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结节性脂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结节性脂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1.皮肤损害 皮下结节是NP的主要特征。皮损以四肢多见,主要分布于股、臀和小腿,但前臂、躯干和面部也可出现。损害初发时为皮下小结节,向上发展使皮面轻度隆起,呈现红斑和水肿,也可呈正常皮色;以后结节渐增大,边界清楚,大小不一,直径通常为1~2cm,大者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般3~4个,也可多达数十个。常对称分布,成批发作。结节位于皮下深部时可有轻度移动;位置表浅时,可与表面皮肤粘连,有触痛和自发痛。经数周或数月后结节自行消退,消退处局部皮肤凹陷并有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病变处脂肪发生坏死、萎缩和纤维化的结果。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发作时有发热,多为弛张热,高者可达40℃,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除发热,还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酸痛等。有10%~15%的患者无热,仅出现皮肤结节。有的结节会液化变性,其上皮肤也被累及而发生坏死溃疡,有黄棕色油状液体流出,此时称为液化性脂膜炎(Liquefying panniculitis),被认为是NP的一种变异型,其损害主要发生于股部和下腹部,小腿伸侧少见。此种类型的15%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另有一种NP的变异型称为皮下脂质肉芽肿病(lipogranulomatosis subcutanea),即Rothmann-Makai综合征,这是一种特异性局限性脂膜炎,比较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及肥胖的中年女性,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不发热,无全身症状,整个病程6~12个月,最后自愈。

2.系统损害 本病侵犯内脏器官脂肪者虽属少见,但一旦发生,多为系统累及,预后差。一般先有皮损,后出现内脏病变;也有少数病人先有内脏病变然后出现典型的皮肤损害。单有系统损害而无皮肤症状时诊断较困难。内脏损害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脏器,其特征性症状常在损害较严重时才显现出来。肝脏受累可出现右胁痛、肝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小肠受累可有肠穿孔、脂肪痢;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脂肪组织受累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和包块等。此外,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肾上腺、脑等均可受累,表现为骨髓抑制而致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肺部阴影、胸痛和胸膜炎、心肌病和心包炎,脾和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与意识不清等。内脏广泛受累者可因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系统损害中也有一种NP变异型,称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cytophagic histiocytic panniculitis,CHP),是一种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触痛性多发性皮下结节伴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凝血异常。本病病情危重,呈进行性加剧,病人的出血性死亡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肝功能衰竭有关。组织病理的特点为“豆袋细胞”,即组织细胞吞噬红细胞等其他血细胞后形成的特殊结构。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皮下结节成批发生,结节有疼痛感和显著触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发生凹陷,结合第2期组织病理象可以确诊。

Winkelmann和Bowie报告了结节性脂膜炎的一种变型,被称之为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性脂膜炎。这也是一种以脂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他们认为此病与结节性脂膜炎终死于出血。病人的出血死亡与血管内凝血和肝功能衰竭有关。本病与结节性血管炎的区别在于其有异常的出血性素质和在骨髓、淋巴结、肝、脾、浆膜组织和皮下脂肪中出现众多的组织细胞。

什么是结节性脂膜炎

结节性脂膜炎(nodular panniculitis,NP)又称特发性小叶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病或回归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relapsing nodular nonsuppurative febrile panniculitis),以反复发作的皮下脂肪层炎性结节或斑块,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结节性脂膜炎于1882年由Pfeifer首次报道,1952年Weber描述了本病具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的特征,1928年Christian又强调了发热性。以后发现有一部分病例并无发热,国内也有类似报道。本病临床并非罕见,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结节性脂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妇女为多见,女与男之比约为2.5:1,不易被认识而常致误诊。

结节性脂膜炎尚无特效疗法。纤维蛋白溶解药、氯化奎宁、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有一定疗效。在急性炎症期或有高热等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天40~60mg和非甾体抗炎药有明显效果。

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发作时有发热。内脏广泛受累的结节性脂膜炎患者可因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特异性局限性脂膜炎,整个病程6~12个月,最后痊愈。

结节性脂膜炎的病因未明,应预防诱发因素,如感染、药物、外伤等。

结节性脂膜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在急性炎症期或有高热等情况下,一般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有明显疗效。对系统型患者,特别是重症病例,可同时加用1~2种免疫抑制剂,并根据内脏受累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加强支持疗法。

