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偏差有哪些表现
孩子的性格偏差有哪些表现
在新生命的最初几年,性格偏差是值得父母关注的——
0~3岁的宝宝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一些性格的偏差会在身上出现,父母如果无视孩子这些偏差,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偏差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如果父母有意识去矫正这些偏差,那么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康,更顺利……
性格偏向1 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 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3.行为比较缓慢退缩;情绪比较平静。
4.依赖性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
爱心提醒
面对娇娇的胆小与敏感,脾气急躁的妈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但是妈妈的急躁越发使娇娇变得更胆小,而不能真正地帮助娇娇成长。
克服性格偏差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能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调整:
1.娇娇在接触和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妈妈前期陪伴,在娇娇渐渐熟悉的基础上,妈妈有意识地让娇娇表现自己。例如娇娇要进幼儿园了,妈妈可以先提前带娇娇去幼儿园中玩几次;进入幼儿园之后,妈妈可以陪娇娇在班级中玩一会再离开,使娇娇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
2.设置“最近发展区”的任务给予挑战,激发娇娇内在的能力。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娇娇目前没有达到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可以达到的一种发展水平。例如娇娇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妈妈可以引导娇娇拉着妈妈的手而转到前面来。
性格偏向2 胆大迫人的冒险性格
强强突然看到了放在书架中一件玻璃制品,已经对玩具很厌倦的他,立刻给妈妈要“我要玩,我要那个老虎,我要……”,妈妈立刻给强强打开了电视中卡通片,想转移强强的注意力,可是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她发现强强已经爬到了沙发的靠背上,强强正在斜斜晃晃地想站起来……恐怖的后果,使妈妈只好自己将玻璃老虎递给了强强,但一会儿,妈妈就听见了强强用力把玻璃老虎投向墙壁的声音……
强强总是使当妈妈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会儿他可能去触摸饮水机的开关;一会儿他又可能爬窗台……虽然强强的额头已经被摔出了大疤,屁股也多次被爸爸教训,但他还是在不停地惹麻烦,去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
其实强强属于一种冒险型性格,这种性格的典型特征是:
1.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习惯性地动手去摸摸东西,用脚去踢踢周围的物品。
2.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从不考虑后果,也记不住以前得到的教训。
3.喜欢攻击、侵犯他人,逆反心理比较强。
爱心提醒:
强强的这种冒险性格偏向,迫使爸爸妈妈软硬兼施,爸爸以巴掌“狠心”地教训了强强多次,妈妈也一直不断地以“乖宝宝”利诱,但仍不能使强强发生改变。那怎么办呢?
1.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气氛,减少或杜绝一些暴力刺激的来源,使强强在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氛中能静心从事一些阅读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从而减少他冒险行为的可能性。
2.对强强的行为活动设定规则,并坚决按照这种规则来约束强强的要求与行为。例如对一些摆设类的物品,只能观赏而不能拿来做玩具,这种规则之下,妈妈和强强之间没有任何的协商或者条件交换。无论强强怎样的要求,采取怎样的冒险行为,妈妈都不能允许他拿这一物品。这样才能使强强意识到冒险行为并不一定会自己得到满足,学会放弃。
3.对强强的冒险性格偏向,妈妈可以先从外部控制他冲动的情绪,再渐渐让他学会自我控制,而不能因为强强的行为引发自己的消极情绪,从而造成对强强更进一步的消极暗示。
性格偏向3 特别“乖”的冷漠性格
蒙蒙的妈妈一直感到很庆幸,自己家的蒙蒙特别的乖。吃饭穿衣蒙蒙也任大人的摆布;客人往来,妈妈出门,蒙蒙也不会在意……但是,当蒙蒙进入到托儿所之后,表现的与其他小朋友有些疏远,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也不会还手;对老师的表扬不去争取,对老师的批评也似乎不在意……
蒙蒙的乖使妈妈放松了对蒙蒙的关注,从而使蒙蒙有更多的时间一个人自得其乐,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少给予关注,养成了一种对外界环境冷漠而不敏感的性格倾向。这种性格倾向的典型特征是:
1.对外界环境极少表现出普通孩子的兴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开心与否,他都没有明显的反应。
2.比较温顺,行为和生活却很有规律。
3.很少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
4.没有表现出有固定的亲密依恋的人。
