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舌头的介绍

舌头的介绍

舌是人体品尝食物的器官,舌的感觉叫“味觉”,在人的口中。中医学中,舌又名灵根、心窍。舌之尖部称为舌尖,中部称舌中,根部称舌本,两侧称舌旁。

舌的上面有一向前开放的“V”型沟叫界沟,将舌分为前2/3的舌体和后1/3的舌根。舌体的前端叫舌尖。舌的下面正中有一粘膜皱襞,称为舌系带。在舌系带根部的两侧有一对小的隆起,称为舌下阜,阜顶上有下颌下腺管和舌下腺管的共同开口。由舌下阜向后外侧延伸的粘膜隆起,称为舌下襞,此襞深面藏有舌下腺。

羊舌姓基本介绍

羊舌[羊舌,读音作yáng shé(ㄧㄤˊㄕㄜˊ),古音读作qiāng(ㄑㄧㄤㄕㄜˊ)]

羊舌

源出于姬姓,晋之公族,羊舌为中国汉族复姓。羊舌(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羊舌村)为古曲沃地名,晋之公族的食邑。《唐书·宰相世系录》载: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一曰鞮、二曰杨氏、三曰平杨,盖唐叔虞之苗裔,自伯侨以下谱系,以姬伯侨为始祖的羊舌姓世系。三晋曲沃武公姬称之子,晋献公姬诡诸之弟姬伯侨,又名文实,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伯侨生姬文,又名逊。晋献公时公子舍人,袭爵为杨侯。文生姬突,食邑于羊舌,羊舌大夫也,晋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赤狄,以羊舌突为军尉,羊舌之姓由突始,故又称羊舌突。突生羊舌职,因父为羊舌大夫,遂以羊舌为姓,羊舌职为〖晋国第27任国君〗悼公姬周(BC572—BC558年)羊舌大夫。生子四:赤、肸、鲋、虎,号称“羊舌四族”。长子羊舌赤字伯华,铜鞮大夫,生杨道字子容;次子羊舌肸字叔向,又字叔誉。太傅,肸生羊舌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曰杨石。三子羊舌鲋字叔鱼;四子羊舌虎字叔罴。羊舌肸,字叔向,又字叔誉,为〖晋国第28任国君〗平公姬彪(BC557—BC552年)

太傅,孔仲尼称为“古之遗直”。生子羊舌伯石,字食我,为晋上卿,以邑为氏,号曰杨石,史有“叔向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的记载。

晋国君姬姓家族和羊舌家族、祁氏家族都是姬姓的晋国子孙,就是都为晋唐叔虞的后裔,所以称为晋之公族。但随着晋室枝繁叶茂的不断壮大,公族子孙都以封邑为姓氏,其中最主要的羊舌氏、祁氏两家交往最好,羊舌食我和祁盈是好朋友,因两家府中家仆之乱,有违礼法,遭到晋公卿的迫害,晋公令灭祁、羊舌两家,其中,食我有子孙逃往华山仙谷避难,隐居。其后子孙遂居华阴,姓杨氏,此支杨氏即世居华阴,至令有“天下杨氏出华阴”之说。铜鞮大夫羊舌赤,字伯华。因侄子羊舌食我、祁盈家仆之乱,亦率子孙于周避晋祸,又因晋灭祁、羊舌两家,所以其子孙也不再姓羊舌氏。改作杨氏,皆因祖上姬伯侨封为杨侯。

生杨道,字子容。《唐书·宰相世系录》载: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杨道的字)。

从羊舌突姓羊舌氏至羊舌食我,凡四世。“羊舌四族”的长子羊舌赤、次子羊舌肸两支羊舌族的后裔都改姓杨氏了,而三子羊舌鲋、四子羊舌虎的后裔有姓羊舌、羊、杨,繁衍至今的羊舌家族,就是他们的后裔。

舌苔的形质介绍

1、苔的有无

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2、苔的厚薄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

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3、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

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

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

虎舌红的介绍

虎舌红(Ardisiamamillata),又名天仙红农、红地毯,商品名称宝鼎红。为紫金牛科常绿小灌木。具有匍匐的木质根茎,高约15--20厘米,叶互生或簇生在茎的顶端,幼时长满了暗红色的长柔毛,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顶端尖或钝,边缘有不明显的疏圆齿及藏于毛中的腺点,两面暗红色,密生锈色或紫色糙伏毛,上面毛出自疣状突起;伞形花序有花7-15朵,着生于叶腋下,花瓣粉红色或近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

