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准妈妈如何听胎心数胎动
教准妈妈如何听胎心数胎动
6个月时,以与肚脐平齐为基准,左右下各15-20cm转移。
7.5个月--8个月时,听胎心的位置先腹部的各左右下方、然后各左右上方、再各左右中。
100-120次/分,轻度过缓;160-180次/分,轻度过速。
8.5个月,胎动很重要。上午8--12点,慢而均匀,如强烈,会有问题。下午2--3最少。晚上最多最活跃,此时胎教效果显著。数胎动,全身放松,端坐,双手自然放于小腹,孕晚期3次/天,胎动3--5次/时,一定数满1小时,衡量1次胎动是这样的:叽里咕噜连续动不算,间隔3分钟以上才算。
一般来说,在正餐后卧床或坐位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1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为20至30次应注意次日计数,如下降至20次要告诉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当妊娠满32周后,每次应将胎动数作记录,产前检查时请医生看看,以便及时指导正确记录及做及时的处理。当胎儿已接近成熟,生后能够存活时,记数胎动尤为重要。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为4次或超过4次,表示胎儿安适;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应再数1小时,如仍少于3次,则应立即去产科看急诊以了解胎儿情况,而绝不要再等了。
准父母胎教过程中常见心理误区
自怀孕后,朵朵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给朵朵姥姥打电话,朵朵姥姥劝她说:“要当妈妈了,就和以前没宝宝的时候不一样,得为孩子着想,不能只想着自己了,更不能由着性子来,一切要以胎儿为先。”可是,朵朵妈总觉得对肚子里的孩子无从着手,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好。说是要胎教,却又怕自己做得不对。她只能从朵朵爸那里找安慰,好在朵朵爸还是比较有主见的,慢慢地安抚朵朵妈,帮她调整心态。
误区一:胎教做好了,宝宝长大一定是神童
每位爸爸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宝宝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但是,准爸爸准妈妈一定要知道: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个胎宝宝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展。如果胎教能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宝宝将会更加优秀。
误区二:胎教就是给胎儿听音乐
许多准爸爸准妈妈认为胎教就是让孕妇和胎儿一起听音乐,有的听古典音乐,有的为使孩子个性开朗而选择听摇滚乐,有的甚至听流行歌曲、京剧。其实孕期适当听音乐是正确的,但要讲究内容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音乐和听音乐的时间,注意音频的高低及音量的大小。
此外,胎教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运动胎教、精神胎教、手工美术胎教、语言胎教、灯光胎教、数量胎教、环境胎教等。
误区三:胎教就是教胎儿唱歌、说话、算算术
胎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胎宝宝唱歌、识字、做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宝宝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实,凡是对胎宝宝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归入胎教的范畴。大到怀孕前的准备、环境的改善、情绪的调节,小到听音乐、散步、和胎宝宝说悄悄话,这些都是胎教的内容。
误区四:胎儿没有意识,胎教也不会有作用
有人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能力,认为胎儿没有意识,根本不可能接受教育,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研究证明,胎儿 4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的感知觉能力,即具备了受教育的“能力”。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而是主要根据胎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育,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为宝宝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胎教百味屋
胎教实施过程中的三大注意事项
