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不进饭吃什么药
老人吃不进饭吃什么药
1、白术15g、神曲30g、麦芽30g、枳实15g、陈皮15g、鸡内金15g、藿香15g、砂仁12g、山楂24g。脾虚夹湿者加薏苡仁30g、白扁豆24g、泽泻15g。苔厚腻湿重者减白术,加苍术15g。
2、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2g、山楂15g、神曲20g、莱菔子12g、香附10g、连翘l0g。脾虚甚加太子参20g、黄芪20g。胃脘胀满不适,嗳气频作较重加柴胡10g。
3、石斛15g、乌梅12g、北沙参24g、玉竹24g、白芍12g、甘草9g、山药20g、茯苓15g。阴虚甚者加玄参30g、花粉12g加大滋阴益胃之力,心烦不安加胡黄连12g、莲子心6g。汗多者加小麦30g、大枣5~6个以止汗。
糖友别忽视餐后血糖
糖尿病的警戒线:餐后血糖7.8mmol/L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在一天中随着就餐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人类每日三餐,餐前血糖较低,餐后血糖较高。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并且在下一次进餐前使血糖回到餐前的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若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介于7.8和11.1mmol/L之间,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IGT),属于糖尿病前期。所以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与监测空腹血糖同等重要。
专家表示,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前期人群。一旦迈入这一阶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绝大部份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此外,与健康人群相比,IGT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经增加2-3倍。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一旦超过这个值,一定要积极进行防控。
降餐后血糖记住5字诀
餐后血糖升高是中国糖友的特点,有的病人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却居高不下,甚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占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的70%,在新诊断的2型糖友中也占到50%。餐后血糖长期升高,会威胁心脑等大血管的健康。因此,餐后血糖必须要管好。
人进餐以后,糖分进入血液,会引起血糖升高,这时胰岛首先会分泌一拨胰岛素作为“先头部队”来打压,这部分胰岛素叫“早时相胰岛素”,对维持餐后血糖的平稳最为重要。如果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的餐后血糖就会升高。超重、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也是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胰岛素抵抗也是餐后血糖高的元凶之一。
餐后血糖的管理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杨文英教授将其策略概括为“人、活、药、吃、饭”5个字。她强调,应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首选经济、安全性高的非药物措施。
这两种食物影响"三高"
1.月饼:作为中秋佳节的传统食品,深受许多老百姓的喜爱。但是很多人群不适宜吃月饼,像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吃月饼会增加血液稠度,导致心脏缺血,严重的甚至可诱发心肌梗塞。由于月饼有“高糖、高脂、高能量”,所以三高人士最好慎吃这种“垃圾食品”。
2.冰激凌:有不少人以为吃冰激凌月饼应该不怕,但其实这明显被产品误导了。无论哪种做法,月饼都不能改变“三高”的本质。冰激凌月饼同样有着高油、高糖、高能量的特点,应该提倡少吃甚至不吃。建议将一块月饼分几个人吃,不要一个人一次性吃完一整个,更不能拿来当“饭”吃。
对于冰激凌月饼,高血压等心血管患者同样要忌吃,含高热量的冷饮是患病重要原因之一,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引发血压波动。更重要的是,高血压患者也不能多吃冷饮,过量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健康人士也不能大量吃月饼,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身体需要的糖分、蛋白质等都摄取到足够的分量,如果再多吃月饼,将会导致身体营养爆满并过剩,严重的还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宝宝安全饮食坚持六个原则
1、提供背景音乐 优美轻快的音乐,可以调节宝宝的情绪,打开食欲的大门,好用定一首乐曲,以便形成条件反射。播放时音量应比说话声轻一些为宜。
2、少盛勤添 每次给宝宝盛饭菜时,可少盛一些,使他轻而易举的吃完后能得到你的赞赏,获得一种必胜感,他可能会举起小碗:“还要”。
3、吃“自助餐” 1岁以后的宝宝已有自己选择食物的倾向,所选食物他往往包含自己的生理需要,而每日或每餐的食欲和大人一样也会有所活动,因此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这种顺其自然的“自助餐”方法,可在一段时间里使饮食中的种种营养素自动达到平衡。父母的责任是决定购买哪些食品和餐桌上的放哪些食品,使其丰富多样,而吃什么则由宝宝自己决定。宽松的环境,反而能增进宝宝食欲和进食的乐趣。
4、不要强迫进食在任何情况下,强迫进食总是无益的。不要强迫宝宝吃不喜欢的食物,也不要每餐都要他吃下你认为“应该吃的量”,这样只会引起宝宝烦躁的情绪,强塞硬灌,吃“气”饭,只会降低孩子的食欲,并使消化液分泌送减少,即使吃下去,也不易消化吸收。父母应是循循善诱者,而不是充当“食物警察”。
5、烹调得当 色香味形,细软碎烂,有助于激发宝宝的食欲,也易于1-2岁的宝宝消化吸收。倒不如变着法儿将包子、馒头做成他喜欢的各种小动物,不爱吃煮鸡蛋,就做成蛋羹;不爱吃青菜就做成菜馅等等。
