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青年人患大肠癌有这四个特点

青年人患大肠癌有这四个特点

一是早期发现少。青年人往往认为大肠癌是中老年病,或害怕、羞于检查,许多患者症状持续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就诊,确诊时60%属中晚期。

二是恶性程度高。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占多数,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诊断时已有60%以上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三是漏诊多。一般青年大肠癌患者从有不适去医院就诊到被确诊为5~15个月,漏诊率高达70%,初期多被诊断为痔疮、肠炎和肠虫症等。

四是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肿瘤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手术性差,有时甚至无法切除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30%。

为什么得大肠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年轻人为什么得大肠癌的越来越多,年轻人为什么得大肠癌有什么特点?现在大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年轻人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那么大肠癌为什么会向年轻人慢慢“逼近”呢?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年轻人得大肠癌有什么特点。

年轻人得大肠癌有什么特点:

1、发现时大多为晚期:医学上将大肠癌分为4期,第一、第二期为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第三、第四期属于中晚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在确诊的青年大肠癌患者中,第三、第四期患者占到50%到80%。

2、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差。年轻患者得恶性大肠癌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患者。再加上就诊时间普遍较晚,与老年人相比,年轻患者的预后也明显较差。

3、出血被忽视:由于就诊时大多已经到了晚期,极易发生肠梗阻,因此,约40%的青年患者以腹痛为第一表现。而此前的出血症状则往往被当作痔疮,造成病情的误诊和耽搁。

4、就诊时间晚:一般来说,年轻患者从出现不适,到被确诊,整个过程约在5到15个月左右。自以为年轻,身体不会有大问题,就拖着不看病,或者对便血、腹痛等大肠癌“信号”不加以重视,随便用药,是年轻人容易被耽误诊断、治疗的主要原因。

5、女性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比例高:研究显示,在年轻女性患者中,大肠癌的卵巢转移率高达12%。有部分患者甚至是由于卵巢肿瘤前来就诊,追根溯源后才发现,原发病竟是大肠癌。

以上是年轻人得大肠癌有什么特点方面的相关问题,希望给你带去帮助,同时提醒年轻人在饮食方面,摄入过多的高油、高脂、高蛋白食品会令肠道不堪重负,减少酒精摄入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引起肠癌的原因

【常见病因】

1、遗传因素

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这也是导致大肠癌的病因之一。

2、饮食因素

引发大肠癌的祸首是经常吃高脂肪食物,或者吃一些垃圾食品,油炸那类的。而这种导致大肠癌的病因比较常见。

3、环境因素

这是肠癌的病因里的主要因素,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4、其它因素

因为先前患有某种肠道疾病,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及时治愈,随着病程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所以这也是导致大肠癌的原因之一。

【高发人群】

1、乳腺癌手术后的病人易患大肠癌 部分接受过盆腔放疗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大多发生于放疗后10—20年。

2、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机会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但患者配偶中大肠癌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女患大肠癌的发病率并未升高。可见除饮食习惯外,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病中也不容忽视。

3、大肠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医学家们有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发病率高,而日本病率低。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约是第4—6位常见恶性肿瘤。一般认为在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比北方地区发病率高。

4、有肛肠疾病 大肠腺瘤、大肠癌术后的病人易再发生大肠癌。有肛肠疾病的人中检出大肠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4—8倍,大肠腺瘤摘除后1/3以上,又出现其它部位的大肠瘤。如下再摘除,可能会发生癌变。大肠癌术后的病人再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3倍。

不少人在患上肠癌后对肠癌的病因还是不清楚,其实如果可以在患上肠癌前就对肠癌的病因有所了解,那么就可以很好的进行肠癌的预防,避免肠癌的发生。一旦发现自己有患上肠癌所表现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哪些原因会导致大肠癌的出现呢

哪些原因会导致大肠癌的出现呢?导致大肠癌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如果不能了解这些病因的话,对于大家预防大肠癌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对因预防是效果最好的预防方法,可是,哪些原因会导致大肠癌的出现呢?

