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款开胃中医药膳

三款开胃中医药膳

一、桂花心粥

药材:桂花心2克,茯苓2克。

食材:粳米50克。

做法:

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调理肠胃,促进肠胃消化。

二、双枣莲藕炖排骨

药材:红枣、黑枣各10颗。

食材:莲藕2节(约600克),排骨250克、盐2小匙。

做法:

1、排骨洗净,在沸水中汆烫一下,去除血水。

2、将莲藕冲洗一下,削皮,再切成块;红枣、黑枣洗净,去掉核,备用。

3、将所有的材料放入煮锅中,加适量的清水至盖过所有的材料(约6碗水左右),煮沸后转小火炖煮约40分钟左右,快起锅前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药膳的主要功效是健胃消食。莲藕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泻、健脾生肌、开胃消食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烦躁口渴、脾虚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三、四神沙参猪肚汤

药材:沙参25克,莲子、新鲜山药各200克,茯苓、薏仁、芡实各100克。

食材:猪肚1/2个、盐2小匙。

做法:

1、猪肚洗净汆烫,切成大块;芡实、薏仁淘洗干净,清水浸泡1小时沥干;山药削皮、洗净;切块;莲子、沙参冲净。

2、将除莲子和山药外的材料放入锅中,煮沸后再转小火炖30分钟,加入莲子和山药,再续炖煮30分钟,煮熟烂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药膳适合脾胃不好的人,常服可以适当地改善体质、增加食欲。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良好功效,可以补充体力,改善消化功能。

中医药膳解酒良方

1、甘蔗汁

配方:新鲜甘蔗400克。

制作方法:将甘蔗切碎,加入适量水,煎煮至沸,去渣,即可饮服。

功效与主治:解酒止呕。用于醉酒后干呕、口干等。

服法:趁热次顿服。也可以取鲜甘蔗汁300毫升,加热频饮。

2、橘皮醒酒散

配方: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研磨成细末,拌匀,装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密封备用。

功效与主治: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服法:早晚用白开水冲服一汤匙。

3、石膏汤

配方: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

制作方法:将上药碾碎如麻豆大,每服15克,以水二小碗,煎至一碗,去渣。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服法:温服,不拘时候。

4、五豆汤

配方: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

制作方法:上药用水5000毫升,腊八日用大锅,熬至豆熟为度,滤取豆汁候冷,以大磁器盛之,密封,春夏月开用。

功效与主治: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

服法:酒后烦渴时随意饮服。

5、解酒散

配方: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研末,混合搅拌均匀,加工成如麻子大,备用。

功效与主治:解酒。适用于饮酒过度。

服法:每次取少许细嚼,解酒立效。

中医药膳食疗来调经

食疗一:鸡卵马齿苋汤

材料:马齿苋250克,鸡蛋2枚

用法:将马齿苋洗净与鸡蛋共煮,熟后蛋去壳,再煮,每日l剂,分2次服食,食蛋饮汤。

功效:清热凉血调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粘有块,口渴心烦。

食疗二:凉拌马兰头

材料:新鲜马兰头200克,卤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

用法:将马兰头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碎末。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人马兰头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粘,心烦口渴;苔黄,脉数。

中医药膳帮助祛斑

1、胡桃芝麻饮

芝麻20克,胡桃30克,牛乳、豆浆各200毫升,白糖适量。将胡桃仁、芝麻研为细末,与牛乳、豆浆混匀,煮沸饮服,白糖调味,分作2份,早晚各1份,每日1剂。可补益虚损,生津润肠,润肤消斑。

2、白鸭消斑汤

白鸭1只,山药200克,枸杞子30克,生地100克,调料适量。将白鸭去毛杂骨,洗净,用食盐、胡椒粉、黄酒涂抹鸭体内外,撒上葱姜腌1小时左右后切为丁;山药切片。生地布包,置碗底,而后纳入山药、枸杞、鸭丁,上笼蒸熟服食,每周2-3剂。可补益肝肾,养阴消斑。

3、黑白消斑散

黑木耳10克,白木耳5克。将二耳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蜂蜜水冲饮,连续1月。可消淤化斑,润肤滋肌。

4、枸杞生地散

枸杞子100克,生地30克。将杞子、生地焙干、研末、混匀,每取10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用白酒适量冲服,连续1月。可补肝肾,去黑斑。

5、健脾消斑粥

生山药30克,莲米、赤小豆各15克,生苡仁、生芡实、白扁豆各1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将诸药加水煎沸40分钟后,纳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连续1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调理睡眠的中医药膳