6、功夫在“吃”外 俗话说:“啃它一头猪,不如一觉呼”。充足的睡眠不仅能提进体内生长因素的释放,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适宜的运动同样是增进食欲的催化剂。让宝宝进食恰当的食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喜爱食物,能够享受餐桌上的乐趣,并在进食过程中向他们传递饮食文化知识。培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使宝宝受益终生。
用米粉喂养婴儿时要注意什么
市场上出售的糕干粉、健儿粉、米粉、奶糕等,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制成,其中含有79%的碳水化合物,5.6%的蛋白质,5.1%的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这些远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婴儿最需要的蛋白质不但质量不好,含量也少。如果只用米粉类食物代乳喂养,由于蛋白质缺乏,不仅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肌肉的增长,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易罹患疾病,病情常较正常儿重,甚至造成预后不良。长期用米粉喂养的婴儿,身体增长缓慢,摄入过多的糖可在婴儿体内贮存下来,并转化为脂肪,使得婴儿看起来“白白胖胖”,但因实际上营养不足,常常伴有贫血和佝偻病,而且由于抵抗力不强而经常患病,如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家长只用米粉喂养婴儿,这是不妥的。母乳不足或牛奶不够,可加用些米粉食品以作补充。
还有些家长,对新生儿便加用米粉类食品就更不合适了。因为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其中的淀粉酶尚未发育。胰淀粉酶在婴儿4个月左右才达成人水平,所以3个月之内的婴儿不要加米粉类食品。3个月以后适当喂些米粉类食品,对胰淀粉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也便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得到利用,产生的热量可节约蛋白质与脂肪的消耗。但不能只用米粉类喂养,即使采用牛奶和米粉类食品混合喂养,也应以牛奶为主,米粉为辅。
长期用米粉喂养,小心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米粉不能给婴儿当“饭”吃
很多产后新妈,当遇到母乳不足或牛奶不够时,一般都会选择加点米粉作为补充喂养婴儿。但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只用米粉喂养婴儿,成都玛丽亚妇产医院儿科专家指出这是不妥的,米粉不能给婴儿当“饭”吃!
婴儿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蔬菜、水果、蛋类、肉类等选择性配料,加入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加工制成的婴幼儿补充食品。
婴儿在生长阶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质,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如只用米粉类食物代替乳类喂养,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具体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婴儿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肌肉成长,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容易生病。长期用米粉喂养的婴儿,身高增长缓慢,但体重并不一定减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肤被摄入过多的糖类转化成的脂肪充实得紧绷绷的,医学上称为泥膏样。但这些孩子外强中干,常患有贫血、佝偻病,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父母,在新生儿期便加用米粉类食品就更为不合适。胰淀粉酶要在婴儿4个月左右才达到成人水平,所以4个月之内的婴儿不应加米粉类食品。4个月以后适当喂些米粉类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喂养,即使与牛奶混合喂养也应以牛奶为主,米粉为辅。
治疗喉咙痛的方法
1、蒸“蜜汁梨”吃,把梨洗净,从梨蒂下方约二厘米左右切下一个小“盖”,然后把梨核用小勺挖出,里面倒入二分之一的蜂蜜,然后放在锅屉上蒸20分钟左右即可,也是连梨带蜜一起吃掉。“蜜汁梨”可以治疗咳嗽和喉咙干痛,也可以预防咽喉痛,还具有去火功效。
2、滴风油精2~4滴,口服慢墁咽下(注意不可用水送下,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每日4~5次,老人、幼儿用量酌减。此法治疗咽炎及喉痒干咳也有效果。
3、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吃元宵如何注意健康
1、因汤圆的热量较高,吃3个汤圆相当于1个馒头的热量,因此一定要少吃;
2、汤圆最好水煮吃,油炸汤圆或用方便面汤煮汤圆活用麻辣火锅汤煮汤圆都会增加汤圆的热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讲,更易升高血糖。
3、老人、幼儿一定将汤圆分成四份,一份一份的吃,以免整个吃下发生意外。
4、汤圆热量高,可配合青菜食用。
正月十五之后商家往往会因处理库存而低价处理元宵(汤圆),不少人喜欢趁机多买一些储备起来。需要注意,元宵(汤圆)在长期冷冻后口感和营养含量都会下降,并且多食对身体不利,尽量不要将元宵(汤圆)作为正餐或夜宵经常食用。
最全的养胃秘诀
一、这些饮食习惯太伤胃
在我国的古代就有一种说法,就是“民以食为天”,这个就是告诉人们吃饭是多么的重要,并且吃夜市每个人必须做好的一件事,不吃好,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好的身体呢?没有好身体,还可以说什么其他的理想吗?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形形色色的吃文化更是充斥着人们对“吃”的追逐。然而,在我们大呼“吃”之过瘾的同时,又可否知道,有些“吃”竟不知不觉就伤害到了你的胃!
