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后第1周保健指导
孕妇产后第1周保健指导
1、放松心情,安静休息
产后的第一天,由于分娩体力的消耗,妈妈大都会感到精疲力竭,所以应尽量放松心情安静地休息,最好能好好地睡一觉。
2、适当进食,补充营养
产后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多喝一些流质或半流质,帮助体力的恢复;由于疲劳和身体消耗,如果产妇不想吃东西也不必勉强;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水分,这会有利于母乳的分泌。一般来说。对没有异常情况的新妈妈,现在没有什么忌口的食物,只是要少吃辛辣的食品,以免大便干燥。
3、清洁身体,保持卫生
产后妈妈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多汗,如果房间里有空调可以进行淋浴,但不能洗外阴,护理人员会对外阴做局部清洁。
4、按摩和清洁乳房
产后的第3、4天,你的乳房开始感到发胀,应随时按摩和清洁乳房;同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喂哺宝宝,每次喂奶后应将残留的乳汁吸出来,防止乳汁淤积并促进乳汁分泌;你现在还应向医护人员学习如何为宝宝换尿布、洗澡、喂哺等。
5、慢慢下床走动
顺产的产妇如无异常情况可在产后8~12小时左右试着慢慢下床走动,或去卫生间排便、处理恶露等。由于产后身体还很虚弱,活动不宜过度、过多,以不疲劳为原则。
6、做好出院准备
在产后第5~7天,会阴伤口已经拆线,你就要出院了。这时,你要接受医生为你做的一些检查,包括子宫的收缩、恶露的变化、会阴伤口的愈合情况等。出院前,你最好向医护人员和有经验的妈妈们讨教一下关于宝宝喂养和产后护理方面的问题。
孕妇怀孕12周该如何保健
一、怀孕3个月的胚胎发育
孕三月是从末次月经开始算起的第9~12周,是孕早期的最后一个月。
关于胚胎的发育,我们仍然是一个周一个周的来看。
1、怀孕第9周
第9周第1天,也就是受孕后的第43天,这一天,胎儿的软骨、骨骼、性腺、膝盖和脚踝开始形成和发育。性腺的形成,需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完成,这个时候如果使用激素药物、过量的豆类制品和食用一些激素含量高养殖的肉类等,会影响男孩或者女孩的发育。
第9周第2天,内耳的半规管以及内眼睑开始形成;第3天,乳头和肘部发育的清晰可辨,从这一天开始,胎儿由于大脑与细小肌肉及神经间的联系功能增强,开始出现自发性的动作,但由于胎儿仅仅有15mm大小,他的活动准妈妈还完全感觉不到;第4天,胎儿的鼻孔、鼻尖及脚趾线开始形成;胎儿腿部发育的关键时期就到此结束,剩下的时间就轮到细节的脚趾、关节和脚指甲发育了;第5天,胎儿的双眼睑已经形成,眼睛全部的结构发育基本结束,躯干开始伸长伸直;第6天,舌头、手指开始发育,肠腔开始从脐带旁移到体腔内,外耳也就是耳朵被逐渐安置到头部下部,这个时候的眼睛还像兔子眼睛一样位于头部的两侧,今后也会随着头部的发育眼睛向前移动,这一天胎儿大小约17mm;第9周最后一天,手指已经出现,手指之间还有像鸭子和鹅一样的指璞pu,胳膊开始变长,肘部开始弯曲,但现在的胳膊实际上仍然非常小,仅有17寸电脑屏幕上正常五号字阿拉伯数字1的大小。
第9周不仅身体的器官继续新生,而且,也有器官隐去,就是原先胚胎具有的小尾巴,在第9周后半期就消失大半了,我们说过人类胚胎的发育,重演着祖先进化的历史,你可以看到胚胎由第3周的单细胞到多细胞,第4周由细胞团到软体动物,第6周由软体动物到脊椎动物,第7周由脊椎动物分出蛋生和胎生,第8周由胎生的哺乳动物分出牛羊猪狗的胚胎和灵长类的胚胎,第9周末第10周初,人类的胚胎才与灵长类的其他动物比如猴子、大猩猩区分开来。
第9周的胎宝贝四肢都在生长,胳膊已经能在心脏区域交叉;腿在变长,脚已经长到能在身体前部交叉的程度;这一周开始胎宝贝也能动了,而且,随着大脑神经的发育,准妈妈的情绪通过激素和活性物质来影响宝宝,胎宝贝的变化与准妈妈的情绪息息相关,需要准父母更注重胎教、更注重自我陶冶了。
现在大家都注重孕期保健,市场上为了迎合准父母需求,这类的科普读物和视觉读物也非常多,讲课前我搜索了一下网上的保健,吓我一跳,仅仅针对第9周错误比较大的说法我摘录了2条:
1、现在你需要喝大量的含微量氟的水,这样你会得到充足的氟化物……;
2、如果有必须拔掉的牙齿,宜在妊娠3~7周之间进行,避免引发流产和早产;
原文就是这样,而且上下文没有转折的意思,我也没有断章取义,大家可以网上搜索。
非常可怕,我怀疑这是医生写的吗?因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论述,指导比不指导的危害要大得多!