1、一般治疗首先应去除可疑病因,如消除感染灶,停用可疑的致病药物。适当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随意运动,但应避免受累部位创伤。不需要特殊的饮食。

2、药物治疗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可使发热、关节痛和全身不适减轻。病情急性加重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使体温下降、结节消失,但减量或停药后部分病例症状可再发。氯喹或羟氯喹、硫唑嘌呤、反应停(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四环素(可能有抗脂肪酶活性)、肝素(它能释放脂蛋白脂酶,且具有抗凝活性与抗炎特性)、环孢素与霉酚酸酯等亦有一定疗效,特别是重症患者可试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治疗药物: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

1)阿斯匹林:主要用于退热及减少血栓素A2的产生。常用剂量300~600mg每天4~6次,不得超过4g/d,餐时或餐后服用。3~5天后才能明显见效,最大的抗炎作用一般在2~4周内达到。有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不良反应,出血性疾病与哮喘者禁用。孕妇慎用。

2)吲哚美辛:该药退热好,且价格便宜。在开始治疗的头几天可引起头痛,但如初使剂量减半,随后增加,有时可避免此副作用。如与阿斯匹林、丙磺舒或甲氨蝶呤合用,可增加其相关毒性;与肼苯达嗪、卡托普利及b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合用,可降低其降压作用;与速尿和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减弱其利尿作用。孕妇应用此药通常是安全的。

(2)糖皮质激素:

在病情急性加重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常用剂量为每天40~60mg,可一次或分次服用,当症状缓解后2周逐渐减量。

(3)免疫抑制剂:较常用的有硫唑嘌呤、羟氯喹或氯喹、反应停、环磷酰胺、环孢素与霉酚酸脂等。

1)硫唑嘌呤:常用剂量为每天50~100mg,可1次或分2次服用。为防止骨髓抑制,开始以1mg/(kg•d)连用6~8周后加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5mg/(kg•d)。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严重白细胞减少症。对肝、肾与血液学均有一定毒性,故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妊娠期不宜服用。

2)氯喹或羟氯喹:氯喹常用剂量为0.25g/d;羟氯喹为200mg每天1~2次,起效后改为每天100~200mg长期维持治疗。长期服用要警惕视网膜病变与视野改变,要每半年作一次眼科检查。

3)环磷酰胺:常用剂量为每天2.5~3mg/(kg•d),每日一次或分次口服;重症者可500~1000mg/m2体表面积,每2~4周静滴一次。严重骨髓抑制者或孕妇禁用。使用期间要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注意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

4)环孢素:常用剂量为2.5~4mg/(kg•d),分2~3次服用。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禁用,孕妇慎用。

5)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常用剂量为每天100~300mg,晚上或餐后至少一小时后服用,如体重少于50kg,要从小剂量开始。由于有致胎儿畸形作用,孕妇禁用。

(4)其它:有人建议可用饱和碘化钾溶液,每天3次,每次5滴,逐日加量,每次加1滴,直至每天3次,每次30滴。可用透明质酸酶,每次1500IU,配合青霉素与链霉素肌注,每3天1次。

本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只有皮肤表现者,常多年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有内脏器官累及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结节性脂膜炎的发展程度

全身脂肪组织均可受累,病变主要发生在脂及小叶,其发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炎症期脂肪细胞变性,甚或出现灶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他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不形成脓肿。

2、肉芽肿期以组织细胞浸润为主,它们吞噬脂肪而成为泡沫状巨噬细胞,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3、纤维化期病变中主要为纤维母细胞和淋巴细胞而成为泡沫状巨噬细胞,并有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在病变过程中常伴有血管周围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内膜增生、纤维蛋白样变性等。

最常受累的重要脏器为肝脏,活检时可见脂肪浸润伴灶性坏死。肺部病变表现为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性肺炎、脂肪栓塞性肺梗塞,当发生渗出性胸膜炎时,渗出液中可找到特征生的泡沫细胞。严重的病例累及骨髓时,呈斑状纤维化而导致全血细胞下降。眼球后脂肪受累时可致失明。

结节性红斑诊断鉴别

诊断

有典型皮肤损害,并发生在青年女性,双侧胫骨前区突然出现结节性红斑,持续1~3周,随后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根据上述情况一般可以确诊为本病。

中医病机和辩证:中医认为是有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血脉肌肤,致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发病,或因脾虚蕴湿不化,兼感寒邪,寒湿凝结阻滞血脉而致。

