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喂奶的注意事项 喂奶时母婴必须紧紧相贴

喂奶的注意事项 喂奶时母婴必须紧紧相贴

喂奶时,无论怎样抱婴儿,婴儿的身体应与母亲的身体相贴;婴儿的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尽量把乳头深入婴儿嘴中,让婴儿的舌头含住乳头,以使婴儿能轻松吸到奶。

新生宝宝要早喂奶勤喂奶

专家建议新生儿要早喂奶、勤喂奶,可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了。本文我们一起来了解。

近年来国内外儿科学者对初生婴儿的开奶时间和喂奶次数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张早喂奶、勤喂奶,认为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促进母乳分泌 婴儿刚刚出世后的第一次吮乳,虽然乳汁没有或甚少,但这一刺激可以促使母亲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乳腺分泌。

同时母婴肉体接触,可使母亲感到新奇和兴奋,有助于消除产程中的疲劳。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儿科主任、新生儿专家克劳斯教授研究证明,母乳的分泌多少还与喂奶的次数有关,每天喂奶6次,乳汁分泌互天在500毫升左右,而喂12次,则可达到725毫升。

2促进胎粪排出,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有毒的胆红素,50%可再被吸收入血,早喂奶可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出体外。据观察测定,24小时喂奶少于8次的新生儿,每100毫升血中含胆红素的量平均为9.2毫克,而喂奶超过8次以上,则平均含量在6.5毫克左右。

3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产后第一天的每毫升初乳中,溶菌酶含量可达609~1279微克。国内研究资料表明,产后2天的初乳中,溶菌酶含量为新鲜牛奶的429~254倍,明说早喂奶的重要。此外,母乳中还含大量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物质。

4促进新生儿的体重增加 有调查表明,喂奶多的孩子,产后15天体重可增加560克,而喂奶次数少的,体重只增加347克。

5减少母亲乳头红肿 由于新生儿的吸吮,可机械地按摩乳头,吮乳后乳房膨胀减轻,血液循环较好。事实证明,喂奶次数多的母亲乳头红肿率要显著低于喂奶次数少的。

因此,专家们主张正常分娩的产妇喂奶时间可在产后一小时开始,一次喂奶时间短的,间隔时间短些,反之则长些,不必强调固定的喂奶时间。

哺乳枕的的用法

哺乳枕又叫做授乳枕头,在妈妈给宝宝哺乳时可以把宝宝包裹在里面,宝宝吃奶时可以采用不同姿势躺在哺乳枕上面。哺乳枕大约有4-6寸厚,可以购买也能够自制。一些充气的枕头在旅游的时候也能够用得上。

哺乳枕主要特征为U型,当母亲在喂哺时将哺乳枕套在腰上,而挽抱婴儿的手臂垫在枕面,有效地减轻了手臂挽抱的疲劳;将吃奶婴儿的臀部贴坐在枕面的凹窝上,令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感、舒适感。适合于母乳喂哺和奶粉喂哺的母亲使用。一款超实用的哺乳垫,还可以对婴儿坐立时起到支撑作用。

正确的哺乳姿势应该是母子均感到舒适的姿势。使用哺乳枕要注意:

当母亲在喂哺时将哺乳枕套在腰上,而挽抱婴儿的手臂垫在枕面;

2、将吃奶婴儿的臀部贴坐在枕面的凹窝上,令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感、舒适感。适合于母乳喂哺和奶粉喂哺的母亲使用。一款超实用的哺乳垫,本品还可以对婴儿坐立时起到支撑作用。

哺乳枕功能多用途广。宝宝学坐立时,骨骼柔软,易左右、前后倒,容易受伤。 哺乳枕可以帮忙让宝宝坐得更安稳。

剖腹产的妈妈如何正确喂养宝宝

床下坐位喂奶法:

病房坐椅一张放于床边,产妇坐于椅上靠近床缘,身体紧靠椅背,以使背 部和双肩放松,产妇身体的方向要与床缘成一夹角。婴儿放在母亲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产妇环抱式抱住婴儿哺乳,其他姿势同床上喂奶法。

讨论

1、母亲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的关系

母亲喂奶的体位直接影响婴儿含接姿势。我们观察发现:平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乳房显得较平坦,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婴儿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且婴儿面向母亲 ,方向朝下,要承受头部的重力,婴儿感受不适;侧卧位,也不利于达到正确的含接姿势,容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坐位哺乳是最佳体位,剖宫产产妇由于最初几天腹部切口疼痛,此体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呈半坐卧位姿势。传统的横抱式坐位喂奶母亲既要抱住婴儿身体,有切口的腹部要承受婴儿体重的压力和摩擦,母亲劳累、紧张,较难控制婴儿的头部。

