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调治消化不良
药茶调治消化不良
【二芽消食汤】
生谷芽15克,麦芽15克。加水煎30分钟,饭后当茶饮。此茶健脾开胃消食。主治脾胃虚弱兼有积滞,纳差便溏,食后腹胀腹痛者。
【小儿七星茶冲剂】
薏米、谷芽各100克,山楂100克,淡竹叶50克,钩藤35克,蝉蜕、甘草各20克,蔗糖适量。以上诸药粉碎拌匀,每次6~9克。开水冲,代茶温饮。功能健脾胃,清烦热,宁心志。主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小便短赤,夜卧不宁。
【化食茶】
红茶500克,白砂糖500克。红茶加水煎煮。每过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汁4次。然后混和煎汁浓缩,至煎服较浓时,加白砂糖,调匀。再煎熬至用铲挑起时呈丝状且粘手时,熄火,趁热倒在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盆中,待稍冷,将其分割成块状(每块10~15克)即可,每日3次,每次1~2块,饭后含食;或用开水嚼化送服。功能化食消滞,适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胀饱不舒等症。
【化积茶】
山楂15克,麦芽10克,莱菔子8克,大黄2克。茶2克。全置放杯中,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饮用。功能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食积、消化不良症。
【陈仓米柿饼霜茶】
陈仓米60克,柿饼霜30克。将陈仓米微炒至香黄,加水煮沸,倾入碗内,放入柿饼霜,调和化开,澄清,随意饮之,同时也可细细咀嚼焦米。功能开胃健脾,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怎么烹制无花果饮治消化不良
采用干无花果2个(鲜品加倍),白糖适量。疗效: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 咽喉肿痛,便秘,痔疮。制用法I将干无花果切碎捣烂,炒至半焦,加白糖冲沏。代茶饮。开胃助消化。治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舌苔厚白吃什么
舌苔厚白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厚白而润,为阳虚表现。
舌苔厚白大多因为宝宝的消化不好引起的,有积食现象。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来添加辅食,每次不要太多,要考虑宝宝肠道的承受能力。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难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加之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极易在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要先从调节饮食着手,适当控制进餐量,饮食应软、稀,易于消化为主。
1、桔皮生姜消食: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
2、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3、山楂麦芽消食法: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
4、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5、荸荠萝卜助消化:取20只生荸荠、250克萝卜,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
中医治消化不良的方法
1.中医认为,导致这些病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受外邪,如暑、湿、寒、热等外界不正常的气候。2、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之物等。3、情志失调,如烦恼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4、脏腑虚弱,多见于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多因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所致。
2.消化不良、腹泻多归属于中医的“胃痞”、“腹痛”、“呕吐”、“泄泻”等病症中。“胃痞”是指胃脘部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症。“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症。对于以上病症,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如:“脏寒生满病”,“湿胜则濡泄”。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有相关疾病的辨证施治。汉以后历代医家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法和方药。
3.中医认为,导致这些病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受外邪,如暑、湿、寒、热等外界不正常的气候。2、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之物等。3、情志失调,如烦恼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4、脏腑虚弱,多见于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多因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所致