中医辩证分型:

1.湿热型 主证:起病急骤,有头痛,咽痛,关节痛或体温增高,皮损灼热,红肿,同时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辩证: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2.湿寒型 主证:关节疼,遇寒加重,肢冷,皮肤损害颜色较暗红,此起彼落,反复缠绵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泻,体温不增高,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辩证:寒湿凝结,阻滞血脉。

鉴别诊断

1.硬红斑 多发生于小腿屈侧,常单发或为数个,皮损较结节性红斑为大,病程长,可自发性破溃,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不同程度萎缩。

2.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为结节性红斑皮损,主要位于胸,腹,股,臀,成团出现,消失后留有局部萎缩和碟形凹陷,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病理改变为脂肪组织炎。

3.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 为出现在小腿的结节性红斑样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发生在单侧,无痛,呈离心性扩大,边缘鲜红,中央变白,可逐渐变平而形成斑块,大小为10~20cm,持续时间两个月到两年不等,表现有色素沉着,也称游走性结节性红斑,Fine认为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与慢性结节性红斑,从临床和病理特征来看,可能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

4.结节性血管炎 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外侧及后侧,经过缓慢,偶有破溃者,有人认为本病是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

结节性脂膜炎的症状

1.皮损:皮下结节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其直径通常1—2cm大小,大者可达10cm以上。起始于皮下的部分结节向上发展,皮面可轻度隆起,呈现红斑和小肿;部分则有潜于皮下,表面皮肤呈正常皮色,但喜获了常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小。主觉痛和触痛明显。结节常成批发生,对称分布,好发部位为臀部和下支,但下前臀、躯干和面部也可出现。经数周或数月后结节自行消退,消退处局部皮肤凹陷并有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病变处脂肪发生坏死、萎缩和纤维经的结果。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 作发病有发热,热型不定,有低热、不规则热或高热,高者可达40℃,呈弛张热型,持续1—2周逐渐下降。除发热外,还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酸痛等。

偶有少数结节,脂肪坏死时其上之皮肤也被累及而发生坏死破溃,并有黄棕色油状液体流出,被称作为“液化性脂膜炎”。

2.内脏损害:内脏损害有的与皮肤损害同时出现;有的皮损在前,内脏损害在后;也有少数病例,广泛的内脏累及在前,皮损在后,内脏损害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内脏之部位,其特征性症状,常在损害较大时才显示得出。肝脏损害可出现右胁痛、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小肠受累可有脂肪痢和肠穿孔。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脂肪组织受累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和包块等。此外,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和肾上腺等均可受侵。内脏广泛受累者预后很差,可死于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

Winkelmann和Bowie报告了结节性脂膜炎的一种变型,被称之为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性脂膜炎。这也是一种以脂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他们认为此病与结节性脂膜炎终死于出血。病人的出血死亡与血管内凝血和肝功能衰竭有关。本病与结节性血管炎的区别在于其有异常的出血性素质和在骨髓、淋巴结、肝、脾、浆膜组织和皮下脂肪中出现众多的组织细胞。

结节性脂膜炎导致的皮肤损害

皮下结节是结节性脂膜炎的主要特征。皮损以四肢多见,主要分布于股、臀和小腿,但前臂、躯干和面部也可出现。损害初发时为皮下小结节,向上发展使皮面轻度隆起,呈现红斑和水肿,部分则有潜于皮下,呈正常皮色;以后结节渐增大,边界清楚,大小不一,直径通常为1~2cm,大者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般3~4个,也可多达数十个。常对称分布,成批发作。结节位于皮下深部时可有轻度移动;位置表浅时,可与表面皮肤粘连,活动度小,有触痛和自发痛。经数周或数月后结节自行消退,消退处局部皮肤凹陷并有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病变处脂肪发生坏死、萎缩和纤维化的结果。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发作时有发热,多为弛张热,高者可达40℃,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除发热,还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酸痛等。有10%~15%的患者无热,仅出现皮肤结节。有的结节会液化变性,其上皮肤也被累及而发生坏死溃疡,有黄棕色油状液体流出,此时称为液化性脂膜炎(Liquefying panniculitis),被认为是结节性脂膜炎的一种变异型,其损害主要发生于股部和下腹部,小腿伸侧少见。此种类型的15%有α1抗胰蛋白酶缺缺乏。

