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易发人群 慢性肝炎患者
肝癌易发人群 慢性肝炎患者
以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丙型肝炎。长期慢性肝炎是肝癌的首发病因,这是因为肝部炎症反复发作,会使肝细胞有序的结构排列发生变异,整个肝的内部结构混乱甚至“ 坍塌”,最终演变成肝癌。
肝癌易发人群有哪些
▲乙丙肝病人: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确实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多,这种危险性高达10.7倍之多。有学者认为,肝炎病毒引发肝癌的途径,是由于先有肝炎病毒酿成肝炎,肝炎又导致肝硬变,使肝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继而发展成肝癌;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慢性肝炎可以不经过肝硬变阶段而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但他们不同的观点中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肝炎病毒可能是人类肝癌发病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启动因素。▲中老年人:大多数肝癌的高发年龄在四十岁以后。这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所以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之间是个高发年龄段。此外,肝癌的发生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衰退有关。人到中年以后,胸腺逐渐萎缩,因而与胸腺内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免疫功能也逐渐减弱,人体不能有效地排斥异常的细胞,癌症也就趁机萌发。▲男性:患肝癌的男性病人明显地多于女性。一般情况下,肝癌男女之比为7:1~10:1之间,即男性肝癌病人数是女性的7―10倍。肝癌为什么以男性为高危人群,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不过,有很多的医学专家分析认为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对某些肝癌致病因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饮食不洁者: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食含亚硝酸盐食物以及食物中微量元素硒的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明确其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同时它也是肝癌的辅助病因之一。亚硝酸盐存在于自然界的很多食物中,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是4毫克/公斤,豆类更高,可以达到10毫克/公斤。亚硝酸的盐是不会蓄积在体内的,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日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量的亚硝酸盐对能人体产生很大危害,它可以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这类物质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嗜烟酒者:有酗酒嗜好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很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非常深切。如果再加大量吸烟,就会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促进肝癌的发生。严格地讲,饮酒不是患病的直接原因,但饮酒是致癌物的助手或推销员,能促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另外,酒精可以刺激垂体的分泌,加快细胞分裂的速度,增加癌症发生的易感性。
喝什么茶对肝脏好 灵芝甘草益肝茶
材料:灵芝10克,甘草8克。
做法:将灵芝和甘草洗净研成粉末,放入茶杯中,加适量沸水冲泡,盖上杯盖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用。
功效:补肝益气,保肝强身,适宜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肝炎病毒感染者饮用。
禁忌人群:慢性活动性肝炎人群不宜饮用。
膀胱癌易发人群
1、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的工种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工等,可有膀胱肿瘤的高发生率。
2、吸烟也是一种增加膀胱肿瘤发生率的原因。近年研究显示,吸烟者在尿中致癌物质色氨酸的代谢增加50%,当吸烟停止,色氨酸水平回复到正常。
3、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异常色氨酸的异常代谢可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3-羟-2-氨基苯乙酮、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能直接影响到细胞的RNA和DNA的合成。这些代 谢产物经过肝脏作用排泄入膀胱,由β-葡萄糖醛酸甙酶作用后,具有致癌作用。
4、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膀胱壁长期慢性的局部刺激,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的长期刺激以及尿路梗阻,均可能是诱发癌肿的因素。而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可诱致癌变。
5、药物如大量服用非那西汀类药物,已证实可致膀胱癌。
6、寄生虫病如发生在膀胱内,亦可诱发膀胱癌。
肝病患者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肝病患者一旦发展到肝癌阶段,那么病情就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疗效目前来讲,并不是那么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难以早发现。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大于5cm的肝癌又很难根治。从无症状的肝癌发展到有轻微征兆的临床早期,月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而如果错过这一段时间,治愈率将大受影响,因此,肝病患者如何发现早期肝癌就成为了治疗中的重点。
观察症状判断早期肝癌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一旦出现早期肝癌,患者可有食欲下降、疲乏无力、肝区不适、上腹胀满等肝癌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肝癌患者独有,肝病患者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或者重度脂肪肝、酒精肝等患者都可出现此种症状。而且出现这种症状时,在没有详细诊断的情况下,往往会误诊为肝炎发作、胆囊炎等而贻误病情。
