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多动症的诊断
成人多动症的诊断
多动症看似是儿童的疾病,原来在成人身上也普遍存在。有研究发现,虽然多动症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儿童如果患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到青壮年阶段,只是症状表现有所不同而已。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简称AMBD)” ,临床表现为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特点,是一种精神疾病。
近年来,我国开始密切关注成人多动症,有统计显示,一百个人中就有4个人患有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实际上是儿童多动症的延续,进入成年后,在众人眼前他们会克制自己无意义的动作,可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思想就会开小差。工作不专注、易分心实际上都是成人多动症这类精神问题的表现。
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成人多动症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但有学者提出以下四点作为参考,符合任意一项,极有可能患上成人多动症。包括:早年即有学习困难伴注意不持久;成年期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相似症状;用丙咪嗪后症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精神状况检查的特征是语速增快及主题易变,但没有明显的精神病性思维特征。
成人多动症预防从孩童开始
因为成人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症的“延续”,所以预防也要从孩童开始。一般是药物结合情绪疏导的方法,对于多动症儿童,家长、老师的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既不能歧视和责打,也不可以病为理由而过分迁就。在服药的同时,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正确引导患儿。对于多动症成人,耐心细致的思想交流则更为重要,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小儿多动症能自愈吗
以前有观点认为,小儿多动症只是一种成熟过程中的发育滞后,等孩子成熟起来,多动症的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他们认为小儿多动症能自愈。但是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被诊断为小儿多动症的儿童,其症状会延续至青春期乃至成年,也就是说小儿多动症一般不能自愈,而是需要进行药物相关治疗。
有关“小儿多动症能自愈吗”的疑问,专家解释:症状较轻的多动症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患儿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之后活动过多会得到抑制。
而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则大不一样,必须及早行动,采用必要的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极有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最终发展并具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延续至成年,形成成人多动症,给以后的学习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多动症不接受治疗的危害主要有:对社会适应能力差,工作难以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转为其它精神疾病。虽然多动症多发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可持续到成年期。12~20岁之间病情有缓解迹象。
成人多动症病因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成人也是会患上多动症的。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成人多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1、轻微脑组织损害,如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新生儿窒息、产伤,多种原因所致的脑缺氧、脑损伤等。
2、遗传因素。
3、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缺少。
4、如果成人出现维生素缺乏或者是食物过敏和糖代谢障碍的话,则也是会导致成人患上多动症的。
5、心理因素,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方法有关,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缺少温情,或对孩子过分苛求、粗暴或过度溺爱,百依百顺,或在学校受到不当的体罚或歧视等。
6、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中毒有关,如缺铁、锌、镁和锰,以及铅中毒都与多动症发病有关。
多动症诊断鉴别
应综合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辅助检查的结果予以诊断。在此过程中,采集详细而正确的病史非常重要,因病情较轻的患儿在短暂的精神检查过程中,症状表现可能并不突出。
诊断要点
1、起病于7岁前,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
2、以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
3、对社会功能(学业或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4、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等。
诊断鉴别
1、精神发育迟滞:该障碍患儿可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如能上学,学习困难也相当突出,因此易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相混淆。但追溯病史,可发现该障碍患儿自幼生长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学业水平与智力水平多相当,智测智商低于70。以上有助于鉴别。
2、儿童孤独症:虽然该症患儿常存在多动、注意障碍,但患儿还存在儿童孤独症的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因此,不难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进行鉴别。
3、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和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同病率较高。如患儿不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只诊断品行障碍。如患儿同时伴有多动、注意障碍,并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则两个诊断均需作出。
4、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儿童在焦虑、抑郁或躁狂状态下可能出现活动过多、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症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因为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等也可出现焦虑和抑郁,因此两者需要鉴别。两者的鉴别要点如下:①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起病于7岁之前,而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起病时间则可早可晚;②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为慢性持续性病程,而情绪障碍的病程则长短不一,心境障碍则为发作性病程;③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首发和主要症状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冲动,而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④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儿童通过治疗改善情绪后,多动和注意障碍将消失。而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服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改善情绪后,过度活动、注意障碍和冲动可能有所改善,但仍持续存在。
