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婴儿睡眠安全
如何保证婴儿睡眠安全
1、睡觉保持仰卧。宝宝清醒时可以趴一会儿,不过家长要密切看护。不要让宝宝侧卧,因为这样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翻身变成俯卧睡姿,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危险。
2、床垫不宜过软。使用硬床垫,再铺上合适的床单。婴儿床不要放置多余的枕头、毛毯或毛绒玩具。用婴儿被褥将宝宝包好,切勿盖住宝宝头部。
3、母婴同室不同床。研究发现,母婴同床会使婴儿猝死综合征危险增加40%,而母婴睡同一房间有助于降低危险。
4、奶嘴可降低危险。一种理论认为,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翻身至俯卧姿势。另一种理论认为,奶嘴可使婴儿舌头向前伸,保持呼吸道畅通。
5、防止宝宝过热。婴儿所处房间温度应适中,避免房间过热。同时不要给宝宝在睡觉时包裹太多衣物。
6、远离吸烟环境。研究发现,母亲孕期吸烟的婴儿发生猝死危险增加3倍。家中吸烟者越多,婴儿猝死危险就越大。婴儿所处室内应及时通风以免空气污浊。
婴儿什么样睡姿才能保证睡眠安全和质量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趴着睡是新生儿猝死综合症的最主要危险因素。1987年,荷兰开始发起了新生儿睡眠运动,建议父母让新生的宝宝仰卧着睡,而不是肚子朝下趴着睡。随后,建议婴儿仰卧睡觉的运动于1991年,也在英国、新西兰和澳洲开展起来,紧接着,美国和瑞士从1992年,加拿大从1993年开始,也都建议让婴儿仰卧睡觉。在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的一开始的建议是仰卧或者侧卧,随后在1996年修改了这个建议,认为仰卧才是最安全的婴儿睡眠姿势。
趴着睡并不安全
趴着睡是非常不安全的睡姿,要避免。趴着睡,会更容易让宝宝再呼吸入那些呼出来的废气,易导致血碳酸过多症和低氧。俯卧睡眠还会增加过热的风险,因为这样的睡姿会降低宝宝散热,增加体温。最新的一些研究还发现,趴着睡觉会在睡眠中改变婴儿心血管系统自己的调节和控制,尤其是在2-3个月的时候。并且趴着睡觉还可能降低婴儿的大脑供氧。婴儿趴着睡觉也会增加新生儿猝死的风险(是仰卧的2.3-13.1倍)。
侧睡可能比趴着睡更加不安全
新近的一些研究提出,侧睡和趴着睡发生新生儿猝死的危险是差不多的(相对于仰卧,分别是2倍和2.6倍的危险出现新生儿猝死),也有一些人群研究报道说,侧卧危险更大。更进一步说,新生儿猝死的危险在侧睡的,且又压迫着胃睡的宝宝中尤其高,是仰卧睡的8.7倍。侧睡是天然的,极其不稳定的姿势,小宝宝可能滚动,由侧睡变为趴着睡的可能性会显著的高于由侧睡变成仰睡。而那些没有习惯趴着睡,而被刻意放成趴着睡的宝宝发生新生儿猝死的风险也远高于那些一直就趴着睡的宝宝。因此,每个照顾宝宝的大人都要让宝宝每次睡觉都以仰卧的姿势躺在床上,这点非常重要。
宝宝仰卧睡觉会不会不舒服或者睡不好?
一些父母认为趴着睡或者侧睡宝宝会更舒服,仰卧会睡眠不好。事实上小婴儿夜里频繁醒来是正常的,并不应该被视作睡眠不好。生理学的研究发现,仰卧的婴儿更不容易醒来呢。再说了,当宝宝在睡眠中出现包括噩梦在内的各种不适的情况时,从睡眠中醒来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性保护反应,过于熟睡,太持久的睡眠可能并不是生理学上的优势。
仰卧是否会更容易让宝宝被食物呛到?