爱心提醒:
在一个强调情商的社会中,蒙蒙的冷漠不敏感可能会影响到她将来的发展,因此妈妈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及早采取措施来帮助蒙蒙改变这种冷漠的性格偏向,具体来说,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减少蒙蒙一个人独处或者蒙蒙单独和玩具在一起的时间,爸爸妈妈要多多陪伴蒙蒙,多与蒙蒙交流自己的感受,少批评蒙蒙,帮助蒙蒙打开自己的心扉,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2.爸爸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帮助蒙蒙交一些同伴朋友,使蒙蒙能在与他人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主动表达自我,体验游戏的乐趣,理解他人的感受。爸爸妈妈可以多带蒙蒙外出,通过环境的改变、新奇刺激的出现等方式,激发蒙蒙对外界环境的兴趣。
3.爸爸妈妈可以指导蒙蒙喂养小动物,从而激发蒙蒙的爱心以及责任心。
性格偏向4 冲动把人累的多动儿
巍巍,一个让幼儿园老师既喜欢又头痛的孩子,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聪明可爱,对他“头痛”是因为他的“无规则纪律”。他总是喜欢动个不停,不是去捉弄其他的小朋友一下,就是突然把自己刚搭拼好的积木向地上一推,或者他就仅仅是在班级内走来走去,就是不能安静坐一会。当然这样来形容他也有一些不妥,因为在他喜欢的卡通片之前,巍巍可以安静地坐半个小时,但除此之外,似乎很难找到其他的“法宝”能使巍巍静静地坐一会……
巍巍虽然能够在喜欢的卡通片前“坐下来”,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和场合他却“坐不定”,这说明他是一个具有多动倾向的孩子,他具有一定的冲动的性格偏差,这类偏差的典型特征是:
1.喜欢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很难将精力集中于某一件事情,喜欢的事情也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2.精力充沛,行为多动,但有的时候能偶尔专注与感兴趣的事情上,虽然时间极短。
爱心提醒:
对于巍巍的这种性格偏差,妈妈在帮助巍巍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环境入手,减少环境中新奇多样的刺激与诱惑,使巍巍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比较自然地安静地从事目的明确的活动。
2.设立目标,培养巍巍的耐性。例如对巍巍的延迟满足能力加以训练,根据巍巍在活动过程中坚持的时间不同而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父母要对巍巍活动的过程多加关注,而减少对巍巍活动的结果关注,树立巍巍对活动本身的内在兴趣,从而使父母对巍巍活动的外部控制转换成为巍巍自身对活动的内在约束。
性格偏向5 执拗遭人恼的倔强儿
乐乐,人虽然小但是脾气却很大,一旦他自己认准的事情,他就会倔到底地坚持。前面妈妈答应周末带乐乐去动物园,到了周末因为天下雨,所以妈妈就取消了计划。可是乐乐却不依不饶,一直坐在门口哭,“我要去动物园……动物园……”
乐乐执拗的行为中反映出他的一种倔强的性格偏向,这种性格偏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是:
1.在涉及到乐乐自己的一些事情上,如果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无论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否理解,他都会给出他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2.任性,重复坚持自己的意见;打骂对他没有明显效果。
爱心提醒
对乐乐的这种任性,爸爸妈妈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孩子内在真正的需要。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无理要求时,或许他的目的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2.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任性”来对抗孩子的任性。必要时不妨适当“让步”,首先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再教育他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避免类似行为的再一次发生。
3.父母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启发孩子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增加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爸妈需要警惕孩子的五种性格偏向
性格偏向1: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3.行为比较缓慢退缩;情绪比较平静。
4.依赖性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
爱心提醒:
面对娇娇的胆小与敏感,脾气急躁的妈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但是妈妈的急躁越发使娇娇变得更胆小,而不能真正地帮助娇娇成长。
克服性格偏差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能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调整:
