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儿童风热发烧怎么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推拿处方
治法:疏风解热,佐以清心除烦,润燥通便。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大肠,掐心经,泻肾水,运八卦,掐总筋,清天河水,二龙戏珠,运斗肘。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暑热推拿
小儿暑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补脾经,补肾经,揉小天心各1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小天心可清暑泄热,补脾经,补肾经以益气养阴。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骨蒸热发烧推拿
主证:《推拿广意》云:骨蒸热者,乃骨热而蒸,有热无寒,醒后盗汗方止,非皮肤之外烧也,指纹多淡紫。
治则:健脾消积,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推三关,退六腑,运五经,分阴阳,清天河水,捞明月,清肾水,掐总筋,大横纹。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捞明月乃解肌清热之常法;推大横纹,分阴阳,掐总筋,运五经,具通达枢机,调和营卫之功,多用于治寒热往来之候;佐以清肾水,则可解骨蒸劳热之证。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总结
小儿发热多半因外感六淫和饮食内伤所致。小儿形气未充,腠理疏薄,邪气从口鼻皮毛侵入,郁闭肺气,人体卫气被扼于里,正邪相争而发热,使用"打马过天河"和"推六腑"配合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之功;小儿脾胃功能弱,平时应当“留得三分饥”,适时适量喂养,食积发热的小儿一般有以下前兆:舌苔白厚腻、口臭、烦躁、手足心热、腹部发热、大便干结,若出现食积端倪,家长应尽快选择"揉板门"、"揉天枢"配合"推六腑"进行化积导滞、通腑泄热,小儿发热时注意饮食清淡,进食粥水为宜,忌腥荤、生冷之品。
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也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小儿推拿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又自成体系的保健和治疗方法。早在明代,小儿推拿即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以上就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学会推拿,就能当孩子在发烧的时候,能通过推拿的这种方法,尽快的缓解自己孩子的发烧,所以作为家长,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了解,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可以通过推拿,帮助孩子尽快治疗改善。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内热发烧注意事项
1.患儿应多卧床休息,多喝开水。
2.高热患儿如出现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或昏睡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切不可大意。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证候分析
此风与热相结合之邪致病,故以发热重,恶寒轻微临床特点,故有“身热面青”之候。“舌为心之苗”,热邪扰心,故见“口中亦热,烦叫不时。”风热之邪入里,津液受伤,燥结成实,故有“若热甚而大便秘者”之候。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发烧推拿方解
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小孩发烧推拿手法及示意图 小孩风热发烧推拿
主证:《推拿广意》云:烦热者,血气两盛,脏腑实热,表里俱热,烦躁不安,皮肤壮热是也。如手足心热甚者,无心烦也。
治则:疏风解热,佐以清心除烦,润燥通便。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大肠,掐心经,泻肾水,运八卦,掐总筋,清天河水,二龙戏珠,运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清天河水,疏散风热;泻大肠,以泻阳明腑实之热,而解便秘;掐心经,泻肾水,清心肾之热;掐总筋,运八卦,二龙戏珠,运斗肘,以解热扰胸膈之心烦。
揉运按摩列缺,合谷,风池,大椎诸穴,名“列缺谷池解表方:,以其疏散风热,发汗解表之功,而为风热感冒之治方。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肺胃实热发烧推拿方解
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虚热发烧推拿
主证:《推拿广意》云:虚热者,因病后血气未定,四体瘦弱,时多发热,一日三五次,此客热乘虚而作,宜调气补虚,其热自退。
治则:调气补虚,其热自退。
推拿处方: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推五经,掐五指节,运内八卦,掐总筋,分阴阳,飞经走气,运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推六腑,捞明月,分阴阳,乃解肌除热之法;掐五指节,运内八卦,掐总筋,飞经走气,推五经,运斗肘,乃安脏腑,补虚羸,清虚热之治。
小儿发烧的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推拿手法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补肺经,揉上马,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揉涌泉,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补肺经,揉上马滋肾养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运内劳宫以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增进饮食;揉涌泉引热下行退虚热。
烦躁补眠加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汗加揉肾顶,补肾经。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内伤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清天柱骨,揉涌泉。
推拿原理: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肺脏积热;清天河水,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主证:暮夜发热,或热甚,手足心热,夜卧不安你,啼闹不眠,兼见腹胀拒按,少食或不食,嗳腐吞酸,或有呕泻酸臭,食物残渣,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积导滞,清泄积热。
推拿处方:清板门,大肠,小肠,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补脾土, 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下推七节,揉天枢,拿足三里。
推拿原理:清板门,补脾土, 揉天枢,拿足三里,用以健脾胃,促运化,推四横纹,运内八卦,用以疏气机,调升降,消积滞;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用以清泄积热;清小肠,大肠,下推七节,用以导致通腑,利尿泻热;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主证:午后,夜间潮热,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口干唇燥,烦躁啼闹,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补肾水,脾土,揉肾顶,内劳,小天心,清胃经,心火,天河水,小肠,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分手阴阳,揉涌泉
推拿原理:补肾水,脾土,清胃经,揉内劳,肾顶,打马过天河滋阴补液;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虚热,降虚火;清小肠,揉涌泉以引热下行,引火归元;清心经,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以清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