因此,含接姿势受到一定的影响;环抱式坐位喂奶,婴儿体重受垫高处支撑,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减轻了产妇抱婴儿的负担,消除了紧张、恐惧感,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使婴儿胸部能更好地贴近母亲的胸部,婴儿极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进行有效吸吮。我们观察到,实验组第一次有效吸吮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

2、有效吸吮与母亲喂奶感受和自信心的关系

有效吸吮,婴儿含住了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在口腔内形成了“长奶头”, 不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母亲、婴儿感觉舒适。舒适松弛的体位、有效的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乳房的排空,乳汁分泌增加,母亲喂奶有满足感,增加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反之,无效的吸吮,产妇疼痛及乳头损伤,体位不适,心理压力加重,自信心差,可抑制射乳反射,乳房内乳汁淤积,乳汁中的抑制因子使细胞停止泌乳,乳汁减少,自信心更差。我们观察发现,扁平乳头采用环抱式床下坐位喂奶法也能达到有效的吸吮。

3、切口愈合和喂奶体位的关系

本组观察发现:母乳喂养体位对腹部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横抱式喂奶法由于婴儿腹部紧贴母亲腹部,腹部切口受压、摩擦,特别在剖宫术后4~9天,切口疼痛缓解,对刺激感觉不敏感,有的甚至擦脱敷料才发现,造成切口感染,影响切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例由于未及时达到有效吸吮,认为乳汁不足,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躲着医务人员用奶瓶喂奶粉,以致婴儿产生乳头错觉,在纠正乳头错觉过程中,婴儿啼哭、烦燥,刚拆线1期愈合的切口部分裂开、感染,致2期愈合。

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

母乳喂养实际上有很多学问需要新妈妈逐渐去学习和掌握,比如说正确的哺乳姿势,如何让宝宝顺利的衔住乳头,另外母乳喂养还会遇到很多难题。下面我们将一起谈谈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

1、时间: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2、方法: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穆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3、哺乳的次数:新生儿出生后就应开始哺乳,并实行按需要不定时喂哺。婴儿出生后的4—8天最需频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对于嗜睡或安静的婴儿,应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4、夜间喂奶:产后有疲乏,加上白天不断地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到了夜里母亲就非常瞌睡。夜间遇到孩子哭闹,母亲会觉得很烦,有时把奶头往孩子的嘴里一塞,孩子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亲可能又睡着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孩子吃奶时与母亲靠得很近,熟睡的母亲即便是乳房压住了孩子的鼻孔也不知道,这样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母亲夜间喂奶时最好能坐起

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

1、时间: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2、方法: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穆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3、哺乳的次数:新生儿出生后就应开始哺乳,并实行按需要不定时喂哺。婴儿出生后的4—8天最需频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对于嗜睡或安静的婴儿,应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4、夜间喂奶:产后有疲乏,加上白天不断地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到了夜里母亲就非常瞌睡。夜间遇到孩子哭闹,母亲会觉得很烦,有时把奶头往孩子的嘴里一塞,孩子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亲可能又睡着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孩子吃奶时与母亲靠得很近,熟睡的母亲即便是乳房压住了孩子的鼻孔也不知道,这样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母亲夜间喂奶时最好能坐起。

女性产后几天有奶呢

女性产后几天有奶呢

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一般提倡新生儿期饿了就喂。随着月龄的增长,每2—3小时喂一次,3—4小时喂一次,一昼夜喂8次。当3—4个月龄以后,婴儿的胃容量增大。每昼夜可改喂5—6次母乳,并可考虑减去夜间的喂奶。做到这一点,只需睡前一次喂饱,使孩子不会因饥饿而惊醒,只要睡的安静,母亲不必唤醒他,清晨醒后可提前喂。[5]

小儿夜间休息,无需添加热能,只需维持基础代谢即可,睡前喂饱已能满足夜间的需要。为保证晚上喂饱,可适当推迟睡前一次喂的时间,如晚上10时左右,早晨提前在清晨4—5点喂奶。这样母乳也会充足,如母乳实在不充足,可试喂牛乳。

婴儿吃饱一夜不感饥饿、尿少、不闹,睡的很好,也保证了母亲的休息,使母亲乳汁的分泌充足,以利第二天的哺喂。4—6个月龄婴儿,一昼夜只需喂5次奶已足够了,这样母乳哺喂能维持较长时间。此期已开始添加辅食,应做好准备。

方法

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母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宝宝吐奶后打嗝是怎么回事 宝宝吐奶打嗝怎么办

宝宝经常吐奶打嗝,妈妈要注意宝宝的喂奶姿势,尽量把宝宝抱起来再喂奶,喂奶时把宝宝的头稍微抬高,但是幅度不要太大,不能喂的太急,要让宝宝有喘息的机会,同时要做到定时定量的喂奶,喂奶后要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打嗝后再放到床上侧躺,能降低宝宝吐奶和打嗝的情况。

