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破裂是怎么引起的
1.原因
(1)梗阻性难产:明显的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软产道畸形,盆腔肿瘤和异常胎位等因素阻碍胎先露下降,子宫为克服阻力加强收缩,子宫下段被迫拉长变薄,最终发生子宫破裂。此种子宫破裂为子宫破裂中最常见类型,破裂处多发生于子宫下段。
(2)子宫瘢痕破裂:造成子宫瘢痕的原因主要有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破裂或穿孔修补术,子宫畸形矫形术等;造成破裂的原因是妊娠子宫的机械性牵拉导致瘢痕处破裂或者子宫瘢痕处内膜受损,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导致子宫自发破裂。近些年剖宫产术迅速增加,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再次妊娠容易并发子宫破裂,分析原因除宫体部纵切口和下段横切口解剖性质不同外,还要考虑感染因素的作用,因为目前采用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的患者通常经过了漫长的产程,多次阴道检查,感染几率增加。
(3)滥用宫缩剂:此处的宫缩剂应该包括各种刺激子宫收缩的物质,包括最常用的缩宫素(催产素)和近些年才应用的米索前列醇,报道的米索前列醇导致子宫破裂的病例越来越多。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剂量过大或给药速度过快,子宫颈不成熟,胎位不正,梗阻性难产,用药期间对产程观察不仔细等。
(4)阴道助产手术损伤:宫口未开全,强行产钳术或臀牵引术,导致子宫颈严重裂伤并上延到子宫下段。忽略性横位内倒转术,毁胎术,部分人工剥离胎盘术等由于操作不当,均可以造成子宫破裂。
(5)子宫畸形和子宫壁发育不良:最常见的是双角子宫或单角子宫。
(6)子宫本身病变:多产妇、多次刮宫史、感染性流产史、宫腔感染史、人工剥离胎盘史、葡萄胎史等。由于上述因素导致子宫内膜乃至肌壁受损,妊娠后胎盘植入或穿透,最终导致子宫破裂。
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子宫破裂是分娩过程中一种不太常见(大约1/1 200)但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子宫破裂包括从无症状裂开,持续几小时,随后在剖宫产中得到诊断,到灾难性的快速子宫破裂伴随着胎儿迅速死亡和分娩突然停止的所有范围。
引起子宫破裂的原因包括:①子宫瘢痕裂开;②肌瘤切除瘢痕破裂;③以前有难产史;④自发性异常急产史;⑤产程长,缩宫素应用过量或头盆不称;⑥多产、多次妊娠或羊水过多;⑦医源性创伤,如宫内操作、产钳和宫底过度加压。
尽管在剖宫产史后进行分娩的尝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接受的,对母体和胎儿威胁较小的方式,并且在产科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剖宫产瘢痕裂开概率在随后几年内升高。为中止妊娠,中期(3个月)使用前列腺素也可能引起子宫破裂。
一旦出现子宫破裂,必须马上结束分娩。对麻醉师来说快速的全身麻醉是惟一可供选择的方法。在已实施硬膜麻醉后又实施了全身麻醉,局部交感神经阻滞会引起血压明显降低。对于休克的产妇来说,立即实行剖宫产并非没有危险,而且其中还有0.001%因无法控制的出血而进行子宫切除。
伤害子宫的三大杀手
子宫伤害之第一位
怀孕3次以上或多次妊娠部分已婚女性生了女儿想儿子,一生再生,多次怀孕,以至成为“超生游击队”。要知道,每增加一次妊娠,子宫就增加一次风险,连续3次以上怀孕者,子宫的患病率将会显著上升。
子宫伤害之第二位
孕妇分娩困难或产期延长时滥打催产素导致子宫破裂,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母儿死亡。多由于产道、胎儿、胎位的异常如骨产道狭窄、巨大儿、脑积水、忽略性横位等引起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强烈收缩而发生。子宫破裂为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
子宫伤害之第三位
流产。女人一生流产不要超过3次,一年之内流产不要超过2次。短时期内反复人工流产,是导致子宫伤病的重要因素。通常医生在做人流手术时不能看见宫腔,是“盲操作”。往往有少数因术前未查清楚子宫位置、大小,手术时器械进入方向与子宫曲度不一致,或用力过猛等而造成子宫损伤,甚至穿孔。或者造成宫腔感染、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总而言之,人流有很多的害处,甚至可以出现“人流综合征”。
孕妇晚期肚子疼怎么回事 子宫先兆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在孕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子宫开过刀或子宫先天畸形的孕妈妈身上,子宫破裂发病时间急,在发生子宫破裂前,孕妈妈常会感觉下腹持续剧痛,极度不安,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子宫破裂后,子宫收缩停止,疼痛可缓解,随着血液,羊水,胎儿进入腹腔,腹痛又会持续性加重,孕妈妈此时面色变得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陷入休克状态。
孕妇分娩高危并发症 TOP2:子宫破裂
危急指数:★★★★★
子宫破裂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
子宫破裂多发生于难产、高龄多产和子宫曾经手术或有过损伤的产妇。子宫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见,目前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产妇病死率为5%,婴儿病死率高达50%~75%,甚至更高。
孕晚期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1、子宫增大压迫肋骨导致腹痛