【1】伤胃食品
1、“剩”饭
许多人为避免浪费,把剩饭加热后再吃。但研究发现,剩饭重新加热后再吃则难以消化,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病。
因为我们 一般吃的米饭里面是含有大量的淀粉物质的,然而一般的淀粉在加热到六十摄氏度以上的时候就会发生逐渐膨胀,知道膨胀到“糊化”它才会慢慢停止膨胀。
而糊化的淀粉冷却后,会产生“老化”现象,人体对这种老化淀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长期食用这种重新加热的剩饭,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胃病。
2、加工肉
瑞典科学家表示,食用过多加工的肉类食品,例如咸肉、香肠、熏肉,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他们通过对15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后发现,每天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3、快餐食品
快餐食品中的油炸作物比较脆、硬,如果较硬的油炸食物在没有嚼碎的时候就被吞到了胃内,胃蠕动而使得食物与胃粘膜接触时,较硬的食物就会直接对胃粘膜造成损害。
4、解酒的绿茶
很多人都认为在自己喝完酒之后可以喝上一杯绿茶是可以有效地起到解酒的功效,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再您喝完酒之后,再喝绿茶的话,是会伤及让你的身体健康的。
并且还可能染上胃炎还算轻的,严重的还有可能患上胃溃疡!因为绿茶的咖啡因含量比较高,与酒温和,两者相互作用会刺激胃粘膜,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会引发各种胃病。
【2】短命饮食法
1、不吃早餐:严重伤胃;
2、晚餐太丰盛:易失眠;
3、嗜饮咖啡:降低受孕率,易患心脏病;
4、大量饮酒:肝脏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
5、餐后吸烟;
6、保温杯泡茶;
7、顿顿生食;
8、水果当主食:营养失衡;
9、进食速度过快。
如何提醒老人吃药
1、提醒老人吃药可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
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把药名、服药时间和次数都备注在上面,每吃完一次,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打一个勾。如果老人经常容易出现忘记吃药的问题尽量给老人购买一些长效药,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现忘记吃药的几率。不过药物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购买,一定要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2、提醒老人吃药认真保管药盒说明书
老年人常常拿出药瓶就把药盒和说明书丢了,时间长了,没吃完的药也不知道过没过期,或者想要再次服用曾经吃的药时,却因想不起药名而无法购买。
老人吃药困难怎么办
1、老人吃药困难一次只吃1片药
儿童、老人如果感觉服药困难,可一次只服1片药,最好先用温开水湿润喉咙,然后再分片用水送服。
2、老人吃药困难送服水量要适宜
服药不要干吞,而应当用温开水送服,水量一般建议为100~200毫升。干吞或用水太少容易造成药片粘在食道,对局部黏膜造成损伤。同时提醒大家,服药后也不要喝太多水。喝太多水稀释胃酸,会影响部分药物的溶解,不利于吸收。
老人吃不进饭能活多久
1、老人吃不进饭能活多久
从医学角度来讨论,人体可以在有水份补给的情况下,长达8周不用进食,不过,也有不少超过8周未进食仍然存活的案例,与个人意志力、决心,还有身体健康程度都有关。体脂肪是其中一个因素,人的能量来自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当身体不再摄取食物时,碳水化合物会最先被消耗,再来是脂肪,最后才是蛋白质,但当到了消耗蛋白质的时刻,身体就已进入生命危险边缘。
人体在只喝水、不进食的情况下约有8周的存活时间,依个人身体状况与环境因素更长或更短。
老人吃不进饭能活多久
2、不吃饭只喝水能活多久
当一个人刚开始停止进食的时候,首先是肝脏内储存的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来为机体提供能量。
三天之后,肝糖原消耗殆尽,这时就需要启用身体内的脂肪组织。
在经过一段时间(此时段具体长短取决于个体的胖瘦,所以说胖子也是有优势的),脂肪耗尽之后,就开始消耗蛋白质了,进一步氧化氨基酸来供能,这一时期主要以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为主,长此以往,人体将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头晕头疼、身体虚弱。
再发展下去,体内的器官就会开始出现衰竭,进一步导致死亡。
从以上我们能知道,每个个体在完全绝食的状态下能存活的时间都是不定的,取决于特定人的一般健康状态和脂肪储备量,一般来说人在不吃饭只喝水的情况下,应该能存活1到2周左右。