早喂奶勤喂奶有哪些好处

近年来国内外儿科学者对初生婴儿的开奶时间和喂奶次数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张早喂奶、勤喂奶,认为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促进母乳分泌 婴儿刚刚出世后的第一次吮乳,虽然乳汁没有或甚少,但这一刺激可以促使母亲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乳腺分泌。

同时母婴肉体接触,可使母亲感到新奇和兴奋,有助于消除产程中的疲劳。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儿科主任、新生儿专家克劳斯教授研究证明,母乳的分泌多少还与喂奶的次数有关,每天喂奶6次,乳汁分泌互天在500毫升左右,而喂12次,则可达到725毫升。

2、促进胎粪排出 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有毒的胆红素,50%可再被吸收入血,早喂奶可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出体外。据观察测定,24小时喂奶少于8次的新生儿,每100毫升血中含胆红素的量平均为9.2毫克,而喂奶超过8次以上,则平均含量在6.5毫克左右。

3、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产后第一天的每毫升初乳中,溶菌酶含量可达609~1279微克。国内研究资料表明,产后2天的初乳中,溶菌酶含量为新鲜牛奶的429~254倍,明说早喂奶的重要。此外,母乳中还含大量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物质。

4、促进新生儿的体重增加 有调查表明,喂奶多的孩子,产后15天体重可增加560克,而喂奶次数少的,体重只增加347克。

5、减少母亲乳头红肿 由于新生儿的吸吮,可机械地按摩乳头,吮乳后乳房膨胀减轻,血液循环较好。事实证明,喂奶次数多的母亲乳头红肿率要显著低于喂奶次数少的。

因此,专家们主张正常分娩的产妇喂奶时间可在产后一小时开始,一次喂奶时间短的,间隔时间短些,反之则长些,不必强调固定的喂奶时间。

哺乳枕怎么用

哺乳枕主要特征为U型,当母亲在喂哺时将哺乳枕套在腰上,而挽抱婴儿的手臂垫在枕面,有效地减轻了手臂挽抱的疲劳;将吃奶婴儿的臀部贴坐在枕面的凹窝上,令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感、舒适感。适合于母乳喂哺和奶粉喂哺的母亲使用。一款超实用的哺乳垫,还可以对婴儿坐立时起到支撑作用。

正确的哺乳姿势应该是母子均感到舒适的姿势。使用哺乳枕要注意:

当母亲在喂哺时将哺乳枕套在腰上,而挽抱婴儿的手臂垫在枕面;

2、将吃奶婴儿的臀部贴坐在枕面的凹窝上,令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感、舒适感。适合于母乳喂哺和奶粉喂哺的母亲使用。一款超实用的哺乳垫,本品还可以对婴儿坐立时起到支撑作用。

哺乳枕功能多用途广。宝宝学坐立时,骨骼柔软,易左右、前后倒,容易受伤。 哺乳枕可以帮忙让宝宝坐得更安稳。

两个月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回事 喂养不当引起

喂养不当也会导致宝宝吐奶,如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频繁更换奶粉,喂奶前较长时间的哭闹,喂奶时吞入大量的空气等,均可引起宝宝吐奶。

建议:切勿在孩子哭闹时喂奶,喂奶不要太急太快,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让空气乘虚而入。

相关推荐

宝宝吐奶吐的厉害怎么办

非病理性因素的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可能原因处理方法 喝母奶,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 以奶瓶喂食,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 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间太短。少量多餐。 刚喝完奶后哭、咳嗽、动得太厉害。刚喝完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或运动 刚喝完奶就马上躺下喂完奶,宝宝躺下稍微抬高宝宝的头部约30~40度角左右,维持约三十分钟。 防止溢奶、吐奶的喂养要点 1.

婴儿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

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间,延长两次喂奶的间隔间,就可调整过来。 其实对于因幼儿的喂奶间也是非常有讲究的,3个月以内的每3小喂一次,夜间停喂一次;3~5个月的每3个半小喂一次,5个月大后每4小喂一次,每次喂奶15~20分钟。 除喂奶间,如果婴儿啼哭可以喂点白开水,或5%葡萄糖水。 缩短喂奶间后(一般正常喂奶间是每只乳房喂10分钟,可减为5~7分钟),应将剩余奶汁挤掉,因为后一部分奶汁内脂肪含量高,会加重婴儿腹泻。也可以减少1~2次母乳的哺喂,使婴儿胃肠得