什么病因引发了大肠癌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大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详细报道显示: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大肠癌的可能。

2、寄生虫病引发

一些寄生虫病也会引发大肠癌,专家指出:多数吸血虫晚期病人容易并发大肠癌,因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经常长期的沉积,会引起粘膜反复溃疡、修复和慢性炎症等病变,从而导致腺瘤状增生,最终发生癌变。

3、职业因素

一些职业因素和大肠癌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研究表明,大肠癌患者中生产石棉绝缘材料的工人较常见,并且动物实验也证实,吞食的石棉纤维能够穿透肠黏膜。

上面介绍的就是大肠癌这种疾病的病因。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大肠癌的病因比较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上面介绍的几种原因,大家一定要注意,大肠癌这种疾病是有一定的遗传特性的,所以,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病的话,大家要加强预防的力度。

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由于现在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导致我们很多人都忽视了健康,会患肠炎,肠癌的很多人。因此大家对于的致病因素却不太了解。肠癌的病因一直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因此,这里我们特地让医生就肠癌的病因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肠癌有所帮助。

【常见病因】

1、遗传因素

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这也是导致大肠癌的病因之一。

2、饮食因素

引发大肠癌的祸首是经常吃高脂肪食物,或者吃一些垃圾食品,油炸那类的。而这种导致大肠癌的病因比较常见。

3、环境因素

这是肠癌的病因里的主要因素,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4、其它因素

因为先前患有某种肠道疾病,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及时治愈,随着病程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所以这也是导致大肠癌的原因之一。

【高发人群】

1、乳腺癌手术后的病人易患大肠癌 部分接受过盆腔放疗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大多发生于放疗后10—20年。

2、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机会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但患者配偶中大肠癌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女患大肠癌的发病率并未升高。可见除饮食习惯外,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病中也不容忽视。

3、大肠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医学家们有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发病率高,而日本病率低。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约是第4—6位常见恶性肿瘤。一般认为在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比北方地区发病率高。

4、有肛肠疾病 大肠腺瘤、大肠癌术后的病人易再发生大肠癌。有肛肠疾病的人中检出大肠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4—8倍,大肠腺瘤摘除后1/3以上,又出现其它部位的大肠瘤。如下再摘除,可能会发生癌变。大肠癌术后的病人再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3倍。

不少人在患上肠癌后对肠癌的病因还是不清楚,其实如果可以在患上肠癌前就对肠癌的病因有所了解,那么就可以很好的进行肠癌的预防,避免肠癌的发生。一旦发现自己有患上肠癌所表现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八类高危人群需警惕肠癌

40岁以上人群:肠癌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酗酒、食物过于精细有明显关系。

大肠癌手术后人群:以前患过大肠癌,那么,终身要定期做肠道检查。大肠癌手术后3~5年的复发率为30%~40%。

大肠息肉经肠镜下电灼术后:大肠癌多由息肉变化而来,且大肠息肉复发率很高,若不及时复查,容易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有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亲人患过胃癌或肠癌,你必须定期做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无家族史人的4~5倍。

有大肠息肉家族史:息肉有遗传倾向,而大肠息肉又是肠癌的主要发生因素。

患溃疡型结肠炎:该病是肠癌的癌前期病变,癌变概率高,要重视。

患血吸虫性直肠肉芽肿:这类病人是肠癌的癌前期病变,要警惕。

胆囊切除术后:肝脏储存胆汁的功能降低,可增加胆汁酸对肠道的刺激,增加肠癌发生率。

八类高危人群需警惕肠癌

核心提示:有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亲人患过胃癌或肠癌,你必须定期做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无家族史人的4~5倍。

40岁以上人群:肠癌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酗酒、食物过于精细有明显关系。

大肠癌 手术 后人群:以前患过大肠癌,那么,终身要定期做肠道检查。大肠癌手术后3~5年的复发率为30%~40%。

大肠息肉 经肠镜下电灼术后:大肠癌多由 息肉 变化而来,且大肠息肉复发率很高,若不及时复查,容易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有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亲人患过 胃癌 或肠癌,你必须定期做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无家族史人的4~5倍。

有大肠息肉家族史:息肉有遗传倾向,而大肠息肉又是肠癌的主要发生因素。

患 溃疡 型结肠炎:该病是肠癌的癌前期病变,癌变概率高,要重视。

患血吸虫性直肠 肉芽肿 :这类病人是肠癌的癌前期病变,要警惕。

胆囊切除术后:肝脏储存胆汁的功能降低,可增加胆汁酸对肠道的刺激,增加肠癌发生率。

预防大肠癌的四驾马车

专家提出,男性要预防大肠癌,首先要改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如猪油、肥肉等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其次要积极防治肠道疾病,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等,对于肠道息肉应及早处理。

第三要坚持适当运动,注意减肥。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高发的诱因。经常运动的人,不但看起来更年轻,而且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不易得大肠癌。每天慢跑30分钟或进行相同运动量的人,患大肠癌的几率会降低。

最后还要定期检查。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肥胖、40岁以上的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等。这些人应该定期接受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大肠癌筛查刻不容缓

