因1、主动脉缩窄由于机械性梗阻引起上肢高血压,但少数晚期病例手术缓解缩窄后血管并不下降,可能与肾素或周围血管阻力增加有关。大动脉炎因引起肾动脉狭窄或肾动脉前降主动脉严重狭窄影响肾血流灌注产生高肾素性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病因2、肾上腺疾病因素引起的高血压
肾上腺疾病因素引起的高血压是通过其分泌的激素引起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大量固酮潴钠、排钾,钠潴留导致细胞外血扩张个,血容量增多,血管壁内血钠离子浓度增加,醛固酮还可以引起血管对去肾上腺素质的反应,从而引起患者出现高血压的症状。
(2)皮质醇增多症,主要致病机制是大量糖皮质激素引起水钠潴留并刺激血管紧张素的产生而致高血压;
(3)嗜铬细胞瘤,是因为瘤细胞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排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去甲肾上腺素除上述作和外,更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小儿高血压病因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患儿可能患有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麻痹、颅内出血、肿瘤、脑炎等可致严重高血压,其发病机制被认为由于疾病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以致交感神经兴奋所致,颅压增高可能是诱发因素。
小儿高血压病因4、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父母一方患原发性高血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摄入食盐过多有利于高血压的发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性高血压患者体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而且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否具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待证实。体重是影响儿童血压的一项重要因素,高血压患儿肥胖,降低体重常可使血压下降。其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精神紧张、睡眠过少,由于产生过多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增高,但直接引起高血压尚缺乏肯定证据。
高血压患者的隐蔽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的出现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了解高血压的症状对高血压患者的及时治疗有很多的帮助。希望大家能够对高血压的症状知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大家和我们的专家了解具体的高血压的症状表现。
在初期,由于高血压病情较轻,很多时候的症状都是比较隐蔽的,难以察觉的。不少病人在体格检查时才发现血压升高。少数病人在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时才发现有高血压的症状。可有头晕、头痛、情绪易激动、颈项部板滞、注意力不集中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早期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时血压升高,休息后降至正常。
很多人常常都会有肢体麻木的症状出现,却总是不当一回事,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可能是高血压的先兆。这种高血压的症状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随着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体检时可有下列体征: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f巴界向左下扩大等左心室肥大体征,还可闻及第四心音。
小儿高血压治疗措施
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小儿高血压西医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一般情况下可适量活动,以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并使患儿情绪愉快。
2.低盐饮食,必要时限制水份。
3.重度高血压时应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让患儿卧床休息。
4.病因治疗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肾上腺病变、主动脉缩窄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高血压,应针对不同的病因予以治疗。
二、降压药物的应用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胍乙啶:适用于各种肾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每日0.2mg/kg,分2~3次口服。
(2)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尤其当患儿有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静点1~4mg/(kg?min),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副作用有心动过速。
(3)哌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无心动过速副作用。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与利尿药及β阻滞剂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剂量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眩晕、无力。为了减少反应性晕厥,应减少首次剂量并于睡前服用。
(4)柳胺苄心定(labetalol):兼有α和β受体阻滞作用。起郊迅速疗效高、对心、脑、肾无不良影响。可用于轻、中、重度各型高血压。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抢救,开始0.25mg/kg,无效时10分钟后0.5mg/kg,缓慢静注,必要时最后一次静注1.0mg/kg,总剂量≤mg/kg。静脉注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降压作用平稳,有效后改成口服。
(5)利血平每日0.02mg/kg,分1~2次口服,或每次0.07mg/kg(极量每次1.25mg)肌注。
(6)心得安: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搏出量高肾素性高血压病人。与利尿药及血管扩张剂合同用可增强疗效。副作用较小,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者禁用,剂量为每日0.5~2mg/kg,自小剂量开始,3次分服。
2.血管扩张剂
作用机理为直接扩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总外周阻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由于扩张血管血压下降,继发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及水钠潴留的副作用,故与心得安和/或利尿剂配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1)肼苯达嗪:适用于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常与利尿剂和β-阻滞剂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每日0.75~1mg/kg,分2~3次口服。
(2)低压唑(氯苯甲噻二嗪,diazoxide):为高血压危象首选药物。作用快,静注后1~2分钟即起作用,2~3分钟作用最强,持续4~24小时。剂量为2~5mg(kg?次),静脉快速注入。一次静注无效时,30分钟后可重复。副作用有恶心、钠潴留、高血糖。
(3)敏乐定:与β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适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严重型高血压,也可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起始剂量为0.1~0.2mg/kg,每日1次口服,以后可递增50%~100%,有效剂量常为每日0.25~1.0mg/kg,最大剂量为每日50mg。
(4)硝普钠:用于高血压危象,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用输液泵以0.5~8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入给药。点滴后数秒钏内起作用,停药后1~2分钟作用消失,可调整静点速度,控制血压下降速度,故治疗高血压危象较其他药物安全。必须应用新鲜配制溶液,静点时应避光。药物副作用主要是硫氰酸盐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丧失定向力精神症状、肌肉痉挛、皮疹及骨髓抑制。用药超过2天时需监测血硫氰酸浓度不得超过10mg/dl。
3.利尿剂
通过促进排钠: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低药同用能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1)安体舒通:为醛固酮拮抗剂,有排钠潴钾作用,适用于肾上腺增生、肿瘤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剂量为每日1.5~3mg/kg,3次分服。
(2)双氢克尿塞:每日1~2mg/kg,2次分服。
(3)速尿: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儿。治疗过程中如氮质血症及尿少加重,则应停药。剂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时可静脉注射。
4.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
(1)巯甲丙脯酸:适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对正常肾素性及低肾素性高血压也有效。因可增加肾血流量,也适用于肾功能衰竭患儿。降压作用迅速,可用于高血压急症治疗,与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目前应用较广泛,已成为常用的一线降压药。起始剂量为每次0.3mg/kg,逐渐加理至满意疗效,最大剂量为每次2mg/kg,8~12小时1次。停药时逐渐减量,避免骤停。剂量过大可引起毒性副作用:蛋白尿、血白细胞下降及皮疹。
5.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达到扩张血管,降压的目的。
(1)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用于儿科临床,降压效果较好,剂量为每次0.2~0.5mg/kg,每日3次。最大量1次10~20mg。舌下含服疗效优于口服,也有应用肛门内给药治疗重症高血压。如无效可30~60分钟重复一次。副作用有面部潮红、心劝过速。
三、高血压危象的药物治疗
1.降低颅内压:可用甘露醇、速尿等。3.镇静剂:可用苯巴比妥钠、安定、水合氯醛等。
2.降压药物:选用低压唑、硝普钠、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及肼苯哒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