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宝宝发烧的误区
家长对宝宝发烧的误区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真的发烧了。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
事实: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事实:发烧合并感染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专家指出,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以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事实: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事实:只有发烧在引起不适时才需要治疗。专家说,通常孩子的体温未达到38.5℃时,是不用进行处理的,多喝水就可以。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闹、脸色苍白发灰,就需要治疗。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事实:这是错误的。大脑内有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即便是后者,身体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误区8:体温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
事实: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误区9: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10: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专家说,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误区11: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事实: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
宝宝发烧三阶段的冷静处理
宝宝发烧了吗
宝宝到底有没有发烧,粗略来说,使用耳温枪测量后的体温,高于摄氏37.5度时,就表示宝宝身体不适了,此时家长们必须注意宝宝是否有什么症状;若体温到达38度以上,就表示宝宝真的发烧了。
发烧不必立即退烧
该不该立即帮宝宝退烧?医学上建议不需要,宝宝发烧,代表身体正在抵抗病毒,身体会自然调节温度,所以不用退烧。发烧常常是疾病的征兆,家长们盲目地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容易影响医生对于宝宝发烧原因诊断的正确性。而当家长带宝宝就诊时,切忌把重点放在宝宝烧到几度,而是要了解可能会烧多久。当宝宝发烧时,找出发烧原因,远比急着帮宝宝退烧重要。
虽然说宝宝发烧时不用马上退烧,但并不代表家长就可以坐视不管宝宝发烧的原因,许多家长以为宝宝烧退就没事了,实际上,有些疾病在烧退后没有接受完整的治疗,反而容易使原先的疾病再次复发,或是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以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与肺炎来说,都很容易发生反覆发烧的情况。因此当宝宝退烧后又再度发烧,家长们就要深入了解发生的原因,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
是症状非疾病
发烧是一种症状、现象,表示宝宝身体不舒服时所发出的警讯,但绝非疾病。家长们常误以为福宝发烧就是生重病,为此焦急如焚,其实宝宝大多是因为受到感染而发烧,家长们要去了解宝宝发烧的原因,而非着重在“发烧”本身,发烧并不会对人体有什么破坏,家长们不要一发现宝宝发烧,就担心过头了!
宝宝发烧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宝宝身体热就是发烧了
很多家长摸宝宝的身体感觉到热,就以为宝宝是发烧了,实际上,宝宝身体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地玩耍、哭闹,或者是刚从被窝里出来,这些都会导致宝宝身体发热。如果宝宝身体发热,在二十分钟之内能恢复正常的,就不是发烧。但如果发热的时间持续过久,就有可能是真的发烧了,家长们可以从宝宝的腋窝、口腔处测量温度来判断。
误区二:宝宝发烧危害身体健康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发烧一定会危害身体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宝宝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的保护机制的一种。普通的发烧,如果不是高烧,可以帮助生病的宝宝抵抗体内的感染,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宝宝发烧 妈妈要搞清原因对症下药
春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很多小宝宝一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宝宝发烧妈妈千万不能急,要理智的分清原因,选择正确的方法帮助宝宝退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春季宝宝发烧怎么办,以及宝宝如何退烧的小妙招吧。
家长对宝宝发烧的误解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真的发烧了。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
事实: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误区8:体温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
事实: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误区9: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10: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减少宝宝发烧的方法
远离感染源
对于那些抵抗力不佳的孩子,家长要尽可能减少带其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家长感冒时,要少与孩子接触,如果不能避免,则应戴上口罩,以减少孩子被感染的可能。
回避过敏原
不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先查出孩子对什么东西过敏,即过敏原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回避过敏原。
如果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那么在回避一段时间后可以再食用,但对有些食物如核桃、花生则可能会终生过敏。如果是对花粉等吸入性物质过敏的孩子,则应当尽量少去植物园、郊外等过敏原集中的地方。过敏体质的孩子,尤其是对粉尘螨过敏的孩子,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卫生。
养成早睡习惯
1岁以上的幼儿应养成自主进食的习惯,不过食,定时定量,营养均衡。养成早睡的习惯也很重要,家长应督促孩子尽量在晚上8:30之前入睡,并保证其睡眠质量。
适量运动
建议适度进行慢跑、游泳等锻炼。也可以采用中国传统功法的六字诀等锻炼方法,尤其是吹字功,可以有针对性改善肺功能。
结语:春天虽然温度会回升,但天气还是多变的,尤其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小宝宝们来说,可谓是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今天和大家介绍了一些宝宝发烧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都到大家。