第一,胎教要适时适量。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二,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实施胎教的过程中,准妈妈应集中注意力,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达到与胎儿的身心共振共鸣,这样有助于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胎儿和准妈妈自身的身心健康。
误区五:胎教从怀孕后开始
一旦得知怀孕,许多准爸爸准妈妈就会非常高兴地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加强营养、定期检查、适当运动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有益的,但准爸爸准妈妈们更应该知道:真正的胎教应该从怀孕前甚至是婚前开始,如进行婚前检查,了解生理功能;婚后在计划怀孕前选择理想的受孕季节和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考虑职业、工作环境对受孕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等。
误区六:胎教不需要有计划
准妈妈和胎宝宝是“一心同体”的,如果准妈妈的生活不规律,胎宝宝也不会有很自然的生活节奏,因此,制订一个妊娠期间胎教的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准妈妈应该每天合理、有规律地对胎宝宝进行胎教,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规律。
误区七:胎教只有准妈妈可以做
胎教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要靠家庭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特别是准爸爸,首先应帮助准妈妈稳定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能和准妈妈吵架,多关心体贴准妈妈。此外胎宝宝更容易接收低频声音,他们更喜欢听爸爸的声音,因此,准爸爸最好能每天定时,特别是睡觉前和准妈妈一起给胎宝宝抚摸、对话、唱歌、呼唤他的名字,以尽母育父爱的义务。
在胎教过程中,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很重要,因为胎教是为了让准妈妈有个好心情,而情绪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之关系亲密的人的态度。除了准爸爸,婆婆是和准妈妈关系最亲近的人,她对准妈妈的态度直接影响准妈妈的情绪。比如说,婆婆天天喊着要孙子不要孙女,不用说听听胎教音乐,就是把最好的乐队请到家里去演奏,准妈妈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温馨提示
胎儿喜欢准爸爸
美国的优生学家认为:胎儿最喜欢爸爸的声音、爸爸的爱抚。当妻子怀孕后,丈夫可隔着肚皮经常轻轻抚摸胎儿,或与胎儿对话,胎儿能作出积极反应。也许是因为男性特有的低沉、宽厚、粗犷的声音更适合胎儿的听觉功能,也许是因为胎儿天生就爱听父亲的声音,总之,胎儿对爸爸声音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反应,这一点是母亲无法取代的。
怀孕9个月胎儿图 怀孕九个月注意事项
1、由于有早产可能,所以应做好一切准备,包括来院应带的物品:保暖厚袜子、睡衣、外衣、喂奶大罩衫、内衣内裤、授乳胸罩、卫生巾、润口糖、小食品等。
2、避免单独外出,更不要外出太久。另外,随着胎儿的长大,孕妈咪会发生腰痛、下肢水肿的问题。
3、孕妇的日常运动应以亲人陪伴散步为宜,这样可以增强健康,避免临床分娩前的恐惧感、焦虑感和孤独感。
4、控制食盐摄入,不宜过重或蹲位劳动,不宜盆浴,禁止同房,以免早产、早破水。
5、学会自我和家庭监护,能听胎心,数胎动,摸胎位,测量子宫高度等。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胎心的仪器有哪些
胎心监测能掌握宝宝的妈妈肚子里的健康状态,准妈妈最好在家能每天听胎心,目前,在家常用的胎心仪器有:听诊器、胎心(音)仪、胎语仪。
1、听诊器:对寻找胎心位置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声音较小,一般人不易找到,但价格比较低。
2、胎心仪:采用多普勒听诊技术,可以用来听胎心,有的可以通过LED或液晶屏显示胎心率。
3、胎语仪:属于智能设备,能够达到在家监测胎心的标准,用来听、录胎音;计数胎儿心率和胎动;绘制监护曲线等。但要通过和手机软件连接使用,适合有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孕妇使用。
如何才能更正确的听取胎心
1、产检时胎心监护
(1)胎心监护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进行监测,对胎儿是安全的。通过信号描记瞬间的胎心变化所形成的监护图形的曲线,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以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
(2)监护时,通过绑在孕妇身上的两个探头进行,一个绑在子宫顶端,是压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了解有无宫缩及宫缩的强度;另一个放置在胎儿的胸部或背部,进行胎心的测量。
