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老年痴呆的疗效标准
评定老年痴呆的疗效标准
治愈为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神志意识清楚,定向健全,回答问题正确,反应灵敏,生活自理,能参加社会活动;
显效为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反应较为灵敏,生活自理,能进行一般的社会活动;
有效为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弱或部分消失,生活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智力与人格仍有部分障碍;无效为主要临床症状无改变或病情仍有发展,生活不能自理,回答问题不正确,神志痴呆。
老年痴呆的前兆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收缩压略微高出标准时,如果降压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我们发现由于整体血压下降造成的脑部缺血可以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对947个没患老年痴呆症的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在每三年一次的随访中,将血压和精神状况作为评测指标。结果发现,在研究对象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头3年和后3年,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与之相对照,在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前6年至前3年则没有明显的血压下降。
在患有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三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而对于患有血管疾病的人,随着血压下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逐步上升。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显示了收缩压下降的极限,特别是患有血管疾病的人,收缩压下降低于极限水平会加速老年痴呆症进程。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重要的,但是他们认为监控那些人们认为很熟悉的药物的使用,避免将血压降到危险极限以下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低血压和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血压偏高或偏低同样会损害健康。
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有什么不同呢
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脑萎缩不一定会是老年痴呆,它有不同的程度,有的轻度的脑萎缩不会有太明显的特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如果严重的话可能出现很多病发症。
2老年痴呆一定有脑萎缩,但是老年痴呆的病人和正常老人一般分别不能靠CT检查,而是要靠临床上的观察才能确定,老年痴呆一般都会有忘记路,大小便失禁,不认识自己的家人亲人等。
3而脑萎缩表现的不太明显,因为脑萎缩轻度的患者甚至不会有什么太多的症状,脑萎缩一般会记忆力减退,放的东西过一会忘了在哪里放了,或者看到一个不太熟悉记不起名字,这些都是正常的脑萎缩表现,不会出现痴呆。
注意事项:
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想要区别清楚最好还是让老人去医院就诊,按照医生所说的方法去区分,不要没有分清状况的情况下乱给老人吃药,以免耽误病情。
介绍下老年痴呆疾病的评判标准
1、⑴智力检测为老年痴呆诊断;⑵至少有2项识别功能障碍;⑶记忆及识别障碍进行性加重;⑷无意识障碍;⑸40-90岁起病;⑹老年痴呆诊断发现无其它躯体或脑部疾病能解释上述病情。
2、⑴进行性加重的失语、失用、失认;⑵日常生活及行为障碍的老年痴呆诊断;⑶家族中有相似患者;⑷脑脊液正常,脑电图无特异改变,CT有脑萎缩,且进行性加重。
根据以上两点对老年痴呆进行确诊,可有效的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创造更好的机会,治疗老年痴呆选择方法是康复的关键,因此选择治疗方法要慎重。
如何诊断老年痴呆症
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老年痴呆症及相关疾病协会规定的诊断标准。可能为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标准:A加上一个或多个支持性特征B、C、D或E。
核心诊断标准:
A.出现早期和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征
1.患者或知情者诉有超过6个月的缓慢进行性记忆减退。
2.测试发现有严重的情景记忆损害的客观证据:主要为回忆受损,通过暗示或再认测试不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
3.在老年痴呆症发病或老年痴呆症进展时,情景记忆损害可与其他认知功能改变独立或相关。
支持性特征:
B.颞中回萎缩
使用视觉评分进行定性评定(参照特定人群的年龄常模),或对感兴趣区进行定量体积测定(参照特定人群的年龄常模),磁共振显示海马、内嗅皮质、杏仁核体积缩小。
C.异常的脑脊液生物标记
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浓度降低,总Tau蛋白浓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升高,或此三者的组合。
将来发现并经验证的生物标记。
D.PET功能神经影像的特异性成像
双侧颞、顶叶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E.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老年痴呆症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排除标准:
病史:突然发病;早期出现下列症状:步态障碍,癫痫发作,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局灶性神经表现,包括轻偏瘫,感觉缺失,视野缺损;早期锥体外系症状。
其他内科疾病,严重到足以引起记忆和相关症状:非老年痴呆症痴呆、严重抑郁、脑血管病、中毒和代谢异常,这些还需要特殊检查。
老年痴呆症该怎么检查
