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应注意什么
吃鱼应注意什么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痛经可以用吃蛋黄的方法吗
人一生中受过慢性疼痛的折磨,尤其是女性。营养学家指出,鱼、蛋黄和人造黄油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女性需要摄入每公升75到99才能保证骨质的健康,如果低于每公升25毫克患慢性疼痛的几率就会增大,特别是孕妇、母乳喂养的女性以及老年妇女应该每天摄取足够的维他命D,以缓解慢性疼痛。据调查,蛋黄中含有宝贵的维生素D,在蛋清中是没有的,所以要摄取维生素D,蛋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女性吃鸡蛋不要过多,特别是妊娠期的妇女,每天吃1个蛋黄为宜,因为一个蛋黄就包含了健康成年人每天应当摄取的胆固醇数量的三分之二,吃多了就有可能引起胆结石等,还对宝宝的健康会有不利影响。
女性冬季养生美容饮食
1.每天吃一个鸡蛋,同米饭一起吃。鸡蛋里含有人体不可少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而米中正好缺少氨基酸。二者同时吃,会让人更好地吸收大米中的蛋白质,还能控制饮食的热量。
2.肉食每人每天至少吃50克,但不超过100克,老人宜多喝肉汤。
3.每天午餐和晚餐必有一道海藻菜或紫菜汤,日本人普遍爱吃海带、紫菜和石花菜。
4.每餐尽量做到品种多、数量少。花样繁多的各种菜肴、羹汤和主食都用小碟、小碗盛装,以吸引食欲,确保每顿都摄入多种营养成分。
5.每天都吃鱼,而且吃鱼应多于其他家禽。鱼中富含使细胞新生的核酸和稀释血液的EPA,可预防心肌梗死,使人更好地吸收动物蛋白质。
6.每天至少吃一次豆腐之类的大豆食品。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纤维素、氨基酸和维生素,而且易消化,是防老抗病的佳品。
7.做菜少放食盐,适量添加醋、蒜、芥末、辣椒和香辛料等调料,使菜的味道更佳。日本许多菜肴都要加芥末油。
8.菜肴应讲究荤素搭配。鱼、肉类食品和菜蔬、豆制品及五谷杂粮各占一半, 确保纤维素和维生素的同时吸收。
9.每天不忘喝牛奶吃乳制品,女性比男性多吃一倍。牛奶、酸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成分。
孕妈妈吃鱼好吗
孕期吃鱼有助宝宝大脑发育
鱼对于孕妇来说是很好的食物。鱼肉和鱼油都富含ω-3脂肪酸,而ω-3脂肪酸对宝宝的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孕妇本身也是有很大好处的。研究表明,孕期摄入足够的ω-3脂肪酸,不仅能够促进宝宝视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减少宝宝出生后过敏的几率。此外ω-3脂肪酸还能降低早产、先兆子痫及产后抑郁的风险。
孕期吃鱼宝宝更聪明 但千万别吃这几种鱼
虽然孕期吃鱼好处多多,但如果吃了被重金属(比如汞)污染的鱼,则反而会影响宝宝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孕妈妈在吃鱼时,一定要避开以下几种鱼。
汞含量高的鱼:有的鱼类汞含量非常高,如鲨鱼、鲭鱼王、旗鱼以、方头鱼,汞对于人体的伤害力非常强,很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大脑生长发育,这样很容易导致畸形儿。如果孕妇已经吃了上述四种鱼,也不必惊慌,因为吃这些鱼的危害在于汞的长期积累,偶尔吃一顿两顿是没什么大碍的。因此,要保护未出世的宝宝的健康,孕妇要尽量避免再吃这四种鱼类。
被污染的鱼:孕期最好不要吃污染水域的鱼,化工厂里的工业废气、废水以及废渣不断地排放在水域中,然后毒性潜入鱼类体内,使得鱼肉中的镉、铅、汞等重金属含量增,同时胎儿的敏感性非常强,非常容易出现中毒的现象。
孕妈妈吃鱼应避开这两个部位
除了不吃被污染的鱼,孕妈妈在吃鱼时还应避开含汞量高的部位。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
测定结果显示,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为鱼头>鱼皮>鱼肉>鱼子。其中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因此,建议孕妈妈在购买鲫鱼时最好选择个头小(鱼龄小)的鱼,吃鱼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吃鱼头和鱼皮。