如何提醒老人吃药
1、提醒老人吃药可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
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把药名、服药时间和次数都备注在上面,每吃完一次,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打一个勾。如果老人经常容易出现忘记吃药的问题尽量给老人购买一些长效药,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现忘记吃药的几率。不过药物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购买,一定要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2、提醒老人吃药认真保管药盒说明书
老年人常常拿出药瓶就把药盒和说明书丢了,时间长了,没吃完的药也不知道过没过期,或者想要再次服用曾经吃的药时,却因想不起药名而无法购买。
3、提醒老人吃药可设定闹钟
设定闹钟也可以提醒老人吃药的时间,利用电子设备提醒吃药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把药放在显眼的位置,如电视机旁、餐桌上、茶几上、碗筷旁、漱口杯旁等,或者贴一些彩色的纸条在显眼的位置。
4、提醒老人吃药可购买分类药盒
在分类药盒上注明服用药物的药名和日期,可以每天服用药物以后在相应的位置上打勾。这样保持一周左右就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老人出现忘记吃药问题的几率。
5、提醒老人吃药可用手机备忘录提醒
提前把服药时间、剂量等输入手机备忘录中,提醒自己吃药,如果是老人,提醒的铃声最好是洪亮的音乐加震动,这样即使手机放在兜里或不在身边,也能听到,也可以设定闹钟来提醒吃药时间。
必知的防癌饮食原则
吃“鲜”。多项国际研究指出,多吃新鲜食物有助于防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吃“淡”。高盐饮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日本癌症中心研究所针对4万名中年人进行为期11年的随访发现,对男性而言,食盐多者患胃癌风险比食盐少者高一倍,而在女性中,食盐多者患胃癌风险也显著高于食盐少的人。研究者表示,这是因为人体食用过量高盐食物后,食盐的高渗透压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随之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高盐的腌制食物中含有很多亚硝酸盐,可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吃“粗”。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是近年来癌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粮食本来都是膳食纤维的来源,但受到加工的影响,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损失越多。所以人们最好刻意吃点“粗”。
吃“苦”。不少人排斥带点苦味的食物,殊不知,苦味食物有很好的防癌功效。柠檬、柑橘、西柚、葡萄柚等水果都有点苦味,因为它们含有一种叫做“柠檬苦素”的物质。柠檬苦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通常存在于成熟的果实里,柠檬类果实中含量尤多。
吃“酸”。醋是中国老百姓厨房中最普通的调味品,含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研究证实,食醋中含有一种酶,具有杀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黄曲霉素的强致癌性。此外,醋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减轻疲劳等。
老人如何预防感冒
1吃: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猕猴桃、苹果、圣女果等,维生素C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老人预防感冒。
2穿:多留意天气预报,随时增减衣物,特别是在入冬后的第一次降温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暖防寒,这也是预防老人感冒的有效方法。
3住: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需要提醒各位老年朋友的是,千万不要在迎风口久做停留,以免受寒感冒。
4行:出门戴口罩,不到人多的场所,不与感冒患者面对面讲话或做直接接触,这对老人预防感冒也很重要。
5药:在感冒多发季节适当服重要预防,比如板蓝根冲剂或者注射流感疫苗,这也是老人预防感冒可以采取的措施。但要注意,不要乱用药物,中药预防疾病的效果远胜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