老年痴呆发生对于老年人来说无疑就是饱受疾病的折磨,不仅导致老年人难以自理日常生活的行为能力,更是让许多老年痴呆患者失去了美好的晚年生活。所以对老年痴呆治疗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问题。而在治疗前,关键在于做好老年痴呆的检查,科学的检查确定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也是有助于老年痴呆的治疗更加准确。那么,老年痴呆怎么检查?下面听听权威专家的讲述。
1、实验室检查:作为老年痴呆评估内容的一部分,是确定老年痴呆病因和老年人中常见并存疾病所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
2、脑电图AD病人的脑电地形图中,delta及theta功率弥漫性对称性增强,alpha功率在大部分区域下降。
3、测定Apo E表型ApoE多态性是Alzheimer病(AD)危险性的重要决定因子。
老年痴呆症该怎么检查,了解了老年痴呆怎么检查之后,选择科学的老年痴呆治疗方法很重要。虽然现在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但老年痴呆对人们身体产生的威胁非常大,所以,有效治疗老年痴呆非常重要。老年痴呆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
评定老年痴呆的标准
1、全面了解病史:首先了解其发病年龄,痴呆者的年龄均相对偏大,再者了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等常为急性起病,其他原因引起者多为慢性起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起伏,并可自动缓解,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缺乏症状引起的痴呆可随躯体症状的缓解可减轻,老年性及其他变性引起的萎缩,其痴呆症状多持续进行,不断恶化。
2、认知功能测验及智力测验:痴呆筛选测验有Folstein(1975)创用的简易智力状态检验(MMSE)、 长谷川和夫(1974)创用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Pattie等(1979)创作的认知量表(CAS)等。这些测验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较简单,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都设成痴呆的划界分,因此颇为实用。以MMSE为例,若得分〈15分这痴呆,15~24分为可能痴呆。
3、躯体检验:痴呆本身并无固定体征,但原发病常可出现一定的体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齐、两则不等大,阿一罗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环、白发及皮肤皱纹。铅中毒患者齿龈可见铅线等。某些原发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经系统体征。
4、实验室检查:疑有器质性痴呆的患者应在选择性作腰椎穿刺,血液生化检验,脑电图,脑超声波,同位素脑扫描,头颅X线平片,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
辨别老人痴呆很简单
老年痴呆是常见的隐性退行性变性脑病,发病十分缓慢,初期不易被人发觉。多数家属及亲人不了解痴呆的早期症状,认为人老了记忆减退、脾气古怪是常事,不以为然,结果耽误了早期诊治。等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已经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有三种说法,任选其一或方法2、3并用进行预测,对早期判断老年痴呆有很大帮助。
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提出的背单词记忆力检查法,有助于诊断早期痴呆。首先向受检查者出示10个单词,如香烟、食盐、手表、纽扣、草地、火车、鲜花、手指、摩擦、书本。让受检者识记一分钟后休息。间隔五分钟后,再让受检查者背述这10个单词。正常65-85岁老年人应记住6个以上单词,如果不足三个者可诊断为老年痴呆。诊断准确率可达95.2%。
2.闻味判断是不是老年痴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达明热雷达瓦南德研究发现,嗅觉与痴呆相关。测定老年人有无能力分辨出10种特定气味,就能清楚地预测是否患有痴呆症。这10种气味是草莓、香烟、肥皂、薄荷醇、丁香、凤梨、天然气、紫丁香、柠檬和皮革。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日本长谷川智力表是痴呆早期诊断的简单方法。经我国学者改良后,适应中国国情,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定法。询问受检者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如下:
(1)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评分0-3分;
(2)这儿是什么地方?评分0-2.5分;
(3)你今年多大年纪(相差3-4年为准确)?评分0-2分;
(4)近期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评分0-2.5分;
(5)你老家是什么地方?评分0-2分;
(6)太平洋战争那年结束的(相差3-4年为准确)?评分0-3.5分;
(7)1年多少天?评分0-2.5分;
(8)中国国家总理是谁?评分0-3分;
(9)从100-7-7……依次减下去分别是多少?评分0-4分;
(10)倒读数字如6→8→2及3→5→2,倒数一遍,评分0-4分;
(11)5种物品试验,如香烟、火柴、笔、钥匙、手表。先让受检者读出物品,的名称,然后藏起来,再问受检者有什么物品,并说出名称,评分0-3.5分。
评分标准:答错为0,上述11项询问题总计满分为32.5分。
智能评价:正常人31.0-32.5分,轻度痴呆22.0-30.5分,中度痴呆10.5-20.5分,重度痴呆10.0分以下。
轻度痴呆:记性不好,丢三拉四,说的话说完就忘,脾气古怪,但生活能自理。
中度痴呆:近记忆继续衰退,认知功能低下,主观,不认识熟人和家人,迷路找不到自己家,生活上需要有人照顾。
重度痴呆:智能严重衰退,忘记自己的年龄,大小便失禁,意识混乱,生活不能自理。
轻度痴呆者尽早去医院就诊,早期诊治,能够有效防止痴呆进一步发展。勿失良机。
老年痴呆诊断标准
1.血和脑脊液检查
叶酸,维生素B12,甲状腺功能,感染四项,血常规,生化全项;血清中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ApoE基因,肿瘤标记物等。
2.测定Tau蛋白定量和β淀粉样蛋白片段。
3.影像学检查
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梗死,可为痴呆的性质和类型提供依据,MRI检查显示双侧颞叶,海马萎缩为AD提供了强烈依据,近年来已用于临床的功能MRI,提示对AD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SPECT和PET根据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分布等原理,应用18F-FDG所示的图像可见顶叶,颞叶和额叶,尤其是双侧颞叶海马区血流和代谢降低。