一些父母担心仰卧会让宝宝呛住或食物反流吸入气道。这是因为父母错误理解了发生咳嗽或呕吐的原因,这是一种正常的,应对呛住或吸入气道的保护性的呕反射。在各个国家进行的大量多中心研究都发现仰卧并不会增加呛住或将食物吸入气道的风险。
例外的情况
当婴儿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时,异物吸入气道要特别注意。在婴儿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的情况下,美国儿科学会支持北美新生儿肠胃和营养学会的建议:婴儿仍然应该被仰卧放置。但是这些机构也指出了例外的情况:有一些宝宝存在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他们由于胃食管反流造成死亡风险高于新生猝死风险,但这是极为罕有的。主要是那些上呼吸道功能失调,气道保护机制不健全的婴儿,包括鼻腔解剖异常,如3度或4度喉裂,还没有做抗反流手术的。
新生儿在出生的头几个小时内就应该让其仰卧
当孩子睡着,一定是把他以仰卧的姿势放在小床上。很多医护人员会在宝宝出生后让宝宝侧卧着,而这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操作是因为,很多护理人员相信新生儿需要清理气道中的羊水,侧卧时可能更不容易吸入羊水。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侧卧可能更容易地清除羊水。而更糟糕的是,一些家长看到医护人员这样放置婴儿(侧身或者趴着),他们可能就不会认为让宝宝仰卧是非常重要的了。这样一来,父母家人就可能学着医护人员的样子,在家里让婴儿侧睡或者趴着睡。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只要放入摇篮(不抱在手里的情况),就应该立即将其以仰卧的姿势放下。
早产儿要尽快让他们仰卧
早产儿有更大的新生儿猝死的风险,因此当早产儿临床状态稳定后,要尽快让他们仰卧。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住院的早产儿应该在医院期间就让他们仰卧睡觉,以便在他们出院前,让这些宝宝养成仰卧睡觉的习惯。可是即使在美国,如此建议了很多年,仍然只有约50%的医护人员会将早产儿仰卧放置。关于出院前的早产儿的睡眠研究发现,那些在趴着睡的早产儿会有更长的睡眠周期(前面讲了,对于新生儿来说,太长的睡眠周期并非是好事啊),更少醒来,更多的中枢性呼吸暂停。美国儿科学会的胎儿和早产儿特别小组认为,负责组织从重症监护室出院的早产儿的医生和护士,以及其他的相关专业人员应熟记关于降低新生儿猝死风险的建议:一旦早产儿医学上情况稳定了,就要立即仰卧放置,并在早产儿出院前,给父母做好执行仰卧建议的榜样。
睡眠中的危险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降低
百分之九十的新生儿猝死综合症都发生在六个月以前,最主要集中在1-4个月的时候。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建议什么时候开始可以不让婴儿仰卧睡觉,但很多权威机构都建议,在一岁以前,都继续把孩子仰卧放在床上睡觉。不过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4个月或者6个月后,很多宝宝就已经会自己在睡眠中翻身了,虽然放在床上时他们是仰卧的,半夜或者天亮时就看到他们变成了侧卧或者趴着睡了。如果婴儿在睡眠中自己翻身,就可以让他们保持他们睡觉的姿势,不必再刻意把他们翻过来了。
醒着时让婴儿多趴着好处多
在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醒着的时候让婴儿多趴着,可以促进运动能力发展,也能大大降低斜头畸形的发生。由于姿势造成的斜头畸形,或没有骨性连接的斜头畸形可能跟仰卧睡觉有关。尤其是在这些情况下更容易造成斜头畸形:婴儿睡觉时头的位置不动;醒着和在大人看护下,不怎么让婴儿趴着;在不睡觉时不怎么头向上抱着。在健康的婴儿中,斜头畸形的发生率会从20%(8个月左右时)下降到3%(24个月时)。尽管没有具体的数据来建议趴着多长时间才好,但在建议每天都要给宝宝有大人看护下的趴着的时光。
应该尽早给宝宝趴着玩的时光(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可以),这可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帮助上半身的肌肉发展,减小姿势性斜头畸形,还可能帮助缓解宝宝肠绞痛。
吸烟、与大人同床睡、过热也是婴儿睡眠中的杀手
