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易患食道癌吗 关于“红脸关公易得食管癌”的说法
喝酒脸红易患食道癌吗 关于“红脸关公易得食管癌”的说法
近日,有关“喝酒脸红者易患食管癌”的说法在微博上广泛转发。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毕竟有不少国人喝酒之后会很快脸红的!那是不是说这些人都有食道癌高危因素呢?并不全是!
2009年,布鲁克(Brook)等人的研究比较了喝酒后出现红脸和不出现红脸两组人群罹患食道癌的危险。他们发现有喝酒脸红现象的人只要有饮酒习惯,那他们确实比喝酒不脸红的人更容易患食道癌。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喝酒脸红者平时饮酒量较小,则其癌变危险相对较低(但比喝酒不脸红者危险仍高)。如果不仅喝酒脸红还大量饮酒、嗜酒如命,那么其罹患食道癌的危险就会急剧上升。
我国学者在2010年和2011年发表的荟萃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人群的饮酒习惯与食道癌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完全没有正常乙醛脱氢酶2的缺陷纯合子总体来看患食管癌的风险并不增加;反而是拥有部分正常酶的缺陷杂合子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这样的研究结果看起来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为何拥有正常酶的人反而更危险呢?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揭开谜团。
对于大多数缺陷纯合子者而言,由于完全没有能够代谢乙醛的酶,因此他们是真的不胜酒力,并且饮酒后乙醛在体内蓄积会很快给他们带来非常难受的体验,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就主动避免喝酒了。
但对于缺陷杂合子者,故事则是完全不同了……由于他们体内有少量能够代谢乙醛的酶,因此他们一般醉得相对比较慢。而如果长久出入于社交场合更是让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忍受与控制因喝酒带来的不良感受。与拥用完全正常基因的正常纯合子个体相比,杂合子个体饮酒后体内的乙醛浓度可高出6倍!可想而知,这些缺陷杂合子者如果毫无节制地狂饮,自然成了暴露于乙醛“魔爪”下的人群,其罹患食管癌的概率也随之升高。
导致罹患食管癌风险升高的不仅仅是乙醛脱氢酶2的基因缺陷,个人的饮酒习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东亚人种中,饮酒本身也被证明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癌症发生的内、外因素与个体化干预
我们常说癌症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喝酒脸红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尽管一些人可能并没有拥有千杯不醉的好基因,甚至他们是滴酒“不能”沾的缺陷纯合子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反而能够远离食管癌。与之相反,如果缺陷杂合子者因为体内有那么些酶而“洋洋得意”,反而会不小心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即使喝酒不脸红者,其罹患食管癌的危险也会随着饮酒量升高而增加。因此,大量酗酒的喝酒不脸红的正常纯合子者与饮酒量中重度的喝酒脸红的缺陷杂合子者罹患食管癌的危险是相似的。当然,最不可取的是完全没有乙醛脱氢酶2的缺陷纯合子者还大量酗酒,其罹患食管癌危险要远远高出缺陷杂合子者和其他人群。
对于喝酒脸红的人而言,酒精所导致的乙醛蓄积确实能够显著增加DNA受损情况,进而导致患癌危险升高。但我们别忘了乙醛只是众多危险因素中的一个,对于食管癌而言,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喜烫)同样显著升高患癌概率。
多个危险因素的总体效果不一定是简单叠加,同样也可能通过相互作用而急剧升高癌变危险。例如,喝酒时吸烟显著升高唾液内乙醛的含量,那些喊着“烟酒不离家”的红脸“关公”们,更要小心啊。
拥有怎样的基因(内因)我们恐怕无法决定或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外因)而尽量避免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记得曾经我们一度向往着有一天能够通过判断一个人的基因而给予其个性化的治疗或干预——喝酒脸红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个简单而常见的实例。科学家们预计,如果真的能够很好地指导督促喝酒脸红者少喝酒甚至不喝酒,那么仅在日本就会有约50%的男性食管上皮细胞癌患者能够得到有效预防。科技造福人类,谁说不是呢?
