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清铁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清铁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1)血清铁增高:

①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

②红细胞再生或成熟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③铁的利用率减低,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

④贮存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细胞损害、坏死性肝炎等,从受损的肝细胞释出贮存铁,释出铁蛋白。

⑤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素沉着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治疗或肌肉注射铁剂引起急性中毒症等。

(2)血清铁降低:

①临床表现为:

A.贫血的一般表现: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呜、食欲减退和腹胀等。

B.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迟缓、体重降低、体力下降、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波动、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是缺铁的特殊症状。

C.体征:皮肤黏膜苍白,皮肤及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破碎,约18%的患者会有反甲。

②血清铁降低的临床意义为:

A.机体摄取不足如营养不良、胃肠道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引起进量不足和吸收量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可低于8.9μmol/L以下。

B.机体失铁增加如失血,包括了大量和隐性失血,特别是肾炎、肾结核、阴道出血、溃疡病等,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出血。

C.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又未及时补充、如妊娠,婴儿生长期等也有血清铁减少的倾向。

D.体内贮存铁释放减少,如急性和慢性感染,尿毒症、恶液质等均可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铁释出减少。

E.某些药物治疗,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亦可引起血清铁减少。

转铁蛋白的饱和度测定

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

(1)参考值:20%~55%(均值男性34%,女性33%)。

(2)临床意义: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TS小于15%),炎症等。增高见于铁利用障碍,如铁粒幼细胞贫血、再障;铁负荷过重,如血色病早期,贮存铁增加不显著,但血清铁已增加,TS大于70%,这是诊断的可靠指标。

几种比较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会出现头晕的现象,特别是在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经常会出现,这就要考虑患上贫血的可能,及时去医院进行贫血的检查。那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

一般,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有:

(1)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这是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

(2)血清铁蛋白测定:也是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高>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这是贫血的检查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几种比较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

一般,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有:

(1)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这是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

(2)血清铁蛋白测定:也是常见的贫血的检查方法。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高>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这是贫血的检查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血清CA125测定的临床意义

①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和化疗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若有复发时,CA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

②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③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④在胸腹水中发现有CA125升高,羊水中也能检出较高浓度的CA125。

贫血患者如何进行检查呢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 95= MOL= L= 50= G= DL=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

(4)红细胞铁蛋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可以测定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可反映体内铁贮存的状况,如6.5ΜG/红细胞,表示铁缺乏。此结果与血清铁蛋白相平行,受炎症、肿瘤及肝病的影响较小是其优点。但操作较复杂,尚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掉头发需要检查什么 内分泌检查

内分泌检查对于产后掉头发,更年期掉头发和口服避孕药引起的掉头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TSH的检查则对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有临床意义。

血清铁测定有什么注意事项

测定血清铁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一些疾病会导致铁蛋白的合成增加,使血清铁蛋白升高。

2、肝病患者其肝细胞受损,功能下降,血清铁蛋白也可升高。

3、红细胞疾病及红细胞破坏增多,可导致铁增多。

4、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做哪些体检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1.2)%,缺铁性贫血为16.3%(或》14.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

2、骨髓象 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患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3、生化检查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高》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体检考虑。

(4)红细胞铁蛋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可以测定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可反映体内铁贮存的状况,如《6.5μg/红细胞,表示铁缺乏。此结果与血清铁蛋白相平行,受炎症、肿瘤及肝病的影响较小是其优点。但操作较复杂,尚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为明确贫血的病因或原发病,尚需进行:多次大便潜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应进一步查肝肾功能,胃肠X线检查、胃镜检查及相应的生化、免疫学检查等。

缺铁性贫血的检查

1、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1.2)%,缺铁性贫血为16.3%(或>14.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

2、骨髓象 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患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3、生化检查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高>

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

(4)红细胞铁蛋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可以测定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可反映体内铁贮存的状况,如<6.5μg/红细胞,表示铁缺乏,此结果与血清铁蛋白相平行,受炎症,肿瘤及肝病的影响较小是其优点,但操作较复杂,尚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为明确贫血的病因或原发病,尚需进行:多次大便潜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应进一步查肝肾功能,胃肠X线检查,胃镜检查及相应的生化,免疫学检查等。

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SF增高

①体内贮存铁增加: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

②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肿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③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pernicious anemia)

④组织释放增加:肝坏死、慢性肝病等。

SF减低

SF减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若SF低于15μg/L时即可诊断铁缺乏。也可以作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如果SF大于100μg/L,即可排除缺铁。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做哪些体检

1、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1.2)%,缺铁性贫血为16.3%(或》14.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

2、骨髓象 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患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3、生化检查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高》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体检考虑。

(4)红细胞铁蛋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可以测定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可反映体内铁贮存的状况,如《6.5μg/红细胞,表示铁缺乏。此结果与血清铁蛋白相平行,受炎症、肿瘤及肝病的影响较小是其优点。但操作较复杂,尚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贫血到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这种贫血的检查较为常见。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这也是贫血的检查项目。

(3)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 95="" mol="" l="" 50="" g="" dl="">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这也属于贫血的检查方法之一。

肾病怎么检查

1. 尿素氮 (BUN)

正常参考值:1.75—8.05mmol/L

临床意义:尿素氮产生过多,即肾前性氮质血症。糖尿病性酸中毒、高热、饥饿、某些癌症及脓毒血症等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或胃肠出血后消化蛋白质的重吸收使血浆尿素浓度增加。尿素排泄障碍,急性肠炎,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肾供血不足时;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实质损伤时;尿路结石、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增生等造成排尿受阻时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升高。重症肝脏疾病,尿素产生量下降时,血浆尿素浓度降低。

