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核桃葱白粥

材料:核桃1~2个,葱白30克,生姜2片,大米50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

1.核桃去壳去皮、研碎,蔥白洗净,切碎待用.

2.大米淘洗干净、添水约500毫升,加生姜一起进行熬煮。

3.煮至半熟时加核桃,继续煮至快熟时下葱白,煮至粥成。

4.最后加白糖调味即成。

用法及功效

每天1剂,可分次温服; 温补肾肺、散寒除风、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的畏寒怕冷、头晕、头痛、鼻塞等症。

注意事项

1.核桃和葱白只适用于风寒感冒症状的缓解治疗或辅助治疗,风热感冒的孩子不要服用,否则会加重病症。

2.这个方子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或严重风寒感冒症状的缓解,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最好咨询医生后合理用药治疗。

葱豉汤

材料: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

将葱白、淡豆豉、生姜加水500毫升,煮佛再加红糖煎煮,趁热服下。

功效

对于治疗风寒型感冒有很好的效果。适用于外感初起,恶寒发热,无开,头痛鼻塞者。

3.生姜粥

材料:生姜2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

做法

1将生姜、葱白择净,切末备用。

2 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

3 待熟时调入葱末、姜末等,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

此粥能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温肺止咳,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

注意事项

姜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发炎、出血表现的人不宜吃姜。

4.发汗解表茶

功效:有发开解表止咳功效用于流感初起,伤寒咳嗽。

材料

绿茶5克,生姜10片。

制作及用法

加水共煎10分钟,饭后饮用。

注意事项

姜含有维生素A、C、B6、B2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可治风寒感冒、虚寒痛经,恶心呕吐、妊娠呕吐,其中内含一种姜辣素,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温热身体,挥汗排毒。

女生例假能吃退烧药么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吃退烧药的。

因为女生在例假期间,身体的抵抗力会有一定的下降,所以一般出现发烧的情况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退烧药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女生例假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吃退烧药的,但如果药物不能缓解发烧的症状,应暂停服药,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宝宝吃了退烧药出汗怎么办 多补充水

宝宝吃退烧药出汗后,要多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由于出汗过多,而造成脱水的现象。宝宝多喝水,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多排尿,有利于降温。

五个方法退烧效果惊人

1.物理降温法

传统的无力降温法是用湿毛巾敷热额头,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冰袋等。注意敷毛巾的时候不要用过凉的水,温水比较适宜。

2.打退烧针

打个退烧的小针,即屁股针,降温效果比较好。而且快速,简单。当发烧超过40度以上时可以先打一针,先把体温降下来。

3.多喝水

发烧时,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于降温,吃药打针后多喝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水最好是白开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较好。

4.吃退烧药

当体温在39度左右,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选择吃退烧药。吃完退烧药闷在被窝里一小时左右会出汗,就达到降温的目的了。

5.打吊瓶

当高烧持续不退,并伴有咳嗽等症状,需要打吊瓶了。这是退烧最快的方式,但打时间长了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如果只是普通发烧,建议还是用上面的方法比较好,副作用小。

宝宝发烧为什么手脚冰凉

用温热毛巾帮宝宝敷一下手脚,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的话,建议尽量用物理方法有效退烧:1、调高室温,让她出汗。2、洗温水澡,用温水擦身。3、多喝水,多排尿。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就要吃退烧药,例如美林,控制体温。

哪些退烧方法是错误的

1、发烧了赶紧捂汗

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反而使体温上升甚至达到高热,这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

正确的做法:发烧时,把患者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还要注意患者手脚的保暖。

2、发烧了赶紧吃退烧药

一发现患者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吃药不见退烧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这其实也是不对的。一般来说,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

3、发烧了采用酒精擦拭

这个退烧方法比捂汗还错误,因为酒精会被宝宝皮肤吸收,大面积擦拭酒精可能会造成宝宝酒精中毒或过敏,得不偿失。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温水给宝宝擦拭全身,可以起到降温散热的效果。