据北京市卫生局卫生播报:北京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速度不断加快,2007年排在该市居民死因之首,其中肠癌成为排在肺癌、肝癌之后的高发肿瘤。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肠道健康。

开展无症状人群普查

据市中医院外四科主任李升明介绍: 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由于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多数无症状,但也会少量出血,因此,定期进行粪隐血试验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

粪隐血试验就是检出眼睛看不出来的粪便中的微量血液,从而提示人们肠道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大肠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往往无症状,不易被发现,而有症状患者在就诊时多是中晚期,有的已经转移或合并许多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所以,开展无症状人群普查,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并进行治疗,是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提高大肠癌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早诊治能接近治愈状态

大肠癌根据浸润程度和有无转移,分为四期,一、二期浸润比较浅,治疗后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85%以上,接近治愈状态,所以也称可治愈的癌。 三、四期由于浸润深或已转移,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且预后不良。

我们曾对“无症状人群”普查和“有症状患者”进行比较:前者早期癌和较早期癌几率为91.7%,后者就诊组早期大肠癌的几率仅为41.1%;治疗机会和治疗效果前者也远远好于后者。我们还对一组3002名50岁以上人群连续进行大肠癌普查,16年间共发现21例大肠癌和497例大肠腺瘤,大肠癌中早期癌占94.44%;大肠腺瘤在肠镜下切除,随访仅有1例癌变,充分肯定了无症状人群筛查对大肠癌防治的作用。

30岁以上每年应做粪隐血检测

大肠癌和癌前病变不仅属于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中青年人群也应重视。3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时都要做粪隐血检测。大肠癌患病的高危人群,在进行粪隐血检测的同时,要做患癌风险预测。

大肠癌患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本人曾患过大肠癌或大肠腺瘤;直系亲属患有大肠肿瘤,亲属中有多人患有其他恶性肿瘤;10年以上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有盆腔肿瘤并接受放疗的患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家族成员等。这些高危人群患大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4倍,而且发病年龄小,所以更应密切关注肠道健康,有症状及时就诊,无症状定期筛查。

燕麦清除肠道中酸性物质

吸收毒素:

食物在消化分解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不少毒素,这些有害物质在肠腔内会刺激粘膜上皮,日久引起粘膜发炎;吸收到血液内,可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纤维素在胃肠道中遇水形成致密的网络,吸附有机物、无机物、水分,对维持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肠内容物中的毒素会被纤维素吸附,肠粘膜与毒物的接触机会减少,吸收入血量亦减少。

保护皮肤:

血液中含有有毒物质时,皮肤就成了其抛弃废物的地方,面部暗疮正是由于血液中过量的酸性物质及饱和脂肪而形成的;经常便秘的人,肤色枯黄,也是因为粪便在肠中停留时间过长,毒性物质通过肠壁吸收并使血液沾上毒素所致。吸烟过多的人脸色犹如死灰,也是上述原因造成的。食物纤维能刺激肠的蠕动,使废弃物能及时排出体外,减少毒素对肠壁的毒害作用,因而可以保护皮肤。

防治便秘:

食物纤维体积大,可促进肠蠕动,其中的水分不易被吸收,从而有通便作用。食物纤维具有使粪便体积膨胀、吸水性好、促使肠道蠕动、加速粪便在肠道内的推进作用,使排便及时,减少肠腔壁与摄入的致癌物质接触时间,清除患大肠癌的危险。防治痔疮。

预防肠癌:

自然界中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不可避免地会随食物和水进入肠道。同时,有些细菌可能有合成多环烃或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能力。人的大肠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能产生多种毒物如胺、酚、氨等。如果食物中纤维素少,粪便体积小,粘滞度增加,在肠道中停留时间长,这些毒物就会对肠壁产生毒害作用,并能像水一样通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全身。食物纤维进入肠道后,可使粪便体积增大,含水量多,使毒素的浓度稀释并刺激肠蠕动,加快肠道内食縻的排空速度,缩短食品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滞留时间,促使胆汁酸排泄,并使粪便保持酸性,对预防大肠癌有益。蔬菜中的纤维素在肠道中发酵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促进细胞分化,可防止肠癌发生。纤维素可增加咀嚼次数,从而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是防癌抗癌的重要物质。欧美人纤维素摄入时只有非洲人的1/6,美国10万人中就有42人患大肠癌,而非洲只有8人患大肠癌。

增加营养:

