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血虚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血虚感冒常用其他疗法为:
(1)针刺疗法
取穴:大椎、合谷、足三里、血海。
手法:先刺大椎、合谷,用泻法;后针足三里、血海,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中间提插、捻转,行针1次。偏寒者加刺列缺、支正;偏热者加刺曲池,均用泻法。
(2)按摩疗法
取穴:印堂、太阳、风府、风池、大椎、外关、合谷、足三里、血海。
手法:用抹法、拿法、揉法。首先行抹法。医者面向病人,病人坐势。用双手轻扶病人头部两侧,两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自印堂交替上抹至前额,往返数次,随即分左右抹至两侧太阳穴,并作运转活动数次,反复还至印堂;继用拿法,医者转于患者背后,以拇指与中、食指相对,相继捏住风府、风池、大椎、曲池穴部位,逐渐用力内收,并作持续的捏揉,至局部皮肤微红发热;再用揉法,先以拇指罗纹面着力吸定合谷、外关穴上,作轻柔和缓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进行中尚可结合指按法,即在揉法同时,拇指加重下压力量,使局部有酸胀感;终用揉法,令患者仰卧,揉足三里,血海。
(3)熏剂疗法
川芎30克,当归60克,荆芥穗60克。水煎熏头面,并用此汤液外擦胸背。用于血虚感受风寒,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楚者。
脾肺气虚感冒有哪些常用中成药
脾肺气虚感冒常用中成药有:
(1)苏叶防风煎汤送服参芪膏合二陈丸 方用党参、黄芪甘温补益脾肺之气;陈皮、茯苓、半夏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甘草和中,冰糖调胃;用苏叶、防风辛温解表,煎汤送服。如此补气而不留邪,解表而不伤正。待表邪去,正气暂未复原者,可继续服用参芪膏,以补充正气之不足。
(2)生姜苏梗煎汤送服六君子丸合半夏露冲剂 六君子丸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半夏露冲剂是新近研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化痰,温肺止咳的作用。另用辛温之生姜苏梗煎汤送服,增强祛风散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肺,解表祛痰之功。
肌肉酸痛治疗方法
☆ 1 号:头痛穴: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 1-17-9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 , 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 2 号:胃脏穴: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
☆ 3 号:根穴: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 2-3-6 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 4 号:感冒穴:感冒初期对 4-18 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 . 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 5 号:心绞痛穴: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 醒过来。
肾保健按摩是什么
肾保健按摩方法一
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对于预防肾气不足引起的虚感冒很有效果。具体方法是用两手的中指摩擦鼻子两侧,力道要适中,慢慢往上,来回几次。
肾保健按摩方法二
把两只手掌摊开,往上推至两鬓,继而掩眼而过,再次往下,经过脸颊,回到鼻子。按上述路线不断循环二十次,对于慢性肾炎引起的体虚感冒有预防效果。
肾保健按摩方法三
这个方法叫浴面,即按摩脸部的穴位,通达身体内部,起到畅通气血、明目通窍之功效。把双手搓热后展开手掌,手指并拢,贴着脸部,分别从鼻翼的两旁往上推,力道要适中,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最后经过眉头到达额头。
肾保健按摩方法四
先把五个手指微微张开,按在额头上面,从前面到后面,顺手运顶摩发,就像平时梳头一样的动作,只不过这是用手指来操作。这样做可以疏通气血,清泄肝胆之火。
气虚感冒辩证治疗
气虚感冒的主要症状: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阴虚感冒的主要症状: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心烦,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是虚人感冒中常见的的两个证型,此外还有阳虚和血虚感冒两个类型。所谓虚人感冒是由于患者在未遭受外邪侵袭时,身体便存在着气虚和阴虚的阴象,一旦遭受外邪侵袭,便在身体原有素质基础上新增加了感冒症状,也就是说仍然存在气虚或阴虚的的条件下,又增加了外感,此时既有气虚或阴虚又有外感。这种情况不但给诊断带来了困难,也给鉴别诊断制造麻烦。这就是有些感冒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治愈的主要原因,故需予以高度重视。
气虚感冒时的气虚表现在气短懒言、倦怠无力两个症状上,而气虚的成因有肺气虚弱、肺气不足或因其他疾病导致的肺脾气虚,不论成因为哪种,都是以气虚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感冒的症状并不突出,绝不能因此而有所疏忽。之所以如此,皆因正气虚弱者不能充分发挥正气与邪气的抗争作用,表面上看似乎是邪气不盛,实际却是正气不支的反映。阴虚感冒的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头晕心烦是阴虚的表现,它是肾阴不足,或心阴不足,或肾阴不足,或肝胃阴虚的反映,无论是什么么原因造成的阴虚,在感受外邪之前已经存在,不论是感受了风寒还是风热,外邪表现得也不十分突出,而阴津不足的现象却相对地明显,当然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治疗时仍宜扶正驱邪,不能纯治外邪。
血虚感冒有哪些饮食疗法?