哪些人属于肝癌高危人群
①五年以上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②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炎病史;③长期嗜酒者;④临床诊断为持硬化者;⑤有肝癌家族史者;⑥目前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曾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
通过检查发现早期肝癌
①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尤其是AFP,如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持续2个月,无活动性肝炎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
②B超声显像可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好的超声仪以及有经验的医师仔细检查能检出1cm直径的肝癌。并鉴别占位病变是囊性或实性,了解肝癌与肝内重要血管的关系和肝内及邻近器官的播散及浸润情况。显示肝内门静脉及其属支是否有瘤栓等。
③CT和磁共振成像扫描是进一步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CT是目前检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采用适当的增强方法,病灶检出率可在90%以上。有时。CT对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肝病专家指出,如果你是属于以上肝癌高发人群中的其中之一,那么一定要提高警惕,不仅要做好目前的疾病控制,更要在生活中等各个方面多加注意,以更好的预防、发现早期肝癌。
肝癌预防提倡三查两早
于是,对于肝癌的预防,我们提倡三查二早。
三查指的是三级普查管理 根据肝癌危险程度,一般把肝癌好发人群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
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
第三类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三级普查即根据三类人群进行不同的检查。一般高危人群每3 个月做一次相关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超声),中度危险人群至少每半年做一次检查,低度危险人群每一年做一次相关检查。查出可疑病例时,应进一步进行CT、磁共振或动脉造影,直到排除肝癌。
两早指的是早预防和早诊断,临床实践证明,直径小于3 厘米的小肝癌和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截然不同。中晚期肝癌,常伴有肝内外转移,无法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和药物治疗难有成效。但早期诊断出的小肝癌,手术切除、栓塞、消融等治疗方法都不错。早预防则是避免肝炎传播,避免酒精、药物等给肝脏造成损害,最大程度地预防或缓解肝纤维化进展等。
高危人群如何能早期发现肝癌
在高危人群中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1)甲胎蛋白(AFP):抽2毫升血进行化验检1查,每3~4个月进行1次。
(2)B超检查:禁食、禁水4~6小时后进行检查,每3~4个月进行1次。
以上这2种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容易进行大范围普查。在定期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再采用其他特殊检查方法进行确定。
那么,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部分人群:
1、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炎患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癌发生的倾向明显增大。这时,除了病毒的因素外,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将大大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2、生活在肝癌高发区
研究表明,肝癌高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玉米、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饮水污染是肝癌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形成地区性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3、有肝癌家族史
肝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研究表明,肝癌发生的家族性是由肝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决定的。
养护肝脏5大药膳食疗方法
1、芪草炖乌鸡
用料:雌乌鸡1只,黄芪30~60克,冬虫夏草2根。
做法:乌鸡除内脏,洗净入锅,再放入黄芪、冬虫夏草,先用武火煮,然后用文火煨炖,熟后放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即可。
吃法:吃肉喝汤,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补虚填精。
适合人群:慢性肝病气血亏虚者,这类患者的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易感冒。
2、女贞枸杞瘦肉汤
原料:瘦肉250克,女贞子30克,枸杞15克,大枣5枚。
做法:将女贞子、枸杞、大枣、瘦肉洗净后,一同放进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文火慢炖2~3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吃法:吃肉喝汤,适量食用。
功效:滋养肝肾。
适合人群:慢性肝炎肝肾阴虚者,这类患者的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腰酸乏力、头晕眼花、潮热盗汗、口渴。
3、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大枣20枚。
做法:将粳米、大枣分别淘洗干净,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后,再下茯苓粉,再煮沸后即可食用。
吃法:空腹食用,也可根据口味适量加点红糖。早、晚2次服用。
功效:健脾养肝,利湿祛邪,补而不腻。
适合人群: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炎患者。
4、薏仁粥
原料:薏仁60克,山药6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将薏仁、山药、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
吃法: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
适合人群:慢性肝病脾虚不运者,这类患者的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厚腻等。
5、白茅根瘦肉汤
原料:瘦肉250克,白茅根60克。