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粥
羊肉高粱粥
原料:羊肉、高粱米各100克,食盐少许。
做法:高粱米洗净,加水1000克,与羊肉丁一同煮成稀粥,加入食盐调味。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开胃助消化,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症。
莲子红茶粥
原料:山药50克,莲子15个,粳米100克,红茶2克,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剁细。粳米淘洗干净。用水将红茶、莲子煮沸,然后下粳米、山药,熬制成粥,放入冰糖即可。
益气养阴,适用于体弱乏力、消化不良等症。
木棉花豆卷粥
原料:木棉花50克,灯芯花10克,大豆卷30克,鲜荷叶30克,扁豆30克,大米100克,食盐少量。
做法:将木棉花、灯芯花、大豆卷、鲜荷叶、大米洗净。扁豆洗净,炒至微黄。将以上粥料一齐放入砂锅内煮粥,加食盐调味即可。
清热去湿,消滞止泻。适用于湿滞所致的消化不良。
莱菔子粥
原料:莱菔子10克,柿蒂5个,大腹皮12克,大米100克,生姜丝、食盐少许。
做法:把莱菔子、柿蒂、大腹皮放砂锅内,加清水煎取药汁。将药汁与大米一同煮粥,煮至米开后,放进生姜丝和食盐,稍煮即可。
理气健胃,祛痰止呕。适用于胃寒气滞所致的消化不良。
牛肚麦芽粥
原料:牛肚150克,麦芽30克,谷芽30克,鸡内金10克,大米100克,生姜丝、食盐各少许。
做法:把麦芽、谷芽、鸡内金洗净用纱布袋装好,与牛肚丁、大米同煮粥。粥熟后将纱布袋捞出,加入生姜丝和食盐再煮片刻便可。
健脾开胃,导食消积。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普洱茶粥
原料:陈年普洱茶12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普洱茶汁与大米同放锅内煮粥。
消食除胀。适用于过食油腻,食滞不消所致的消化不良。
保和粥
原料: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30克,茯苓、法半夏、连翘各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
做法:将山楂、神曲、陈皮、麦芽、茯苓、法半夏、连翘煎取药汁。将药汁与大米放粥锅内煮粥,粥熟后加入少量砂糖调味即可。
健脾胃,消食积。适用于食积停滞,肉积不消所致的消化不良。
猪肚萝卜粥
原料:熟猪肚50克,猪脾、粳米、白萝卜各100克,葱末、生姜末、精盐、黄酒各5克,香油25克,胡椒粉、味精各2克。
做法:油下锅,加入猪肚、猪脾、白萝卜炒散,烹入黄酒,加入清水1000克,再加精盐、葱末、生姜末和粳米煮成粥。
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胃气虚、消化不良、病后体弱等症。
猕猴桃西米粥
原料:猕猴桃200克,白糖、西米各100克。
做法:将西米洗净,浸泡30分钟后沥干。在锅内加清水1000克、西米、猕猴桃肉丁和白糖,烧开再稍煮即成。
滋补强身、解热止渴、利水通淋。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高血压等症。但脾胃虚寒患者不宜服用。
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药物治疗非处方药
1.食欲减退者
2.胰腺分泌功能不足
3.偶然性消化不良或进食蛋白食物过多者
4.餐后不适综合征
选用胃动力药,其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增加胃排空速率。伴有恶心或呕吐者可选用甲氧氯普胺(老年人慎用)。
小黄米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消化不良
小黄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小米对抗泻肚子、呕吐、消化不良及糖尿者,都有帮助。
治消化不良什么医院好
看医院专家团队: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疾病能不能治好,而疾病的治愈又与医院的专家实力挂钩。名校之所以吸引众多学子是因为有名师,而好的医院更是少不了名医的坐阵。
医院口碑:患者要了解该医院在地区医治该病的口碑怎么样,是不是最好的专业医院,大多数有些什么医治特殊和科研成果。有什么成功案例,包括医生的医治经验,医院的服务和态度,医生的知名度。多了解病人对医治后的口碑,有利于挑选更全面的医院。
医院规模:患者要了解该医院的医疗资质和医院规模。是民营还是公立医院,威望怎么样。主要包括医院的地理位置、医院的占地面积、医疗的成立时间、医院的师资背景、医疗的消费档次、医院的等级。
看医疗技术:在选择医院治疗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看医疗技术如何,只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才能赢得患者的认可,只有赢得患者的肯定,这个医院才能谈发展。
看收费是否合理:医院狮子大开口是很多病人最怕遇到的情景。一来因为对疾病收费不熟悉,二来太多的负面新闻也总是让患者有种多花钱买个踏实的想法,于是很多患者对漫天要价也只能忍气吞声,这无疑更是助长了一些医院收费不合理之风。
小米粥的营养价值 防治消化不良
小米粥粥因富含维生素B、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小儿推拿治消化不良
1、按揉推四横纹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
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
如何选择治消化不良医院