4.神经心理测验
常用的工具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CR),韦氏记忆量表(WMS-CR),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痴呆量表(ADAS),阿尔茨海默痴呆认知量表(ADAS-cog),Blessed行为量表和认知能力甄别量表(CASI)等,上述量表可以组合使用,也可单独应用,主要是依据临床的需要和患者的依从性而定,神经心理测验主要用于在认知功能方面鉴别痴呆与非痴呆,但不能单独依据某一测验结果来做出痴呆的诊断。
老年痴呆疾病的诊断方法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断力中至少一项障碍),妨碍患者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可拟诊痴呆(建议认知功能损害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最后还应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导致)以及短暂意以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2、确定痴呆类型:病因学诊断步骤可分为几步:(1)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2)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3)有无运动障碍;(4)有无明显的情感障碍;(5)有无脑积水。根据上述痴呆诊断步骤,可确定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病因。
3、依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坪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CD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痴呆本身的诊断标准和痴呆亚型的诊断标准。
1、怀疑标准:在发病或病程中缺乏足以解释痴呆的神经、精神及全身性疾病;痴呆合并全身或脑部损害但不能把这些损害解释为痴呆的原因;无明显病因的单相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
2、可能标准:临床检查为痴呆,并由神经心理检查确定;进行性恶化;意识状态无改变;40—90岁起病,常在60岁以后;排除了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器质性脑病所致的记忆或认知障碍。
3、支持可能诊断标准:特殊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如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及行为的改变;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腰穿脑压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加。
4、排除可能AD的标准:突然及脑卒中样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局部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等;发病或病程早期出现癫痫或步态异常。
老年痴呆有什么诊断原则
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这是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之一。
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老年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
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排除抑郁所致的假性脑器质性痴呆。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也是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之一。通过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痴呆。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是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
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痴呆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配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口服脑蛋白水解物片)和治疗组(六味地黄丸)。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进行疗程结束评定。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智能状态检查等有着明显改善,治疗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智力、生活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老年痴呆;六味地黄丸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各位40例。其中,治疗组:阿尔茨海默病6例,血管性痴呆29例,混合性痴呆5例。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8例,血管性痴呆28例,混合性痴呆4例。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排除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停止服用其他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药物。阿尔茨海默病是根据NINCDS-ADRDA标准确诊。血管性痴呆诊断是根据NINS-HIREN1993制订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0g,温水送服。对照组口服脑蛋白水解物片,每日3次,每次4片。两组服药疗程均为半年。