无论在怀孕期间还是宝宝出生后,暴露在吸烟的环境中都会增加新生儿睡眠中出现意外死亡的几率。因此妈妈在怀孕期间以及宝宝出生后都不能吸烟。也不应该出现在孕妈妈或者婴儿周围吸烟的情况。从准备迎接宝宝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家里就应该制定严格的规定,尽可能避免孕妈妈和婴儿接触到二手烟。在与吸烟者同床睡时,新生儿意外猝死的危险尤其大。
很多妈妈认为同床睡方便哺乳,方便照顾宝宝,在自己怀里睡觉,对宝宝来说是最安全的。但事实上每年都有很多悲剧因此发生,并不一定是妈妈压在宝宝身上了,并不一定是完全堵住宝宝鼻腔了,很多时候是原因不明的。就在你因为频繁夜起喂奶,极度疲劳,沉睡下去时,可能只是短短几十秒中,意外就可能发生。有时候悲剧也可能发生在妈妈在沙发或者别的地方喂奶时睡着。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为了安全,请把孩子放置在你触手可及的,可以看到和听到彼此的,更加安全的,为婴儿安全设计的小床或摇篮上,既能够较为方便地抱起他来喂奶,也能看到和听到他的需求,很快作出反应。这样虽然损失了一点点方便,但是换来的是更加安全的睡眠环境。
包裹太严实或者穿盖太多,导致宝宝过热,也是睡眠中出现危险的一个因素。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宝宝感冒,尤其是冬天,给宝宝穿得很多,这不但没有必要,还增加了睡眠中的危险。总的来说,宝宝应该根据环境的温度来穿盖,婴儿的衣服层数不要超过大人舒适体温的穿盖的一层。如果宝宝夜里出汗,或者婴儿胸口手触温度很高,就说明穿盖多了(不是什么肾虚盗汗啦!是穿盖多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头裹得太严实,也不要有东西遮住宝宝的脸或头。
关于宝宝睡眠有哪些错误的理解
婴儿睡眠错误理解1:只要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就行了
婴儿睡眠是否足够确实影响着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在睡眠期间,身体内的生长激素会比其他时间高3倍,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要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就行了”。
想必爸爸妈妈一定了解,我们在睡眠时,会分为深层睡眠与浅层睡眠。只有深层睡眠才是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的基础。婴儿睡眠中分泌的生长激素同样也是主要依靠深层睡眠。
如果宝宝在睡眠时间保证的情况下,深层睡眠较少,那么就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而在夜晚的长时间睡眠中,宝宝睡眠时间晚,就会影响深层睡眠所占取的比例。所以,如果宝宝夜里总是很晚睡觉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参考我们的《宝宝夜里睡觉不踏实 8大原因在捣鬼》,了解如何“对付”家中的淘气宝宝了。
婴儿睡眠错误理解2:宝宝睡眠时间不够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
正如我们前文谈到的,婴儿睡眠时间是否充足影响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不过每一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按照我们0-1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中所说,1-3个月的宝宝平均睡眠时间在16个小时左右。如果自家宝宝精神状态特别好,食欲、消化能力都正常,那么宝宝每天睡眠14个小时,也是可以的。但是,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婴儿睡眠时间不要偏离宝宝睡眠时间标准太多,如果有此类情况就需要尽快咨询医生,检查宝宝发育情况是否良好。
婴儿睡眠错误理解3:抱着宝宝睡觉宝宝睡得更有安全感
没错,爸爸妈妈如果抱着宝宝睡觉,确实会令宝宝心理上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我们在《抱着宝宝睡觉BB易驼背》中提到过,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抱着宝宝睡觉会让宝宝的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有驼背的危险。另外,如果宝宝习惯了爸爸妈妈抱着自己睡觉,如果夜晚发现没有在父母的怀中,那么依赖心理就会形成,夜晚再次入睡就会很难了。爸爸妈妈要学着训练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养成。