柏子仁炖猪心

中医认为,柏子仁性味甘、辛、平,可宁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猪心性味甘、咸、平,入心经,可补血养心。用柏子仁适量,放入猪心内,加水炖熟服食。

功效:帮助女性养心,安神,补血,润肠。适应症:心悸,怔忡,失眠,肠燥便秘等。

莲子百合瘦肉汤

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

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瘦肉250克切块,加水煲汤。

功效:帮助女性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莲子性味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

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

甘草小麦红枣汤

适应症: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盗汗等。

功效:帮助女性和中缓急,养心安神,补脾和胃。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

解毒:小麦性味甘、凉,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除 热。

止渴:红枣性味甘、温,入脾、胃经,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

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麦30克,红枣5枚,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饮汤。

合欢花蒸猪肝

适应症:失眠,胁痛等。

功效:帮助女性清风明目,舒郁理气,养肝安神。合欢花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经,能舒郁,理气,安神。

活络:猪肝性味甘、苦、温,入肝经,能补肝,养血, 明目。

每次用合欢花(干品)10克,加水少许,泡浸4~6小时,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中医美容药膳

(1)容颜不老方

◆需要的材料:生姜500克,大枣250克,沉香、丁香各25克,茴香200克,盐30克,甘草150克。

◆怎么样做呢:上述物共捣为末,和匀备用。

◆怎么吃最有效:每日清晨开水泡10克,当早茶饮用。具有消除皱纹、容颜不老功效。

(2)灵芝鹌鹑蛋汤

◆需要的材料:鹌鹑蛋12个,灵芝60克,红枣12个。

◆怎么样做呢:

1、将灵芝洗净,切成细块;红枣(去核)洗净;鹌鹑蛋煮熟,去壳。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至灵芝出味,加白糖适量,再煲沸即成。

具有补血益精、悦色减皱功效。

(3)美肤祛皱饮

◆需要的材料:芹菜、花椰菜、西红柿、红葡萄、柚子、橘子、蜂蜜、牛奶各适量。

◆怎么样做呢:

1、将芹菜、花椰菜、西红柿、柚子、橘子同搅汁;

2、葡萄单独榨汁备用;将蜂蜜和牛奶加温水调匀。以上共混合均匀即可饮用。

◆怎么吃最有效:每日1-2次。经常服用具有丰肌泽肤及减轻皮肤皱纹功效,使皮肤嫩白红润,富有光泽。

(4)地黄抗皱粥

◆需要的材料: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甘菊花10克,鸡脯肉100克,粳米60克,细盐、生姜末、味精、葱花各适量。

◆怎么样做呢:将鸡脯肉洗净,剁肉泥,备用;将熟地黄等3味中药水煎2次,取汁,备用;粳米洗净,放沙锅内,加入药汁与鸡脯肉,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葱花、生姜末与味精调匀,再煮片刻即成。

◆怎么吃最有效:每日1剂,当早餐,1次趁热吃完。每20剂为1个疗程,间隔5日后可用下1个疗程。具有和血益肤、滋补肝肾、乌发固齿功效。久服有抗皱抗衰老作用。

5)杏仁牛奶芝麻糊

◆需要的材料:杏仁150克,核桃仁75克,白芝麻、糯米各100克(糯米先用温水浸泡30分钟),黑芝麻200克,淡奶250克,冰糖60克,水适量,枸杞子、果料适量。

◆怎么样做呢:先将芝麻炒至微香,与上述原料一起捣烂糊状,用纱布滤汁,将冰糖与水煮沸,再倒入糊中拌匀,撒上枸杞了、果料,文火煮沸。

◆怎么吃最有效:冷却后食用,每日早晚各100克。具有润肤养颜、延缓皮肤衰老及抗皱祛皱功效。

中药也可祛斑养颜

中医药膳祛斑养颜--枸杞生地散

枸杞子100克,生地30克。将杞子、生地焙干、研末、混匀,每取10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用白酒适量冲服,连续1月。可补肝肾,去黑斑。

中医药膳祛斑养颜--当归山楂茶

当归、山楂各10克,白藓皮、白蒺藜各5克。将诸药同置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续1月。可疏肝健脾,消斑化淤。

中医药膳祛斑养颜--猪肾消斑粥

猪肾1对,山药100克,苡仁50克,大米200克,食盐适量。将猪肾去筋膜,洗净,切丁,加诸药,大米同加清水煮粥,食盐调味,分作2次服食,每日1剂。可补肾健脾,祛淤化斑。