是否补充氟化物,只能在氟含量比较低的地区才能进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比如东北、内蒙、宁夏、陕西、山西、甘肃、河北、山东、贵州、福建等,都是高氟地区,不仅不能补充氟,而且还要多喝纯净水,减排氟;退一万步,即使是缺氟地区,补充氟需要大量吗?大量是多少?
对于孕妇拔牙、补牙,如果孕前没有做好,孕期有必要做的时候,应该是在妊娠平稳的孕中期,也就是孕4月~孕7月,这是普通准妈妈应该都知道的常识啊,真不知道这样的谬论,首先是从那个网站开始的,要是医生编辑的,这个医生真是罪过,即使是不懂医学的网络编辑,甚至是转载的编辑,动一下脑子,因为错误太直白太明显了。
怀孕第五周孕妇心理保健
怀孕、分娩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在这期间,准妈妈们内心既充满着对宝宝的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也面临无数的彷徨和担心:“宝宝健康吗?”“我能顺利渡过孕产期吗”“我该在哪里分娩?那儿可靠吗?”“我能照顾好孩子和家庭吗”“丈夫还会一如既往地爱我吗”……
这时,丈夫的关爱,家庭的和睦,无疑是准妈妈们最大的心理支柱。在整个怀孕过程中,准爸爸们应该给准妈妈更多的关爱、理解、帮助和支持。充当准妈妈心灵上的安定剂,帮助她们摆脱种种不良情绪,一同顺利走过孕育生命的心路历程,使她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地生产,共同迎接小宝宝的到来。
孕妇高兴又担心,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承担,担心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另外家庭环境,如丈夫,亲人对生男生女的看法,家庭困难等,使孕妇心理、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依赖性高甚至有时烦躁、生气等,这些需要亲人的关心体谅。孕妇自己要努力避免不良刺激,随时解除思想顾虑、重视胎教、合理营养、谨慎用药、忌烟忌酒、节制房事、心情愉快。
排解妙招:孕妇应多听节奏舒缓的音乐,多和朋友聊天。学会自我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快。不要一直呆在家中,应多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怀孕后不要随便乱发脾气,更不要把家人当作出气筒。家人要及时安慰孕妇,多关心孕妇情绪,帮其排解压力。
从早到晚的保健指导
早调心肺
为什么早晨起来调心肺呢?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觉,人是最安静的时候,心率是最慢的。早晨起来,心率加快,肺活量增大,所以要早调心肺。
教您一招:怎么调呢?很简单,一边走着,一边搓着手。什么概念呢?手心有一个穴位叫劳宫穴,它是心经的主穴。让您搓手的目的,就是按摩这个穴位。您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通过经络刺激心脏,让脏器兴奋起来,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两手搓热了以后,趁热在眼睛上捂一会儿。请大家注意,捂眼睛的时候,您就一定别再走路了,否则可能要摔跟头或者撞墙,坚持每天这么做,对白内障都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
走一会儿累了,搓搓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就是此穴),这是肺经的主穴位。您如果咳嗽、痰多,就离不开搓列缺穴。用发热的手掌心来回搓,一边走着一边搓着。搓完了,也到了公园里,打打拳、练练操、跳跳舞。 午间采阳
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散步行走,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之阳气。
教您一招: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中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的人群。人到老年,身体阳气渐趋不足,容易出现如怕冷、恶风、面色白、气短乏力、容易疲劳、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多清长、夜尿多等现象。如能采用此散步法,对老年人保持健康十分有利。
散步时间一般选择在午饭前的11:00~12:00,运动程度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 晚调肝肾
为什么晚调肝肾呢?我们知道,西医验血都验早晨起来的血。这说明肝肾夜里代谢最旺盛。肝肾代谢越好,排毒解毒能力越强,身体越好。一旦代谢不好了,
血液里脏东西太多了,什么血脂高、胆固醇高、转氨酶高等毛病就都出来了。怎么来保护肝肾,来加强它的代谢能力呢?
