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燥怎么调理

秋燥怎么调理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汗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要重视预防。

一、饮食调养,“清润”为宜。秋季易伤津液,平时要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梨、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要禁烟、酒以及辣椒等燥热之品。暮秋时节,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消化、吸收和藏纳,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体素质。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有康复、祛病和延年之功效。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等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同时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禁食生冷。

二、勤习吐纳,防燥保健。中医素有“肾液为唾”之说,认为唾液的盈亏与肾的盛衰息息相关。因此,老年人应常做漱泉术。即每日清晨洗漱完毕,于静室内闭目静坐片刻,先叩齿36下,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唾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送至丹田,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呼气时口唇微张,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6次,稍停片刻,两手握拳,左右各做3次。若按此法早晚各做一次,对预防秋燥大有裨益。另外,老年人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以收敛神气,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抵制燥邪的侵袭。

三、加强锻炼,适应“秋冻”。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悬殊,体质较好的老年人衣着以轻薄为宜,不可顿增厚衣,应适当受些寒凉,以逐步增强抗寒能力。故在我国民间素有“秋冻春捂”的说法。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为避免旧病复发或增患新病,宜逐渐增衣,切不可顿增顿减,以防寒气侵袭,诱发新病。另外,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秋天干燥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一般都跟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离不开,比如秋季我们时常感觉到口腔干燥,喉咙干燥疼痛,面对这些现象大家不要着急,适当的可以通过一些饮食来解决,可以多喝水,每天早上喝一杯淡盐水,饮食方面保证清淡,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秋季皮肤干燥饮食调理

白色食物润肺补水

“燥易伤肺”,而五脏中的肺,对应五色中的“白色”,吃些“白色食物”可以润肺补水。冬季可常吃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白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10倍。白菜富含维生素C和E,可防止因燥热导致的皮肤干燥,其中的纤维素还可促进肠蠕动,预防体内火气导致的便秘。

玉米红薯粥

取500克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后和与30粒红枣一起入锅,煮至红薯七八成熟时,把50克玉米面加入其中,再加入一点凉水,使之成糊状,倒入锅内,改小火煮。小火煮十来分钟后起锅。适合因为秋燥出现便秘的人食用,有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作用,而玉米中含较多的植物纤维素,也有润肠通便之功效。

米饭防止肌肤干燥

米中富含的维生素A、E和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盐酸,能有效防止皮肤干燥,防止肌肤衰老,同时能抵抗色素沉着。大米也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物。米汤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提示: 不好消化,不宜多吃。

皮肤干燥多吃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人们对它保护视力的功能并不陌生,但在干燥的季节

皮肤干燥多吃胡萝卜

里,吃些胡萝卜,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它在小肠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对皮肤的表皮层有保护作用,可使人的皮肤柔润、光泽、有弹性,因此又被称为“美容维生素”。饮食中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皮肤干燥,角质代谢失常,易松弛老化。

胡萝卜虽好,但要保持其营养,并能被人体真正消化吸收利用,与我们的食用及烹调方法有很大关系。

β—胡萝卜素存在于胡萝卜的细胞壁中,而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人体无法直接消化,唯有通过切碎、煮熟等方式,使其细胞壁破碎,β—胡萝卜素才能释放出来,为人体所吸收利用。此外,β—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物质,只有当它溶解在油脂中时,才能转变成维生素A,被人体吸收,所以胡萝卜用油炒,或和其他含油脂类食物同食,可达到加倍滋润的效果。此外,还可将胡萝卜切成块,加入调味品后,与猪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炖,但注意烹调过程中不可放醋,因为醋会破坏β-胡萝卜素,明显降低胡萝卜的营养价值。

秋季口干舌燥怎么调理

中秋佳节已过,俗话说多事之秋的秋天也慢慢的靠近了。秋季是各种感冒,喉咙痛,牙龈出血,流鼻血,等季节病的高发季之一。而这些所谓的季节病其实同秋季干燥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秋燥”,祖国医学认为秋燥是引起“多事之秋”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秋季口干舌燥要怎么办呢?