(3)胎心监护仪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宫缩的相应图形显示,会显示两条主要的线,上面一条是胎心率,下面一条则表示宫内压力。胎心率正常情况下波动在 120-160次/分之间,一般基础心率线表现为一条波形直线,出现胎动时心率会上升;而下面那条线在宫缩时会增高,随后会保持20mmHg左右。
(4)胎心监护仪将胎心的每个心动周期计算出来的心跳数,依次描记在图纸上以显示胎心基线变异。在一定范围内,胎心基线变化表示胎心中枢神经植物神经调节和心脏传导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储备力。
2、在家监护胎心
在家自行监测胎心的方法目前可以通过购买听诊器、胎心(音)仪、胎语仪等进行监护,还可以通过数胎动来监测。
(1)听诊器监护:听诊器的价格较低,但是对于寻找胎心的位置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胎心较小,一般人不容易找到;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听胎心。
(2)胎心(音)仪/胎语仪监护:这两种监护仪是采用多普勒听诊技术,能用来听胎心,有的可以通过LED或液晶屏显示胎心率;胎语仪属于智能设备,能够达到在家监测胎心的标准,用来听、录胎音;计数胎儿心率和胎动,功能相比传统的要更完善,但要通过和手机软件连接使用,适合有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孕妇使用。
(3)数胎动:数胎动进行监护也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简单的方法,确率也比较高,大部分的医生都会推荐准妈妈使用这个方法。正常明显胎动1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属于胎动减少,就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胎心监测。
(4)听胎心:可以在产检时让医生告诉你胎心的位置,然后在家让亲人贴在胎心位置的腹壁听胎心,平日在家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3分钟,监测胎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120~160跳/分钟以内),就可以了解到胎儿的健康情况。
3、注意事项
(1)胎心监护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进行监测,对胎儿无影响。
(2)胎心监护的时间通常会持续20分钟左右,所以准妈妈在进行胎心监护前应该避免饥饿状态,排空膀胱;并且选择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比如半卧位或是坐位。
(3)如果做监护的过程中胎儿不愿意动,极有可能胎儿是睡着了,可以轻轻摇晃你的腹部把胎儿唤醒。如果胎心监护结果不是非常满意,那么有可能会持续监护下去,准妈妈不要过于着急。
(4)若孕妇存在肝内胆汁淤积症、过期妊娠、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死胎史等高危因素,监护频率每周应至少2次,若胎心监护存在异常,应持续监护至生产为止。
怀胎十月每月的胎教重点是什么
1~2个月胎教重点:听觉
孕后6周,胎儿的听觉就开始发育了。但由于还处于最初的发育阶段,胎儿还听不到声音。所以,怀孕初期,听觉胎教的重点是准妈妈通过音乐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所有能安抚准妈妈情绪的音乐都可以作为听觉胎教音乐。
3个月胎教重点:味觉、触觉、视觉
味觉胎教:孕11~12周,胎儿的味觉发育完成,可以感受甜、酸等多种味道。所以,这时候准妈妈应该吃各种味道的食物,最好做到五味俱全,以利于胎儿味觉的发育。触觉胎教:孕后8周胎儿皮肤的感觉开始出现,到12周左右其发达程度与成人相比也不逊色。此时,准妈妈可以进行轻柔的运动和舞蹈,使羊水轻轻晃动从而达到刺激胎儿触觉的目的。有人将皮肤称为人的第二大脑,对胎儿皮肤的刺激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视觉胎教:孕后4周胎儿的视网膜开始形成,至28周时胎儿能感觉到光线的明暗。虽然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不可能看到外界事物,但他可以通过妈妈的视觉间接感受外在世界。所以,准妈妈可以观赏展览会、画展,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观赏自然风光,这些都可以加强对胎儿的视觉刺激。
4个月胎教重点:听觉、味觉
听觉胎教:孕4月的胎教规律最好和生物钟结合起来。从胎儿的生物钟来看,晚上8时许是其听觉神经最敏锐的时期,这时候进行听觉胎教最合适。当然,听觉胎教并不仅限于晚上8时进行。
味觉胎教:实验发现,如果给孕妇注射葡萄糖,胎儿的心脏跳动频率会增加,这是因为胎儿能够通过血液感受到葡萄糖的味道。此时准妈妈应摄入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食品,不应偏食。
5个月胎教重点:嗅觉、听觉、触觉
嗅觉胎教:胎儿喜欢新鲜的空气,因为其中负离子丰富,能促进多种神经传达物质的合成,有利于大脑的发育。这时期,胎盘相对稳固,准妈妈可以抽空就近旅游一次。听觉胎教:这一时期,胎儿听觉更加发达。他们能区分出爸爸和妈妈的声音,还能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如果听到令他们讨厌的声音甚至还会皱眉头。触觉胎教:在孕后18~20周,第一次胎动出现了,当然此时胎动并不强烈。当准妈妈感觉到胎动时,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腹部,胎儿会作出收缩的反应。这时候,进行触觉胎教能使胎儿的感性认识更丰富。