1.娇娇在接触和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妈妈前期陪伴,在娇娇渐渐熟悉的基础上,妈妈有意识地让娇娇表现自己。例如娇娇要进幼儿园了,妈妈可以先提前带娇娇去幼儿园中玩几次;进入幼儿园之后,妈妈可以陪娇娇在班级中玩一会再离开,使娇娇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
2.设置“最近发展区”的任务给予挑战,激发娇娇内在的能力。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娇娇目前没有达到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可以达到的一种发展水平。例如娇娇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妈妈可以引导娇娇拉着妈妈的手而转到前面来。
性格偏向2:胆大迫人的冒险性格
强强突然看到了放在书架中一件玻璃制品,已经对玩具很厌倦的他,立刻给妈妈要“我要玩,我要那个老虎,我要……”,妈妈立刻给强强打开了电视中卡通片,想转移强强的注意力,可是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她发现强强已经爬到了沙发的靠背上,强强正在斜斜晃晃地想站起来……恐怖的后果,使妈妈只好自己将玻璃老虎递给了强强,但一会儿,妈妈就听见了强强用力把玻璃老虎投向墙壁的声音……
强强总是使当妈妈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会儿他可能去触摸饮水机的开关;一会儿他又可能爬窗台……虽然强强的额头已经被摔出了大疤,屁股也多次被爸爸教训,但他还是在不停地惹麻烦,去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
其实强强属于一种冒险型性格,这种性格的典型特征是:
1.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习惯性地动手去摸摸东西,用脚去踢踢周围的物品。
2.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从不考虑后果,也记不住以前得到的教训。
3.喜欢攻击、侵犯他人,逆反心理比较强。
爱心提醒:
强强的这种冒险性格偏向,迫使爸爸妈妈软硬兼施,爸爸以巴掌“狠心”地教训了强强多次,妈妈也一直不断地以“乖宝宝”利诱,但仍不能使强强发生改变。那怎么办呢?
1.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气氛,减少或杜绝一些暴力刺激的来源,使强强在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氛中能静心从事一些阅读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从而减少他冒险行为的可能性。
2.对强强的行为活动设定规则,并坚决按照这种规则来约束强强的要求与行为。例如对一些摆设类的物品,只能观赏而不能拿来做玩具,这种规则之下,妈妈和强强之间没有任何的协商或者条件交换。无论强强怎样的要求,采取怎样的冒险行为,妈妈都不能允许他拿这一物品。这样才能使强强意识到冒险行为并不一定会自己得到满足,学会放弃。
3.对强强的冒险性格偏向,妈妈可以先从外部控制他冲动的情绪,再渐渐让他学会自我控制,而不能因为强强的行为引发自己的消极情绪,从而造成对强强更进一步的消极暗示。
性格偏向3:特别“乖”的冷漠性格
蒙蒙的妈妈一直感到很庆幸,自己家的蒙蒙特别的乖。吃饭穿衣蒙蒙也任大人的摆布;客人往来,妈妈出门,蒙蒙也不会在意……但是,当蒙蒙进入到托儿所之后,表现的与其他小朋友有些疏远,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也不会还手;对老师的表扬不去争取,对老师的批评也似乎不在意……
蒙蒙的乖使妈妈放松了对蒙蒙的关注,从而使蒙蒙有更多的时间一个人自得其乐,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少给予关注,养成了一种对外界环境冷漠而不敏感的性格倾向。这种性格倾向的典型特征是:
1.对外界环境极少表现出普通孩子的兴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开心与否,他都没有明显的反应。
2.比较温顺,行为和生活却很有规律。
3.很少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
4.没有表现出有固定的亲密依恋的人。
爱心提醒:
在一个强调情商的社会中,蒙蒙的冷漠不敏感可能会影响到她将来的发展,因此妈妈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及早采取措施来帮助蒙蒙改变这种冷漠的性格偏向,具体来说,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减少蒙蒙一个人独处或者蒙蒙单独和玩具在一起的时间,爸爸妈妈要多多陪伴蒙蒙,多与蒙蒙交流自己的感受,少批评蒙蒙,帮助蒙蒙打开自己的心扉,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2.爸爸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帮助蒙蒙交一些同伴朋友,使蒙蒙能在与他人玩耍的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主动表达自我,体验游戏的乐趣,理解他人的感受。爸爸妈妈可以多带蒙蒙外出,通过环境的改变、新奇刺激的出现等方式,激发蒙蒙对外界环境的兴趣。
3.爸爸妈妈可以指导蒙蒙喂养小动物,从而激发蒙蒙的爱心以及责任心。
性格偏向4:冲动把人累的多动儿
巍巍,一个让幼儿园老师既喜欢又头痛的孩子,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聪明可爱,对他“头痛”是因为他的“无规则纪律”。他总是喜欢动个不停,不是去捉弄其他的小朋友一下,就是突然把自己刚搭拼好的积木向地上一推,或者他就仅仅是在班级内走来走去,就是不能安静坐一会。当然这样来形容他也有一些不妥,因为在他喜欢的卡通片之前,巍巍可以安静地坐半个小时,但除此之外,似乎很难找到其他的“法宝”能使巍巍静静地坐一会……