如果从祖国医学的五行上说 的话,秋属五行之中的金,而人体的肺也属金,所以秋季燥热多是由肺部引起的。因此要去燥就要从生津补液做起,平时要多吃一些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

1、梨

中医常用梨辅助治疗支气管炎,老年咳嗽,或者一些其它的肺热引起的疾病,可见梨本身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因此专家建议秋季多食梨能防口干舌燥等问题。

2、银耳

银耳具有滋阴补肾,同时又生津止渴,化痰止痰等多种功效。特别是在咽干口渴情况下喝点银耳汤更能起到清热解毒,去燥气之功效。

秋季干燥可用中药来调理

石斛:秋燥且视力不佳

石斛味甘,微寒,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的功效,对秋燥伤津所致的口干口渴、咽干唇燥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另外,石斛是大家熟知的治疗目疾的中成药石斛夜光丸的主药,具有明目作用,可治疗视力减退。因此,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患者若出现秋燥时可取石斛与菊花同煎代茶饮。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煎的过程中应先煎石斛30分钟,再放入菊花煎5—10分钟。

石斛常用量为6—12克,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和呼吸、降低血压,因此切勿擅自加剂量。因本品有敛邪的作用,所以感冒初起者忌服。

玉竹:糖尿病合并秋燥

玉竹又名葳蕤,味甘微寒,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对秋燥所致的肺阴受损、肺燥咳嗽、干咳少痰以及胃热津伤、咽干、口渴等症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本品具有补而不腻,养阴而不敛邪的优点,因此,秋燥患者合并感冒时,可以用玉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还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秋燥者食用。常用量为10—15克,水煎代茶饮,也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百合:秋燥合并失眠、多梦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方法: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适量,早晚温热服食。此粥不仅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还可宁心安神,适合秋燥所致的皮肤干燥、干咳、便秘者食用,失眠、多梦者尤为适宜。对于舌质红、心烦、鼻子出血者,煮粥时可加莲子30克。

宝宝秋燥怎么办 日常调理改善

秋燥是气候干燥引起人体阴津丢失而出现的不适,帮宝宝防秋燥要内外兼顾,既要防止水分丢失过多,又要着重内调身体。此时要限制糖和甜食的摄入,及时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还需温水洗浴1~2次。要让宝宝穿柔软、宽大、洁净的衣服。不要穿得过暖,以免加重痒感;牛奶和鸡蛋是动物蛋白,可能会加重皮炎表现;如果是母乳喂养,乳母要注意饮食,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秋燥皮肤痒怎么办 饮食调理

在秋季天气干燥,皮肤干燥瘙痒也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平常要多喝水,并且要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食物,如冬瓜、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霜降如何调神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因此,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同时也要注意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运动,做好防秋燥。

咳嗽有白痰是热咳还是寒咳 咳嗽有黄痰才是火

如果患者咳嗽伴有黄痰,并且有口干咽痛、流黄鼻涕、舌苔发黄或红、痰稠不易咳出的病症,则说明患者是上火肺热引起的咳嗽有痰,需要去火润肺降燥调理治疗。

相关推荐

怎样用益气生津药膳调治便秘

秋后天气变化剧烈,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气候干燥,多风 多尘。中医学理论认为,秋燥易伤津耗气,人体阳气的重要组 成部分——卫气,卫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人侵,驱邪于外,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保持体温,调节肌腠开合、汗液排泄等作 用。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 季开始,或复发或逐渐加重,常常是感受风燥燥热或凉燥之邪,触 发内伏之痰饮而诱发。或见燥邪伤津,出现肌肤干裂、粗糙,肠燥 致大便秘结难排,甚至痔疮出血,这多因卫气不足而受病邪侵袭 所致。所以,秋季便秘的药物调治,应侧重补卫气,

一到秋天就咳嗽怎么回事 原因一:秋燥伤肺

许多人一到秋天就咳嗽,但是也没有感冒炎症什么的症状,只是干咳几声,也不咳痰,好像影响不大,那么这种情况考虑是秋燥伤肺引起的。 进入秋天后,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而在云层稀薄的情况下,阳光更加强烈,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再加上秋季盛行干冷的西南风,空气干燥的情况非常严重。 由于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再加上在炎热的夏季过后,人体会因长时间的暑气耗气伤津,机体容易阴阳失调,如果没有好好的调理身体,燥邪更易乘虚伤肺,从而引发咳嗽。 1.