喝酒脸红易患食管癌吗
【为什么有些人喝酒会脸红?】
喝酒脸红的人主要因为体内有基因缺陷,主要是乙醛脱氢酶,如果它出了问题,酒精中的乙醛不能转化掉。这类人群在喝酒时,乙醛会在体内迅速的集聚,从而使得这些人出现脸红,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反应。并且酒精中的乙醛本身就具有刺激性,长期存在会引起人体细胞病变,甚至诱发食道癌。
【饮酒对食管的损伤非常明显】
长期饮酒的人食道经常受到刺激,充血,水肿现象非常普遍,尤其哪些喝酒喝到呕吐的人群,酸性胃液能将食道灼烧的惨不忍睹,食道癌发生癌变的几率当然大大增加了。临床研究显示,饮酒量和患食道癌的几率是成正比的,在喝酒脸红的人群中,由于这部分本身某些基因缺乏,这种关系更加明显,通常这群人患食管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6-10倍数。
喝酒易脸红小心食管癌
体内缺少一种酶喝酒易脸红
该帖还称喝酒脸红的人是因为体内缺少解酒的物质,脸红是中毒的症状,这样的人喝酒比其他人患食管癌的概率要多16到28倍。
针对微博上的说法,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陈永东表示,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酶,但是说喝酒脸红易患食管癌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这是因为,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喝酒与食管癌之间有必然联系,“所以我们不能说喝酒喝多了就一定会得食管癌”。
但有研究表明,相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喝酒的人患食管癌的几率会大很多。这是因为酒精是引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尤其是高度酒。高度酒会烧伤食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复炎症后造成细胞癌变,从而导致食管癌。另一种常见原因是因为经常喝醉酒引发呕吐,呕吐出来的胃酸及食物会刺激食道黏膜,也有可能造成食管癌。
因此,尽管微博上“喝酒脸红的人易患食管癌”的说法不成立,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脸红”还是“脸白”,如果经常酗酒,患食管癌的可能都会大大增加。另外,家族性的遗传也有可能引发食管癌。
喝酒伤害肝胃和胰腺
此外,陈永东还说,人们经常用喝酒“脸红”还是“脸白”来评估一个人的酒量其实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酒量的高低与‘脸红’‘脸白’没有任何关系,它取决于肝脏中分解酒精的酶。总体来说,喝酒对胃、胰腺,尤其是肝的伤害很大。”
喝酒脸红的人能活多久
喝酒脸红的人的寿命多长
某医院的一名医生称,就在今天科室已经有了16 个食道癌的病人,其中最年轻的才27岁, 这16人都是食管中段的发生了病变。但是幸好是早期癌,可以控制和治愈的,要是再长时间的病变就无法挽救了。
再次给大家普及!喝酒脸红的人是体内缺少解酒的物质,脸红是中毒的症状,这样的人喝酒比其他人患食道癌的概率多16到28倍。
朋友要体谅,不要拚酒量。以前的酒还是粮食做的,现在的酒基本上是水和化学物质勾兑的。喝下去伤肝又伤肾。一定要适量喝,把握度。
喝酒上脸的人真能喝酒吗?有没有科学依据
现在的很多家庭中,亲朋好友聚一聚的时候都是会喝上点酒的,边喝酒边聊天的时间中,有的人喝的没什么感觉,但有的人喝了一点的就脸已经红了,脸红的人就被他们说成是不胜酒力;
近年来,“脸红人酒量大、代谢快”的说法占据了主流。
近日,一位俞先生来电,称自己一喝酒就脸红,生意场上的朋友都说他能喝,在一次喝了二两白酒后,吐得一塌糊涂不说,半夜去医院急诊打保肝吊针才缓过来,“我真的是喝怕了!”
“喝酒上脸的人真能喝酒吗?有没有科学依据?”这样的话题在各大网络上流传,关注的人不仅是经常喝酒的人。
不要再劝喝酒脸红的人喝酒了
一位医生说的:今天我们科室又收来16 个食道癌的患者,最年轻的才27岁, 全是食管中段的病变。幸运的是都是早期癌。
再次给大家普及!喝酒脸红的人是体内缺少解酒的物质,脸红是中毒的症状,这样的人喝酒比其他人患食道癌的概率多16到28倍。
朋友要体谅,不要拼酒量。 以前的酒还是粮食做的,现在的酒基本上是水和化学物质勾兑的。喝下去伤肝又伤肾。一定要适量喝,把握度。
喝酒上脸的人真能喝酒吗?有没有科学依据?
亲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点酒,推杯换盏间,有些人酒一下肚脸就红了,以前人们多认为这是不胜酒力;近年来,“脸红人酒量大、代谢快”的说法占据了主流。近日,一位俞先生来电,称自己一喝酒就脸红,生意场上的朋友都说他能喝,在一次喝了二两白酒后,吐得一塌糊涂不说,半夜去医院急诊打保肝吊针才缓过来,“我真的是喝怕了!”