哪些是新生儿睡觉的谣言
婴儿睡眠谣言1:只要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就行了
婴儿睡眠是否足够确实影响着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在睡眠期间,身体内的生长激素会比其他时间高3倍,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要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就行了”。
想必爸爸妈妈一定了解,我们在睡眠时,会分为深层睡眠与浅层睡眠。只有深层睡眠才是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的基础。婴儿睡眠中分泌的生长激素同样也是主要依靠深层睡眠。
婴儿睡眠谣言2:宝宝睡眠时间不够 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
正如我们前文谈到的,婴儿睡眠时间是否充足影响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不过每一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按照我们0-1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中所说,1-3个月的宝宝平均睡眠时间在16个小时左右。如果自家宝宝精神状态特别好,食欲、消化能力都正常,那么宝宝每天睡眠14个小时,也是可以的。但是,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婴儿睡眠时间不要偏离宝宝睡眠时间标准太多,如果有此类情况就需要尽快咨询医生,检查宝宝发育情况是否良好。
婴儿睡眠谣言3:抱着宝宝睡觉 宝宝睡得更有安全感
没错,爸爸妈妈如果抱着宝宝睡觉,确实会令宝宝心理上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我们在《抱着宝宝睡觉BB易驼背》中提到过,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抱着宝宝睡觉会让宝宝的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有驼背的危险。另外,如果宝宝习惯了爸爸妈妈抱着自己睡觉,如果夜晚发现没有在父母的怀中,那么依赖心理就会形成,夜晚再次入睡就会很难了。爸爸妈妈要学着训练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养成。
婴儿睡眠谣言4:宝宝睡觉一有动静 就得拍一拍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看到,宝宝在睡眠过程中稍有动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拍一拍宝宝的后背,希望能够安抚宝宝。其实,婴儿睡眠与我们成人是一样的,拥有深层睡眠与浅层睡眠。婴儿的深、浅层睡眠的比例是大致相同的,并且不断交替。浅层睡眠中的宝宝经常会手、腿活动,脸上也会有奇奇怪怪的表情出现。这类情况出现时,爸爸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小宝宝,是否过段时间,宝宝是否可以回到正常睡眠中。如果在宝宝进行深、浅层睡眠交替中,由于轻拍,打扰了宝宝,那么就会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反而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如何预防婴儿猝死
1.尽量不要趴睡。若是想要让婴儿趴睡,家长务必全程坐在旁边,随时观察婴儿的状态。仰睡比较安全的原因除了口鼻不易被压到,也是因为手脚较能自由活动、虽然睡眠安稳度较差,却比较容易被惊醒。
2.婴儿不要睡在过于柔软的床铺上。若是床铺太软,婴儿的口鼻可能会陷进床铺里,徒增危险。
3.当婴儿睡觉时,被子的四个角最好分别塞到床垫下固定,才不会因为婴儿踢被子而意外掩住口鼻。
4.婴儿不要与父母同睡,最好能自己睡在婴儿床上。
5.睡觉时,尽量让婴儿的脚顶到床尾的边缘,头上则可留下一些空间。万一婴儿的口鼻被棉被闷住,他仍有空间可以往上移动、露脸呼吸;不过假使婴儿的头靠床边,脚下留有空间,一旦被闷住他就没有空间可以挣扎露脸,所以也要注意睡前大人将婴儿在小床上的摆放位置是否安全。
1岁内婴儿睡姿不对可能致命