6个月重点:听觉、视觉、嗅觉
听觉胎教:如果准妈妈经常愉快地和胎儿谈话、打招呼,胎儿也会心情愉快的。准妈妈应时常听听有助于心情平静的音乐。
视觉胎教:准妈妈可以简洁地向胎儿描述所看到的一切美好事物。腹中的胎儿虽然看不到外面的景色,但能通过妈妈感受到相关信息。
嗅觉胎教:孕20周,胎儿形成了向大脑传达味觉的器官。尽管胎儿闻不到外界的气味,但能闻到共同呼吸的准妈妈的味道。
同时,如果准妈妈闻到令自己心情舒畅的气味,身体就会流动着健康的激素,这些激素能通过胎盘传达到胎儿的大脑,让胎儿感受到妈妈的好心情;如果准妈妈闻到不好的气味感到不快,胎儿同样能感受到妈妈的这种不快。
7个月胎教重点:听觉、嗅觉
听觉胎教:胎儿能够认知节奏和旋律了,有时还会以用胎动对声音作出回应。这时候如果孕妇对孕妇学习班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参加了。孕妇学习班最大的优点不是讲课内容本身,而是孕妇间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可以有效地缓解孕妇的不安。嗅觉胎教:闻到不好的气味时胎儿也会皱眉头啦!鲜花店的花香及面包房中飘出的诱人面包香,胎儿都感受得到。准妈妈吃美味食物时,胎儿也能感知。
8个月胎教重点:味觉
味觉胎教:孕后32周左右,胎儿能分辨出羊水的味道了。孕妈妈在进食时应尽量保持喜悦的心情。妈妈吃得香,胎儿才会心情愉快。
9~10月胎教重点:视觉
视觉胎教:孕37周,胎儿几乎能感知任何光线,并作出反应,他的眼睛也能够灵活地眨动了。尽管胎儿还不能准确区分外界事物的形态和颜色,但这些却可以通过妈妈腹壁的光线,作为大脑的视觉信息而被胎儿接受。尤其是怀孕末期,准妈妈腹壁变薄,时明时暗的光线会使胎儿的心跳加速。胎儿不喜欢过强的视觉刺激,在电影院内,明暗变化频繁的银幕及喧闹的声音都让胎儿很烦躁。为了让胎儿好好休息,家中的照明最好不要频繁地打开或关闭。
怎样预防胎儿脐带绕颈
1、适当饮食,多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烟酒及过于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忌生食海鲜、没有熟透及易过敏的食物。适当运动,运动时要选择动作柔和的项目,如散步、游泳、准妈妈体操等,不宜选择剧烈的运动,也应避免过于喧闹的运动环境。
2、定期数胎动。孕妈妈养成每天数胎动的习惯,能有效的避免胎儿脐带绕颈。每天早、中、晚固定一个自己最方便的时间数3次胎动,每次数一小时。数胎动时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侧在床上,把双手轻放在腹壁上,静下心来专心聆听胎儿的活动,并仔细记录每次胎动次数。当胎儿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3、做好胎心监测。孕妈妈最好做好胎心监测,这是预防宝宝脐带绕颈的有效方法,在做胎心监测时,要有家人的陪伴,最好遵医嘱,进行定期的监测。
4、适当的胎教。适当的给宝宝胎教,能避免宝宝在腹内活动太猛烈。在进行胎教时要选择曲调优美的乐曲,比如钢琴曲、萨克斯、乡村音乐等,节奏不宜过强,声音不要过大,时间不能过长,次数不要过多。
胎动次数减少的原因
(1)孕龄满24周时:就该听胎心、数胎动了。心情平稳的情况下,平躺,胎心声是如钟表的“嗒嗒声”,在腹部同一位置,缓慢持续加压,如在这一位置没有听到,以与这一位置半径5cm转移。
(2)6个月时:以与肚脐平齐为基准,左右下各15-20cm转移。
(3)7.5个月--8个月时:听胎心的位置先腹部的各左右下方、然后各左右上方、再各左右中。100-120次/分,轻度过缓;160-180次/分,轻度过速。
(4)8.5个月:胎动很重要。上午8--12点,慢而均匀,如强烈,会有问题。下午2--3最少。晚上最多最活跃,此时胎教效果显著。数胎动,全身放松,端坐,双手自然放于小腹,孕晚期3次/天,胎动3--5次/时,一定数满1小时,衡量1次胎动是这样的:叽里咕噜连续动不算,间隔3分钟以上才算。
一般来说,在正餐后卧床或坐位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1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为20至30次应注意次日计数,如下降至20次要告诉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当妊娠满32周后,每次应将胎动数作记录,产前检查时请医生看看,以便及时指导正确记录及做及时的处理。当胎儿已接近成熟,生后能够存活时,记数胎动尤为重要。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为4次或超过4次,表示胎儿安适;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应再数1小时,如仍少于3次,则应立即去产科看急诊以了解胎儿情况,而绝不要再等了。
职场孕妈应该利用哪些时间进行胎教
胎教到底怎么做? 都知道胎教对宝宝的影响,教育要从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可是如何做好胎教是很多孕爸孕妈所担心和挂念的,不知胎教到底有没有用,其实胎教有没有效果,关键是看你是怎么进行胎教。
怎样胎教宝宝更聪明?