“喝酒上脸的人真能喝酒吗?有没有科学依据?”这样的话题在各大网络上流传,关注的人不仅是经常喝酒的人。
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代谢受阻,从医学上讲,“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进行消化代谢。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ALDH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红脸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如颈部),另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这种结论在国外研究界也已经认定。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和日本久里滨酒精过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或这种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的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群。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是不能喝,请不要再逼他们了。
如果为了高兴,少喝一点酒,我们都能够理解,但是纯粹是为了拼酒而去喝酒的人,真的无法让人理解,喝的烂醉如泥,对自己、对他人有什么好处呢?到头来,还是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是不能喝
喝酒脸红是怎么回事?
有喝酒脸红反应是因为代谢酒精的酶有基因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脸红的人还喝酒,会增加患致命食道癌的危险。
朋友要体谅,不要拚酒量。 以前的酒还是粮食做的,现在的酒基本上是水和化学物质勾兑的。喝下去伤肝又伤肾。一定要适量喝,把握度。
喝酒上脸的人真能喝酒吗?有没有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代谢受阻,从医学上讲,‘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进行消化代谢。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ALDH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红脸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如颈部),另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这种结论在国外研究界也已经认定。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或这种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的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群。
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是不能喝,请不要再逼他们了。
喝酒脸红的人易得食道癌
有研究表明,对于酗酒的人来说,让你脸红的基因缺陷同时对食道癌的高发也有着重要影响,那些有着“一好一坏杂交基因”的人如果酗酒,得食道癌的风险可能比没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高。所以医生可以通过问病人是不是喝酒容易脸红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乙醛脱氢酶2缺陷,并且应该劝告他们少喝酒,增加食道癌方面的检查。
这项研究中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人群。作为补充,2010年的一篇论文对大陆人的情况也进行了研究。结论类似:存在乙醛脱氢酶2基因缺陷的酗酒者比正常酗酒者患食道癌的几率更高。
介绍喝酒不伤身的8个技巧:
1、尽可能饮热酒
不管是白酒、黄酒,加温后饮用:一是芳香适口;二是可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有害成分。喝酒难以避免。适量喝酒,有益于健康,酗酒伤身。
2、空腹时不要饮酒
一面饮酒,一面进食,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酒精受胃酸的干扰,吸收缓慢,就不易酒醉。如果连干几杯或空腹饮酒,一瞬间体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会升得很高,令自己进入危险的麻痹状态。所以,这种饮酒法要尽量避免。
饮酒前,先吃一些淀粉的食物,或泡一杯高纤的燕麦片先喝下,因为根据研究,要减少酒精的吸收,水溶性的淀粉比脂肪来得有效,甚至如果来不及吃东西,可以先喝代餐,代餐中有纤维,会使您的胃立即有饱胀感,减少酒精的摄取量。
3、不要大口猛喝
要慢慢喝酒,不时地停顿一下,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4、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和豆制品
绿叶蔬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豆制品中的卵磷脂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5、最好的醒酒物不是茶水
更不是雪碧与可乐,而是果汁,特别是橙汁、苹果汁能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因为它们含有果糖,可以帮助酒精更好地燃烧。
6、不要多种酒混合饮
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杂,会起变化,使人饮后不舒适,甚至头痛、易醉。
7、不要用药酒作宴会用酒
某些药物成分可能跟食物中一些成分发生矛盾,或者起化学变化,喝了后会令人恶心、呕吐和不适。
8、白酒、啤酒应注意
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
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是不能喝的,喝酒是为了调节气氛,而不是为了拼酒量,酒还是少喝为妙。
喝酒脸红的人 其实是不能喝
有些人认为喝酒脸红是会喝酒的表现,不管他们脸有多红,都逼着他们喝酒,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喝酒脸红是代表能喝酒吗?
喝酒脸红是怎么回事?
有喝酒脸红反应是因为代谢酒精的酶有基因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脸红的人还喝酒,会增加患致命食道癌的危险。
朋友要体谅,不要拚酒量。 以前的酒还是粮食做的,现在的酒基本上是水和化学物质勾兑的。喝下去伤肝又伤肾。一定要适量喝,把握度。
喝酒上脸的人真能喝酒吗?有没有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代谢受阻,从医学上讲,‘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进行消化代谢。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ALDH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红脸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如颈部),另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这种结论在国外研究界也已经认定。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或这种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的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群。
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是不能喝,请不要再逼他们了。
喝酒脸红易得癌症
喝酒脸红真不是啥好事,酒桌上常见一喝酒就脸红的人。遇到喝酒脸红的人,劝酒的常说:脸越红说明越能喝,因为酒精都挥发了呀。事实果真如此吗?喝酒脸红是怎么回事?喝酒脸红是好还是不好?今天小编介绍喝酒脸红的原因,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喝酒脸红的人易得食道癌
有研究表明,对于酗酒的人来说,让你脸红的基因缺陷同时对食道癌的高发也有着重要影响,那些有着“一好一坏杂交基因”的人如果酗酒,得食道癌的风险可能比没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高。所以医生可以通过问病人是不是喝酒容易脸红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乙醛脱氢酶2缺陷,并且应该劝告他们少喝酒,增加食道癌方面的检查。
这项研究中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人群。作为补充,2010年的一篇论文对大陆人的情况也进行了研究。结论类似:存在乙醛脱氢酶2基因缺陷的酗酒者比正常酗酒者患食道癌的几率更高。
喝酒脸红是怎么回事?