巍巍虽然能够在喜欢的卡通片前“坐下来”,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和场合他却“坐不定”,这说明他是一个具有多动倾向的孩子,他具有一定的冲动的性格偏差,这类偏差的典型特征是:
1.喜欢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很难将精力集中于某一件事情,喜欢的事情也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2.精力充沛,行为多动,但有的时候能偶尔专注与感兴趣的事情上,虽然时间极短。
爱心提醒:
对于巍巍的这种性格偏差,妈妈在帮助巍巍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环境入手,减少环境中新奇多样的刺激与诱惑,使巍巍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比较自然地安静地从事目的明确的活动。
2.设立目标,培养巍巍的耐性。例如对巍巍的延迟满足能力加以训练,根据巍巍在活动过程中坚持的时间不同而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父母要对巍巍活动的过程多加关注,而减少对巍巍活动的结果关注,树立巍巍对活动本身的内在兴趣,从而使父母对巍巍活动的外部控制转换成为巍巍自身对活动的内在约束。
性格偏向5:执拗遭人恼的倔强儿
乐乐,人虽然小但是脾气却很大,一旦他自己认准的事情,他就会倔到底地坚持。前面妈妈答应周末带乐乐去动物园,到了周末因为天下雨,所以妈妈就取消了计划。可是乐乐却不依不饶,一直坐在门口哭,“我要去动物园……动物园……”
乐乐执拗的行为中反映出他的一种倔强的性格偏向,这种性格偏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是:
1.在涉及到乐乐自己的一些事情上,如果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无论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否理解,他都会给出他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2.任性,重复坚持自己的意见;打骂对他没有明显效果。
爱心提醒:
对乐乐的这种任性,爸爸妈妈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孩子内在真正的需要。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无理要求时,或许他的目的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2.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任性”来对抗孩子的任性。必要时不妨适当“让步”,首先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再教育他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避免类似行为的再一次发生。
3.父母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启发孩子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增加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孩子的性格偏差有哪些表现
0~3岁的宝宝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一些性格的偏差会在身上出现,父母如果无视孩子这些偏差,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偏差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如果父母有意识去矫正这些偏差,那么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康,更顺利……
性格偏向1 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 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如何防止孩子内向
1、多和同龄人交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那么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因为,在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时,孩子会全身心放松、无拘无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爸妈要及时鼓励、强化,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有所帮助。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爸爸妈妈要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到同龄小朋友的家里做客。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会主动带小伙伴参观家里,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增强了自信心,塑造了开朗的性格。
2、营造和睦的氛围
在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爸爸妈妈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活动,要保留孩子对合理要求的选择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心情轻松愉快,言语无拘无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乐于同爸妈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主动与孩子交流