产于江西,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谷,海边荫湿的阔叶林下。

虎舌红既能观叶又能赏果,紫红色的叶子两面长满了绒毛,在阳光下,特别在晚上灯光下更是耀眼。鲜红色的球形果实四季常有,老果新果同挂一株。其适应性较强,既适合在江南园林中作耐荫地被植物观赏,也可在各地家庭居室中盆栽。播种苗生长2--3年就能结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虎舌红果呈球形、黄豆大小、红色,全年轮番挂果,第二年长出新果,老果陆续掉落,果、叶可全年观赏。虎舌红叶面有紫红色茸毛,从不同角度观赏叶片,呈现光泽多彩。它四季果实累累,花小淡雅,象征着喜庆吉祥。盆栽虎舌红可长期放置室内,非常风趣雅致,而且药用价值极高,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去腐生肌等功效。

芋头的介绍

芋头,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芋头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其球状地下茎(块茎)可食用亦可入药,在大洋洲诸岛是传统主要粮食。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性喜高温湿润,不耐旱,较耐荫,并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根系吸收力弱,整个生长期要求充足水分;对土壤适应性广,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宜;种芋在13~15℃开始发芽,生长适温20℃以上,球茎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发育最适温27~30℃。如果遇低温干旱则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产量。

龙舌兰的介绍

1、龙舌兰有世界上最长的花序。

龙舌兰植株很高大,叶片是灰绿色或者蓝灰色,可以长到1.7米的长度,和20厘米的宽度,而且有着莲座的基部。特别的是它的叶缘会变色的,一开始会是棕色的,成长后变得灰白色。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龙舌兰的种类要十年或者几十年才会开花,形成世界上最长的花序,可以高达7到8米,长出的白色或者浅黄色的铃状花朵可以多达几百朵。因为它开花后母株会枯死,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纪植物。

2、龙舌兰的生存环境。

龙舌兰耐寒也耐阴,更耐旱。平时应该让它生长在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使用排水好又肥沃的沙质土壤。龙舌兰的生命力还是比较强的,最低的生长温度是7℃左右,只要注意给它充分的阳光。

3、龙舌兰和芦荟很像,要仔细区分。

因为都是多年生常绿多肉的植物,龙舌兰和芦荟很像,都是茎节短,叶面会有白粉,边缘和顶端都有刺。要区分它们,首先要看它的叶子,龙舌兰叶子折断后不会有汁液且会看到像细线的筋,而芦荟有液体流出不会带有筋。其次是它们的出叶方式,龙舌兰最外面的叶子会包着里面的叶子,芦荟则是从小叶开始分开。另外,龙舌兰的刺是又硬又尖,叶顶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的刺,芦荟没有龙舌兰那么硬的刺。应该注意的是,龙舌兰是有毒的,不要把它误以为是芦荟而食用。

芋头的介绍

芋头是天南星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芋的地下块茎,原产我国和印度、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

芋头又称芋艿,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又不含龙葵素,易于消化而不会引起中毒,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它既可作为主食蒸熟蘸糖食用,又可用来制作菜肴、点心、因此是人们喜爱的根茎类食品。在广东等地方,中秋节吃芋头是源远流长的一项习俗。

1. 巧去芋头皮:将带皮的芋头装进小口袋里(只装半袋)用手抓住袋口,将袋子在水泥地上摔几下,再把芋头倒出,便可以发现芋头皮全脱下了。芋头含有较多的淀粉,一次吃得过多会导致腹胀;

2. 生芋有小毒,食时必须熟透;生芋汁易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可用姜汁擦拭以解之。

头发介绍

头发,指生长在头部的毛发。头发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1] 。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0~100cm,甚至150cm,但一般不会超出200cm。

头发的颜色一般是由基因决定的,常见的有黑色、金黄色、棕色及红色等。当人类老化时,头发通常会变成银白色。由于种族和地区的不同,头发有乌黑、金黄、红褐、红棕、淡黄、灰白,甚至还有绿色和红色的。还可通过染发将头发染成多种多样的颜色。科学研究证明:头发的颜色同头发里所含的金属元素的不同有关。黑发含有等量的铜、铁和黑色素,当镍的含量增多时,就会变成灰白色。金黄色头发含有钛,红褐色头发含有钼,红棕色的除含铜、铁之外,还有钴,绿色头发则是含有过多的铜。在非洲一些国家,有些孩子的头发呈红色,这是严重缺乏蛋白质造成的。