教您一招:每天晚上热水泡脚,在泡脚的时候您手别闲着,两手握拳,用拳背平行脊柱上下反复搓肾腧穴。通过经络刺激肾脏,让肾脏兴奋起来。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好坏,就看的是肾气足不足。如果肾气足,排尿就痛快。用老百姓的讲法,垃圾不就全排出来了嘛!您一边泡脚一边搓着腰,什么都不耽误。 调完肾了,泡完脚了,该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先别睡,保护保护肝。怎么护肝?很简单,仰卧在床上,双手上下重叠,男士左手在下,女士右手在下。从肝区这儿开始,按着肚子,稍微用点力,顺时针往下转,转2~3圈,转到腹部的底部,连续5次;再从腹腔上部向下至腹腔的底部,平推5次。顺时针转5次,加上平推5次,这叫一组,每天晚上做10组。
孕早期要做的三件事
为了保证怀孕妇女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在怀孕一个月后就应该到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做第一次健康检查。
1、首次体检 孕妇的首次体检包括询问家庭史和本人病史、测量基础血压、称体重、听心肺、妇科(相关咨询 相关内容)检查以及化验小便、肝功等。
2、建“孕期保健卡” 在医生确定怀孕后,孕妇应建立“孕妇保健卡”,在医生的指导下安然度过妊娠、分娩与产褥各期。
3、测算预产期 妊娠通常持续9个多月。
在这9个多月的时间里,胚胎从一个简单的细胞,变成由数百万个细胞组成的、极复杂的有机体。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任何时间都不会像这一小段时间那样生长得如此迅速。 一旦确诊妊娠,便可预计孩子出生的时间,这在医学上称为“预产期”。 计算预产期,只需在末次月经第一天加上9个月零1周即可。例如:末次月经是1月1日,加9个月为1月1日,再加1周(7天),为1月8日。1月8日就是预产期。 真正分娩可能发生在预产期的前后2周内。 每3周来一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天-1周=39周; 每4周来一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天=4周; 每5周来一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天+1周=41周。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不太规则,或者记不清末次月经的日期,就应在妊娠早期根据妇科检查来推算。
产褥期保健指导 康复锻炼
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产妇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者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并且能够使盆底及腹肌肌张力恢复。但主要注意产后康复锻炼的运动量应循序渐进,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妇女各期保健内容
1.女童期保健
女童保健是妇女一生生殖健康的基础。女童保健除了要和男童一样,加强营养指导,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监测其生长发育,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外,还应根据女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做好以下保健指导: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②保护女童安全;③尽早发现并治疗发育成熟障碍,注意营养的合理与均衡,避免女童体格发育偏离及性早熟;④慎重对待女童生殖器官的发育畸形或缺陷;⑤女童生殖道肿瘤恶性程度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⑥重视女童心理卫生。
2.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保健分三级,以加强一级预防为重点。一级预防包括:①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②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③适当的体格锻炼和体力劳动;④普及月经生理和经期卫生知识;⑤进行性知识教育;⑥积极进行心理卫生和健康行为指导。二级预防是通过定期体格检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及早发现青春期少女常见疾病如痛经、青春期功血、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及少女生殖系统肿瘤等,及时发现行为偏差,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处理少女妊娠及性传播疾病。三级预防包括对女性青春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3.围婚期保健
围婚期保健的重点在婚前保健。婚前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婚前卫生指导;②婚前医学检查;③婚前卫生咨询。对于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暂缓结婚”、“不宜生育”或“建议采取医学措施,尊重受检双方意见”的服务对象,应耐心讲明科学道理,提出医学预防、治疗及采取措施的意见,进行重点咨询指导。
4.围生期保健
围生期保健是指在一次妊娠中,从妊娠前、妊娠期、产时、产褥期、哺乳期、新生儿期为保障孕、产妇和胎、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保健措施。围生期保健以保护母亲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及远期伤残率为目标。
(1)孕前期保健:孕前期保健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内容包括选择适当的生育年龄、避免接触对妊娠有害的物质、预防遗传性疾病的传衍,并做好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
(2)孕期保健:孕期保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早孕期(孕12周内)保健、中孕期(孕13~27周)保健及晚孕期(孕28周~分娩)保健,孕期各阶段保健的主要内容有所侧重。
