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中药,那么作为扳手它的药性也是有两方面的,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我们在使用白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使用剂量,如果超过了使用剂量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白芍究竟会有哪些副作用呢?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白芍的相关的副作用这样能够让我们更加的了解白芍。
1虽然可以治疗很多种的疾病,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服用白芍的一些注意事项,否则将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身体比较寒的人最好是少使用白芍,因为身体比较寒,白芍也本身是一种寒性的中药。
2在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腹痛腹泻这个时候也不能够使用白芍,主要是因为白芍是属于性寒的,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使用白芍的话就会加重病情的发展,而且还会造成腹痛腹泻更加严重性。
3小儿在出麻疹期间,最好是不要使用白芍会加重了症状表现,如果再服用中药藜芦期间也不能够使用白芍或者是女性在产后怀孕的时候,都不能够使用白芍。以及痞满难化者更不能够使用白芍。
注意事项:我们上面所说的是白芍的副作用,那么白芍能够对肝脏起到一定的好处能够保护肝脏还能够起到镇痛的作用,我们在生活当中要注意什么白少的剂量,最好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
白芍的副作用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酒炒白芍有副作用么
酒炒白芍副作用还是有可能有的,不过目前为止尚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要注意尽量避免副作用的出现。
酒白芍是由白芍100公斤,然后再拿酒10公斤,将两种成分进行搅拌在一起,然后再稍稍的闷一会儿,这时的酒水是被吸收的,等全部吸收之后,在炒成黄色,然后再太阳下晾干。酒白芍是具有养血并且活血,有助于患者的缓解淤血,血虚等现象,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此外,还能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酒炒白芍疗效高,服用安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副作用的问题,研究还尚没有清楚地结果,但不代表没有副作用,大家还是要小心为上。而想要彻底预防酒炒白芍的副作用,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此外,有些患者常常忘了服药或不按时服药,为防止这一情况,患者应当在家属、亲友的协助和监护下用药。按医嘱服药是提高疗效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副作用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宜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白芍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白芍是一种药效非常强的药物,但是同时它又是一种寒性的药物,是引发白芍的副作用的关键。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病好的快一点经常会加大药物的用量,但是白芍如果服用过多会是自己的肠胃无法消受而导致拉肚子,特别是对于本身脾胃虚寒的朋友们来说,白芍就更不适合服用了。
孕妇是不能食用白芍的,白芍是一种性凉的食材,药性强,服下便会使得身体神经受到刺激,药性流入腹内,子宫必受牵连,这时候就会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都造成影响,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子宫收缩或者扩张而导致腹中的胎儿有所异动,甚至流产。
白芍是一种用寒气将身体内的湿热或者是毒气逼出体外的药材。如果是麻疹患者,本身就已经以麻疹的形式排出了自己身体内的毒素,如果再服用白芍,显然会加重麻疹的症状。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白芍的功效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白芍的副作用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白芍的饮食宜忌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忌:白芍在进行食用时,绝对不能够与藜芦,否者会出现胃酸等不适;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白芍。白芍的保健食疗方加味白芍汤原料:白芍25g,当归25g,麦冬15g,生地黄15g,天花粉5g,炒山栀5g。制法:将上述中药用水煎煮后服用。作用:收敛肝阳,养血补肝,可治肝血不足等症。白芍炖猪肘原料:白芍25克,猪肘500克,料酒5ml,食盐、味精、姜片、葱段各适量、制法:将以上原料按常法入锅炖熟就可以。作用:活血凉血,消肿止疼,柔肝养血,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虚发热等症效果明显。上面的关于白芍的副作用的相关的知识,大家都了解了吗?白芍是十分常用的一种药物,希望小编的介绍各位可以满意。
酒白芍的作用
酒炒白芍可治生气引气的头痛、头晕
生气的时候,您如果容易出现头疼、头晕的现象,而且太阳穴边上胀得就跟要炸了一样,这很明显是肝阳上行,走到头上了引起的。
这时,你把家里的炒锅支上,打开火,将炒锅烧热,然后倒入四两白酒,要高度的,60度以上的最好。酒很快就会热起来了,这时候,你把60克白芍放进去,炒上两分钟,炒的时候用锅铲快速地翻动。炒到白芍微微泛黄的时候把火关掉,把白芍捞出来,晾干,研成细末后,每天早晚各吃6克。
白芍可以疏肝理气,通过酒炒后可以引药上行。药性到达头部的时候,就可以把发怒引起的头疼、头晕一并给治了。
醋炒白芍可治生气引起的小便频繁
还有一些人生气的时候会出现小便频繁的毛病,一旦生气了,就时不时地往厕所跑。如果碰到这种情况,那就在炒菜锅烧热的时候,倒入四两食用的自醋。当你闻到醋挥发出来的气味时,赶紧把60克自芍倒进去.用铲子快速地翻动,炒上1-2分钟即可。最后,关上火,把白芍捞出来,晾干,研成细末后,每天早晚各吃6 克。
中医认为,醋可以引药入肾,再加上白芍疏肝理气的药性,就可以把发怒引起的小便频繁给治好。
白芍毒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白芍毒副作用
白芍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日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和301mg/kg。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和 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和3.0g/kg,连续21日。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著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著增加。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麸白芍的作用
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苦、酸,微寒。入肝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
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白芍能养血敛阴,治妇科疾患,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用。本品如与桂枝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2.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
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治胁痛,常与柴胡、枳壳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挛,常与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3.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白芍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桑叶、菊花、钩藤、白蒺藜等同用。
4.美容养血
在中医理论中,白芍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无光泽
白芍的选购
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根条细瘦弯曲,大小不等,栓皮及须根痕较多,质松,粉性小,断面射线不明显,品质为次。
白芍的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芍药和白芍是一样的吗 白芍有什么作用
白芍在中医上有补血益脾、缓中止痛、敛汗宽中的作用,可以养肝脾真阴,收摄脾气之散乱,生血,治腹痛。
白芍在现代医理上证明有调节免疫、镇静、抗炎抗菌的作用。
生白芍功效与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生白芍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生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白芍总甙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但不影响其长时记忆。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醋炒后的白芍主要用于缓肝、柔肝、止痛、敛血,常与养血补肝或止血药同用,以治妇人肝急失柔、冲任不固而致崩漏、月经过多、经行腹痛等证。
生白芍 用于养血柔肝、平肝滋阴,传统中医处方中其性较寒凉,如治疗肝阴不足之手足拘挛、肝脾失和之腹中挛急痛。生白芍(30~90 g)伍以炙甘草(10~20 g),即为《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与木香、槟榔、黄连、黄芩等同用,可治疗湿热下利、里急后重。《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翎汤,生白芍伍以生地、生怀山药、生郝石、生龙骨、柏子仁等,用于镇肝熄风、滋阴安神,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胀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
白芍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白芍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陶弘景始分白芍,赤芍两种,曰:“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马志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赤、白二色”。陈承《本草别说》中载:“谨按《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遂暴干货卖”。可见宋代已广泛采用栽培的芍药入药。
白芍毒副作用
白芍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日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和301mg/kg。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和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和3.0g/kg,连续21日。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著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著增加。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