随着宝宝长大,准妈妈的子宫也在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不断刺激肋骨下缘,可引起准妈妈肋骨钝痛。这属于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左侧卧位有利于疼痛缓解。
2、假宫缩导致腹痛
到了妊娠晚期,可因假宫缩而引起下腹轻微胀痛,它常常会在夜神人静时作祟而于天明的时候消失,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会逐渐增强,不伴下坠感,白天症状缓解。
3、胎动导致腹痛
胎动于28及32周间最显着。在20周时,每日平均胎动的次数约为200次,在32周时则增加为375次,每日的胎动次数可能介于100至700之间。自32周之后,胎儿逐渐占据子宫的空间,他(她)的活动空间也将越变越小,但是他(她)偶尔还是会很用力地踢你。当他(她)的头部撞在你骨盆底的肌肉时,您会突然觉得被重重一击。
4、胎盘早剥
胎盘剥离在怀孕末期的发生率为0.5~1%,一般较好发于有高血压、抽烟、多胞胎的孕妇身上。胎盘剥离所产生的痛,通常是剧烈的下腹部撕裂痛,多伴有阴道出血。腹痛的程度受早剥面积的大小、血量多少以及子宫内部压力的高低和子宫肌层是否破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严重者腹痛难忍、腹部变硬、胎动消失甚至休克等。当胎盘剥离超过50%时,通常会引起孕妇的凝血机制失常和胎儿死亡现象。
5、先兆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产科并发症。子宫破裂较常发生于子宫曾有过伤口的病人,如:曾接受过剖腹产或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孕妇,其子宫破裂的发生机率大约为2%。现今大部分的剖腹生产,都采用低位横向式伤口的开刀方式,其伤口相对较强,但亦有发生破裂的可能性。子宫破裂会因出血量大,而造成孕妇及胎儿双双发生休克、缺氧及死亡的可能。子宫破裂是造成孕妇死亡的常见因素之一。
子宫破裂常发生于瞬间,之前孕产妇感觉下腹持续剧痛,极度不安,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此时为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瞬间撕裂样剧痛,破裂后子宫收缩停止,疼痛可缓解,随着血液、羊水、胎儿进入腹腔,腹痛又呈持续性加重,孕妇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陷于休克状态。
子宫破裂的护理
子宫破裂是孕期的危急重症,不可轻视。子宫破裂的护理步骤如下:
1、减轻疼痛,防止子宫破裂,严密监测宫缩,胎心率及子宫先兆破裂的征象,发现有子宫破裂的先兆征象立即报告医生。若静脉滴注缩宫素应立即停止。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和抑制宫缩的药物,并做好剖宫产的术前准备。
2、抢救休克,维持生命体征,若已发生子宫破裂,则协助医生,执行医嘱,提供有效的护理。
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②保暖,氧气吸入,取平卧位。
③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④术中、术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以防感染。
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评估失血量指导治疗护理方案。
3、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心理护理,向产妇和家属解释子宫先兆破裂与子宫破裂的治疗计划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对产妇及家属所表现的悲伤、怨恨等情绪,应表示同情和理解。帮助他们尽快从悲伤中解脱出来,稳定情绪。
产检时胎儿冲出子宫
因为这次怀的是二胎,而第一胎是剖腹产,之后还做过一次引产、两次人流,做剖腹产后就已经形成子宫疤痕,再做引产和人流,导致她的子宫薄如纸片,随时可能破裂,而这次胎儿冲出子宫,就是因为子宫破裂所致,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很可能是一尸两命。医生也说这样的情况非常的危险,而且也劝告育龄女性同胞们,要好好的爱护自己的子宫,少做人流,生产的时候也尽量选择自然生产。
子宫破裂是一种急症,那哪些原因会导致子宫破裂?子宫破裂会表现出哪些症状?
导致子宫破裂的原因:
1、做人流的次数过多。因为人工流产必须要做的就是彻底清理子宫里的胚胎组织,因此,都需要进行刮宫,多次的做人流就会导致子宫壁变薄,而再怀孕的时候容易导致子宫破裂。
2、过大的胎儿生产时受阻。如果胎儿太大,在分娩的时候胎先露受阻,就会过度的拉扯子宫的下段肌肉,导致肌肉的变形、变薄,发生子宫破裂。
3、子宫上有疤痕。这主要见于剖腹产,如果做过子宫肌瘤切除术也会留下疤痕。剖腹产是通过手术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因此,术后就会在子宫上留下疤痕,如果,两次妊娠的时间较短,疤痕还没有恢复的很好,就非常容易导致子宫破裂。
4、不恰当的使用催产素。对于一些分娩不是很顺利的产妇,会使用催产素进行催产,这样有利于子宫口开大,促进分娩。但是,如果还没有确定胎先露已经入盆的情况下使用催产素,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什么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那么针对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子宫破裂的相关知识。
随着产科质量的提高,城乡妇幼卫生保健网的建立和逐步健全发生率显著下降。城市医院已很少见到,而农村偏远地区时有发生。子宫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见,目前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产妇病死率为5%,婴儿病死率高达50%~75%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