中医药膳去雀斑

1、枸杞生地散

枸杞子100克,生地30克。将杞子、生地焙干、研末、混匀,每取10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用白酒适量冲服,连续1月。可补肝肾,去黑斑。

2、健脾消斑粥

生山药30克,莲米、赤小豆各15克,生苡仁、生芡实、白扁豆各1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将诸药加水煎沸40分钟后,纳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连续1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3、茯苓消斑汤

白茯苓、白僵蚕、白菊花、丝瓜络各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红枣10枚。上药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分作2份,饭后饮用,每日1剂,连续7-10天。可健脾消斑,祛风通络。

滋阴润燥的中医药膳

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50g(干品30g),杏仁10g去皮,打碎,与粳米50g同煮为稀粥,调白蜜适量温食,一日三次即可。

川贝炖水梨

取水梨1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g,再将两半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g,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即可。

杏仁炖水梨

把杏仁去皮,在敲碎,再将雪梨去皮,切成片,一起放入锅里面。放少量的水,用小火煮大概40分钟左右,就可以享用了。最好是早晚各一次。

中医药膳帮你治疗湿疹

将红枣和扁豆按照1比3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这两种食物放入锅中熬煮成粥,服用之前加入少量的冰糖。平时可以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不仅能够治疗湿疹,同时还具有保健身体的效果。

将一个樟脑丸放入碗中,然后倒入半斤的陈醋进行浸泡,做好密封工作,三天后可以取出。将醋涂抹在患有湿疹的部位,一天涂抹三次,直到痊愈为止,效果很好。

将水蛇去皮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块,然后放入开水中煮熟,去掉骨头;蟾蜍去爪子、头部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小块备用;将蛇、蟾蜍以及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熟,熬粥,加入调味品就可以了。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效果非常的不错。

将薏苡仁还有粳米一起熬粥,然后加入少量的冰糖,日常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

将干燥好的竹节菜放入水中煎煮,然后去除渣滓;在药液中加入洗干净的粳米,然后熬粥。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并且要温热之后再服用。这种偏方具有很好的利湿以及除风的作用,适合患有湿疹或者部瘙痒的患者服用。

将乌梢蛇宰杀干净之后切片煮汤,随后在锅中加入准备好的猪脂还有食盐以及生姜,然后趁热服用。治疗湿疹的偏方有哪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偏方具有祛湿、解毒以及除风的效果,适合湿疹患者以及风湿痹痛患者。

中医药膳有效治疗脾虚

1、脾气虚:

【临床表现】

主症: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副症: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肿。

舌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药膳】参苓粥

组成: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药茶】扶中茶

组成:白术(炒),生山药,龙眼肉。

方法:将上药共同煎煮,煮至山药烂为度,取汁,代茶不拘时温饮,并同时食用山药、龙眼肉。每2日1剂或每日1剂。

功效:补益心脾,益气止泻。主治久泻久痢而致脾虚气弱,气血俱虚,身体赢瘦,不思饮食,少气无力,心悸等。

2、脾阳虚:

【临床表现】

主症:腰膝冷痛,经久泄泻,面浮肢肿。

副症: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胀如鼓。

舌脉: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弱,或脉微细。

【药膳】附片狗肉汤

组成:附片,狗肉,盐适量。

方法:将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时,然后加进狗肉,煮熟放盐食

功效:回阳补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煮时用开水,严禁冷水,否则会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着冷风和接触冷水。

【药茶】健脾利水茶

组成:猪苓,泽泻,党参,白术,木瓜,木香,槟榔,紫苏,陈皮,茯苓,肉桂。

方法:按原方比例剂量,研成粗末。每日用50~70克,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20~30分钟,频频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温阳利水,宽中理气行水。主治慢性肾炎,脾虚气滞水肿、腹肿胀满、小便不利、消化不良、全身重着、神疲、面色光白、腰痛乏力、食纳不佳、大便溏薄、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

3、中气下陷:

【临床表现】

精神倦怠,少气懒言,纳谷不香,面色白,腹胀便溏。重则见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等症。

【药膳】绿豆糯米猪肠

组成:绿豆60g,糯米30g,猪大肠300g。

方法:先将猪大肠彻底清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绿豆、糯米放人猪大肠内并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扎紧,放沙锅内加水煮2小时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

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痢。适用于湿热下痢,便血,痔疮初起,脱肛等症。

4、脾不统血:

【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常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药膳】山楂苡仁粥