正确的哺乳姿势

1.坐位喂奶姿势 宝宝不同喂奶姿势也不一样,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是坐位喂奶。 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择有扶手的椅子,妈妈自然坐下,双脚放在地上,如果嫌腿的位置太低,可在双脚处摆一张矮凳子,以免引起下肢肌肉疲劳。妈妈的背部最好靠在椅背或一些可支撑的物体上。 ②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使婴儿的身体与妈妈的胸腹部紧密在一起。喂右侧用左手托,喂左侧用右手托,也可以喂右侧用右手托,喂左侧用左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孩子近你的乳房。 2、环抱式喂奶

妈妈给孩子哺乳有哪些注意事项

1.初乳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色、黏稠。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有些妈妈不知道初乳得好处,由于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把它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母亲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孩子。 2.母乳喂养的方法 (1)间 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

剖腹产如何开奶有效果

1.6小候后喂奶 建议分娩六小后就给宝宝喂奶,要知道越早给宝宝吸吮乳汁,分泌乳汁情况也就越好。乳汁分泌虽然依靠雌激素水平与垂体催乳素,但最主要的还是靠新生宝宝吸吮刺激,只有经常刺激,乳汁的分泌量才会逐渐增加。 2.尽早让宝宝吸吮乳头,新生婴儿在出生后的半小应该尽早让宝宝开始吸吮乳头,从而刺激妈妈的大脑快速分泌催乳素,从而使乳汁大量泌出。宝宝早吸吮乳头,对于新妈妈和宝宝都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妈妈下奶,也有利于宝宝稳定情绪,适应新环境。 3.产妇要树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念,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对于“开奶通乳”

母乳喂养 有也会让宝宝肠绞痛

母乳喂养方式不当宝宝或肠绞痛 一般从婴儿出生后3周开始,3-4个月后逐渐改善。肠绞痛一旦发作,特征为宝宝常会有反复发生的腹痛及哭闹,症状在白天会比较好,但傍晚或晚上,就会有间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会连续哭闹三、四个钟头,不论做什么努力,都很难让他安静下来。而由母乳喂养肠绞痛主要是喂养方式不当引起的。 1.频换两边乳房喂奶 母亲在喂奶,母乳的成份会不断地起变化。婴儿的吸吮,使乳房内奶水分泌逐渐增加脂肪。如果在婴儿还未吸尽一边奶,母亲就转换另一边奶,婴儿所能吸到的脂肪比较低,吸取的热量不足,宝宝很快

婴儿喂养方法

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 母乳喂养能满足宝宝成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同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是现在首推的喂养方式。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母乳喂养需要掌握以下的几点。 1、喂养方法。把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母婴必须紧密相,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妈妈哺乳过程中一定要放轻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 2、喂养间。产后哺初乳既能让婴儿开始习惯吸允,又能提高宝宝免疫力。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营养成分,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食物。建议

哺乳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喂右侧用左手托,喂左侧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孩子近你的乳房。这是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 正确的哺乳姿势。婴儿吸吮不当是乳头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是预防乳头疼痛和皲裂的关键。哺乳前,母亲取舒适的体位,用湿热的毛巾敷乳房和乳晕3~5分钟,同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乳晕变软后便于婴儿含吮。先用疼痛轻的一 侧乳房哺乳,将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含入婴儿的口腔中。如果要中止喂奶

母乳喂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喂母乳的姿势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胸胸、腹腹、下颌乳房。妈妈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肘部托住头颈部,宝宝的上身躺在妈妈的前臂上,这是宝宝吃奶最感舒服的姿势。有的妈妈恰恰相反,宝宝越是衔不住乳头,妈妈越是把宝宝的头部往乳房上靠,结果鼻子被堵住了,不能出气,就无法吃奶。一定要让宝宝仰着头吃奶(就是让下颌乳房,前额和鼻部尽量远离乳房),这样宝宝食道伸直了,不但容易吸吮,也有利于呼吸,还有利于牙颌骨的发育,避免出现“兜齿”。 宝宝衔不住乳头怎么办? 问题:妈妈乳头过小、过短,都会使宝宝衔不住乳头,造成

宝宝腹泻了合理喂养可治疗

1、母乳喂养: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间,延长两次喂奶的间隔间,就可调整过来。 一般说来,3个月以内的每3小喂一次,夜间停喂一次;3~5个月的每3个半小喂一次,5个月大后每4小喂一次,每次喂奶15-20分钟。除喂奶间,如果婴儿啼哭可以喂点白开水,或5%葡萄糖水。缩短喂奶间后(一般正常喂奶间是每侧乳房喂10分钟,可减为5~7分钟),应将剩余奶汁挤掉,因为后一部分奶汁内脂肪含量高,会加重婴儿腹泻。也可以减少1~2次母乳的哺喂,使婴儿胃肠得到休息。腹泻应停止添加一切辅食,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