舌鳎的介绍

从本质上来讲,舌鳎是属于海洋鱼类的范畴,或者可以说是海鲜的一种。因为肉质的鲜嫩以及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经常受到人们的捕捞。如果人们再不加以限制,在未来不久的日子里,舌鳎就会消失的。下面就来说说舌鳎的营养价值具体有哪些。

形态特征:体延长,甚侧扁,呈舌状。成鱼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吻突出,吻端圆钝。口小、下位。下颌常为吻部的钩状突所包围。无眼侧上下颌牙细小,绒毛状,形成一牙带。眼小,上眼不接近头背缘。前鳃盖的边缘不游离。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无胸鳍,腹鳍只见于有眼侧。鳞细小,多为栉鳞。仅半滑舌鳎和宽体舌鳎中少数种的有眼侧为栉鳞,无眼侧为圆鳞。其余各种的两侧都为栉鳞。有眼侧常具2~3条侧线,无眼侧具1~2条侧线,或无侧线。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各近海渔场均可捕获,海洋岛、石岛渔场为主要产地。但鱼群不密集,在捕捞作业时多系兼捕对象,渔期夏汛为5~7月份,秋汛为10~12月份。

猪舌头的基本介绍

禁忌人群:由于猪舌头含较高的胆固醇,凡胆固醇偏高的人都不宜食用猪舌头。

适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猪舌头的基本介绍

猪舌肉质坚实,无骨,无筋膜,韧带,熟后无纤维质感。

猪舌头的功效与作用

猪舌性平味甘、咸;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猪舌头的营养价值

猪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烟酸、铁、硒等营养元素,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猪舌头的选购

新鲜猪舌头灰白色包膜平滑,无异块和肿块,舌体柔软有弹性,无异味。

变质的猪舌头呈灰绿色,表面发粘、无弹性,有臭味。

异常的猪舌头呈红色或紫红色,表面粗糙,有出血点,有溃烂斑或肿块,或在猪舌根有猪囊虫寄生。

猪舌头的食用方法

猪舌可用于酱、烧、烩,如“酱猪舌”、“红烧舌片”、“烧杂烩”等。某些市场卖的舌头立即可食,但生的、烟熏的或粗盐腌的舌头常买到,煮后不论热用冷食、加不加调味料都不错。盐腌舌头通常是挤过汁的煮熟切片,一般采冷食,生舌头可加葡萄酒温煮,或水煮后添各类配饰上桌。

猪舌炒食:猪舌可以和菜、肉类一起炒,成为一道美味佳肴。

猪舌熬汤:猪舌可以煮汤,有滋补效果。

猪舌凉拌:猪舌可以和菜类一起凉拌,开胃。

卤味猪舌:猪舌可以做成卤味,成为一道下酒菜。

猪舌头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同吃

馒头的介绍

馒头,又称之为馍、蒸馍[1] ,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有馅,后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通常北方人选择馒头作为主食。

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主要的日常主食之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主食的保健性能。营养强化和保健馒头多以天然原料添加为主。

舌头麻麻的原因介绍

舌尖发麻多与血流缓慢,血黏度增高,微循环改变,局部供血不足或脑供血不足有关;可检查血脂,血糖,血压是否增高和血黏度是否增高.平时注意多饮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计量阿司匹林,丹参,维脑路通,银杏叶片等药,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1,B6,C等,有降低血黏度

舌为人体重要器官。感觉舌头发干发涩,有时还发麻的原因很多:心、肺、肝、脾、肾等脏器的疾病都可以引起,一般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尤其脑缺血等,同时还可做脑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扫描,早发现问题,早防治。可内科诊治. 如果老年人舌头发麻,应考虑是否气血不足、血黏度过高。观察舌苔只是确诊的一个方面,舌苔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假象。 特别提醒你,如果发现舌头异样,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确诊,千万别自己下结论或用药。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身体出现这些小现象,而且过后又缓解的话, 那就不需要太过的重视,但实际上这种心理只会容易,导致很多的疾病变得更加的严重,所以提醒每个朋友们,当你发现身体出现这些异常问题的时候,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乌头的介绍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1]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1]

乌头株高60-15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栽培品种的侧根(即称附子)通常1-2个,倒卵圆形至倒卵形。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鸭舌的介绍

