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食疗 茯苓粥
脾胃湿热食疗 茯苓粥
材料:猪瘦肉150克、丝瓜100克、淀粉10克、盐3克、香油2克。
做法:1、瘦肉洗净,切成薄片,以淀粉、盐以及少许清水搅拌;丝瓜去皮后洗净切片;
2、汤锅放置在大火纸上,加入油烧至五分热,放入丝瓜片煸炒至八成熟,加入开水,当沸腾时加入猪瘦肉片,调入盐、味精煮沸,最后撒上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于脾胃湿热之症相对应,但对于阴虚火旺者慎用。
茯苓粥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茯苓有利水渗湿、利水消肿的功效,经常食用茯苓粥可以缓解身体水肿情况,还可以治疗小便困难、稀少,茯苓药性温和,使尿液增加的同时,又不会损伤脾胃,不管是属于寒湿类,还是属于湿热类等其他类型,都可以食用茯苓加以治疗,而不用担心茯苓会增加病症的严重程度。
脾胃湿热食疗方法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脾胃虚弱一般是脾胃有寒邪,湿气重.脾胃为中土,喜燥恶湿,喜暖畏寒.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寒凉食品,如西瓜,冬瓜,萝卜,柚子,橙子,凉茶,冷饮等.可以吃些大枣、山药、茯苓饼等,这些具有健脾功能.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食疗
1.薏米红豆粥
薏米与红豆按1:1比例,再加等量大米,吃20多天后,可变为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另一半是大米,粥熬至不稠不稀。
2.冬瓜汤
连皮冬瓜加水清炖。
3.麦冬
热较重者,可用麦冬熬粥,也可泡到菊花茶里饮用。
除了以上需要治疗的情况,其实大家也要多注意预防。比如尽量不要久呆在潮湿的地方,或者饮食上面也需要注意,特别是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要吃太刺激的东西。平时情绪不要太激动了,保持愉快的心情。脾胃湿热食疗毕竟有限,大家也可以熬点中药等,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茯苓的食用方法
药用法
茯苓一般选择煎服,常用量为10-15g。常配伍其他中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食用法
1.茯苓饼
取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每日6g左右,可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
2.茯苓陷
取茯苓30g、肌肉60g,加适量调味品做成陷,用面皮包馅。可治疗老年体弱,吞咽无力、反胃、呃逆等症状。
3.茯苓汤
取茯苓12g、柏树16g,研为粗末,水煎去渣取汁,饭前饮用。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等症状。
4.茯苓陈皮姜汁茶
取茯苓25g,陈皮5g,水煎,饮服时,加入姜汁10滴左右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5.荷叶茯苓粥
取荷叶1张,茯苓50g,粳米100g。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梗米煮成粥,早晚各一次。对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泄痢有较好的疗效。
湿疹吃什么好 苡苓小米粥
材料:苡仁60克,小米150克,土茯苓2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将土茯苓用纱布包好,同煮成粥。取出土茯苓喝粥,1周数次。服时忌茶。
功效:土茯苓可利湿解毒,健脾胃,利筋骨,消炎清热;小米甘平;苡米甘淡微寒。全方清热除湿,健脾整胃,对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现湿疹,皮肤疾患,痉挛骨痛,恶疮溃烂肿毒等症状体质,都有预防兼治疗的功效。
心衰吃什么好
1、莱菔子粥
食材: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洗净,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粳米,汤汁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作早、晚餐食用,利水消肿明显。
莱菔子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
2、白茯苓粥
食材: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利尿效果较好。
白茯苓利尿,解毒作用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气逆,利小便,久服能安魂养神,暖肚延年”。自古便被列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甘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所以常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猪苓、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肠胃湿热是怎么一回事
脾胃湿热的原因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这个病症的内在原因,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正气不足,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感受外邪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燥甚则热,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与内蕴湿,结合亦成湿热。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
肠胃湿热的症状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肠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肠胃湿热食疗方
一、赤小豆薏米饮
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二、金针冬瓜汤
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三、茵陈五苓散方药
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四、四神猪肚汤
材料:茯苓、淮山、芡实、莲子炖猪肚
做法:
1、猪肚要用盐水来清洗干净内面的粘性分泌物,
2、用紫砂锅来隔水炖的,我试过用隔水炖出来的汤水味道更加的鲜美!