燕麦纤维在肠道内吸水对肠内容物起到稀释作用,降低了胆汁的浓度,能助长肠道内正常寄居细菌的生长繁殖;而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利用纤维素合成泛酸、尼克酸、核黄素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质。

人虽不能像食草动物那样消化食物纤维,但能凭肠道细菌分解部分纤维。如大肠杆菌能把纤维合成维生素B类的泛酸、肌醇和维生素K而被人体吸收。

食物纤维还可降低胃癌、肺癌等患病率,对防止冠心病有良好作用。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40岁以上每年作粪便潜血检查

因为肿瘤所在的位置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40岁以上每年应作粪便潜血检查,每2至3年作直肠镜检查,才能有效早期发现癌症或息肉。若血亲中有成员罹患大肠癌,罹患癌症比例也随之提高,应该尽早每年定期做潜血检查与直肠镜检查。其他像是指诊、大肠镜、钡盐造影等检查,也都是检查是否罹患大肠癌的方式。民众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以防息肉与大肠癌上身。若能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问题,便可大幅降低死亡率,免于癌症威胁。

男人腿越长越容易得这种癌症

身材高大腿长的人患肠癌几率高

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早期常无症状,至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时,患者常常已属中晚期。

大肠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大肠癌高发地区年龄大于40岁的有症状人群;接受过大肠癌、大肠息肉手术治疗的人群;有直系亲属患过大肠癌或大肠息肉的人群。

身材高更易患大肠癌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根据调查,我国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60岁,而西方国家则为60-70岁,相比之下我国发病年龄平均年轻了10岁。

容易得大肠癌的人群包括肥胖、高蛋白高热能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成年人身材高大可增加大肠癌的危险性,男性身材高于185CM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大于身材低于165CM的男性。

而且肥胖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肥胖的男性人群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两倍,而体形较胖的女性罹患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该怎么预防肠癌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年均新发直肠癌病例达13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最新统计显示,40岁的年轻人患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中国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的行列。大肠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想要很好的预防肠癌的发生,首先了解其病因。

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原因包括:

(1)饮食习惯:如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大肠癌发病率高。

(2)癌前病变: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人容易患大肠癌。

(3)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者,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风险较高。

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以及早期发现大肠腺瘤等癌前期病变,通过积极的干预,阻断癌变过程。对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

另外,研究显示,日常久坐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长期久坐,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粘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保持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改善排便的状况。改变生活方式,改“便”从现在就要开始。

​预防大肠癌克服久坐习惯

不少人有这样的错觉:大肠癌是中老年人的事,青年人不在此列。这主要因为: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及至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时,已属中晚期。

办公室一族久坐容易得大肠癌

办公室白领一族,每天总是长期坐在电脑旁边,运动的机会也很少。这也给大肠癌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我们一定要纠正这样不正确的思想,大肠癌并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青少年也照样成了大肠癌的目标。在早期,大肠癌常无症状,但当身体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非症状时,大致已经属于晚期。

根据一项数据显示,从事体力活动的人群,得大肠癌的几率很低。反而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很高。我们一定要提醒那些久坐不动的人,要想保持健康,必须坚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运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的第一个症状是大便带血,凡是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盲目的认为这是痔疮造成的。

因为久坐的关系,人最容易发生痔疮,当出现大便中带血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作检查,最好是采取直肠指检,我们不能盲目

大肠癌除了有明显的大便带血外,还会出现腹痛的感觉,而在早期腹部还会出现包块,这些都是早期信号。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我们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对恶性肿瘤者的饮食建议

1、胃癌、食道癌。如果长期过度摄入高热量、高盐的饮食,吃不新鲜的蔬菜或二加工食品;喜食偏硬、过热、过烫、刺激性(烈酒、蒜、醋、辣椒)食物及酸菜,很容易就引发食管癌。在腌制食品中含大量的盐分以及量的亚硝酸盐,容易引发胃癌。而硝酸盐、黄曲霉素(发霉的食品)、苯丙芘(香烟中)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2、肺癌。现在关于吸烟害健康的公益广告越来越多,但不少吸烟者还是放不下那根烟。香烟里面的尼古丁是引发各种恶性肿瘤的主要因素,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一位,每一百个青年男性中就四个男性肿瘤者,每四个