研究发现,80%的婴儿死亡病例可能与不安全的睡眠方式有关。这种多发于1岁以下婴儿的异常现象,医学上称为"婴儿猝死综合征",它是1岁以下婴儿的头号死因,仅美国每年就会发生2200例。下面总结了保证婴儿睡眠安全的6个方法。
1.睡觉保持仰卧。
宝宝清醒时可以趴一会儿,不过家长要密切看护。不要让宝宝侧卧,因为这样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翻身变成俯卧睡姿,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危险。
2.床垫不宜过软。
使用硬床垫,再铺上合适的床单。婴儿床不要放置多余的枕头、毛毯或毛绒玩具。用婴儿被褥将宝宝包好,切勿盖住宝宝头部。
3.母婴同室不同床。
研究发现,母婴同床会使婴儿猝死综合征危险增加40%,而母婴睡同一房间有助于降低危险。
4.奶嘴可降低危险。
一种理论认为,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翻身至俯卧姿势。另一种理论认为,奶嘴可使婴儿舌头向前伸,保持呼吸道畅通。
5.防止宝宝过热。
婴儿所处房间温度应适中,避免房间过热。同时不要给宝宝在睡觉时包裹太多衣物。
6.远离吸烟环境。
研究发现,母亲孕期吸烟的婴儿发生猝死危险增加3倍。家中吸烟者越多,婴儿猝死危险就越大。婴儿所处室内应及时通风以免空气污浊。
除上述各条建议之外,研究人员还建议广大新生儿父母,保证母乳喂养,定期给宝宝做体检,以增强宝宝体质。另外,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患儿睡眠时频繁发生呼吸减弱,甚至出现苍白、紫绀等现象,必须及时就医。
如何保证婴儿营养均衡
1、适时增加辅食 ·种类:婴儿从出生4个月起应开始添加辅食,6个月起逐步增加辅食的数量、浓度和品种。6个月的婴儿可以吃软饭、泥状和半固体食物,也可以吃一些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并帮助婴儿补充微量元素;8个月的婴儿可以吃“手指”食物,如手指饼或其他低糖低盐饼干等;12个月的婴儿就能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了。·次数: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辅食喂养的次数,6~8个月每日应喂辅食2~3次,9~11个月增加到每日3~4次,12~23个月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他食物,如水果、带花生酱的饼干等等,每日1~2次。
2、适时增加硬食有些爸妈生怕婴儿没有牙齿,咀嚼能力不强,所以给婴儿喂一些稀饭、面汤、米粉之类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婴幼儿来说,不是不能吃,只是所含水分多、能量低、不含铁、锌、钙等营养素,长期这样食用,势必造成婴儿营养素缺乏。 要为婴儿提供理想的食物,就必须改进烹调的方式。如:做稀饭时少加水,做面汤时混入固体食物(豆、肉、蛋、菜等),以增加稠度;同时还要尽量保证每日摄取适量的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橘红色蔬菜、水果、植物坚果(豆、芝麻、花生)、脂肪、糖等食物。
3、适当增加动物来源性食物营养学上将食物分为植物来源性食物和动物来源性食物,二者营养成分有所区别,尤其在婴儿容易缺乏的一些营养素(如铁、锌、硒和维生素A、D)含量及其生物利用率方面的差别很大。 虽然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较多的铁、锌和一些维生素,但因含有较多的植酸、纤维素等,阻碍了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比如:菠菜中的草酸,可以与钙、铁、锌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草酸铁、草酸锌,如若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相关营养素缺乏。 因此,应在婴儿的食物中适当增加动物来源性食物(包括蛋、奶)的摄入量,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和其他微营养素缺乏的发生。
