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教育最小的孩子

怎样教育最小的孩子

在一个子女比较多的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往往最得父母的宠爱,也最受哥哥姐姐们的嫉妒,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最强,而父母也总是担心他受累,因此,老么的事大都由哥哥姐姐代办。

曾经看过一部获奖的纪录片《姐姐》,讲述的是一个刑警队长的家庭故事。他有一对龙凤胎子女,孩子出生时因为一时混乱没有分清大和小。大人们说,女孩子会疼人,就让女儿做姐姐吧!就这样一句话定终生,女儿从此担任了小大人的职责。几年以后,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姐姐非常懂事,凡事都让着弟弟,而弟弟却变得骄横霸道,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而且依赖性比较强。试想,如果当初家长把男孩子定为大哥,是否他的独立性要强许多呢?看来,不一样的要求,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因此,家长从小就要以一个正确的标准要求孩子,不能因为小就特殊对待。

在一家庭里,如果对某一个孩子娇宠过度,对他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他会失去与人为善、为人着想等美德,变得自私自利。因此,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从现在起,放手让他自己去锻炼生活能力,让他体会独立的快乐吧。

幼儿早教应避免三个误区

专家表示,目前家长对早教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把早教简单地理解为“孩子智力的培养”

专家强调,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早期教育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健康、聪慧、性格好”,而不是有些家长理解的仅仅为了智力发育好,人人夸孩子聪明,不参加早教班会让孩子低人一等。

2.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评估不足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会学习,不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其实小孩学习的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在孩子的眼中从来就没有“难易”之分,觉得好奇就接受,感到厌烦他们就拒绝。

人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在6岁时基本完成,其中0岁至3岁是关键期,因为此时是脑细胞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脑结构的发育完成、脑功能的基本完善是在学龄前,尤其是3岁前。这个时期就是脑潜能储存及早期挖掘的关键期。

现在研究已经证明:4岁时孩子已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会发展出另外的30%。在那短短几年里,大脑已经构建了主要的学习途径,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孩子已经具备极强地学习能力。

3.对于孩子的培养过早定向

现在好多家长喜欢四处报培训班,孩子心理、生理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就不存在负担,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提倡的早教是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早教其实就是引导孩子快乐的玩耍,这样他们是乐意的,是不会产生负担的,对学习有趣的知识也不会感到困难。

“生活式早教”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岁-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早教中心及幼儿园、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早教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

早教教育虽然是对孩子的教育,但是0-3岁的孩子还没有脱离父母,父母和周围的人是给孩子实施教育的老师,因此,早期教育教育的对象,最终目的港是孩子,中间对父母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父母没有意识的0-3岁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质和方法,孩子同样得不到更好的早教教育效果。父母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些早教机构和潜力开发中心,先不说效果,就是时间上也很少。每天1-2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是起到决定性的做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和最早的老师,没有人比你更爱你的孩子,孩子的早教教育也是父母在跟孩子平时生活中交流中实施的哦,这样的早期教育不会让孩子反感,而且能提高宝宝认识世界的兴趣。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作用

孩子生长过程中,有很多敏感期,如果父母错过这个敏感期的教育和引导,会给孩子将来带来不可挽回的遗憾。在特定时期,给孩子提供认知世界、情感培养、语言能力、个人爱好、面对困难等引导和措施,能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打下坚定的基础。

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对于早教教育都很重视,很多国家对于弱势的群体孩子的早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补助,比如:英国的“Sure Start”美国的“Early Head Start ”。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早教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专家认为:只要在孩子幼儿期发现的任何问题,只要即使处理,都会能弥补上的,也就是说幼儿时期不管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的问题,都是可以预防和化解的。

早期教育实施者是家长,和谐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在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时候,也学会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给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添一把力。

3早教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是需要符合型的人才,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只会一种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早期教育不仅让孩子大脑的到开发,而且在一系列亲子活动和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小让孩子懂得克服困难,对孩子以后面对和处理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孩子素质的提高,也会提高了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小孩子每天吃几个鸡蛋好

1-2个。

小孩子虽然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此时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像鸡蛋这种含有大量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对小孩子来说非常适合。但小孩子的肠胃消化功能有限,一定不能多吃,否则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是营养过剩的情况。