5、儿童精神分裂症:该症起病时间较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晚,发病高峰时间为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在早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同时,常伴有其他情绪、行为或个性方面的改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和不协调、行为怪异、意向缺乏等精神分裂症症状,据此可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相鉴别。
儿童患上多动症后能自愈吗
以前有观点认为,小儿多动症只是一种成熟过程中的发育滞后,等孩子成熟起来,多动症的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他们认为小儿多动症能自愈。但是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被诊断为小儿多动症的儿童,其症状会延续至青春期乃至成年,也就是说小儿多动症一般不能自愈,而是需要进行药物相关治疗。
有关小儿多动症能不能自愈的疑问,专家解释症状较轻的多动症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患儿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之后活动过多会得到抑制。而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则大不一样,必须及早行动,采用必要的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极有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最终发展并具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延续至成年,形成成人多动症,给以后的学习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多动症不接受治疗的危害主要有对社会适应能力差,工作难以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转为其它精神疾病。虽然多动症多发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可持续到成年期。12~20岁之间病情有缓解迹象。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一:多动。
儿童常表现为手脚难以安定,时常要动来动去,或坐的时候时常挪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其他需要坐在位置上的活动都不能保持在原位坐好,时常离开座位;不能够安静地参加集体活动,带头破坏活动或大声喧哗;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别人的要求都难以使其改变。若儿童含有以上多动性症状的其中三种,且这种现象维持六个月,那么就可以判断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二:冲动性。
儿童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还没完成,就把答案说出;经常干扰他人,使他人感到很困扰;在集体活动时不按顺序来排队等候,老喜欢插队;太多话说,难以对社会或学习规则作出恰当的反应。具备以上的其中一点则可判断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三:不注意。
儿童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很健忘;不会注意他人的讲话;在学习或游戏上都难以保持注意;对于细节很常不能够注意,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导致常常出现错误;组织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常常不够好;对于指令常无法始终遵守,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日常杂务等;做事常常丢三落四,常会落下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玩具等;常常逃避需要保持精神努力完成的任务;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儿童若出现以上的六种症状,即可表现为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的表现是什么
多动症呈慢性过程,症状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存在。约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更甚的是,因为孩童时期的忽略,会导致成人无论在工作表现、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的互动上产生困扰,以至于陷入自信心不足、挫折、沮丧、不明的脾气暴躁,甚至产生忧郁症。另外,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也提高,成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亦可能增加。
与儿童的多动症一样,成人患多动症同样影响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佳,经常拖延工作直到限期迫在眉睫。难以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付出持久的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往往出现注意力高度分散,主观上感到烦躁不安,客观上表现为坐立不宁,无法在局限的空间内作长时间的停留。阅读、写作过程中有持续注意力缺陷,阅读理解功能不良,容易对枯燥的材料或任务感到厌烦,学习成绩差。
成人多动症的其它典型表现还包括:做事冲动,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和理智地做出判断,尤其在应急情况下,因而难以仔细地听从指令和接受监督、自始至终地独立完成任务,经常冲动地变换工作或常常被上司解雇 ;时间观念淡薄,安排时间的能力有缺陷,工作或约会经常迟到,遗忘必需品、把东西放错位置更是屡见不鲜;总体自律性差,难以持之以恒地追求一个目标。
专家进一步指出,对于成人多动症,我们应该有正确的看法。首先应认识到,成人多动症是一种并不罕见甚至常见的精神或心理问题。其次,要对成人多动症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必要时给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氛围。
此外,成人多动症也有很多可取之处。他们往往有活泼的个性和过人的天资,而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极度狂热则使他们更容易出类拔萃。所以,即使成人有多动症也不应该灰心,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仅有康复的希望,同样可以创造人生的辉煌。
2点判断:孩子调皮还是多动症
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是多动症?
多动症不是单独靠仪器检查来诊断的,在临床上可根据孩子多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来综合判断,专家指出,诊断小儿多动症需符合两个条件:
1、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要出现在两个场合以上,若仅仅在家里,到幼儿园或学校没有,不属于多动症;
2、年龄在6岁以上。对于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动的表现可能会随之消失。
多动症需要治疗吗?
一般来说,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容易有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社会关系适应障碍等。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中大概有70%的儿童,他们的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会到持续到成人。多动症没有及时干预治疗,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比如孩子有可能学习成绩下降、被人歧视、惹是生非、干扰他人等。慢慢长大后,如果孩子还是无法自控,就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引诱,有可能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多动症是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多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
儿童多动症诊断特点
儿童多动症诊断特点有哪些?
1.儿童多动症诊断是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容易兴奋和冲动。
2.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儿童多动症诊断是做事常有始无终。
3.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这是儿童多动症诊断之一。
4.情绪不稳,儿童多动症诊断是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5.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也是儿童多动症诊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