要选择有较好设备的医院。近年来,很多消化不良医院的医疗设备都进行了更新和充实。有了好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地使用、掌握及操作。因此言就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尽量选择医疗设备先进、检查手段先进齐全。诊断治疗器械完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若所患疾病是疑难病症,则更需要较好的设备和使用这些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医院口碑。医院的治疗效果如何不是依靠做一些广告,说着医院如何如何的好,治疗效果怎样的好,而且通过真实的治疗消化不良患者口口相传的,这样比广告更具有效,毕竟人的讲述,比如何的广告的都有效,所以,治疗消化不良医院的口碑不是广告大出来的,而是人们通过真实的经历,知道医院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患者到这样的治疗消化不良医院,心态都要好一些,更是有利于消化不良病情的医治。
专家团队。名校之所以吸引众多学子是因为有名师,而好的治疗消化不良医院更是少不了名医的坐阵。强大的专家团队不仅有着高超的医疗水平,而且能让消化不良患者更加放心的就医,在名医的指引下,消化不良患者也会增加治愈疾病的自信心,从而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
消化不良的食疗法
1)鸡内金100克,晒干研碎过筛,饮前1小时用3克,与米汤冲服,每天2次。可治消化不良、食积等症。
2)羊肉100克切丁,同秫米(高粱米)100克共煮粥食用。治脾胃虚弱而致消化不良。
3)羊肉粥:新鲜精瘦羊肉250克,切小块先煮烂,再合粳米同煮粥,每日吃2次。该方能补中益气,温胃止痛,治脾胃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尤其适用于老年气虚亏损,阳气不足,恶寒怕冷,脘腹疼痛。
4)糯稻芽、大麦芽各50克,水煎服,每天1次。养胃暖中,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不化等症。
5)大米1500克,鲜荷叶1张。将米淘干净,放入锅上加水适量,荷叶绿面朝下,盖于水面上,与焖米饮方法相同。熟时取去荷叶即可食用。清香醒脾,别有风味。健脾除湿,开胃升气。适用于暑季消化不良最佳。
6)锅粑焦100克,砂仁、橘皮、神曲各10克,以上各味共捣碎,研成细末,每次5~10克,每日两次。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等症。
7)鲜萝卜250克,洗净切片,加清水3碗、酸梅2枚,共煎煮,煎至1碗半,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食用。宽中下气,生津开胃。治食积、腹胀、气逆、纳差等症。
8)山楂15克,薏苡仁30克,共加水煎煮。每天1剂,共分2次服。健胃化湿,用治消化不良症。
降暑开胃治消化不良
1、粟米山药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药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细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适量调味服食。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2、萝卜炒豆腐皮
配料:豆腐皮1张,白萝卜100克,素油、盐、葱适量。
做法.:清水泡发豆腐皮后切成细丝,白萝卜洗净切丝,共用素油煸炒后加葱、盐等调味品佐餐,每日1剂。
主治:小儿乳食积滞,消化不良。
3、萝卜葱白汁
配抖:白萝卜、葱白等量。
做法:共打汁,多量饮服。
主治:小儿食物积滞。
4、盐萝卜汤
配料:胡萝卜250克,盐3克。
做法:在胡萝卜中加盐,并煮烂、去渣取汁,一天分3次服完,连服两天。
按注:一方单用胡萝卜加水煎汤也可。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
5、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6、大枣高粱粉
配抖:红高梁5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大枣去核炒焦,高梁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次服10克,3-5岁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7、栗子糊
配料:栗子7—10枚。
做法:将栗子去壳捣烂,加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喂服。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8、龙眼橘饼糖
配料:龙眼肉100克,橘饼10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白糖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熬稠,加入龙眼肉、橘饼,搅匀,再熬至锅铲挑起成丝状时停火,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盘内,推平,稍冷,用刀切成小块食用,每日50-100克,常食。
注:一方不用桔饼而用鸽蛋。
主治:不寐,健忘。
9、小米枣仁粥
配抖:小米100克,枣仁面儿10克,蜂蜜30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面儿,搅匀,食时加蜂蜜,日服2次。
主治:失眠。
小孩消化不良怎么调理 药物治疗
如果是小孩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化不良,家长朋友要注意带小孩子积极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切不可在未就医的情况下,私自滥用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的外用药、内服药,以免给小孩子的身体带来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