小孩子早期教育

1训练感觉器官

视觉:新生儿所在的房间要宽敞明亮,视力所及处要有鲜艳的物品。

听觉:不要避开人的声音,而且要有音乐存在。

嗅觉:让宝宝闻各种各样的气味。

味觉:让宝宝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

触觉:经常抱宝宝,并有意识地用软、硬等不同材质的东西触碰宝宝,让他能够有所感受。

2发展交往能力

这是宝宝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宝宝进入社会的开始。

爸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宝宝接触同龄宝宝和成人,鼓励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行事礼貌;并创造机会比如鼓励宝宝正确称呼客人、给客人倒茶、带宝宝串门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宝宝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而且为其高明的人际交往打下了基础。

3培养观察提问的能力

教宝宝学会看世界。从衣食住行、花草树木、砖瓦泥石等日常所见来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并能够即时地对宝宝的提问作出回应,比如宝宝指天上的星 星,爸妈就要立刻告诉他“星星”这一概念,将物与概念对应起来。等宝宝再大些,观察的事物多了,就要引导他进行思考提问,刺激他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求。

4进行体能训练

平时多带宝宝进行运动,有条件的家庭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比如新生儿期开始学游泳、1岁半左右学滑冰等。根据对中美两国儿童的调查,在身体运动、发展体力方面,中国儿童明显不足。

爸妈要提高宝宝的体能训练,让宝宝在拥有健壮体格的同时,还可培养大胆勇敢等品格。

5训练劳动制作

从猿到人的标志就是:开始用手使用和制作工具。人的个体成长也是需要劳动和制作的。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动手能力却很差,其原因在于爸妈的溺爱 剥夺了宝宝的动手权力。所以爸妈要鼓励宝宝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将宝宝力所能及的动手权力还给宝宝,让他在做纸工、玩玩具中体会创造的快乐。

6培养口语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巴甫洛夫将语言称之为“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在早期教育中,要增加语言的信息量,将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宝宝的大脑;要用规范化语言,比如每天花20分钟给宝宝朗诵美文。此外,若要学习外语,就让宝宝及早接触。

7学会音乐舞蹈

这是美育教育的范畴。爸妈与宝宝一起欣赏优美的音乐、给宝宝唱儿歌、打节拍,让宝宝在音乐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而且爸妈会发现,音乐会令宝宝的表情、动作、容貌等透出优雅的气质。进而从美育切入,让宝宝接触真和善。

8学习绘画造型

这也是美育的范畴,对刺激宝宝右脑发育,增强想像力、形象思维力,提高美的鉴赏力有极大的作用。爸妈可带宝宝参观摄影展、雕塑展,并对各种工艺 品、绘画、艺术照片等进行评头论足;家里的摆设也要有美的讲究。大凡人的精神生活不能强求,所以爸妈所要做的,就是感染熏陶宝宝,让他自觉地去学习、去追 求。

9给宝宝很好的玩具观

玩具有好多类,如果是买的,爸妈不要买了之后直接丢给宝宝不管,也不要认为玩具是消磨时光的,爸妈要陪着宝宝一起玩;如果不买,也可发现不少不 是玩具的玩具,比如吸铁石、闹钟、卷尺等;而最好的玩具则是爸妈和宝宝一起制作的玩具,比如做风筝、风车、灯笼等,宝宝会更有兴趣。

爸妈购买玩具时要考虑宝宝的年龄

0~1岁:感知触摸型玩具。色彩鲜艳、音质优美、便于抓握丢掷,但不要太小以免宝宝误吞。

1~2岁:可拖动玩具和可训练双手精细动作的玩具。

2~3岁:可激发想像力的玩具。如小餐具、积木、拆装玩具。

3~4岁:智力玩具。如七巧板、小算盘等。

10参加亲子教育

参加社区的亲子活动,集体生活中可锻炼友爱协作、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

11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婴幼儿的精神营养之源,是融智育、美育、体育于一体的大课堂,宝宝在这里可以学习种花草、分辨五谷杂粮、观气象、感受劳作等。

12了解社会

带宝宝去工厂、农村、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地方,接受人文教育,扩充见闻。见多识广的宝宝更聪明。

13早期识字提前阅读

爸妈可结合与宝宝生活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识字教学;寓识字于游戏之中;制作各种专门的识字卡片等,并陪宝宝一起看绘本讲故事。

14建立空间、时间、数的概念,培养高超的数学逻辑智能

15其他种种全方位活动

爸妈可因条件而异、因人而异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活动,如集邮、摄影、钓鱼、种花卉、养鱼虾等。这些活动既是学习,又是拉近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

胆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胆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1、要顺其自然,切勿操之过急

孩子胆怯的不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来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