另有一种结节性脂膜炎的变异型称为皮下脂质肉芽肿病(lipogranulomatosis subcutanea),即Rothmann-Makai综合征,这是一种特异性局限性脂膜炎,比较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及肥胖的中年女性,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不发热,无全身症状,整个病程6~12个月,最后自愈。

经数周或数月后结节自行消退,消退处局部皮肤凹陷并有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病变处脂肪发生坏死、萎缩和纤维经的结果。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 作发病有发热,热型不定,有低热、不规则热或高热,高者可达40℃,呈弛张热型,持续1—2周逐渐下降。除发热外,还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酸痛等。

​女人这样的搭配竟会导致妇科病

打底裤捂出阴道炎

据了解,人体中有大量的共生菌,也有不少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霉菌、厌氧菌等组成的菌丛,它们互相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其中厌氧菌最喜欢在封闭、阴暗和湿润环境下繁殖。虽然冬天天气相对较冷,但是由于裤袜一穿就是十多个小时,长时间的紧紧包裹很容易制造适合厌氧菌大量繁殖的环境,使其含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菌丛比例出现失调,炎症便由此产生。

女性也就因此出现白带增多,阴道和大小阴唇瘙痒,并伴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

打底裤御寒效果不佳 导致寒冷性脂膜炎

寒冷性脂膜炎是由于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所致,是由寒冷损伤局部皮下脂肪组织引起的皮下痛性结节性脂膜炎。而导致发病的原因除了与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有关以外,还与患者不良的穿衣习惯有关,如女性在冷天穿不保暖的打底裤。尤其是那些末梢循环不良、体质肥胖、皮下脂肪丰满又不爱活动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寒冷性脂膜炎。

专家提醒女性朋友,虽然爱美没有错,但是也应该注意防寒保暖。此外,一旦出现了寒冷性脂膜炎等情况,首先要脱去过紧的衣裤鞋袜,注意局部保暖。症状较轻的,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在局部外敷,数周之内便可自愈。若是症状较重,特别是皮肤发生了破溃,就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女人穿打底裤有什么坏处

打底裤容易捂出阴道炎

现在,很多年轻女性都追求性感和曲线美,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穿着紧紧的裤袜,这无疑给大量厌氧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成为产生阴道炎的潜在因素。

据了解,人体中有大量的共生菌,也有不少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霉菌、厌氧菌等组成的菌丛,它们互相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其中厌氧菌最喜欢在封闭、阴暗和湿润环境下繁殖。

虽然冬天天气相对较冷,但是由于裤袜一穿就是十多个小时,长时间的紧紧包裹很容易制造适合厌氧菌大量繁殖的环境,使其含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菌丛比例出现失调,炎症便由此产生。女性也就因此出现白带增多,阴道和大小阴唇瘙痒,并伴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

打底裤御寒效果不佳导致寒冷性脂膜炎

长时间穿着打底裤除了可能会制造阴道炎症麻烦之外,还可能会导致寒冷性脂膜炎的发生。

寒冷性脂膜炎是指位于人体皮下组织脂肪层中的脂膜,在天气寒冷时受到刺激,引起脂肪层的血管收缩,导致脂肪组织细胞因缺血而变性、坏死。 季节更替乃自然之道,冬季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寒冷厚重。然而,很多女性却不是太注重冬天对自身的保暖工作。很多女性为了讲究美丽,就会选择穿非常显身材的打底裤。虽然打底裤穿起来可以让你看起来腿细不臃肿。但是,经常穿打底裤也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一些危害。

主要症状为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或斑块,表面温度降低,颜色为青红色或青紫色,质地较硬。可伴有轻度的痒感和疼痛感,严重者可出现溃破。

寒冷性脂膜炎是由于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所致,是由寒冷损伤局部皮下脂肪组织引起的皮下痛性结节性脂膜炎。而导致发病的原因除了与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有关以外,还与患者不良的穿衣习惯有关,如女性在冷天穿不保暖的打底裤。尤其是那些末梢循环不良、体质肥胖、皮下脂肪丰满又不爱活动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寒冷性脂膜炎。