1.4观察方法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分。两组均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各评定1次。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二、结果
两组在治疗半年后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MMSE、ADL、SCAG量表比较
三、讨论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人格异常和认知能力降低,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明显的行为症状包括情感淡漠、不安、焦虑、易怒、抑制解除、妄想及幻觉。主要有两种类型: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常渐进起病,起病可在老年前期,但老年期的发病率更高。患者记忆力逐渐丧失,智能逐渐减退,并出现一系列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定向力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晚期表现为大小便失禁,自我意识消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头颅CT检查示:广泛脑萎缩,脑电图可见全面的慢波。最后常因肺炎、褥疮和心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原因而死亡。此病病因尚不明确,近年国内外大量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遗传因素(AD,具有家族聚集性,4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铝的蓄积、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机能障碍、神经递质学说和神经内分泌如雌激素作用等方面。在复杂的AD病因学研究中,增龄性改变及遗传因素二者比较明确。大量神经纤维缠结(NFT)及弥散性老年斑(SP)的存在是其特征。许多因素与该病发病机制和病因有关。精神长期紧张、抑郁、孤独苦闷、老年丧偶、长期饱食和文化水平低下、生活单调乏味等也是诱发因素。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改善胆碱神经传递药物,如他克林、安理申、艾斯能、加兰他敏,另外一种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如盐酸美金刚。改善脑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此类药物如脑复康、都可喜、喜得镇、己酮可可碱、脑心通等。钙拮抗剂,此类药物易于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减少因钙离子内流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或死亡,从而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及男性睾丸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奈普生。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剂,如银杏叶提取物、维生素E、维生素C、退黑素、姜黄素、去铁敏、艾地苯醌、甲磺酸替拉扎特等。毒蕈碱受体激动剂,如占诺美林。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人的灵机记性全在于脑;而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得以滋养;老年人肾气渐衰,脑髓失养而消减,脑髓空虚则心无所虑、神无所依,而使记忆力减退,出现迷惑愚钝,动作笨拙,反应迟钝,进一步发展为痴呆。因此,老年人痴呆症的病因在于肾中精气不足,现代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主治“肾怯,神不足”,具有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对于老年痴呆、神经衰弱及健忘均有良好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熟地黄可改善实验性脑功能障碍和增强老人的记忆力。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能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脑代谢和中枢神经递质的传递,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山药、山茱萸、茯苓可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六味地黄丸的药效与给药时间成正比,给药时间越长,药效越明显。中国中医研究院对补肾方及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发现,补肾方可通过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和多种神经递质等作用改善患者的记忆、智力和精神行为,药理分析还发现,六味地黄丸中含有多种酸性多糖组成的免疫活性成分CA4,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活力。衰老主要是机体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不能及时清除,进而使细胞过氧化产生褐色素,同时又使蛋白质含量下降。六味地黄丸可使皮质醇所致阴虚的免疫器官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增强,受自由基攻击的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减少。对多种原因所致的大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六味地黄汤具有良好的抗DNA损伤作用,提示其抑制机体DNA损伤是延缓衰老的主要机制。
本组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智力、生活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疗效。六味地黄丸并非适用于所有痴呆患者,它适用于肾阴亏虚证型,不但要应用药物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调节、智能训练、睡眠和护理等多方面,即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才能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