当孩子放学回家时,应主动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并让孩子谈谈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到孩子。
4、让孩子锻炼独立
爸爸妈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如买东西、去邻居家借东西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性格就会比以前开朗多了,可以让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内向就会改变。
5、保护孩子自尊心
爸爸妈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轻易剥夺孩子的“发言权”。父母还要有意培养孩子应对困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
5、爸妈的良好影响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爸爸妈妈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爸妈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内化为孩子的性格。爸妈开怀大笑,孩子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爸妈怒气冲天,孩子就会吓得胆战心惊。所以,爸爸妈妈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到乐观豁达,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
孩子性格跟父亲有关系
孩子性格,由父亲决定?——遗传因素中父亲作用较大
根据遗传学所讲,孩子的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是后天因为环境之类的因素慢慢培养形成的。根据心理遗传学家的观点,子女从父母身上遗传的DNA,是能够影响孩子性格的一些地方的,换句话就是说,孩子性格中的激动、胆怯等性格表现大部分是通过遗传来获得。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者,对遗传和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项实验,这项试验主要是用了刺激豚鼠大脑的方法,在进行试验的时候,研究人员大部分是对雌性和雄性基因携带者进行对比。在进行了这个实验以后,研究者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雌性基因在后代智力遗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后代的性格(感性和情绪)大部分是因为雄性遗传基因。可以这样子说吧,母亲大部分是决定智力,父亲大部分是决定性格。
孩子性格,由父亲决定?——后天因素中父亲作用较大
孩子的性格除了会有遗传的影响外,孩子的性格其实还会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就像巴普洛夫之前讲过的话“性格是天生与后天的合金,性格除了受到祖传基因的影响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得到完善。”
在进行了若干的研究后说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子一个结论,在孩子后天性格的培养过程中,父亲的影响其实对比母亲来讲是要大很多的,并且这样子的情况通常在女孩子的身上表现的比较明显。好比心理学家之前提及的,父亲在女孩子自尊感的建立、身份感的获得、善良个性的的塑造的时候,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出来比母亲重要。所以,有心理专家这样子说,要是父亲的角色扮演得好,父亲给孩子传授的经验教训,是能够让孩子拥有更加好,更加有优势的性格的。
孩子的性格偏差有哪些表现
性格偏向1 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 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3.行为比较缓慢退缩;情绪比较平静。
4.依赖性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
爱心提醒
面对娇娇的胆小与敏感,脾气急躁的妈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但是妈妈的急躁越发使娇娇变得更胆小,而不能真正地帮助娇娇成长。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应主动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并让孩子谈谈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可以让孩子出去主动热情地欢迎他们,并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也加入到大人的谈话中去,谈谈自己的见闻和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观点。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如买东西、去邻居家借东西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性格就会比以前开朗多了,可以让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内向就会改变。
怎么对待叛逆期的孩子 切忌打击孩子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行为,非常的不满。
在观念中,好孩子=听话的孩子,这种不听话的行为,就是坏孩子的表现,不及时遏制,那么孩子就会变坏!