如孩子不敢自己去买东西,家长可先带着孩子一同购物;告诉孩子购物的一般程序,下次再陪孩子去同一家商店,鼓励要买多少等。开始时孩子可能不敢说话,家长可帮他开个头,然后让孩子接着往下说。几次下来,孩子渐渐熟悉了这家商店后,家长就可以在远处看着孩子自己去购买,以后再让孩子单独去其他商店。

2、创造外界交往的条件

扩大孩子的生活圈子,多带孩子认识新朋友,带孩子外出游历,眼界宽了,自然也没有弱小的藏身之处了。创造条件,邀请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多一点的小朋友交往,互相熟悉和玩耍,使孩子入学时不至于感到孤独。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还可以和稍大一些的朋友玩,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空闲时多带孩子到远郊去游玩,一起走山路、跨小溪,了解自然现象,认识小动物,收集植物等。

3、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孩子胆小的原因

1、家长对孩子过度地溺爱、越庖代厨

有些父母因过分疼爱孩子,代替孩子做了孩子们自己应做的所有的事情,包括穿衣、洗漱、吃饭甚至是大小便等这些孩子生活中的必备的技能也一一包办了,导致孩子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比如:“饭不用自己吃,怕洒出来,妈妈喂;有棱角的玩具不能玩,生怕伤着;路不让他多走,生怕累着;高处不让他去,生怕跌着;剧烈游戏不能玩,生怕摔着……”其实父母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能做,必须依靠父母来帮助,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2、孩子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要说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最典型的是初到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小孩子从家庭的个体生活走向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胆小的孩子变得更加恐惧,他们甚至吵闹着不要再去学校。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特别是接触的对象不同,孩子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产生怯生、恐惧的心理,出现哭闹、逃跑、不肯吃饭、不肯午睡等现象。如果你的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强,你很容易见到他胆小的一面。

培养孩子的勇敢性格

1、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让孩子为所欲为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愉快、幸福,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当然,父母也要设置界限,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闯红灯,那些事是不能过度的,如吃东西不能吃太多、看电视不能看太久。于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数事情是可以干的,但必须有节制。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后注定是个宅男宅女;相反,对孩子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会尊重法律法规,不尊重长辈、权威,长大会遇到大麻烦。

2、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一个充满了打骂声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孩子。 妈妈体贴入微的照顾、温柔的皮肤接触与抚摸、慈爱的情感,能够引起孩子的安全依恋感,再加上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定时定量的饮食,起床、睡眠的调节适当,身体活动动静搭配合理,各种合理要求能得到满足。这是使孩子产生良好情绪的基础。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表达情绪的榜样。

孩子胆小怎么教育

很多孩子的性格是比较胆小的,对于这类孩子,家乡的教育需要更加用心。至于孩子胆小应该怎样教育的问题,是需要父母沟通与陪伴的,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练胆训练,帮助孩子拜托胆小。

一、树立同伴榜样

让幼儿观看同龄伙伴坐摇摇车,然后鼓励孩子说:“宝宝,你看他(她)玩得多开心啊,妈妈相信你也是个勇敢的乖宝宝!”观看别人玩得挺开心,孩子就会心里痒痒的,要跃跃欲试,妈妈的鼓励可以使宝宝变得更大胆、更勇敢、更自信。

二、讲解相关知识

妈妈可以让幼儿先坐上摇摇车,问宝宝喜不喜欢玩摇摇车,宝宝肯定回答很喜欢玩摇摇车。妈妈调动了宝宝玩摇摇车的兴趣之后,可以告诉宝宝:“宝宝,你知道这个车叫什么名字吗?它叫摇摇车。为什么叫它摇摇车呢?因为它是可以摇动的车。这个车可以摇动,玩起来就更有趣了。宝宝要不要试试?”如果宝宝自己喜欢玩摇摇车,知道了摇摇车的名称,了解了摇摇车的一些知识,可以增加坐摇摇车的安全感,就会想要坐摇摇车试试看。

三、示范具体方法

妈妈可以先让幼儿坐上摇摇车,然后对宝宝说:“宝宝,妈妈陪你一起坐摇摇车好不好?”宝宝爱妈妈,依恋妈妈,当然希望妈妈陪同玩摇摇车了。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扶着宝宝的双肩,让宝宝感觉到妈妈的帮助与温暖,减少害怕的感觉,增强安全感,并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增强掌控能力。等宝宝适应了坐摇摇车,不再害怕时,就会要求妈妈松开手,自己玩摇摇车了。或者妈妈等宝宝适应了就悄悄地松开双手。 只要家长给孩子树立同伴榜样,鼓励孩子勇敢些,告诉孩子一些相关的知识,增进了解,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学会、增强掌控能力,克服胆小害怕的心理,就会变得胆大、勇敢起来。