4、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超过25%的家长会强迫婴儿进食;超过50%的家庭在进餐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居多,大于1岁的婴儿仍有42%使用奶瓶喂养。 其实,喂养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喂食过程,而是喂养人与婴儿之间的互动,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婴儿需要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和家人的亲切鼓励,因此,家长要学会看懂婴儿的饥饿信号,给婴儿营造一个没有干扰的进食氛围,用积极的语言或目光鼓励婴儿进食,避免强迫的发生。
如果强迫进食,千方百计哄骗进食,鼓励快速进食,不分时间、场合地给婴儿食物,都会干扰婴儿自身的调节系统,使婴儿产生不适感,如不知饱饿、对吃饭产生厌恶等,甚至在饭桌上培养出任性、不听话的性格。 但也不可使用利诱的方式让婴儿吃饭,否则,久而久之,便会让婴儿以“吃饭”作为交换条件,造成婴儿错误的价值观。
5、培养婴儿好胃口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婴儿真的饿了,就不存在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婴儿“拒绝吃饭”最常见的理由就是肚子不饿。
关注婴儿睡眠安全
近年来婴童睡眠产品屡曝质量缺陷,成为教育专家和家长的“心头病”。 本文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婴儿睡眠安全的问题。
虽然“婴儿般的睡眠”被看作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婴儿的睡眠实际上并不全如我们所想。一项调查结果便显示,高达70%父母表示自己的孩子睡眠时间不足、易惊醒。对此,专家表示,新生婴儿睡眠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而夜间哭闹会大大影响孩子的健康,父母尤其需要加以重视。
事实上,从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以来,婴幼儿睡眠质量问题也逐渐得到国人的重视。传统观念中常常认为父母与孩子同睡方便照顾,是否使用专业的婴儿床也并不重要,而如今,中国新一代家长正渐渐倾向于更健康、科学的婴童睡眠方式。
新生儿睡眠安全大检查
新生儿睡眠安全大检查
测量一下婴儿床的围栏,保证它们之间的间隔不大于6厘米。如果围栏间隔过大,婴儿的头部就有可能被困在两条围栏之间。
必须保证床垫绝对适合婴儿的尺寸。太小的床垫会使床沿出现空隙,容易造成婴儿被困以及窒息。把床垫推到床的一端,检查剩下的空隙是否超过4厘米,如果你还能在床垫和床沿之间放得下两个手指头,这就说明床垫太小。要明白太软的床垫会容易被挤到床的一边。事实上,你不应该把婴儿放到任何柔软的平面上。水床、内装豆子的布袋、软而松的表面物的皱褶和缝隙会使婴儿面部周围的空气滞留,妨碍婴儿呼吸。
定期检查婴儿床垫的支撑系统,任何不在正当位置的挂钩必须修理或更换。支撑床垫的挂钩和床板应由保险夹使之安全地嵌在凹槽里。
确保床的保险杠沿床周边稳妥地固定好,并用绳带确保安全。超出保险杠捆绑的绳带要剪齐,以免婴儿嚼到或被缠绕。同时对玩具、风动饰物、橡皮奶头和卧具也要检查,确保没有超过18厘米长的、可能使婴儿窒息的绳带。
铺上床单并尽可能铺平,将床单边紧紧地塞在床垫以避免皱褶而阻碍婴儿的呼吸。不要使用活动的塑料床垫罩或防水床单,以免缠绕婴儿头而导致婴儿窒息。床单和毯子应足够大到塞进床垫,而被褥却不要塞得太紧,否则会限制婴儿的活动自由。通常婴儿在4~5个月时就能爬动,当他们爬到床边的保险杠或玩具时,要将这些东西移开,不要让他们在上面爬来爬去,也不要把床头玩具系在栏杆之间或挂在床的上方。当婴儿爬行时,大一点的婴儿很容易被悬吊的绳子缠绕而发生危险。
周围的环境应尽量保持无绒毛状态。如果婴儿易患呼吸道过敏症的话,使用一些不容易引起过敏的床垫和被褥,避免将沾满绒毛、灰尘和头发的玩具动物放在婴儿的床上,还要避免一些毛绒绒的毛料卧具和长毛之类的物件,这些物品不仅会导致过敏症,还会阻塞婴儿的呼吸道。
为孩子的婴儿床选择好放处。不要把它放到靠近发热体或者有窗帘、布料垂下绳线的地方。也不要把它放在窗户或家具旁边,因为这样孩子就可能会爬出婴儿床,用手或脚去抓这些东西。要考虑到一旦孩子爬出去会发生什么情况。婴儿床应该放在合适的地方,这样她们就不会撞到尖锐的东西或者被困在婴儿床和墙、家具之间导致死亡。
不要让睡熟的婴儿在没人看管的情况下跟其他孩子在一起。因为其他孩子可能喜欢把玩具熊放在婴儿头部旁边,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如果婴儿床里发出的声音不能够被屋里所有的人听到,那么就用一个手提婴儿遥控器,随时注意婴儿床发出的任何奇怪的响声。