天才宝宝胎教专家数得出结果:孕期使用天才宝宝胎教仪进行音乐胎教的的新生儿比为胎教的新生儿智商高出20%以上,后天发育过程中情商及性格发育更好。而且相比其他胎教方式,准妈妈在孕期也更愿意选择收听美妙的音乐舒缓心情。那么,在音乐胎教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什么?
1、音乐胎教开始的时间很关键
当胎儿发育到17周时,听觉神经基本完善,并且听力接近成人,可以接受外界的音乐声音信号。而胎儿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为3-9个月期间。如果这期间准妈妈每天都播放胎教音乐与胎儿互动,形成良好的大脑反应,并且依据胎儿大脑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求,给予科学的、适合的胎教音乐信号,有效刺激,则能起到挖掘智力潜能的效果。综合各方面考虑,开始音乐胎教的最佳的时间为孕17周。
2“教”的其实不只是胎儿
准妈妈孕期收听美妙的胎教音乐,不仅能促进母体分泌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效调节准妈咪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胎盘供血的状况,安定准妈妈的心率、情绪及呼吸的频率,更利于胎儿身体及大脑发育。
同时给胎儿收听同样的胎教音乐,通过音乐声音信号刺激胎儿听力,激发胎儿大脑活跃度,挖掘宝宝大脑的潜力。医学研究证明:音乐胎教可以使胎儿的脑神经元增多,树突稠密,突触数目增加,甚至使本无关联的脑神经元相互连通,扩大脑容量。
3、音乐胎教声音传递影响胎教效果
虽然胎儿已经具备听力,但耳蜗神经还十分脆弱,能接受的音量范围为40分贝。天才宝宝胎教仪研发专家发现,外界声音经过准妈妈的腹壁和羊水会损耗20分贝,所以天才宝宝的音量控制器给胎儿输出的音乐为60分贝,音频低于2000赫兹。
到孕中期时,胎儿胎动会越来越活跃,播放胎教音乐时单一音源会让胎儿听到的声音忽高忽低,影响胎教效果。为了实现更好的胎教音乐传递效果,天才宝宝胎教仪采用四音源的形式,如此形成均衡稳定的声场,配合高保真还原系统,无论是播放胎教音乐还是播放准妈妈准爸爸的说话声音,都能清晰、稳定、有效地传递。
提醒各位准妈妈,音乐胎教过程中,除了以上注意事项,更需要准妈妈的坚持,效果才更有保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准妈妈要努力珍惜这特殊的时光,经常与宝宝互动,让美妙的音乐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正确的胎教是很重要的。只要妈妈抓紧正确胎教的时间,当然职场妈妈也要特别注意规律的饮食原则,这一种优秀的饮食胎教。健康的胎教不仅对孩子有好处,也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所以各位孕妈妈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胎心监护怎么做
1、产检时胎心监护
(1)胎心监护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进行监测,通过信号描记瞬间的胎心变化所形成的监护图形的曲线,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以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
(2)监护时,通过绑在孕妇身上的两个探头进行,一个绑在子宫顶端,是压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了解有无宫缩及宫缩的强度;另一个放置在胎儿的胸部或背部,进行胎心的测量。
(3)胎心监护仪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宫缩的相应图形显示,会显示两条主要的线,上面一条是胎心率,下面一条则表示宫内压力。胎心率正常情况下波动在120-160次/分之间,一般基础心率线表现为一条波形直线,出现胎动时心率会上升;而下面那条线在宫缩时会增高,随后会保持20mmHg左右。
(4)胎心监护仪将胎心的每个心动周期计算出来的心跳数,依次描记在图纸上以显示胎心基线变异。在一定范围内,胎心基线变化表示胎心中枢神经植物神经调节和心脏传导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储备力。
2、在家监护胎心
在家自行监测胎心的方法目前可以通过购买听诊器、胎心(音)仪、胎语仪等进行监护,还可以通过数胎动来监测。