3、炖的时间应当控制在两到三个钟,因为我是用高压锅来炖的,就是两个钟头炖出来的猪肚已经是很好吃的了。
五、素烧苦瓜
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湿气重吃中药效果好吗 茯苓除湿健脾
《本草正》中记载:“茯苓,能利窍祛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益智安神,健脾养胃,利水渗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湿内滞所致的胃口欠佳,眩晕心悸,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水肿,尿少,大便稀溏等症。
祛湿用法:
白茯苓,百合各10克,大米100克。
百合,茯苓洗净,大米淘洗干净,茯苓研成碎末。所有食材一同放入煮粥的锅中,再加水约800毫升,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滋阴除热,安神宁心。除了作为日常保健之外,也适宜于水湿内滞所致的胃口欠佳,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等患者食用。
注意:湿有寒湿与湿热之分,体质不同,茯苓配伍也有区别。如果想清除湿热,可选择具有清热功能的猪苓,泽泻,百合,绿豆等配伍;此外,茯苓的保健效果虽好,但不是人人适宜,尤其是做为养生保健时,一定要注意:气虚下陷,津伤口感,虚寒多尿,滑精人群不宜食用。
茯苓可以和薏米一起煮吗 茯苓薏米粥有哪些功效
茯苓和薏米都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湿气,改善小便不利的症状。
茯苓和薏米可以祛湿消肿,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缓解水肿胀满的症状,还能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茯苓薏米粥含有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补充各方面营养。
茯苓薏米粥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健胃益脾,是较好的养胃保健食疗。
茯苓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薏米含有亚油酸、薏仁酯等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常食用茯苓薏米粥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湿疹多吃哪些食物好得快
食物1、海带薏米冬瓜汤:海带、薏米、冬瓜各适量,先把海带漂洗刷干净,薏米洗净用水泡一小时,冬瓜去皮切块。然后把这些放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煮开后再用小火煲一小时左右即可调入食盐食用。有健脾祛湿、清热祛火的作用,对湿疹有一定的效果。
食物2、赤小豆粉葛鲮鱼汤:赤小豆、粉葛7、陈皮、鲮鱼、生姜各适量,先把赤小豆、陈皮洗净,陈皮去瓤;然后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杀好洗净用慢火煎至微黄,把这些洗好和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适量的水用武火煲沸后用文火煲2小时再调入适量食盐即可,有清热下火、治疗湿疹的作用。
食物3、苡苓小米粥:苡仁,小米,土茯苓各适量,把这些洗净,然后土茯苓用纱布包好,一起加水煮成粥,粥成后把土茯苓取出喝粥即可,注意食用时要忌茶。有清热除湿,健脾整胃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现湿疹或其它皮肤患疾者有不错的疗效。
食物4、冬瓜皮薏仁土茯苓汤:冬瓜皮、生薏仁、车前子、土茯苓、木棉花各适量,把这些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水煎服即可,有清热祛湿、解毒止痒治疗湿疹的效果。
脾胃湿热食疗 蛋皮伴荠菜
材料:荠菜250克、鸡蛋1个、盐香油适量。
做法:1、将荠菜清洗干净,入沸水烫上30秒,捞出,沥干水分,切断;将鸡蛋打入碗内,搅拌均匀。
2、将煎锅上火,倒入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此时淋入蛋液,煎成蛋皮,乘出以后切丝取盘,最后加入荠菜段和蛋皮丝,用香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荠菜可和脾利水,所以该食疗方食用于脾胃湿热体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