因此,家长采取强制措施,非打即骂。最后两种结果:表面上恢复到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形象,但实际上暗地里反抗不断;如果孩子性格偏激,那么孩子顺利地往“坏孩子”方向转变,最终无法管制。
孩子的性格由什么决定
孩子性格的形成固然的自然的因素,但是后天的引导培养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孩子的性格由什么决定呢?如何才能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有益的帮助? 不同孩子的性格是各种各样,有的内向,有的活泼,有的喜静,有的好动,有的孩子很不喜欢与外人打交道,有的孩子却十分的自来熟。这些各不相同的性格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对于家长来说,要知道孩子的性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才能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而父母的所作所为对于孩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最先看到,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自已的父母,而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父母的身影也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很重要因素(父母行为影响孩子习惯)。做为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往往温和,人格更为健康。
如果在家庭之中,孩子的父母彼此关心,互相照顾,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也会懂得如何去照顾关爱别人,心中更有爱。而在面对有矛盾出现时,做为父母,要注意不能采用暴力的方法或者是大声的争执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心平气和的去沟通,去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如如果家长总是用大声的辱骂,或者是打架吵架的方式去解决家庭里面的问题,那样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也往往会采用同样的暴力方法。
而想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要注意到。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并不只要物质满足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有爱,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下成长,这样的孩子心理会更为健康坚强。
而有句老话叫做三岁看老,当孩子在3岁左右时,性格特点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所以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来说,3岁之前这段时间相当的重要,要尽力的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人际环境。
从上面也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主要决定于成长的人际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影响更为重要。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爸爸妈妈的脾气性格很容易就成为了宝宝的潜意识里模仿的对象,有时候你们柔和的容忍他了,慢慢他也就学会了容忍。但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有耐心。虽然有先天的因素,可是后天的环境有更长久的影响,为了宝宝先改自己。对宝宝的爱要经常挂在嘴边,从宝宝的角度理解宝宝犯的错误,告诉他你的建议,让他自己选择,如果失败了宝宝会自己知道错了。放大宝宝的优点、多在外人面前表扬他,和他单独相处的时候,谈谈自己小时候的事,自己犯的错误,给他一些建议。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一、多和同龄人交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那么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因为,在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时,孩子会全身心放松、无拘无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爸妈要及时鼓励、强化,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有所帮助。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爸爸妈妈要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到同龄小朋友的家里做客。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会主动带小伙伴参观家里,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增强了自信心,塑造了开朗的性格。
二、营造和睦的氛围
在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爸爸妈妈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活动,要保留孩子对合理要求的选择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心情轻松愉快,言语无拘无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乐于同爸妈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主动与孩子交流
当孩子放学回家时,应主动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并让孩子谈谈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到孩子。
四、让孩子锻炼独立
爸爸妈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如买东西、去邻居家借东西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性格就会比以前开朗多了,可以让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内向就会改变。
五、保护孩子自尊心
爸爸妈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轻易剥夺孩子的“发言权”。父母还要有意培养孩子应对困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
六、爸妈的良好影响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爸爸妈妈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爸妈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内化为孩子的性格。爸妈开怀大笑,孩子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爸妈怒气冲天,孩子就会吓得胆战心惊。所以,爸爸妈妈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到乐观豁达,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
站姿和走姿可以揭示孩子的心理
站姿为什么可以揭示孩子的性格
站姿确实能极大反应出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站立姿势,不同的“站姿”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孩子也是如是。孩子的每次军训,站军姿都是雷打不动的经典项目,目的就是训练孩子的站姿,以此来培养他们军人的性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里芬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了以下规律:
站立时习惯把双手插入裤袋的孩子 少年老成,不轻易向人表露内心的情绪。性格偏于保守、内向。凡事步步为营,警觉性极高,不肯轻信别人。
站立时常把双手置于臀部的孩子 自主心强,处事认真而绝不轻率,具有驾驭一切的野心。他们最大的缺点是主观,性格表现固执、顽固。
站立时将双手握置于背后的孩子 性格特点是守规矩并且习惯于按规矩办事,尊重权威,极富责任感,适合当班级或年级领袖。不过有时情绪不稳定,往往让人摸不透;最大的优点是富于耐性,而且能够接受新思想和新观点。
站立时习惯把一只手插入裤袋,另一只手放在身旁的孩子 典型的90后男孩,性格复杂多变,有时会极易与人相处,推心置腹。有时则冷若冰霜,对人处处提防,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护网。
站立时双脚合并,双手垂置身旁的孩子 性格特点诚实可靠,循规蹈矩而且生性坚毅,不会向任何困难屈服低头。
站立时不能静立,不断改变站立姿态的孩子 性格急躁,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而且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生活方面喜欢接受新的挑战,是一个典型的行动主义者。
无独有偶,英国的教育学者大卫-理查德森通过对地铁里孩子们站姿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规律。如果父母带着孩子乘坐地铁,可以通过孩子抓车顶吊环的方式来判断其性格:
只用指尖勾住吊环的孩子 其独立自主心极强。如果是男孩子,他个性比较高傲,虽然他有时也听别人的话,但决不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