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一般情况下建议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吃退烧药。宝宝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度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果出现40.1℃以上的高温,就得紧急治疗才行。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免疫系统还没健全所以很容易发烧,但妈妈们要懂得根据发热程度不同来判断宝宝是否应该吃退烧药。一般宝宝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一般宝宝体温不超过38℃时不需要吃退烧药,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当体温达到发烧38.5°C以上时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退烧药。体温达到38。5℃以上时,病人会感觉比较难受,如果是宝宝的话,还容易发生惊厥。但退烧药最好在明确原因之后使用,原因不明就匆忙使用退烧药没有任何好处。另外,发烧的病人往往食欲不好,如果服用退烧药太积极,容易导致虚脱、胃黏膜受伤,甚至是胃出血。此外,退烧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对身体会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导致肾炎。

退烧药是通过出汗来降温的,药效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只要体温降到了38。5度以下,就不要再吃退烧药了。为了尽量减少副作用,退烧药吃得越少越好。

荨麻疹发烧能吃退烧药吗

能吃退烧药,但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

一般来说,荨麻疹患者会有发热现象,但通常发热温度不会很高,不过无论是荨麻疹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若发烧温度过高则必须吃退烧药进行退烧。

此时吃退烧药一是为了缓解发烧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以便患者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二是预防患者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宝宝退烧的4大误区

误区一:捂汗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在儿童发高烧的时候,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摸起来并不热,反而有些凉。若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有可能很快出现发热。所以,家长别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

误区二:发低烧急于吃退烧药

刚出生才十几天的新生儿,着凉发烧38摄氏度,家长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觉得不吃退烧药,孩子持续发烧会烧坏脑。

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事实上,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

误区三:高热不吃退烧药,非等医生给药

孩子都已经烧得满脸通红,体温都升高到39摄氏度了,家长还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等见了医生不可。这样的父母还真不少见,他们不给孩子降温的目的是,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

孩子如果烧到38.5摄氏度以上,就应该及时降温,可以尽快吃退烧药。吃退烧药一般不影响医生对孩子疾病的判断。现在门诊病人多,等候的时间长,孩子都已经高烧才抱来医院,再挂号、交费、候诊,还得三四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这对儿童来说非常不利,因为长时间高热不处理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情况发生。

误区四:不吃药只吊针

在门诊,医生常遇到一些家长主动要求给孩子吊针,说是吊了针孩子可以快点退烧。儿童发热原则上不给予吊针,因为感冒咳嗽80%-90%是感染病毒,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还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现在家长带孩子看病,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打吊针,以为这样能比口服退烧药来得快。其实,目前儿童口服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服用后30分钟就能起效,起效并不比打点滴慢,更重要的是这些口服退烧药副作用小,比较安全,而一些退烧针剂,可引起肠胃黏膜损伤,如果注射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迅速下降,易引起虚脱。

事实上,抗生素本身就有副作用,注射次数多了,不仅让孩子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低下。

宝宝误吃退烧药怎么办

吃了退热药会引起大汗,需要多补充液体以免虚脱,必要时儿科就诊。因此提醒家长,一定要将药品置于宝宝不可接触的地方。

宝宝发烧切记手忙脚乱,如果宝宝精神很好,就是体温热,那就多注意观察,如果总是哭闹,要急时就医。如果家庭有退烧药的话,可以给宝宝吃退烧药,但是吃退烧药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吃完退烧药短时间内没有退烧的,家长不要着急,因为药得有一个吸收的过程,有些家长着急又忙着给吃第二遍,这样对孩子的肝脏损伤是非常大的。

2、吃退烧药最多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3、吃退烧药最低间隔是4个小时,一天不得超过4次。

4、最好几种退烧药轮换着吃,这样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小。

5、吃退烧药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服用消炎药。因为既然高烧了,就说明体内有炎症,所以要服用消炎药。

6、吃退烧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看有什么禁忌,多大药量什么的。

吃完消炎药多久可以吃退烧药

吃完消炎药不需要时间间隔可以吃退烧药。

由于抗生素和退烧药之间互相不影响药效,所以即使没有时间间隔,一起吃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很介意,觉得两种药物同时吃会有不良反应,可以选择吃完消炎药后半小时再吃退烧药,一般半小时后消炎药基本上就吸收完毕了,也就不会影响之后吃的退烧药了。

宝宝吃退烧药不退烧怎么办 加服一次药物

如果宝宝吃退烧药后,超过4小时都不退烧,可以再吃一次或是更换其他的退烧药物,以加强药效,达到退烧效果。

但是,吃退烧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过频过量,以免出现副作用。两次药物需间隔4小时以上,宝宝如果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建议就诊,不要一直服用,以免延误病情。

宝宝吃退烧药后出汗怎么办 更换衣服

宝宝吃退烧药一般都会出汗,只有出汗了,才能带走体内的热量,要注意宝宝出汗以后,不要再次着凉,不能让宝宝穿湿衣服,要及时更换衣服,让宝宝保持干爽、清洁。

吃了退烧药不退烧怎么办哦

量够了吗?