事实:发烧合并感染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以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事实: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事实:只有发烧在引起不适时才需要治疗。通常孩子的体温未达到38.5℃时,是不用进行处理的,多喝水就可以。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闹、脸色苍白发灰,就需要治疗。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事实:这是错误的。大脑内有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即便是后者,身体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宝宝发烧注意四个误区
误区1、捂汗
很多家长在宝宝发烧时,会采用“捂汗”的方式降温,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穿很多衣服,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应该是,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2、一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为了怕宝宝发烧烧坏脑子,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吃药不见退烧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3、宝宝发烧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即使宝宝体温很高也不做处理,而是带孩子去医院排队看急诊,等医生诊断,但这样往往会延误病情。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误区4、宝宝发烧不能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洗澡时孩子着凉(特别是在冬天),让病情加重,于是宝宝发烧时坚决不给宝宝洗澡。
事实上,宝宝发烧时用温水洗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家长要注意,在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提醒家长,孩子发烧,应该根据孩子的状况正确退烧,同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不要只着眼于体温的变化,宝宝状况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护理宝宝发烧需谨记4大误区
宝宝发烧误误区1:烧退病愈
涛涛因高烧、咳嗽而被医生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打了3天点滴,涛涛没有再发烧,咳嗽明显减轻,涛涛妈认为孩子已不发烧了,疾病应该基本痊愈,嚷着要出院。尽管医生一再解释孩子的病并没有好,但她仍然带着涛涛出院了。没想到出院后第二天,涛涛就再次发烧,咳嗽更加重了。
医生的话:在生活中误以为烧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长大有人在,往往导致孩子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误治疗。发烧只是某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一个单一症状,烧退只表明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并不等于疾病痊愈。只有祛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发病基础,才意味着疾病治愈。
宝宝发烧误区之发烧是病
宝宝发烧误误区2:发烧就是病
乐乐妈给乐乐喂完奶,发现乐乐面色红润,一摸脑门似乎发烫了,赶紧拿来体温表一量――37.5℃!连忙翻出家中的小儿感冒冲剂,准备冲给乐乐喝。恰好这时,乐乐当护士的小姨过来探望,及时阻止了她。小姨说乐乐发烧只是暂时的,是由于穿得过多,加上吃奶用力导致的。经过松解衣被、温水擦脸,乐乐的体温很快恢复了正常。
医生的话:孩子患病容易发烧,但发烧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孩子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偶而达38℃,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儿更容易受以上条件影响。另外,测体温的方法和时间也影响所测体温的真实数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测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测腋温的时间应以10分钟为佳。因此,孩子体温暂时升高,只要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可认为正常。但当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则应引起重视。
小编点评:发烧不是病,宝宝的体温比平时略高一点妈妈也不必过度担心。宝宝由于吸奶或者运动后,体温升高是正常的。但是,当宝宝真的发烧时,妈妈也需要谨记,并不烧退了就万事大吉了。宝宝发烧之后可能还要一些后遗症,比如宝宝咳嗽等,因此,妈妈们要小心护理发烧宝宝。但有一点一定错不了,那就是随时让宝宝喝水。
宝宝发烧误误区3:用肉汤补充营养
豆豆感冒、发烧好几天了,一直在打点滴。豆豆妈看着豆豆日渐消瘦的面庞,心疼极了,特地去菜场买了些新鲜的猪肉回来煲了汤。豆豆尽管不愿吃,但还是在妈妈的软硬兼施下喝了一大碗。夜里,豆豆又发起了高烧,上呕下泻,哭闹不安。
医生的话:高烧也可以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是对的。但是通过给孩子喝肉汤的方法补充营养的做法却是错误的。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吃油腻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这时应给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另外,还要给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盐水。这样做一方面可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
宝宝发烧误区 发烧不能洗澡
宝宝发烧误区4:洗澡会让孩子着凉
男孩冬冬白天有点发烧,医生说是感冒,开了一些药。服药后冬冬的烧基本退了。可是到了晚上,冬冬又发烧了,38.5℃,服药又不见效。冬冬妈赶紧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详细询问了冬冬的情况,基本确定没有其他疾病,建议冬冬妈给孩子用温水洗一次澡。可冬冬妈死活不干,说那样会让孩子着凉,病上加病。
医生的话:给孩子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类似的做法还有用湿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导热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发时的吸热作用来降低体温。此外,洗澡还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具体做法是,用低于体温2℃的温水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温很低的房间内,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是不会着凉的。
儿童发烧怎么办
误区一:发烧先捂捂
发烧的宝宝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摸上去手脚冰凉,这时候,家长往往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继而给宝宝捂得厚实些,但是儿童汗腺不发达,往往越捂越热,还容易造成脱水。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应解开孩子的衣服来散热,保证充足的水分,多给患儿喝水以助散热,以免脱水。