皮肤干燥怎么调理

妙招一:洗脸洗澡要温和 洗脸洗澡不要用过热或者过冷的水,很容易使皮肤干燥、脱水,要用温和的水,次数不要过于频繁,洗得过多会破坏皮肤的保水膜,刺激皮肤,这样皮肤很难起到好的保湿效果。 妙招二: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水是人体必需的,大量喝水对皮肤有一定的滋润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又补充了内在的必要养分,如胡萝卜可以减轻皮肤干燥。 妙招三:润肤露要润而不腻 润肤露有助于锁住皮肤水分,所以洗澡后还没穿衣服之前就要立即涂润肤露,除了身体上皮脂分泌量较多的胸部和背部外,其他部分最好都涂上。 妙招四:少

秋季天气干燥九款中医养生茶调理身子

菊花人参茶 人参含有皂甙及多种维生素,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效驱除疲劳,而菊花气味芬芳,具有降火、明目的作用,两者合用可提神,赶走秋乏。 但是对于一些血压偏高的人来说,人参并不适合他们使用,而且人参最好不要和茶叶、萝卜以及咖啡等食物一起服用。 喝法:选取菊花干花蕾4-5颗,人参10-20克。将人参切碎成细段,与菊花花蕾一起,用热水加盖浸泡10-15分钟即可。 玫瑰薄荷茶 人的情绪在交接之季易出现波动,而玫瑰花常常深受办公室女性喜爱,具有活血化淤、舒缓情绪的作用,薄荷可驱除疲劳

孕妇秋季进补注意4点

秋季滋补不忘均衡 孕期的合理营养及平衡的膳食对于胎儿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孕妇营养摄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每种营养素的供给要充足,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多,而且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搭配比例要适宜,保持一定的平衡。通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热量(主要由淀粉类食品供给)、维生素、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秋季滋补先调理脾胃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忌贸然进补。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山药、砂

秋季应该如何养生呢

一、调理脾胃 在秋季里,调理脾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立秋之后,天气开始转凉,夏秋之交,也更应该少食寒性的食物,还有对于生食瓜果的习惯也要改正过来,因为天气变冷了,那些食物对于脾胃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在秋季要调理脾胃的话,一定要注意少食多餐,食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辛辣类的食物,这也是清热、健脾最要注意的饮食调理。 二、健康饮食 秋季养生主要是以防燥滋阴润肺为重中之重,所以在于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健康的饮食,合理的搭配,以清淡为主。特别是晨起,可多食粥,可以起到一个益胃生津,对于护肝益肺

如何让你的宝贝远离秋燥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受够了炎夏暑热之苦的人们正待一舒身心,却又出现了新的麻烦。不少孩子轻者口燥咽干、嘴唇干裂、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热;重者头痛少汗、咳嗽无痰、流鼻血等,特别令父母操心。其实,问题是出在气候的变化上。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气减少,蒸发速度加快,干燥度增大,“燥邪”乘机而入,伤肺、伤阴、伤津。比起大人来,孩子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生出病况。就说鼻子吧,黏膜娇嫩,血管丰富且脆弱,“燥邪”致鼻腔干燥,血管破裂,怎能不流鼻血?至于咽、喉以及

为何秋季皮肤容易干燥

近日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 就是典型的中“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其中,皮肤干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皮肤干燥是指皮肤缺乏水份令人感觉不适的现象。皮肤在秋季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

便秘怎么排便清肠

1.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每天设定一个时间,有意识、规律性排便,千万不要忍“便”不排; 2.坚持散步、慢跑、游泳等适量运动及顺时针腹部按摩; 3.保持心情放松。有的人很有便意,但就是排不出,是因为心情紧张,肛门打开而肠道收缩,建议做“直肠生物反馈治疗”; 4.注意饮食调理。中医治便秘是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饮食调理,因虚而吃补,因热而吃凉。有的人认为吃煎炸食物引起便秘,就吃凉食解决,这是不正确的。生活中,多数便秘是粪质坚硬,可以吃些芝麻、核桃仁等含油质较多的食物软化大便;益生菌可促进肠道运动,保证肠道功能,有利于

秋燥有什么样的症状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凉燥 感受秋凉燥 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