组成: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山楂5克,白糖适量。

方法:将薏苡仁、粳米洗净,放于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加入山楂,小火慢熬成粥,再加白糖适量。分两次空腹服用。

功效:健脾止泻、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腹痛便溏者。

【药膳】山药苡仁粥

组成:山药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将薏苡仁洗净水煮,将熟时,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证。

治疗痔疮的中医药膳

1.木耳汤:将黑木耳30克洗净,与白糖60克加水煮汤。每服1碗。适用于内外痔、便血及肛门疼痛者。

2.鳝鱼汤:取黄鳝肉200克,与葱、姜、料酒、盐各适量加水煨汤。适用于内痔出血、气虚脱肛者。

3.柿饼汤:取柿饼2-4枚,加水煮烂即成。每日2次。适用于痔疮出血者。

4.无花果汤:取无花果2枚,水煎或空腹生食。日服2次,可酌情加倍取食。适用于痔疮肿痛出血者。

5.荸荠汤:将鲜荸荠500克洗净,加红糖90克及清水适量。文火煮沸约60分钟即成。1次或分次饮,连服3日。亦可日服鲜荸荠120克,适用于痔疮出血者。

6.苦参鸡蛋汤:将苦参60克水煎汁,与鸡蛋2枚共煮,吃蛋饮汤,每日1次。适用于痔疮出血者。

7.桑耳粥:将桑耳100克煎水取汁后,放入糯米100克共煨粥。每日1次,适用于痔疮下血、烦热羸瘦者。

手心出汗中医药膳食

手心出汗中医药膳食疗方法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出发,中医食疗是治疗手心出汗最好的方法。

百合粥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功效:百合,味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黄蓍粥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功效:黄蓍,味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浮小麦饮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做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功效:浮小麦,味甘,凉,入心经,止汗。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小麦山药汤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做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气敛汗。

参归腰子

材料:人参10克,当归8克,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做法: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功效: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手心容易出汗的朋友,多吃以上推荐的药膳吧。

相关推荐

女性经期后补气花草茶有哪些

女性的生理期特殊,在月经期间,女性要特别注意。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都会有面色暗沉,苍白或是萎黄的现象,这是因为气血不足。 要想面色红润,平时的美容护肤方法是必要的。此外,可以通过中药调理的方式进行补血,达到好气色。另外,很多的中医药膳茶饮也是调整体质,改善气色常用的方法。为你介绍几个中医药膳茶饮,助你补气养血,养出一个好肤色 1.补气红枣茶材料:东洋参3钱、黄耆3钱、麦冬3钱、红枣3钱作法:将所有材料加2000CC的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滚转小火煮约10分钟即可饮用。功效:补血

5款中医丰胸药膳

中医丰胸药膳第一款: 鲫鱼五味汤 鲫鱼500克,五味子10克,将五味子洗净,熬水去渣,再将鲫鱼入五味子汤中,煮熟食之。鲫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中药五味子一起煮有丰胸的效果,是很多想要丰胸的MM喜欢的一道药膳中医丰胸药膳第二款: 猪尾莲子红枣汤 猪尾1条,红枣8枚,莲子100克,葱、姜、料酒各适量,将猪尾在滚水中烫一下去腥后,加水和葱、姜、料酒,熬成约1500毫升的汤汁,加入红枣、莲子,小火再煮半小时,酌加调料后即可食用。 红枣是女性美容养颜的一个佳品,与猪尾巴一起煮不仅有丰胸的效果,还能美容养颜。

孕妇安胎四款中医药膳

一、葡萄饮 材料:白糖适量,葡萄250克 做法:将葡萄洗净后剪碎,放进锅里,倒入适量清水,煎汁,然后加入白糖调味,代茶饮用。 功效:利小便,补气血。中医认为,葡萄味甘酸,性平,加水煎汁饮用具有利尿、强心、除烦止渴、补气血的功效,坐卧不安、烦闷喘急、胸满腹胀的孕妇适合食用,另外,葡萄营养丰富,含有的有机酸,可以帮助孕妇健胃消食。 二、鲈鱼羹 材料:黄酒,生姜,大葱,鲈鱼 做法:鲈鱼宰杀清洗干净,放在盘子里,上蒸锅蒸熟后取出,小心将鱼再次放入锅里,倒入清水,敬爱盐、葱姜、料酒,煮沸后用湿淀粉勾芡。 功效:安胎