妊娠期发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①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②胎儿有严重缺陷;③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
(3)产时保健:产时保健指产妇分娩时的各种保健及处理,此期是整个妊娠安全的关键。产时保健要点可概括为“五防、一加强”:“五防”是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产后出血、防新生儿窒息;“一加强”是加强对高危妊娠的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
(4)产褥期保健:产褥期是产妇恢复和新生儿开始独立生活的阶段,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产后访视应在产后3日内、产后14日和产后28日进行。
(5)哺乳期保健:哺乳期保健的中心任务是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预防和处理哺乳期母亲常出现的问题;哺乳期内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最好采用工具避孕或产后3~6个月放置宫内节育器,不宜采用药物避孕。
5.生育年龄妇女非孕期保健
生育期是妇女一生最重要的阶段,正常的心理和生理调节以及合理的营养和医疗保健非常重要。
6.围绝经期妇女保健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目的应以促进妇女心身健康为目标,使她们能够顺利度过这一特殊转变时期。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②自我监测;③科学、合理、规范的应用HRT;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④心理保健;⑤性保健;⑥绝经12个月内仍应避孕。带宫内节育器者,应于绝经一年后取出。
7.老年期保健
65岁以后为老年期,该期是妇女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通过对老年期妇女的保健,期望提高其生活质量,达到健康长寿。
从早到晚的保健指导
早调心肺
为什么早晨起来调心肺呢?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觉,人是最安静的时候,心率是最慢的。早晨起来,心率加快,肺活量增大,所以要早调心肺。
教您一招:怎么调呢?很简单,一边走着,一边搓着手。什么概念呢?手心有一个穴位叫劳宫穴,它是心经的主穴。让您搓手的目的,就是按摩这个穴位。您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通过经络刺激心脏,让脏器兴奋起来,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两手搓热了以后,趁热在眼睛上捂一会儿。请大家注意,捂眼睛的时候,您就一定别再走路了,否则可能要摔跟头或者撞墙,坚持每天这么做,对白内障都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
走一会儿累了,搓搓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就是此穴),这是肺经的主穴位。您如果咳嗽、痰多,就离不开搓列缺穴。用发热的手掌心来回搓,一边走着一边搓着。搓完了,也到了公园里,打打拳、练练操、跳跳舞。
午间采阳
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散步行走,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之阳气。
教您一招: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中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的人群。人到老年,身体阳气渐趋不足,容易出现如怕冷、恶风、面色白、气短乏力、容易疲劳、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多清长、夜尿多等现象。如能采用此散步法,对老年人保持健康十分有利。
散步时间一般选择在午饭前的11:00~12:00,运动程度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
晚调肝肾
为什么晚调肝肾呢?我们知道,西医验血都验早晨起来的血。这说明肝肾夜里代谢最旺盛。肝肾代谢越好,排毒解毒能力越强,身体越好。一旦代谢不好了,血液里脏东西太多了,什么血脂高、胆固醇高、转氨酶高等毛病就都出来了。怎么来保护肝肾,来加强它的代谢能力呢?
教您一招:每天晚上热水泡脚,在泡脚的时候您手别闲着,两手握拳,用拳背平行脊柱上下反复搓肾腧穴。通过经络刺激肾脏,让肾脏兴奋起来。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好坏,就看的是肾气足不足。如果肾气足,排尿就痛快。用老百姓的讲法,垃圾不就全排出来了嘛!您一边泡脚一边搓着腰,什么都不耽误。
调完肾了,泡完脚了,该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先别睡,保护保护肝。怎么护肝?很简单,仰卧在床上,双手上下重叠,男士左手在下,女士右手在下。从肝区这儿开始,按着肚子,稍微用点力,顺时针往下转,转2~3圈,转到腹部的底部,连续5次;再从腹腔上部向下至腹腔的底部,平推5次。顺时针转5 次,加上平推5次,这叫一组,每天晚上做10组。
孕妇学校对孕妇有哪些好处
1.针对孕妇早、中、晚期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保健指导,及时解除孕妇疑虑,稳定情绪,有利于母亲、胎儿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明确了系统产前检查的好处,使孕妇能主动配合,按时做检查,从而减少孕产期不良并发症。
3.提高自我保健、自我监护的能力,使孕妇能主动配合在28周后数胎动,发现同题及早就医。如发生胎膜早破,能主动采取仰卧、臀高位的体位去看急诊,从而降低围生儿死亡。
4.提高孕期的生活质量,强化环境、营养与优生,使孕妇避免有害因素如放射、农药、噪音等。使孕妇得到系统的营养指导,减少低体重儿及先天异常儿的出生。
5.使孕妇对分娩树立正确的认识,变恐慌为自信,减少不剩于产程进展的人为因素,主动配合医生,使顺产的产妇增多。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4、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应注意主动医疗服务,掌握孕产妇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服务技能和质量。要重视社区围生期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