如果在外过夜,要注意旅馆或亲戚家里的房间绝不会像你的家一样适合孩子使用。因此,出门时要带一张轻便的婴儿床或者卷一张至少2.5厘米厚的垫子。这些都比一般的坐卧两用的长沙发和汽车旅馆中的折叠床上的软床垫更安全。如果使用旅馆提供的婴儿床,就按以上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查。
当把婴儿放在婴儿车里睡觉时,同样要保持警醒。婴儿车上的床垫比其他任何卧具质量都差。要定期清洁婴儿车上的床垫,清除灰尘和过敏性物质。另外,不要在婴儿车里塞满玩具和枕头。在引起婴儿窒息的物品中,婴儿车仅次于婴儿床。
如果你使用临时侧床(侧床是一种系在你床边、类似婴儿床的小床),它可以把婴儿置于妈妈伸手可及的范围内,便于照顾和哺乳。同时,这样做孩子会有属于自己的睡眠空间。许多父母不去购买安全的侧床,而是把婴儿床放在他们的床边。有些父母甚至移走婴儿床上的围栏,这样两张床缛就挨在一起。不幸的是,这样婴儿床可能会滑离床边,使两张床垫之间出现一条空隙,导致婴儿被困或掉在地上。更安全的做法是买一张侧床把孩子的床垫和大人的床垫连在一起。
小妙招让宝宝有个安全好睡眠
一.枕头不是必要的
新手父母可能会认为,刚出生的小婴儿也需要一个小枕头。其实,给新生儿枕枕头并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的脊柱是平的,平躺时,后脑勺和背在一个平面上,不会导致肌肉绷紧而落枕。新生儿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也很自然,所以不用枕头完全没关系。如果枕了枕头,把头垫高了,反而会出现头颈弯曲,影响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意外。
二.保持仰卧位的睡眠姿势
一个国际儿科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报告说,在婴儿出生后头3个月最好不要让他们俯卧睡觉,因为婴儿在这一阶段俯卧睡眠死亡的可能性约为仰卧睡眠时的4倍。他们说,如果婴儿睡觉时把头放在松软枕头上,可能重新吸入自己呼出的气体,从而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多数俯卧婴儿每晚要抬头3至6次进行呼吸,但仍有5% 的婴儿意识不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特别是当习惯于仰卧睡眠的婴儿第一次俯卧入睡时,在睡床上死亡的可能性要比习惯于俯卧睡眠的婴儿高出近20倍。
下面有一些方法来告诉您如何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1、无论何时都要让宝宝保持仰卧状态,甚至在小睡的时候。这是有助于减少SIDS(婴儿猝死综合症)危险的最安全的姿势;
2、把宝宝放在结实的床上,如通过安全认证的婴儿床。据调查显示,把婴儿放在松软的床垫、沙发、沙发垫、水床、羊皮垫等地方睡眠都会增加发生SIDS的危险,拿走婴儿睡眠地方的软的各种玩具,不要睡在柔软、绒毛的、宽松的被褥上。
3、让看护宝宝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应该保持宝宝仰卧的正确姿势,以及在柔软的物体上面睡眠的危害。告诉保姆、祖父母和其他看护人有关SIDS的危害。
4、确保在宝宝睡眠的时候,脸上和头上不要覆盖任何物品。不要让毯子、被子等盖住宝宝的嘴和鼻子,最好的办法是给婴儿穿上睡衣,这样就不必再盖其它东西了。如果您要给他盖摊子或被子,就要让婴儿的脚在床的底部,毯子不要高于孩子的胸部,毯子的边缘要放在床的周边;
5、不要在宝宝的旁边吸烟
6、不要让宝宝在睡眠中太热。宝宝睡眠的时候要保持温暖,但不要太热。宝宝的居室温度以成人感觉舒适为准,盖过多的衣物会让宝宝太热。
另外,在2到4个月龄时是SIDS危险最高的时期,因为这时候大部分宝宝还不能从仰卧翻倒俯卧位。请爸爸妈妈们要小心注意啦。
婴儿脸一大一下怎么矫正
若是由于睡觉的姿势导致的婴儿脸部一大一小,那么则建议适当的调整婴儿睡觉的姿势,经常改变婴儿睡觉侧重的地方,也可以使其正对着睡觉,保证婴儿头部受力均匀。
新生婴儿的枕头是很有讲究的,枕头的高度要与宝宝的脖子相适应,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选择2-3cm左右的枕头即可。
为很好的防止宝宝由于脸部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脸部一大一小,一般建议母亲在喂养婴儿的时候,要保证婴儿脸部受力的均匀,特别是母乳喂养,可以使用左一次右一次的原则,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婴儿大小脸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