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不能用冰敷
什么情况不能用冰敷
不可以,以下情况都不要进行冰敷。
1针灸治疗慢性炎症引起疼痛,有局部肿胀,皮温升高的情况下,不宜用冰敷。
2大面积组织受损,感染性休克,不宜用冰敷,以免组织坏死。
3有慢性炎症或者感染化脓者不宜用冰敷,以免阻碍炎症吸收。
4枕后,耳部,阴囊等处不宜用,以免冻伤,腹部冰敷要防止腹泻,冠心病以及高热患者要避免足底冰敷。
如何冰敷 冰敷最佳时机
冰敷是最常见的冷疗方法,能减轻肢体肿胀,最佳的冰敷时间是在伤后24小时内,最长不能超过48小时,24小时之内冰敷是最佳效果,可以有效抑制学血液循环,降低局部代谢脸部,降低机体冷痛肿胀。
冰敷的正确方法 把握冰敷时间
冰敷时间每次20-30分钟,如需较长施加冰敷,每次至少间隔30-60分钟,冰袋外面要加布袋,经常观察局部皮肤冰敷情况,及时出处理,预防组织坏死。
冰敷多久可以消肿 冰敷消肿原理
局部冰敷之所以能消肿止痛,主要是冰敷等发射性地刺激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肿胀或防止进一步的内出血;其后又会通过继发性的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肿止痛目的。
热敷和冷敷的区别 冰敷
冰敷是降低组织的温度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冷却可以减少组织血液量及减慢组织的新陈代谢,因此,急性发炎或是刚受伤的时候要冰敷,可降低出血及发炎的情况。另外对于痉挛,肌肉挛缩也有一定的效果,还有可提升痛阈而降低疼痛。
1.开放性伤口不宜冰敷,可冰敷伤口周围。
2.高血压者冰敷时,温度不宜太低,以免血压升高太多。
3. 冰敷之后如有局部肌肉无力、迟钝、动作不灵巧的情形,下次不宜再冰敷。
4.病人感觉不好或精神状态较差者,不宜冰敷。
5.年纪很小或很大的病人,温度不宜太低。
6.随时观察使用部位与病人表情。
如果冰袋的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则冰敷可达30分钟以上;如果冰袋的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不能超过10分钟。长时间的冰敷不仅危险,而且会使冰敷的效应降低,所以应严格控制冰敷的时间。我们可以采用每间隔2小时一次冰敷来控制症状。
肌肉拉伤冰敷还是热敷 拉伤冰敷好
原理:冰敷能让肌肤迅速降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循环及代谢下降,能降低血液流通速度,以达到止血、减轻疼痛及控制急性发炎等目的。
应用:冰敷适宜用在急性的红、肿、痛、热,如肌肉拉伤、脚部扭伤、烫伤、抽筋、轻微刀伤、发烧等状况。
时机:原则上刚受伤的三天内适宜冰敷,待症状缓减后才可热敷,可视伤处的严重程度延长时间。
另外,很多人以为受了伤才需要冰敷,其实刚运动完也是适合的时机,此时肌纤维会产生轻微撕裂伤,冰敷可加速复原。
工具:可用冰袋、冰枕,或用塑料袋装冰块外包毛巾置放于患处,每隔一分钟拿开30秒左右缓和刺激程度,间隔着敷。
宝宝为什么容易打嗝 怎么预防宝宝打嗝
妈妈们应该注意,宝宝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吃母乳的宝宝,如母乳很充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养的宝宝,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
关节炎患者锻炼的误区
1、关节长骨刺需要把它磨掉,需要加强运动。纠正:骨刺是关节退变的表现,需要减少关节磨损。靠自己磨,骨刺是越磨越大的,除非手术磨掉。大部分骨刺是不需要处理的,少数骨刺影响关节运动,需要手术磨掉。2、打“太极拳”能治关节炎。纠正:“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方法,但不适合每个人,特别是不适合下肢关节炎的患者,其中膝关节髌股关节在“太极拳”中“很受伤”。太极拳中下肢半蹲状态长时间站立,使关节软骨长时间受压而不能获得放松及不能吸收营养,长期如此软骨细胞将逐步坏死,软骨基质将逐渐退化,关节炎将进一步加重。太极拳不适合关节炎患者,特别是超重的关节炎患者。3、爬山(楼)能治关节炎纠正:如上所述,爬山时会加重下肢关节的负重和磨损,关节炎患者最好不要爬山。4、关节疼痛是需要热敷活血化瘀纠正:大多数的关节炎发作是局部都会发热,滑膜充血。这时候热敷只会更加促进滑膜充血,增加关节渗出,加重关节肿胀疼痛。如果关节局部发热,需要局部冷(冰)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