做法:将白茅根洗净,切段,再将瘦肉洗净,切块,然后再将白茅根和瘦肉一起放进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文火慢炖,至肉熟烂即可食用。
宫颈癌易发人群
诊断为宫颈炎时要进行抗炎、抗病毒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已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放疗,但早期患者适宜手术。
有的患者很可能因治疗失去生育器官、女性激素供应器官等,提前进入更年期,还可能影响到性生活,此时更需要家人关心和关爱,尤其是丈夫的理解与呵护。
高危人群:18岁以前有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吸烟、配偶性生活混乱、患有重度宫颈糜烂。
宫颈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51岁,但主要好发于两个年龄段:30-39岁和60-69岁,目前还有年轻化趋势。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宫颈癌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从正常宫颈发生炎症到癌前病变,最后到宫颈浸润癌一般需要6-8年,其中一部分低级病变还会逆转或自然消失。
所以30-39岁和60-69岁的女性,如果出现血样白带或性交后阴道少量流血,应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凡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每年最好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同时做一个防癌宫颈刮片,必要时可做阴道镜检查或宫颈活检,以便在早期发现病变。
宫颈癌的诱发环境:大量资料证实,宫颈癌的发生与早婚、早育、多育及慢性宫颈炎有关。所以,女性在做妈妈之前一定要做好宫颈癌的防范措施,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保证,也还是对后代的负责:
研究证明:宫颈癌是一个具有明显亲友型遗传特征的恶性疾病。最新的调查数字显示:如果家族中的宫颈癌病人是远亲(表姐妹或曾祖母),那么亲人的患病几率将略高于常人平均危险系数。因此,很多女性而宫颈癌是由一系列发展而来:CINI-CINII-CINIII-宫颈癌。因此为了规避风险,建议平时吃一些人参稀有皂苷等天热抗癌特性药物,其中尤以人参皂苷Rh2的抗癌活性最强,不仅能够预防正常细胞癌变,抑制癌细胞增殖,还能预防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各类疾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性生活适度、性伴侣固定、尽量减少流产次数等。
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90%到95%的早期宫颈癌都能经一次宫颈细胞涂片检查得以发现。有了性生活后,应该每年检查1次,假如结果正常,可适当延长检查间隔时间。
及时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
学会观察白带和阴道出血等现象。白带增多、有异味、阴道异常出血等都是宫颈癌的前期表现。
肝癌易发人群 有肝癌家族史者
研究表明,肝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某些遗传缺陷会导致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揭秘慢性肝炎反复发作的四大原因
慢性肝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1、盲目治疗,错误用药,都会造成药物性肝损害,严重的还会导致重症肝炎的发生。
2、治疗不有效,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由于没有清除掉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而盲目停药,结果导致了病毒指标转阳,病情复发。
3、饮食不节,主要是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了肝脏损伤加重,从而导致了慢性乙肝的复发。
4、过度劳累(包括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可以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肝病毒复制加剧,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炎复发。
怎样预防慢性肝炎演变为肝癌
除了病毒因素外,还需要有致癌物质刺激诱发的双重作用,如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共同作用才致癌变。饮水中的亚硝胺,肉制品如火腿、香肠、成肉、咸菜等中的亚硝酸盐也有致癌作用,烧烤或油炸焦了的荤食如排骨,烤鸡、烤鸭、烤鱼、煎蛋等也都含有致癌因子。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应该少吃一些致癌物质。
慢性肝炎患者,因此自身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样也很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发生病变。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清除这些细胞,这样就不至于患上癌症。只有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容易发生癌变。因此,患者平时可以多进行运动,这样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可以有效的预防肝癌的发生。
慢性肝炎反反复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了解完慢性肝炎复发的原因,我们就应该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复发危害自身身体健康。
肝癌和哪种肝炎最相关
肝癌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50%~80%以上的肝癌因持续的乙肝病毒感染所致,25%因持续的丙肝病毒感染。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经过慢性发展,约25%~40%最终发生严重的肝硬化或合并肝癌。
一项研究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86.2%,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非感染者的13.52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丙肝病毒感染率为11.73~19.7%,丙肝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非感染者的6倍左右;而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混合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非感染者的32.46倍。
可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有很大可能发展为肝癌,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接受正规治疗。另外甲型、戊型、庚型肝炎并未发现与肝癌有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