早期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最好

早期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最好?很多家长这样问道。早期教育是现下非常火热的一个话题,很多家长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1、早教应以安全第一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2、早教需顺应孩子发展规律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3、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早期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最好?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为什么学前教育很重要

三岁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时候。这时教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做人及做事的原则、自理能力的培养。一旦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去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隐患将随终生。

学前教育会为将来的课堂学习打基础。学前教育就是为了将来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做一个基础。让孩子有如课堂教育一些坐息时间及生活有规律及集体意识,这是单一的家庭教育所无法给予的。

学前教育包括交际、情感、求知诸多内容。有很多人会以成人的意识来看待学前教育。功利性很大,只看到表面,却没看到隐性的内容。学前教育不是以提升能力为主。而是以全面培养孩子性格及行为习惯为主的。有些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比如交往能力,人的成功是百分之七十的交往,百分之三十的知识。交往力是学前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是每个家庭所要面临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家庭是421家庭。独二代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刻不容缓。但是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与通病。这个不得不去正视。

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就要在学前教育中投入时间与精力。与幼儿园配合给孩子一个良好成长环境。

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第一,生日时。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第二,就餐时。就餐时,就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他(她)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第三,交际时。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第四,旅游时。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的同时,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

第五,家务劳动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从他(她)三四岁时教其干诸如洗手帕、铺床、叠被、扫地等入手,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第六,有成绩或过错时。孩子有了成绩,在鼓励的同时要让其看到不足,从而激励其更进一步;有过错,应帮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并“约法三章”,使孩子养成知错即改的好习惯。

用筷子吃饭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用筷子吃饭使孩子更加聪明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连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位对手脑关系作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因为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使儿童心灵手巧。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皮质细胞在3岁时已基本分化完成,所以这个期间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介绍,对3岁前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开发智力。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作为训练手脑并用的内容之一。然而有些家庭迟迟不让孩子用筷子进餐,主要因为孩子用筷子不熟练,边吃边掉饭粒,吃得太慢,于是家长老是让孩子用小勺进餐,其实这是不对的。

对于父母来说,选一双可以吸引孩子而又健康的筷子是很重要的。去年9月出生的日本小皇孙悠仁,三个月大小的时候依据日本古礼,进行“拿筷子”的仪式,祈求他能够未来的健康成长。 日本会在小孩出生120天左右,进行这个“拿筷子”的仪式。兵左卫门之箸筷子公司在日本自1992年至今已举行了560次对儿童的筷子智育教育的公益活动。

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几个关键期

幼儿学习存在“关键期”

在学习关键期内,孩子能够学得好学得快、甚至可以发展特殊的能力。而过了学习关键期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回忆一下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爬行的呢?大部分的孩子在7~10个月的时候学会爬行,因为在7~10个月的时候人类大脑的髓磷脂鞘化进入到爬行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的道理,10~12个月的孩子是站立的关键期,我们不用怎么教孩子走路,他们都会很快地学会;当孩子进入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我们可根据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来了解3~6岁的孩子应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学习决定孩子日后成才与否

3岁以前,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行为,口头语言、计数以及立规矩的关键时期,因此3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合理的,因为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口头语言,并具备一定的规则性,同时3岁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孩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形象视觉指的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会发现3~4岁的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甚至会问得大人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5岁,孩子进入到书面语言及数学概念和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6岁,主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因此,对于3~6岁儿童的培养是决定其日后是否成才的一个关键期,培养领袖气质就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幼儿教育重在综合能力培养

人们大概会有这样的体会:现在我们身边成就最好的那个人,不一定是上学时成绩最好的那个人。因为很多时候成绩和能力是不成正比的。

因此,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而3~6岁,正是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老人们也说过“3岁看大7岁看老”,因此相信每一位有责任、重教育的爸爸妈妈都应该帮助孩子在这样的关键期里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天赋。

相关推荐

怎样教育孩子

1、不要采用打骂的方式。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极严,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不会心平气和地去了解讲道理,而是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总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上容易变得更偏激。 2、父母要作好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很深的。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品行本身存在问题,孩子只会有样学样,那怎能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所以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的。 3、大人意见要统一。 家长在教育

8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1.受挫时。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也是件好事,因为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不会再被骗。这样,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