血管结节的简介

结节性血管炎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肤小血管炎。临床特点为好发于中年女性,偶发于男性,在小腿或足部反复发生皮肤小结节,结节表面肤色正常或微红,一般沿浅静脉走行排列,自感轻微疼痛或有触痛,一般无全身症状。病程可数周至数月。本病是否为一独立性疾病尚有不同看法。近来有人认为结节性血管炎仅是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关于结节性血管炎与硬红斑的关系,当结核病累及脂肪时,既可引起非液化性脂膜炎,又可引起液化性脂膜炎。如果在组织切片中有明显血管炎,但结节性肉芽肿的改变很轻,且无或很少有干酪样坏死者称为结节性血管炎。用支持治疗如穿弹力袜,卧床休息和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可使症状暂时缓解。有报道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氨苯砜有效。碘化钾有效,也有用秋水仙碱的治疗报道。

脂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原发性脂膜炎包括结节性脂膜炎、皮下脂质肉芽肿病、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冷性脂膜炎。后两种脂膜炎分别与应用大剂量激素后撤减、寒冷有关,前两种病因不太清楚,可能与免疫因素或脂肪代谢障碍相关。脂膜炎亦可由其它疾病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各种感染和血管炎,称继发性脂膜炎。脂膜炎的诊断除根据临床特征外,病理组织学检查是重要的手段。

1、脂肪代谢障碍

有报告显示,结节性脂膜炎与脂肪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异常有关。例如血清脂酶,有轻度增加或在皮损中可测出具活性的胰酶和脂酶。有的研究还发现本病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当然这种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并不可能直接引起脂膜炎,但可能导致免疫学和炎症反应发生调节障碍。

2、免疫反应异常

异常的免疫反应可由多种抗原的刺激所引起,如细菌感染、食物和药物等。已有报告有的病例于发病前有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也有报告本病发生于空回肠分流术后,其盲曲内有细菌大量增殖。

结节性脂膜炎有哪些主要表现

结节性脂膜炎又称回归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这很好地概括了它的临床特点,即具有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的特征,并有发热。结节性脂膜炎的主要表现是出现皮下结节,其直径通常l~2厘米大小,大者可达10厘米以上。常成批出现,对称分布,好发于臀部及下肢。结节轻度隆起,表面皮肤呈正常肤色,活动度小,有痛感或触痛明显,消退处局部皮肤凹陷并有色素沉着。结节出现呈复发性,出现时常伴发热。少数结节其上部皮肤被累及而发生坏死、溃疡,并有黄棕色液体流出,被称作“液化性脂膜炎”。

结节性脂膜炎侵犯脂肪组织丰富的部位,而大部分内脏器官均含脂肪组织,因此,可引起各种内脏器官受累,如肝脏、小肠、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其预后依赖于内脏受累的程度和广泛性,死因主要为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

结节性脂膜炎是怎么回事

结节性脂膜炎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反应异常:

异常的免疫反应可由多种抗原的刺激所引起,如细菌感染、食物和药物等。已有报告有的病例于发病前有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亦有报告本病发生于空回肠分流术后,其盲曲内有细菌大量增殖。此外,卤素化合物如碘、溴等药物、磺胺、奎宁和锑剂等均可能诱发本病。

2.脂肪代谢障碍:

有报告显示,本病与脂肪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异常有关。例如血清脂酶有轻度增加或在皮损中可测出具活性的胰酶和脂酶。有的研究还发现本病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当然这种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并不可能直接引起脂膜炎,但可能导致免疫学和炎症反应发生调节障碍。

相关推荐

结节性红斑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硬红斑 结节多发于小腿屈侧,疼痛轻微,易于破溃,经过缓慢,组织病理为结核样变。 2.回归性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多发于股部、臀部及躯干。发疹时全身症状显著,回归性发热,有特殊的组织病理象。与季节无关,部分患者结节可坏死破溃,流出油状液体,结节消退后可遗留凹陷性萎缩。 3.结节性血管炎 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外侧及后侧,经过缓慢,偶有破溃者。有人认为本病是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

结节性脂膜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双侧或单侧小腿前面出现一个或数个发红的皮肤结节,并向周围迅速扩大,形成硬的斑块,数月后可自行消退。病程早期,皮损为孤立性轻度质硬的皮下结节,直径为0.5~2厘米,一般位于小腿前面。开始结节表面皮肤正常,数天后表面皮肤发红,继之皮损由新出现的皮损所包围,行成环状皮损,消退后局部皮肤变薄。皮损呈游走性,外观呈拱形。 有些病人的许多结节可融合成大而硬的斑块,并向周围扩大,直径可达 20厘米,于两三周内可累及一侧或双侧踝关节或膝关节,甚至累及整个小腿皮肤。进行性扩展的皮