吃鱼眼睛可以明目吗
吃鱼有利于明目,因为鱼体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保护眼组织的作用。中老年人多食鱼,有助于预防老年性的眼底黄斑退化和视网膜病变。
这些病症常是造成中老年人视力下降、失明的重要原因。
然而,科学研究新发现,吃鱼虽能护眼,但吃得太多对眼反而有害。
食鱼量达到某一程度后,对眼底黄斑退化的预防作用不升反降。
研究认为,吃鱼太多会影响到维生素C、E等的吸收。
维生素C、E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有增加眼部血管弹性和能透性的作用,并有预防自由基对眼组织伤害的作用。
专家们因而提出,食鱼应适可而止,从保护眼睛健康角度看,最好是每周食鱼一次,吃多了就不再起积极作用,人们应更多地食用蔬菜和水果,以全面补充对眼有益的各种营养素。
女性该如何保健呢
1、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去做运动,据专家解释如果你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运动,癌症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运动能激活交感神经,平衡人体内的激素分泌,预防炎症和基因突变,尤其对女人来说,运动能有效预防子宫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运动是多么重要,让我们远离疾病,保持健康身材,动人的容貌。
2、女人要学会补血:红枣枸杞子泡在一起,煮水喝可以补血补肾让你的气色永远红润。而且还可以治腰膝酸软,长年吃,有养颜祛斑作用;红枣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的茶了.红枣,花生,桂圆,加上红塘,加水在锅里慢慢炖,炖得烂烂的,长期吃补血效果很好,女人要想有红颜必须学着补血。这是女人的秘方。
3、女性健康钦食:在吃饭的时候保持每餐尽量品种多、数量少,讲究荤素搭配;不要忘记忘喝牛奶吃乳制品;每天都吃鱼,且吃鱼应多于其他家禽,不过现在有鱼也被查出有避孕药物了,所以在选择鱼的时候要选安全放心的店去购买;.每天一个鸡蛋,一个星期不能超过7个,同米饭一起吃,每天必有一道海藻菜或紫菜汤。这样的健康钦食是我们在生活中能做到的,也是让我们健康的必经之路,合理钦食,健康钦食很重要。
如何吃鱼才更健康?注意4种鱼最好不要吃
吃鱼的注意事项
鱼肉过红过白不吃。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个头挑“八分大”的。鱼的个头决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因此,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鱼眼浑浊塌陷、鱼鳃发灰的不买。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其次,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不选。在超市购买活鱼时,要看看“水色”。因为它是水质好坏的体现,如果呈现深绿色或是蓝色,可能是藻类过多,说明很久没有换过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会影响鱼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动更换的水箱中的鱼,一般会更鲜活。
价格太低的不买。价格低得离谱,就要考虑鱼的来源、品质和安全性问题,变质鱼吃下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生鱼片冷冻后再吃。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尽量蒸着吃。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最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煮或炖,鱼中的有一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坏了鱼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对鱼营养破坏更大,也不建议选用。
腌制过的不吃。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鱼是不能吃的呢?