有喝酒脸红反应是因为代谢酒精的酶有基因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脸红的人还喝酒,会增加患致命食道癌的危险。
亚洲人喝酒脸红易患食道癌
作为一个亚洲人,如果你喝上半瓶啤酒就脸红,那就得注意了:你患因酒精引起的食道癌的风险较大。
研究人员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近万名患者的资料,结果发现,脸红与食道健康密切相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饮酒与癌症研究中心的布鲁克斯博士领导了这一研究。他们发现,很多人一喝酒就脸红,这是因为这些人身体内部缺少一种可以帮助代谢酒精的酶。缺少这种酶的人喝酒后很容易感到恶心、心跳加快等。如果继续喝酒,因为缺少酶的作用,酒精会分解成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对食道造成损伤,久而久之可能引发食道癌。日本久里浜酒精研究中心的横山彰博士研究也发现,一喝酒就脸红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比不脸红者高6—10倍。
研究人员表示:“其中有些机理我们还尚未探明,但脸红是身体的一种抗议,所以脸红的时候,最好停下酒杯,以保护自己的食道。”
喝酒脸红者要小心
喝酒脸红的人不仅酒量不大,还很可能比不脸红的人更容易患食道癌;酒量原来练不出来,如果老爸能喝一斤,儿子就不会少于八两;酒醉无解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有效的解酒方法。
没错!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喝酒脸红反而是不能喝酒的表现。很多人都认为的“脸红说明代谢快、酒量大”,并无多少依据。具体缘由,得从酒精代谢说起。人们饮酒,无论白酒、啤酒、葡萄酒,饮用的主要是酒精,即乙醇。作为一种化学物质,酒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首先,乙醇脱氢酶将它“撕裂”为乙醛;后,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被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脂肪,是酒精代谢产生的能量在体内储存的形式,这也正是喝酒引起啤酒肚、脂肪肝的原因。
脸红为何意味着不胜酒力呢?这是乙醛脱氢酶出了纰漏,导致乙醛过多蓄积所致。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多了,一丁点量就能人醉态连连,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有些人酒量大,其实是这种酶相对够用而已。而酶少的人,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谢,引起乙醛蓄积“躲猫猫”,如若听信“脸红说明酒量大”的俗话,可就上了贼船了。
研究发现,半数亚洲人在饮酒后会出现这种“亚洲红脸”(学术叫法为“酒精性脸红反应”),在其他种族里却很少见到。这是基因在作怪:亚洲人乙几醛脱氢酶基因(ALDH2)出现变异,导致体内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出现。换句话说,欧洲人通常比亚洲人能喝。对此,美国进化医学专家沙伦?莫勒姆在《病者生存》中这样解释道:“早期欧洲人采用把水发酵的方式来净化水,早期的亚洲人则采用煮沸或泡茶的方式来净化水,这小小的差异让欧洲人在净化过程中,承受力更多的酒精压力而促使他们酒量大增。”
研究表明,白种人60%较能喝酒,黄种人60%不能喝酒,黑种人则对半开。国内曾有调查表明,乙醛脱氢酶缺陷型者,女性比男性所占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这也是男性比女性能喝,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的原因之一。
今年3月,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在《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更是给喝酒脸红的人敲响了一记忆钟。作者Philip J. Blooks声称,东亚人普遍的酒精性脸红反应是因为ALDH2的遗传性缺乏。这类人不但酒量不行,即便适量饮酒也会大幅增加食道癌发生的危险。
喉咙有异物是食道癌吗 什么人容易得食道癌
食道癌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一些吃饭过快,喜欢吃过热、过辣的食物,还有经常吃腌制的食物或者喝浓茶、浓咖啡等对食道有刺激的食物,患食道癌的机率相对较大一些。
另外,经常吸烟、喝酒的人也容易得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