结节性红斑吃什么会比较好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疾病,需要长时间的调理,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改善,多吃清淡性凉利湿的食物,谷类大多属于性凉食物,一般都可以食用,薏苡仁、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毒,煮粥或煮汤喝都可以,鱼虾属于发物,不宜食用。蔬菜水果除了韭菜、葱、辣椒等属于性热食物,一般都可以食用,蔬菜中马齿觅、芹菜、藕等属于清热解毒凉血的食材。多喝果汁喝蔬菜汁,治疗结节性红斑可以在患处涂用药物来缓解疼痛。 结节性红斑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结核感染、链球菌感染、结节病、血管炎及脂膜炎等,要明确其病因还需要另外做活检才能够确定,另外患

膝盖痛是什么原因 滑膜炎

滑膜炎有很多种,比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结核性滑膜炎、创伤性滑膜炎、 退化和磨损引起的无菌性滑膜炎等。其中无菌性滑膜炎比较多见,当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导致无菌性炎症,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此时应该减少活动,注意保暖,同时适当做一些康复锻炼。

小儿长期发热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感染是小儿长期发热的第一位原因。北京儿童医院对1993-1998年的744例发热患者的分析结果,感染因素占63.2%。感染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心血管系感染(心内膜炎、心包炎)、肝胆系感染(如肝炎、胆管炎、肝脓肿等)、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病、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病、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其他还有深部脓肿或局限性感染(如骨髓炎、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阑尾脓肿、肝周脓肿等)。结缔组织疾病包括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还有结节性

结缔组织病分类

风湿病学发展后,有人又将结缔组织病概括于风湿病中。虽然这组疾病不太多见,但病情常较严重,有的可影响生命。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较好,可缓解病情,但不能根治。 结缔组织病包括 红斑狼疮、 硬皮病、 皮肌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氏肉芽肿、 巨细胞动脉炎及 干燥综合征等。美国 风湿学会1982年修订的风湿病分类中,结缔组织病还可包括 变应性血管炎、贝赫切特氏病、结节性非化脓性发热性 脂膜炎等。 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点,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 、肌肉、

结节性红斑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浅谈结节性红斑要注意些什么?一般认为该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不会化脓,但是有些结节性红斑对于皮肤的损害还是比较严重的,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注意饮食忌口的,平常油炸,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东西都不能吃,鲜虾鱼也是不可以吃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吃,但是不能热的时候吃,可以多吃一些帮助排毒的食物,还要注意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包括范围

结缔组织病包括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氏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美国风湿学会1982年修订的风湿病分类中,结缔组织病还可包括变应性血管炎、贝赫切特氏病、结节性非化脓性发热性脂膜炎等。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点,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 、肌肉、心、肾、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等可同时受累),病程长,变化多,可伴发热、关节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但又各具有特征性的表现。 广义的结缔组织病还包括一组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病,即由于

哪些皮肤病好发于青年人

很多皮肤病的发病与年龄常有一定关系,某些疾病容易发生于某些年龄组,临床上好发于青年人的常见皮肤病有: 广告生殖器疱疹、牛型痘、羊痘、挤奶人结节、扁平疣、非典型麻疹综合征、尖锐湿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须疮、秃发性毛囊炎、项部疤痕疙瘩性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坏死性痤疮、痈、化脓性汗腺炎、面部脓皮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硬红斑、软下疳、梅毒、雅司、品他、皮肤黑热病、滴虫病、阴虱、打猎反应、战壕足、多形性日光疹、植物-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青少年春季疹、冲浪运动员结节、红斑狼疮、白塞氏综合

冬季穿太少小心得脂膜炎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迫不及待的换上裙装,要当心表皮血流不畅,引发寒冷性脂膜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裙装病”。 春节过后,不少爱美的女士已经穿起了裙子。 一般来说,气温在16℃以上,穿裙子不会对身体有害。但初春时节,北方一些地区乍暖还寒,气温常常在10℃以下。这时如果穿裙装,寒冷的空气会刺激皮肤引起收缩,致使表皮血流不畅,脆弱的脂肪细胞也会因寒冷而变性。 这时,保暖不好但脂肪较厚的大腿等部位,容易出现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表皮呈紫红色,触摸较硬,还伴有轻度痛和痒,严重者还可引起溃破,这就是寒冷性脂膜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