【释义】鸟类的一科,有家鸭和野鸭两大类。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肉和内脏可食用。

鸭舌200克调味料酱油1/2杯、冰糖、茶叶各1大匙、桂枝2片、八角4粒、草果2粒、丁香数粒

制法: 1)鸭舌氽烫1分钟,盛起备用。

2)调味料(茶叶除外)煮20分钟,加入茶叶,再煮5分钟,过滤后取汁。

3)翻滚调味料,下鸭舌煮5分钟,小火再滚1小时,待凉盛出即可。

特点: 这道菜可使用任何口味的茶叶,鸭舌只需要煮片刻。

馒头介绍

我国人民食用馒头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用馒头祭祀泸水神的记述。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面食,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在江南地区,一般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馒头叫做包子,而普通的馒头叫白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如蒸饼、炊饼、饽饽、馍馍、大馍等等。

相关推荐

酱大头菜介绍

酱大头菜时间:2007-1-9 23:21:00 来源:- 食物类别: 食物名称:酱大头菜,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100克 热量(千卡):36B1硫胺素(毫克):.03CA钙(毫克):77 蛋白质(克):2.4B2核黄素(毫克):.08MG镁(毫克):57 脂肪(克):.3B5烟酸(毫克):.8FE铁(毫克):6.7 碳水化合物(克):6VC维生素C(毫克):5MA锰(毫克):.57 膳食纤维(克):2.4VE维生素E(毫克):.16ZN锌(毫克):.78 维生素A(微克):0胆固醇(毫克):0CU铜

白水羊头的介绍

白水羊头是由羊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是源于北京的一道回族菜肴,其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刀工讲究,成品色白洁净,肉片又大又薄,蘸着特制的椒盐吃,软嫩清脆醇香不腻,风味独特。

头疼的介绍

临床上根据头痛起病方式可分为: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它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根据头痛发生病因,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制定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ICHD-II)将头痛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头痛(the primary hea

哪些人不宜食用海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饮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海蜇头虽然是比较常见的食物,但是有的时候使用起来也会容易导致身体有些不适,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也是有区别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海蜇头。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食海蜇头。 虽然能够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是一件让人心情很好的事情,但是一旦身体出现疾病就会有很多的困扰,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海蜇头介绍以后,希望大家能够及时的调整好自己的饮食。

大头菜的介绍

芥菜(学名: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oss. ),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常无毛,有时幼茎及叶具刺毛,带粉霜,有辣味;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宽卵形至倒卵形,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大头羽裂,具2-3对裂片,或不裂,边缘均有缺刻或牙齿,叶柄长3-9厘米,具小裂片;茎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或牙齿,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茎上部叶窄披针形,边缘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后延长;花黄色;花梗长4-9毫米;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长角果线

猴头菌的介绍

属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菌、猴头、猴菇、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头痛的简单介绍

临床上根据头痛起病方式可分为: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它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根据头痛发生病因,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制定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ICHD-II)将头痛分为三大类: ①原发性头痛(the primary he

舌头真菌感染怎么治疗

舌头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引起的舌头发生的各种疾病。舌头是人体的特殊部位,舌苔的情况也经常可以看出内脏的情况,所以平时医生看病的时候都要看一下我们的舌头,所以如果舌头得了病,一定要及时得就医,千万不能耽误。 舌头真菌感染怎么治疗?治疗时首先要认真仔细地检查舌头和整个嘴巴,排除其他的病所引起的舌头痛。如果发现不是阳性的,就应该好好劝病人,并按时间的去做检查,让病人的思想放松,舌头痛的情况就会减缓。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选谷维素十毫克左右,每天吃三次;或者用普鲁液涂在伤口上;如果是有更年期的妇女,用雌激素治疗会有更好

头晕的介绍

头晕(dizziness)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旋转、移动或摇晃。偶尔头晕或体位改变而头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头晕,可能是重病的先兆,应引起重视。

猴头菇的介绍

猴头菇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四大名菜”。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的形状很特殊,它的子实体圆而厚,菌盖生有须刺,须刺向上,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蘑”。 猴头蘑是食用蘑菇中名贵的品种。野生猴头蘑多生长在柞树等树干的枯死部位,喜欢低湿。我国东北产量较多,现在浙江温州地区已有人工培育。猴头蘑一般有拳头大小,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较慢,但能生长巨大的菌体。猴头蘑的品质要求:以个头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