青年人胃癌发生的5大特点

1、早期病例少。 在确诊的青年人胃癌者中,Ⅲ期或Ⅳ期的者占60%~85%,而I期和Ⅱ期的只占少数。 2、女性者多。 一般胃癌男女之比约为3:1,而青年人胃癌男女之比约为1:2。 3、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隐作痛感觉不舒服、胃纳欠佳、消化不好,容易给人以假象,常会以为是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等,误诊、漏诊率高,失去早期诊断和根治的机会。等到中晚期来就诊时由于肿瘤很大,约40%呕吐症状出现。 4、易发生出血。 青年人胃癌多数是黏液腺癌,此类癌恶性高,生长极快,癌症周围供血不足,很容易造成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息肉影响大初期症状不明显

除了饮食习惯之外,还许多危险因素,例如:得过大肠癌、血亲大肠癌、血亲2人以上罹癌症、得过息肉、血亲息肉症、或是8年以上溃疡性大肠炎与曾罹乳癌、子宫内膜癌者,罹大肠癌的机率都比一般人高。 息肉与大肠癌的形成关,尤其肿瘤性息肉若不尽早治疗,可能转变成大肠癌。许自齐指出,息肉初期通常不会症状,但较大的息肉就可能导致出血、腹痛、恶心甚至休克。一旦形成大肠癌,就会出现肛门出血、排泄黏液、排便习惯改变、粪便细小、便秘、腹部肿瘤、体重减轻、贫血以及腹泻等症状。

大肠癌会遗传给孩子吗

大肠癌会遗传给孩子吗?在当今这个社会大肠癌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者会疑问大肠癌会遗传吗?专家指出:如果家中两位大肠癌者,而且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那么就需要注意了,下面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 数字表明:在20%-30%的大肠癌者中,遗传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1%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例,5%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综合征病例。者年龄越轻,家族中一级亲属发生大肠癌的风险越高;年龄小于40岁的大肠癌者,一级亲属危险性是55岁的6倍。因此,对于大肠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尤其是发病年龄在40岁以

腹部肥胖的原因及危害 腹部肥胖的危害

大部分的器官都在腹部,当腹部明显的脂肪堆积时就说明内脏脂肪过多,如果内脏脂肪过多的堆积肝脏易受到损害,从而引发脂肪肝。 腹部脂肪过多堆积易引起糖代谢功能异常,导致血糖不稳定,引发糖尿病。 腹部脂肪过多阻碍身体正常的血循环,易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的风险。 腰围的大小与大肠癌的风险关,腹部脂肪越多大肠癌的风险就越大而且,还会增加子宫癌等癌症风险腹部脂肪危害。

大肠癌者锻炼时的注意事项哪些呢

如果者病情较重或已卧床者,可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床上运动,如活动一下四肢,做按摩运动。家属可定时为者翻身及拍背防止褥疮和吸入性肺炎;为者做按摩可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缓解大肠癌者局部疼痛,还能增强者体质和抵抗力。以下为2种按摩方法: 1. 按摩腹部:两手掌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逆时针摩动,各按摩50~100次。注意手的力度不要过大,以者感觉舒适为宜。可促进者胃肠蠕动,助消化,防止便秘。 2. 推摩腹部: 将两手大鱼际放在者腹部两侧,然后向腹正中线轻轻推摩;或从剑突下用一手掌向下轻柔

导致大肠癌的原因 职业因素与卫生习惯

长期在办公室久坐,缺乏运动,而又缺少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可能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不良的卫生习惯,也会增加大肠癌的几率。

移民美国谨防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环境因素主要指饮食习惯。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人会出现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现象,第二代人的大肠癌发病率则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水平。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这种入美则大肠癌多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移民顺应美国饮食高脂肪及过少膳食纤维之故,因此,日常生活应避免高脂肪饮食,多进食富含纤维食物,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如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大肠癌前期病变,应积极治疗。 中国传统以谷类为主体的膳食结构是世界上

胃癌遗传祸及下一代吗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胃癌者多为中老年人。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群中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症状欠典型,特别是青年人对胃癌认识不足,早期就诊率不高,从而造成较多的误诊和漏诊。 为分析和掌握青年人群胃癌的发病情况,任军等对1983—2003年被该院确诊为胃癌的1839例住院者的病历,进行检索分析,并对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者中,45岁以下(17—45岁)者247人,占者总数的13.43%。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15例,其平均年龄为41.5岁。任军等按

五谷杂粮哪些食物

1、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 2、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3、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由于加工简单,粗粮的口感些粗糙,但也正因为此,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和含量较少的精品成分。 4、植物纤维 成分功能:改善肤色暗沉与粗糙;活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食物中若缺少植物纤维,残渣减少,容易导致便秘发生,而伴随出现的就是代谢功能紊乱、肤色暗沉、口气、暗疮等问题。植物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使人体排便顺畅,加强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