血虚感冒常用饮食疗法有: (1)葱姜大枣汤 葱白9克,生姜6克,大枣10枚,鲜丝爪20克,粳米30克。 先将葱白、生姜洗净切丝,备用;大枣、粳米加水适量煮成薄粥,后将二丝加入,微煮即成。乘热食用,每日2次。功能疏风散寒,养血补中。 (2)姜糖大枣饮 生姜10克,大枣10枚,芫荽15克(干品6克),鲜萝卜15克,红糖20克。 将生姜、萝卜洗净切丝,芫荽洗净切断,大枣切开。先以红糖加水适量煮枣,待大枣膨松,加入余品,微煮食用,每日2~3次。功能疏风散寒,养血宣肺。适用于血虚感冒风寒,咳嗽痰多者。 (3)桂圆大枣苏叶汤 龙眼肉30克,大枣10枚,苏叶6克。 将龙眼肉、大枣洗净,大枣去核,共煮汤。10分钟后放入苏叶,再煮10分钟,取汤饮用。用于血虚感冒风寒,畏寒微热身酸困者。 (4)羊肝菠菜银花汤 羊肝50~100克,菠菜150~200克,银花15克。 将羊肝切片,菠菜洗净切成段,将锅内水烧开,放少许盐,然后放入羊肝、菠菜,银花用纱布包扎放入,肝熟后即食肝,喝菠菜汤。适用于血虚感受风热者。 (5)粳米阿胶粥 粳米60克,阿胶30克,红糖少许。 先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二三沸即可,离火时加入红糖。此粥可作为血虚者的补养品。 (6)山药紫荆皮汤 山药30克,紫荆皮9克,大枣10枚。水煎饮汤食枣,日1剂,分3次服。有益血补气清热解毒作用。寒而无热者,不用。
产后血虚感冒的食疗方案
血虚体质的产妇常表现为头昏乏力、面色发白、恶风、心慌、自汗、唇甲舌淡等。
气虚体质的产妇感冒后可以配制下列食疗方调养防治。
(1)桂圆大枣汤
桂圆肉30克,生姜6克,大枣10枚。先将桂圆肉、生姜洗净,大枣去核,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后即可。饮汤,每日2次。补血,健脾,养心,散寒。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神倦乏力、怕冷、心慌、失眠等。
(2)桂圆鸡蛋汤
桂圆肉35克,葱白6克,鸡蛋1个。先将桂圆肉、葱白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打入鸡蛋,继续煮至熟即可。饮汤吃蛋,每日2次。补血,养心。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畏寒、神倦乏力、心慌等。
(3)桂圆莲子汤
桂圆肉30克,荆芥10克,莲子10(去心)。先将桂圆肉、莲子、荆芥洗净,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即可。饮汤,吃桂圆肉和莲子,每日2次。补血,养心,健脾,祛风。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神倦乏力、怕风、心慌等。
(4)乌鸡淮山汤
乌骨鸡肉100克,山药30克。先将鸡肉、山药洗净,切块,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45分钟,至鸡肉熟烂即可。饮汤食肉,每日2次。补血,疗虚。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腰酸、神倦乏力。
(5)胶枣汤
阿胶30克,生姜10克,大枣IO枚。先将大枣去核、生姜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5分钟。至枣熟烂,将阿胶纳入汤液中溶化,即可服用。饮汤,每日2次。补血,健脾,散寒。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畏寒怕风、神倦乏力、心慌、失眠等。
(6)当归大枣汤
当归12克,防风10克,大枣10枚。先将当归、防风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5分钟后,加入大枣(去核),再煎煮至大枣烂熟即可。饮汤吃枣,每日2次。补血,健脾,祛风。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神倦乏力、心慌、怕风。
(7)首乌鸡蛋汤
首乌45克,白芷10克,鸡蛋1个。先将首乌、白芷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打入鸡蛋,继续煮至熟即可。饮汤吃蛋,每日2次。补肝肾,益精血,散风寒。用于体亏精血不足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目花、神倦乏力、心慌、肢体怕风等。
(8)首乌煲乌鸡
首乌20克,乌骨鸡1只,苏叶12克,大枣10枚,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爪及内脏,洗净,切块,与洗净的首乌、苏叶、大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45分钟至鸡熟烂,加入食盐、味精,即可食用。饮汤,食肉及枣,每日2次。补益肝肾,补精血,祛风寒。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眼花、怕风、腰酸乏力等。
(9)熟地补血汤
熟地25克,当归10克,生姜10克,枸杞子30克。先将熟地、当归、生姜、枸杞子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45分钟后,去渣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补益精血,温散风寒。用于精血亏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眼花、神倦乏力、腰酸怕冷等。
血虚感冒的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么?
血虚感冒是因血虚感受外邪所致,故其基本治则是养血解表。解表之法,不但要随感邪性质而异,同时还要虑其正虚。血虚外感,或感于风寒,或感于风热。不可认为血虚外感尽为热性,总依临床见证为据。张仲景治疗产后外感,既用桂枝,又用竹叶,即使附子、石膏亦不禁用。但血虚外感不同于单纯外感,故发散之品要谨慎从事。先贤早有明示,“亡血家不可汗”,“衄家不可汗”。若过于辛散,会伤津耗血,导致阴竭阳脱。倘若汗出过多,当以温粉扑之,或于方药中加入益气敛汗之品。至于养血,又应首选辛甘濡润之品,使补中有行;或服食养血膏剂,辅以解表药物,一补一散,相得益彰。切忌过用阴柔滋腻,以防滞胃恋邪,反招闭门留寇之弊。
关于流行性感冒鉴别诊断
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感冒的证型不一,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感冒依据辨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和暑湿感冒等,最常见的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在临床上,感冒患者不经辨证随意治疗护理占91%,这样不仅不能有针对性地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产生不少副作用。
鉴别诊断
(一)呼吸道感染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二)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
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军团病
流行性感冒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医学教育网搜集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流行性感冒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四)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