误区二:擦酒精降温
在医生和一些家长实施的退热措施中,往往采取的物理降温的手段之一就是用30%左右的酒精擦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烧时(38℃~41℃)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烧调节机制,不仅无效,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不主张用酒精擦浴进行退热处理。
误区三:发烧不能洗澡、吹空调和风扇
有些老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否则容易受寒加重病情,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宝宝发烧分阶段降温最科学
监测宝宝体温,分阶段科学降温
何主任建议家长在宝宝发烧时一定要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分发热不同阶段进行对应的处理。在体温上升期,发热宝宝感觉冷,此时不宜用冷水擦身,要多喝水,用退热贴或冰敷头部,手脚凉的宝宝给予手脚保暖,改善末梢循环;在持续高热期,宝宝感觉很热,可采取冰敷头部或温水擦浴,多喝水排尿、排汗,温水洗浴等;体温超过38.5度,可口服小孩适用安全的退烧药;在退热期,宝宝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及时换汗湿的内衣裤等。
不要宝宝一发烧就输液
很多家长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宝宝生病了输液好得快,因此宝宝一发烧就要求医生给输液。何主任提醒家长,输液退烧这认知是错误的。何主任解释说,静脉输液中没有专门退烧的药,发烧有一个过程,只要护理得当,等这个过程一个自然会退烧,因此不建议宝宝每次发热都去输液。而且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不同,对应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如有的宝宝长牙时会发低烧,这种情况就不要吃退烧药;如果宝宝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则需要抗生素治疗,具体是否输液,要看感染严重程度而定,而且不是一用抗生素就能退烧,一般要炎症完全控制了才会退热。
反复发烧但精神正常可采取物理降温
有时候宝宝会反复发烧,吃了退烧药后体温降了,但不久后体温又会升高,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何主任解释说,退烧药是对症处理的临时降温药物,对引起发烧的原因基本上不起作用。只要引起发烧的病因未去除,那么退烧药的药效维持时间一过,宝宝就很容易再发烧。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观察孩子精神状况,不少孩子发热38.5度以上都精神如常,这时应主要采取物理降温,在家服药,或距离上次退烧药服用时间6-8小时以上再次服用退烧药(体温>38.5℃)。
宝宝发烧应多喝水吃易消化食物
宝宝发烧时身体内消化酶也受到破坏,消化功能有所减退,建议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菜汤、稀粥、瘦肉汤等。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水果,如西红柿、猕猴桃、苹果等。
何主任最后提醒家长,宝宝发烧时不要过于紧张,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家长的正确护理才是最重要的。
宝宝发烧五大降温误区要避免
误区1:发热不能受寒
有些爸爸妈妈也像孩子的奶奶一样,认为宝宝发烧不能受寒,否则会再次着凉高烧不退。于是,宝宝发烧了,就算再热的天气也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风扇。但是孩子觉得,发烧的时候全身都热烘烘的,还不能吹空调凉风扇,感觉真的好难受。
真相:医生叔叔说,宝宝发烧时,不必过于担心宝宝着凉,而更应该适当的对宝宝采取一些降温的措施。例如泡温水澡,就是最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方便的话,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擦身,重点擦头部、脖子、腋窝、大腿根部等体温高的地方,这样,水分蒸发的时候可以带走宝宝的一些热量,体温自然就容易下降了。
误区2:发热捂汗退烧快
孩子在医院的时候,看到很多发烧的小伙伴也跟孩子一样,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盖上大棉被。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给宝宝穿厚点、盖厚点可以捂汗,一出汗就退烧了。可是,孩子发烧的时候,全身像是着火一样,热气腾腾的,再穿上棉衣、盖上棉被,整个人都不好了,差点喘不过气来。
真相:宝宝发烧吃退烧药后容易出汗,一出汗烧就退了。于是,很多粑粑麻麻误以为,只要让宝宝穿厚点,捂出汗,就可以退烧。其实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宝宝发烧时穿厚衣服捂汗,只会越捂越热,不仅退烧难,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适当穿少一点,衣服略微解开,利于散热。如果宝宝手脚冰凉,这是由于宝宝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差,麻麻可以用温热水敷一敷宝宝的手脚,让肢端循环改善,手脚变暖,这样更容易散热退烧。
误区3:一发烧就吃退烧药
孩子第一次发烧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很紧张,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连体温都没有量,就马上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其实当时孩子只是轻微发烧,远远还没达到服用退烧药的界限。药吃下去了,烧是退了,但是孩子觉得整个人都无精打采,像虚脱一样。
真相:医生叔叔告诉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般38.5 以下的发热不需要吃退烧药,尤其是对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更应该谨慎,采用泡澡、擦身、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更安全也更有效。这是因为宝宝体重轻,体表面积大,吃退烧药的剂量不容易掌握,还容易造成虚脱和胃肠道的损伤。
误区4:吃药影响医生诊断
和孩子的爸爸妈妈的过于紧张不同,有些家长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时显得过于“淡定”。宝宝发烧超过38.5 ,但是有些妈妈因为担心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正确诊断病情,坚持不给宝宝吃药,即使排队候诊几个小时,也始终要让宝宝“挺着”。
真相:宝宝吃退烧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生的诊断造成影响,这其实是没错的。但是宝宝持续高热,容易让宝宝产生强烈的不适,有害无益。所以该吃药时吃药,家长不要有过多顾虑。尤其是曾经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更应该积极退烧,在体温超过38 时就应该服用退烧药了。
误区5:打退烧针退烧快
孩子第一次去医院看病,医生叔叔开了药,可当天晚上,孩子的烧还是没退,爸爸就急了,又带孩子去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好尽快退烧。可医生叔叔见孩子体温还不算高,精神状态比较好,抽血检查白细胞也不高,就拒绝了西瓜粑粑的请求。
真相:医生叔叔说,宝宝感冒发烧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病毒性的感冒本身有“自限性”,不打针不输液也会慢慢好起来,而打针输液也不见得会好得快一点。所以一般宝宝感冒发烧是不需要输液的。只有当宝宝长时间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进食困难、喂药困难时,才需要考虑输液。