4种鱼不能吃
畸形的鱼。其他如畸形的鱼不要吃,鱼胆不要吃,死的甲鱼、鳝鱼不能吃。
被污染的鱼。有毒的鱼包括被酚、重金属或农药污染的鱼,体内含有生物毒素的鱼等。带有浓重煤油味的鱼虾是酚污染的结果;总吃体型大的海鱼如鲨鱼、金枪鱼、旗鱼、鲭鱼和方头鱼容易发生汞中毒。特别要强调,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要食用这些鱼。
带寄生虫的鱼。鱼肉中还可能存在华枝睾吸虫等,除了加工时要彻底洗干净外,烹调时要注意煮熟煮透。
吃鱼的注意事项
吃鱼的注意事项
1、鱼肉过红过白不吃。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2、尽量蒸着吃。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最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煮或炖,鱼中的有一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坏了鱼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对鱼营养破坏更大,也不建议选用。
3、现杀活鱼放放再吃。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孕妇不爱吃鱼应该怎么办
鱼类营养丰富,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不喜欢吃鱼的孕妈咪也不在少数。
易缺的营养素
可能会缺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D、A
鱼肉和畜肉一样,蛋白质含量丰富,约占20%,水分约65~80%,脂质约2~40%,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钙的吸收。此外,有些种类的鱼,例如鳗鱼,还富含维他命A。鱼类含有大量脂肪酸DHA,与脑部及神经传导有很大关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吃鱼还有补充婴幼儿营养及智商指数的神奇功效呢。
营养补偿方案
1 食用鱼油。孕妈咪最好选择以深海鱼为原料提炼而成的那种。
2 用坚果当加餐。坚果脂类含量丰富,可以作为不吃鱼孕妈咪的一种营养补充剂。
3 做菜时多选用植物油。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橄槛油等是脂肪酸的很好的来源,但要控制用量。
孕期之所以要多吃鱼,是因为鱼肉的营养极为丰富,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根据鱼肉的这些影响成分来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如果孕妇不爱吃鱼,那么可以多吃一些坚果,做菜时尽量选用植物油,同时也可以服用一些使用鱼油。
孕妈妈吃鱼应避开这两个部位
除了不吃被污染的鱼,孕妈妈在吃鱼时还应避开含汞量高的部位。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
测定结果显示,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为鱼头》鱼皮》鱼肉》鱼子。其中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因此,建议孕妈妈在购买鲫鱼时最好选择个头小(鱼龄小)的鱼,吃鱼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吃鱼头和鱼皮。
多吃鱼肉的好处
生活中多吃鱼肉有6个好处
1、吃鱼降血脂效果好
经常吃鱼可降低血脂。医学实验证明,在相同的血脂水平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吃鱼的人较不经常吃鱼的人能持续降低血脂水平,两者血脂含量相差40%。
2、吃鱼易于消化
很多食物都不是很容易消化的,而鱼是一种能够轻松消化的食物。鱼肉很容易被体内消化和吸收,鱼肉中蛋白质的结构松软、肌肉纤维结构比较短、水分含量较高,吸收利用率可高达96%。
3、吃鱼会使人变聪明
鱼体内含有丰富的DHA,它们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脑部、视网膜和神经中,DHA不仅能维持人的视网膜的正常功能,而且有利于人的智力系统的发育。因此,多吃鱼会使人变得聪明哦。
4、吃鱼有助于人体发育
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每500克鱼中所含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600克鸡蛋或850克猪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丰富蛋白质是人生命的载体,具有均衡营养、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这也是生病或身体有伤口的时候,我们吃鱼的原因之一,因为鱼肉也可以帮助伤口复原及愈合。
5、常吃鱼可以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高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但你知道吗,通过吃鱼能够帮助我们降低胆固醇哦。鱼肉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事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消化吸收后的脂肪酸在血液中可以与血胆固醇相结合,把胆固醇从血管中带走,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6、孕妇吃鱼好处多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妇女在孕期每周都吃鱼的话,未来婴儿患上湿疹的几率会下降43%。所以孕妇一定要多吃鱼哦。
吃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鱼肉过红过白不吃
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个头挑“八分大”的
鱼的个头决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因此,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鱼眼浑浊塌陷、鱼鳃发灰的不买
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其次,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
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价格太低的不买
价格低得离谱,就要考虑鱼的来源、品质和安全性问题,变质鱼吃下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腌制过的不吃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小编结语:以上就是小编要介绍给各位小主的内容。鱼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特别常见的食物,各种鱼的种类更是多的数不胜数,而现在做鱼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各位小主平时在家就可以自己买一条鱼回来做,小编建议如果是做给病人吃最好的就是做汤了。吃鱼的一些注意事项各位小主也不要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