(1)听诊器监护:听诊器的价格较低,但是对于寻找胎心的位置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胎心较小,一般人不容易找到;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听胎心。
(2)胎心仪/胎语仪监护:这两种监护仪是采用多普勒听诊技术,能用来听胎心,有的可以通过LED或液晶屏显示胎心率;胎语仪属于智能设备,能够达到在家监测胎心的标准,用来听、录胎音;计数胎儿心率和胎动,功能相比传统的要更完善,但要通过和手机软件连接使用,适合有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孕妇使用。
(3)数胎动:数胎动进行监护也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简单的方法,准确率也比较高,大部分的医生都会推荐准妈妈使用这个方法。正常明显胎动1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属于胎动减少,就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胎心监测。
(4)听胎心:可以在产检时让医生告诉你胎心的位置,然后在家让亲人贴在胎心位置的腹壁听胎心,平日在家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3分钟,监测胎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120~160跳/分钟以内),就可以了解到胎儿的健康情况。
胎心是胎儿生命的重要标志
宝宝生命的重要标志——胎心
用听诊器,可经孕妇腹部听到胎儿心音。使用多普勒听诊,孕妇可以听到被放大的胎儿心跳声,像钟摆声,有力而规律。如果医生允许,最好让你的丈夫亲耳听一听胎儿的心跳。你的丈夫也会像你一样从内心迸发出柔柔的爱意。B超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心有节律地搏动。胎心搏动在120~160次/分钟。如果大于160次/分钟,或小于120次/分钟,应及时看医生。胎心的强弱和节律与胎儿的状态有关,如果胎儿清醒或活动时,胎心会快而强,如果胎儿安静或睡觉时,胎心可能会慢而稍弱。
胎动是和妈妈最初的交流
敏感的孕妇和有过生育经历的妈妈会比较早感到胎动。准妈妈对胎动的最初描述,有时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感觉像鱼在水中游,也有感到像小猪一样拱,像小青蛙在跳,像鸟在飞,还有感到像血管在搏动,像在蹦、蠕动、跳动等等。这都是妈妈的主观感受,并不能代表胎儿在如何动。有时妈妈还会把自己的肠鸣音、腹主动脉搏动误认为是胎儿在动。这些感受都是很正常的。
什么时候才能感觉到有胎动呢?一般情况下,初次怀孕的妈妈多在孕4个月后感觉到胎动,这时的胎动还不规律,妈妈也不能很明确感觉,所以这时通过计数胎动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是很可靠。
关于胎动次数,胎儿每小时胎动的次数约3~5次,每天10次以上(早、中、晚分别计数胎动1次,每次计数1小时,把3次记数的胎动数相加即为每天胎动数)。实际上,这时记数胎动的意义并不大,胎动少些,胎动多些,都是正常的,这与孕妇的感觉有关。实际上,孕妇感觉不到的胎动可能一天会有几十次,甚至几百次。
通过胎动来监测胎儿健康
对于新妈妈来说,胎儿的胎动是准妈妈最关注的,分娩的前准妈妈在进入孕晚期以后要好好数胎动,如果胎动2小时少于6次,或12小时少于30次,尤其是小于10次,宝宝就很可能缺氧了。很多准妈妈都认为胎动多就是宝宝健康、高兴、调皮、活泼的表现,大多数确实是这样。比如胎宝常会在妈妈饭后、晚上睡觉时动得特别欢。有好吃的、氧分、能量都充足,宝宝自然嗨皮又有劲,但是如果宝宝动得太多,就可能不是好事了。
分娩前准妈妈必知 通过胎动来监测胎儿健康:
前几天胎动还感觉挺多,比平时还多很多,但没在意,不久后发觉胎动好像少了,近几小时貌似没动,就去检查结果发现胎心没了,这时胎宝宝异常增多的胎动,其实是表示有急性缺氧了。
胎宝宝如果有急性缺氧的情况,比如脐带扭转、缠绕过紧等情况,也会出现胎动突然超多,然后减少,最后不再动的情况。所以如果准妈妈发现胎动比平常明显增多,而且剧烈,持续时间长,就非但不代表宝宝健康,反倒可能是宝宝刚开始缺氧、正在求救的信号。
我们先来看看正常的胎动次数是多少吧,一般正常胎动是每小时3-5次,12小时也就是36-60次。因为官方资料有“胎动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我们就按胎动增多50%算增多得“明显”。那就是说如果宝宝每小时胎动超过5-8次(5分钟内连续动算一次,再四舍五入),或12小时胎动超过54-90次,就要小心了。