中医药膳调理月经紊乱

月经先期 宜在冬令双补气血,在这个季节,可以用乌鸡,当归、黄芪、茯苓各9g,将鸡洗净,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烂熟、去药渣。调味后食肉喝汤,分2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每个月经周期服3~5剂。 月经后期 宜在冬令补血调经,可用羊肉500g,黄芪、党参、当归各25g,生姜50g。将羊肉、生姜洗净切块,药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小时,去药渣,调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经后,每天1次,连服3~5天。

经常吃木瓜有什么好处

中医药膳:木瓜的好处--清热止咳 用熟木瓜和柿饼加水煎服,可治气喘性咳嗽;以熟木瓜去皮,蒸熟后加蜜糖,可治肺燥咳嗽;用生木瓜绞汁或晒干研粉,可驱虫。冰糖木瓜,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干咳,虚热烦闷等病症。至于番木瓜,生吃能舒缓咽喉不适,对感冒咳痰、便秘、慢性气管炎等亦有帮助。 中医药膳:木瓜的好处--清暑止渴 木瓜能清解暑气,化湿运脾,生津止渴,长夏天气湿热的时候食用,既可防暑降温,化湿运脾,又可补充夏季出汗太多所造成人体的津液不足。 医书云:脾为后天之本。吃水果能帮助消化和吸收,进而巩固脾胃,实在

中医药膳最滋补的是粳米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谷万里介绍说,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不

滋阴补肺的三款中医药膳

补肺益气药膳——九仙薯蓣煎 原料:薯蓣(山药)、杏仁各500克,新鲜牛乳3000毫升。 制作:杏仁用温水泡胀,去皮尖,置钵内捣研成细末。取牛乳冲入杏仁末中,绞取汁,取杏仁粗末捣研,再冲入牛乳,至杏仁均匀溶于牛乳中为止。薯蓣捣研为粉末,倒入杏仁牛乳汁中,拌匀,密封,隔水炖2小时。每次取1匙,用温酒化开服下。 功效山药、杏仁、牛乳三物同用,可补虚健身、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该品可补肺益气、润燥止咳。适用于肺气亏虚而致咳嗽气喘、气短不足以息、腰腿软弱无力、口干咽燥或素有肺结核、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补肺止咳

治疗肩周炎试试中医药膳

1.葛根桂枝苡仁粥: 葛根30克,桂枝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盐适量。先将葛根桂枝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薏苡仁粳米放入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慢熬至米烂粥熟时加盐调味,分2次温服,每日1剂 2.芪归炖鸡: 黄芪30克,当归20克,童子鸡1只,生姜盐适量。先将童子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再将黄芪当归生姜洗净放入鸡腹中,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及盐,用小火慢炖2小时,吃鸡肉喝汤,3天1 剂。 3.当归血藤鸡蛋汤: 全当归鸡血藤各15克,木香陈皮赤芍各10克,桑枝20克,鸡蛋1枚。将鸡蛋与诸药同煮,待

六款中医丰胸药膳

1、山药+青笋+鸡肝 山药是中医推崇的补虚佳品,富含黏蛋白,具有健脾益肾、补精益气的作用;鸡肝富含血红素铁、锌、铜、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等,不仅有利于雌激素的合成,还是补血的首选食品;莴笋则是传统的丰胸蔬菜。三者合用,具有调养气血的作用,可以促进乳房部位的营养供应,还能改善皮肤的滋润感和色泽。 叮咛:不要在餐前餐后喝咖啡和浓茶,以免影响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鸡肝也可以换用猪肝或羊肝。 2、木瓜+红枣+莲子 木瓜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丰胸食品,维生素A含量极其丰富,而缺乏维生素A会妨碍雌激素合成。中医认为木瓜味甘

哪些中医药膳可治疗阳痿

一【羊肾羹】 肉苁蓉50克,荜拨10克,陈皮5克,草果10克,胡椒10克,羊肾2对。诸药布包后同羊肾放入锅内,文火熬至羊肾熟透,放入葱、盐、酵母面,如常法作羹。吃羊肾喝汤。 二【韭菜炒羊肝】 韭菜100克,羊肝120克。洗净韭菜切半寸长,羊肝切片,用铁锅旺火炒熟,加调味品当菜食用,每日1次。可用于肝肾不足之阳痿、遗精。 三【复元汤】 淮山药50克,菟丝子10克,肉苁蓉20克,核桃仁2枚,羊瘦肉500克,羊脊骨1具,粳米100克,以及葱白、生姜等调料。先将羊脊剁成数节,羊肉切成条块,中药装布袋扎口,葱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