注意事项:标本溶血对测定有干扰,血清升高使血清BUN测定偏高。

2. 肌酐 (CR)

正常参考值:44—115μmol/L (苦味酸法)

临床意义:血清肌酐浓度升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血清肌酐浓度与肌肉量成比例,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时,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相反,肌肉萎缩性疾病时血清肌酐浓度可降低。透析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测定可用于选择透析指标,判断透析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黄疸标本对测定肌酐有影响。

3. 尿酸 (Ua)

正常参考值:142—416μmol/L

临床意义:尿酸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尿酸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贫血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血象: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 rdw="" 13="" 4="" 1="" 2="" 16="" 3="">14.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 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

2.骨髓象: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患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生化检查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 95="" mol="" l="" 50="" g="" dl="">

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

相关推荐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呢

检查项: 白细胞(WBC或LEU) 红细胞(RBC或BLC) 血红蛋白(Hb或HGB) 血沉(ESR) 血清C-反应蛋白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抗链球菌激酶(ASK) 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

血清白蛋白临床意义

血清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此时并非蛋白质绝对量增多。临床上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增高的疾病,而以白蛋白浓度降低为多见。 白蛋白浓度降低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但时总蛋白浓度接近正常,而白蛋白浓度降低,同时又伴球蛋白浓度增高。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灼伤时血浆大量丢失。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腹水形成时白蛋白的丢失和肾病时尿液中的丢失,严重时白蛋白浓度可低于10g/L。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由于胶体渗透压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多少 总胆红素偏高要紧吗

单纯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没什么意义,要是合并转氨酶的增高临床意义。所以总胆红素偏高是否严重,还要根据其他检查指标才能判断。不过总胆红素数值可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临床依据。 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总胆红素正常值在3.4~20.5μmol/L之间,17.1-34.2μmol/L可视为隐性黄疸:34.2-170μmol/L之间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μmol/L则为重度黄疸。

戊型肝炎诊断

应根据临床特点、肝功能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排除hav、hbv、hcv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害。 诊断戊型肝炎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以下几种: ①特异性抗体检测:抗hev,即戊型肝炎抗体,包括抗hev-igm和igg。在急性期血清中可测出高滴度的抗hev-igm,恢复期抗hev-igm滴度下降或消失。但取而代之的是血清中产生抗hev-igg。国内大多数医院目前均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其测定抗hev-igm最临床意义。 ②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戊型肝炎病毒抗原。此方法须进行肝穿

蛋白测定临床意义

蛋白(TRF)分子量约为75-90KD,为单链糖蛋白,含糖量约6%,半衰期8天,TRF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血浆中主要的含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不结合的转蛋白为无色,与结合后呈棕色。以TRF-Fe3+的复合物形式进入骨髓中,供成熟红细胞的生成。 转蛋白可逆地结合多价离子,包括、铜、锌、钴等,每一分子TRF可结合两个三价原子,血浆中TRF的浓度受供应的调节,在缺状态时,血浆中TRF浓度上升,经效治疗后恢复到正常水平。临床意义: 1.转蛋白升高见于缺

肝癌如何确诊

(一):化验检查 1: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肝硬化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2:肿瘤标志物检查 (1)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一般认为:定性法阳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持续8周,而谷丙转氨酶(SGPT)正常,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确立。但临床中亦常常遇到这样的

子宫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诊断性刮宫: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排卵,高温相缩短(

凝血测试的临床意义

1 所手术前检查:外科手术(普外、骨外、妇产、五官、心脏等手术)检查病人的出凝血机能,以免术中发生危险。 2 监测抗凝及溶栓治疗:如换瓣手术后、肝素治疗、口服抗凝剂(华发令、香豆素等)减少临床治疗出血发生率。 3血栓前状态监测: 心肌梗塞、静脉血栓。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先天及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6各类肝脏疾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血倾向 7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血倾向。 8动脉粥样硬化。 9中医活血化淤的诊疗研究。

血清检查详情是怎么样的

血清(Fe)介绍: 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具生理活性的除以血浆的转蛋白形式存在外,主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因此,缺会引起贫血。测定血清可诊断缺性贫血。 血清(Fe)正常值: 成年男子:11.0~30.0/μmol/L(61~167μg/dl)。 成年女子:9.0~27.0μmol/L(50~150μg/dl)。 儿童:9.0~32.2μmol/L(50~180μg/dl)。 老年:7.2~14.4μmol/L(40~80μg/dl)。 血清(Fe)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高: (1)红细胞

血清淀粉酶(AMS)临床意义

(1)高淀粉酶血症: ①胰腺型淀粉酶增加: A、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癌、胃十二指肠等疾病。 B、药物:促胰腺激素、 肠促胰腺肽、缩胆囊素、 药物性胰腺炎、噻嗪类、类固醇等、 C、胰液从消化道漏出、吸收,消化道穿孔、肠管坏死、腹膜炎、穿通性溃疡等。 D、胰液逆流:ERCP(内镜胰胆造影)等胰胆管检查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增加:唾液腺疾病、肿瘤产生淀粉酶、术后、 休克、烧伤等。 ③两者淀粉酶均增加:慢性肾功能不全。 ④巨淀粉酶血症:原因不明,羟乙基淀粉静点后。 (2)低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