如果发现胎动过多,就先立即左侧卧位,这个体位最有利于胎儿供氧。如果准妈妈当时情绪不好、没吃饭、劳累、环境空气密闭,就要立即对应纠正,一般都会缓解。如果胎动剧烈持续半小时、甚至1小时以上都没缓解,就要尽快到医院听胎心或做胎心监护,必要时吸氧、挂吊瓶来纠正胎儿缺氧,同时查找原因。
分娩前准妈妈整个孕期的胎动是有规律的。一般32周左右胎动最明显,38周后随着胎宝增大、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胎动就会减弱、减少,但都在正常范围。令人遗憾的是,胎心监护往往在胎儿缺氧24~48小时后才能表现出来。而且,一般34周后才能做胎心监护。34周前(胎儿太小,检查不了),只能通过持续听胎心来看。如果胎心持续20分钟都超过160次,那8成就是缺氧了。
以上就是“分娩前准妈妈必知 通过胎动来监测胎儿健康”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数胎动是发现胎儿缺氧最早的方法,希望准妈妈们要重视。
教准妈妈如何听胎心数胎动
孕龄满24周时,就该听胎心、数胎动了。
心情平稳的情况下,平躺,胎心声是如钟表的“嗒嗒声”,在腹部同一位置,缓慢持续加压,如在这一位置没有听到,以与这一位置半径5cm转移。
6个月时,以与肚脐平齐为基准,左右下各15-20cm转移。
7.5个月--8个月时,听胎心的位置先腹部的各左右下方、然后各左右上方、再各左右中。
100-120次/分,轻度过缓;160-180次/分,轻度过速。
8.5个月,胎动很重要。上午8--12点,慢而均匀,如强烈,会有问题。下午2--3最少。晚上最多最活跃,此时胎教效果显著。数胎动,全身放松,端坐,双手自然放于小腹,孕晚期3次/天,胎动3--5次/时,一定数满1小时,衡量1次胎动是这样的:叽里咕噜连续动不算,间隔3分钟以上才算。
一般来说,在正餐后卧床或坐位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1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为20至30次应注意次日计数,如下降至20次要告诉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当妊娠满32周后,每次应将胎动数作记录,产前检查时请医生看看,以便及时指导正确记录及做及时的处理。当胎儿已接近成熟,生后能够存活时,记数胎动尤为重要。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为4次或超过4次,表示胎儿安适;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应再数 1小时,如仍少于3次,则应立即去产科看急诊以了解胎儿情况,而绝不要再等了。
胎心是胎儿生命的重要标志
用听诊器,可经孕妇腹部听到胎儿心音。使用多普勒听诊,孕妇可以听到被放大的胎儿心跳声,像钟摆声,有力而规律。如果医生允许,最好让你的丈夫亲耳听一听胎儿的心跳。你的丈夫也会像你一样从内心迸发出柔柔的爱意。B超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心有节律地搏动。胎心搏动在120~160次/分钟。如果大于160次/分钟,或小于120次/分钟,应及时看医生。胎心的强弱和节律与胎儿的状态有关,如果胎儿清醒或活动时,胎心会快而强,如果胎儿安静或睡觉时,胎心可能会慢而稍弱。
胎动是和妈妈最初的交流
敏感的孕妇和有过生育经历的妈妈会比较早感到胎动。准妈妈对胎动的最初描述,有时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感觉像鱼在水中游,也有感到像小猪一样拱,像小青蛙在跳,像鸟在飞,还有感到像血管在搏动,像在蹦、蠕动、跳动等等。这都是妈妈的主观感受,并不能代表胎儿在如何动。有时妈妈还会把自己的肠鸣音、腹主动脉搏动误认为是胎儿在动。这些感受都是很正常的。
什么时候才能感觉到有胎动呢?一般情况下,初次怀孕的妈妈多在孕4个月后感觉到胎动,这时的胎动还不规律,妈妈也不能很明确感觉,所以这时通过计数胎动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是很可靠。
关于胎动次数,胎儿每小时胎动的次数约3~5次,每天10次以上(早、中、晚分别计数胎动1次,每次计数1小时,把3次记数的胎动数相加即为每天胎动数)。实际上,这时记数胎动的意义并不大,胎动少些,胎动多些,都是正常的,这与孕妇的感觉有关。实际上,孕妇感觉不到的胎动可能一天会有几十次,甚至几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