宝宝服退烧药别超过3天
38.5℃以下
不要急于给宝宝退烧
发烧可以说是宝宝们都会遇到的坎儿,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面临这一问题。但由于许多家长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一遇到宝宝发烧就会紧张得要命,这不仅使之产生了许多误区,影响了宝宝的康复,有的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此,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继玲表示,遇到宝宝发烧的情况,家长其实不必太过紧张,对宝宝来说,发烧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会充分调动孩子的免疫系统,发烧时间只要不过长就没有关系。“宝宝发烧在38.5℃以下时,不要急着给宝宝吃退烧药,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白开水,并尝试物理降温,比如在脑门上敷凉毛巾、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
李继玲还说,物理降温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退烧方法,但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就要考虑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了。同时,家长应该知道的是,宝宝体温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也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傍晚时,宝宝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明显升高一些。不过,这些时候体温升高只是暂时的、幅度不大的波动,只要他们吃饭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他症状,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使用退烧药 不宜持续服用超过3天
在给高热小儿使用退热药时,家长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
李继玲说,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让其服用成年人的退热药,因为这些药物刺激宝宝的肝肾。“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选用小儿专用的退热药,如泰诺林、美林等副作用较小的药。”
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李继玲提醒家长还应注意掌握药量。因为任何退烧药都不宜大量服用,特别家长在使用退烧药时,不宜持续让宝宝服用超过3天。另外,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后,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并细心观察宝宝对退热药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查找发烧原因 不要轻易配吃消炎药
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就要在服用退烧药时,配些消炎药吃,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其实不然。
李继玲认为,抗生素不杀病毒,如果发热是病毒感染所致,那么服用抗生素不仅没效果,还可能造成肝肾功能、听力等方面的损伤。“家长最好能带宝宝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它能帮助判断宝宝发热到底是病毒感染引起,还是细菌感染所致,待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服用消炎药。”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更好地使用药剂。李继玲建议家长,宝宝发烧时,最好不要不经医生诊断就擅自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这样很可能会掩盖一些原发病的症状。“如果宝宝发热了,最好能及时带他去看医生。”
宝宝发烧 宝宝使用退烧药不宜持续超过天
38.5℃以下不要急于给宝宝退烧
发烧可以说是宝宝们都会遇到的坎儿,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面临这一问题。但由于许多家长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一遇到宝宝发烧就会紧张得要命,这不仅使之产生了许多误区,影响了宝宝的康复,有的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此,医院儿科主任李继玲表示,遇到宝宝发烧的情况,家长其实不必太过紧张,对宝宝来说,发烧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会充分调动孩子的免疫系统,发烧时间只要不过长就没有关系。“宝宝发烧在38.5℃以下时,不要急着给宝宝吃退烧药,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白开水,并尝试物理降温,比如在脑门上敷凉毛巾、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
李继玲还说,物理降温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退烧方法,但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就要考虑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了。同时,家长应该知道的是,宝宝体温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也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傍晚时,宝宝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明显升高一些。不过,这些时候体温升高只是暂时的、幅度不大的波动,只要他们吃饭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他症状,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使用退烧药不宜持续服用超过3天
在给高热小儿使用退热药时,家长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
李继玲说,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让其服用成年人的退热药,因为这些药物刺激宝宝的肝肾。“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选用小儿专用的退热药,如泰诺林、美林等副作用较小的药。”
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李继玲提醒家长还应注意掌握药量。因为任何退烧药都不宜大量服用,特别家长在使用退烧药时,不宜持续让宝宝服用超过3天。另外,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后,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并细心观察宝宝对退热药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查找发烧原因不要轻易配吃消炎药
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就要在服用退烧药时,配些消炎药吃,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其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