孩子生气打人怎么教育

1、小孩子生气打人教育之正确引导 孩子喜欢打人,家长应正确引导。杜绝自身暴力小朋友的想法就跟小动物一样,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恰当的行为,需要家长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教会孩子们“有情绪的时候应该怎样表达”。 当孩子打大人的脸或是踢打小朋友的时候,你要平静而严肃的告诉他,这样会打痛妈妈,会让妈妈不开心,小妹妹痛了会哭;并且握住他的手,轻轻的抚摸,一边强调:“轻轻的,轻轻的”,让孩子感受到:轻轻的抚摸,才令人舒服。这样的引导,你可能需要做很多很多次,孩子才能真正理解。 2、小孩子生气打人教育之给予关注 孩子喜欢打人

孩子不上幼儿园父母需要做好这些事

上幼儿园益处多多 应重在玩耍 跟托儿所相比,幼儿园接收的孩子年长一些,而且不光提供托管服务,还重在早期教育。在幼儿园里,专业的幼教老师教三四岁的孩子识字、算术等,现在热门的“双语”、“国际”幼儿园还强调外语启蒙。 大量研究显示,学前教育孩子的成长有益,不但让他们提前熟悉学校的环境,为以后长达十几二十年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还提供了发展社交技能等重要生活能力的机会。教育方法得当的幼儿园对孩子的学习可产生长远的积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前院长、教育学教授凯思琳·麦卡特尼博士称,在学前教育机构里,孩子

学龄前儿童教育重在何处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的家长往往从胎教开始,就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要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到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当日的论坛上,这是幼教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世纪先锋学校幼儿园校长秦志红举例强调了幼儿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幼儿园的老师曾教育他‘东西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去’。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有好习惯就有好的人生。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很重要。” 直映教育郑州中心校长李向东则用数字形象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6岁之

9个措施预防儿童溺水

9个措施预防儿童溺水: 1、当您的小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要时刻注意看管,不要离开,当您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 2、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私自到江河、湖塘岸边和水井四周玩耍或行走,不单独去水流湍急或水域情况不明处游泳。 3、勿让您的小孩子直接潜(跳)入水中;除非他已学会潜(跳)水的方法,但仍需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 4、在泳池游泳时要严格遵守游泳安全规则。 5、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小孩子有可能被呛噎。 6、当小孩子在船上、在海边或参加

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夏天的一天,荣荣的妈妈把荣荣送到幼儿园,不知为什么,荣荣走到二楼教室,就发了脾气,怎么也不让妈妈离开,妈妈急着上班,推开荣荣就走了。荣荣大哭大闹着,班上的老师怎么也哄不好,荣荣嘴里念叨着“我要跳下去”。此时,我正好上楼,看到这一幕,于是,我从老师的怀里接过荣荣,拉着她的手说:“和园长奶奶下楼看看,好吗?”她还是哭个不停,我把她领到我的办公室,无论我说什么,她也不理我。突然,从开着的窗户飞进来一只苍蝇,我惊奇地说:“荣荣,你看!那儿有一只大苍蝇,太脏了!快点打死它!找个苍蝇拍打它!”荣荣从门后找到苍蝇拍,然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三件事

1.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使双

在家做早教才是最有效的早教方式

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 送入早教班就是对孩子进行了早教,自己也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殊不知父母们其实忽视了早教的最佳氛围——家庭。专家认为,6岁之前的早期干预教育都应该以家 庭为核心,即以父母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亲子教育,绝不是以送到早教培训班为核心的教育方式。而家庭早教则可以适当借助辅助工具进行。 为什么要送到早教班,记者采访到一些家长,大部分家长以忙没有时间为借口,无法在家里开展早教。尤其是4+2+1的家庭组成模式,很多情况基本 是老人带孩子,父母不放心老人的早教干预,觉得早教班较为科学系统,有理念有老师教,比

这三种家庭教育最易被孩子接受

1、少命令,多商量 比如孩子该做作业了,父母可以跟孩子说“时间到了,你作业是不是该做了?”,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不能看电视了,马上去做作业”。商量的语气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尊重,比较愿意听话。 2、少训斥,多引导 家长越尊重孩子孩子越自尊,越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加赢得他人的尊重。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得具体对待,孩子有坏习惯、坏品行时,家长没必要委婉,要平等严肃的和孩子谈话,指出危害性并要求孩子改正。 3、少窥探隐私,多交朋友 有的家长喜欢掌握孩子的一言一行,所以就翻看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这让孩子非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