吃了什么退烧药?

吃退烧药吸收也需要时间

体温多少度?

38.5度以上可以口服退烧药

吃退烧药按公斤体重计算

量不够起不到作用

宝宝发烧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

建议验一下血常规

了解病因,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

老人发烧​退烧药​要慎重

老人感冒发烧再正常不过了,而退烧最简单的法就是退烧药。医生则说,老人感冒发烧要慎服退烧药。 人的体温调节系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迟钝,神经系统对发烧的感知反应力下降,所以老人发烧比其他人更为频繁。因此也有时候老人发烧了没有知觉,只是身体有点力不从心。 一般家里人最担心的就是老人感冒,他们抵抗力差,因此一旦发烧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烧药退烧药是在每个药店都能买到的,人们一般是进入药店后描述自己情形,药店服务员就会给你拿药。虽然退烧是要退烧药,但是老人使用退烧药一定要慎重。 老人慎重服用退烧药,原因有以下

月经期间发烧可以药吗 月经期间发烧能退烧药

虽然退烧药可能引起部分人的不适,但一般不会引起月经发生推迟,月经推迟和内分泌失调等现象,所以在正确服用退烧药的前提下月经期间是可以退烧药的。

两岁小孩发烧呕吐怎么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 是否给孩子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

喝了退烧药还能贴退烧贴吗 喝退烧药没效可以贴退烧贴吗

退烧药没有效果是可以贴退烧贴的,退烧贴是物理降温,退烧药是药物作用,药物作用不起作用时可以贴退烧贴帮助身体降温,但一般不建议同时使用,以免损耗身体。

宝宝退烧药出汗怎么 监测体温

宝宝退烧药出汗,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给宝宝监测体温,如果宝宝体温下降到38.5℃以下,代表药物起作用了,加强护理即可好转,每1-2小监测体温一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

处理宝宝发烧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发热捂汗 可以帮助退烧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或是干脆喝碗姜汤盖上大棉被。有的老人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千万别再受寒;有的家长则表示,穿得厚点是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李栋方介绍,孩子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确实可能出现头部滚烫、手脚冰凉情况,但不能一味盖被子或加衣服,正确做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而手脚部位则要适当保暖。 “很多老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

宝宝退烧降至38℃最佳

补课1:宝宝发烧为何会反复?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解释,宝宝发烧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其实这种上升并非坏事,沈振宇提醒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发烧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

孩子发烧不退怎么

1、如果孩子只是发烧,不超过38度5,没有别的不适,就不用太担心。可以先给孩子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再给孩子退烧药和消炎药(最好是儿童专用药),多喝水,少量多饮。一般发烧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没有哪个孩子发烧一天就好,都会有个过程的。 2、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度5,喝了退烧药,几次之后(一般隔4小时一次)仍不退烧。就要去医院最检查了,如果孩子没有其它不适,化验血会显示血象高,一般为细菌性感染。可以先打个小针,退烧效果好一些,尽量不要选择打吊瓶,打吊瓶多了影响孩子免疫力。打完小针再退烧药和消炎药。

5个常见用药误区

误区一:发烧是一种病,退烧药用来治“发烧病” 很多家长总会把发烧当成一种病,而退烧药就是治疗发烧的药物。何丽雅医师提醒大家,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的。退烧药也仅仅是帮助机体降低升高的体温,避免体温过高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因此只要病因持续存在,发热也会继续。 误区二:擅自减少退烧药的使用剂量 “是药三分毒”是如今很多家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尽量不药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人也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比如已经体

宝宝退烧药多少度 注意事项

提醒家长,当宝宝一天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建议选择单一退烧药,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得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给宝宝退烧药时,还应该注意多喝水,同时要继续进行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