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鳐鱼的形态

鳐鱼的形态

鳐鱼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位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成的硬骨组织。体表披楯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楯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横裂(故称横口类);偶鳍呈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胃的分化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肠内有螺旋瓣。无鳔。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因而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心脏具动脉圆锥。雄性的生殖管道借用中肾管。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雄性有交配器,称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脑发达,比硬骨鱼还要高级。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也出现了神经物质。[1]

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它们的身子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鳐 鱼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鳐鱼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底侧,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多数种类脊部有硬刺或棘状结构,有些尾部内有发电能力不强的发电器官。就现在所知,全部鳐类鱼均为卵生,其卵又称“美人鱼的荷包”,常见于海滩,长方形,有革质壳保护。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cm;大鳐可长达2.5m。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游动时靠胸鳍作优美的波浪状摆动前进。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为食,由上面突然下冲,扑捕猎物。鳐鱼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在底侧,这些都是鳐鱼为了适应底栖生活而逐渐演化出来的。鳐鱼并不凶悍,也不会主动袭击人,不过许多鳐鱼都是不爱游动的。

1亿8千年前,鳐鱼是鲨鱼的同类,但为了适应海底生活,长期将身体藏在海底沙地里,便慢慢进化成这模样。鳐鱼身体周围长着一圈扇子一样的胸鳍,尾鳍退化,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靠胸鳍波浪般的运动向前进。鳐鱼平时隐藏在沙里,二枚贝、螃蟹和虾等接近,则突然进攻。它们的牙齿像石臼,能磨碎很硬的东西,背部长着一根剧毒的红色刺,人被刺到会死亡。特点:鳐鱼的头和身体直接连接,没有脖子。

鳐鱼的药用

功效:散瘀止痛;解毒敛疮

科属分鳐鱼 类:鳐科

主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溃疡

性味:味苦;性寒

药材基源:为鳐科动物孔鳐、何氏鳐及近缘种的胆囊。

鳐鱼

用法用量

内服:干胆研末,3~6g;鲜胆汁,5~10滴。外用:适量,干胆磨醋涂。

出处:《中华本草》

柳叶鱼形态特征

柳叶鱼是胡瓜鱼科,油胡瓜鱼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北极洋、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之温寒带海域。

下颌明显突出于上颌。

柳叶鱼 侧线鳞170~220。背鳍软条10~14,臀鳍鳍条17~24。

柳叶鱼

脂鳍延长而成长方形,长度可达背鳍长之1/2。最大可达25公分,通常为15公分。雄鱼臀鳍稍呈弧形。体侧有二条稜状突带,一条由鳃孔至尾柄,另一条则是由胸鳍至腹鳍,并延长至臀鳍。体背侧暗褐色,腹面银白色。鳃盖上常散布一些黑色小斑点。

老板鱼的介绍

孔鳐(拉丁学名Raja porosa)是鳐形目、鳐科、鳐属一种动物。板鱼、劳子、老板鱼.甫鱼、铧子鱼、锅盖鱼、虎色、夫鱼、鲂鱼别名劳体平扁,体盘略呈圆形或斜方形、一般体长30~50厘米。体盘宽度大干长度,体重1000~5000克、尾平扁狭长,侧猪发达、吻中长,吻端突出。幼体和雌体成体前缘稍波曲,吻稍突出;雄体成体前缘波曲很显著,吻显著突出。尾较宽扁,侧褶发达。眼小,椭圆形,吻长比眼径大3.6~4.4倍。喷水孔位于眼后。前鼻瓣宽大,伸达下颌外侧,后鼻瓣前部作半环形突出于外侧,形成一入水孔。口中大,横平;牙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雄体尖锐,雌体平滑。

蝠鲼和鳐鱼有什么区别

蝠鲼和鳐鱼是近亲,分属两个纲目,只是外形比较像,并不是相同的鱼类。就好比驴和马一样~

蝠鲼(fú fèn)属软骨鱼纲、鲼科,是鳐的近亲,从生物学角度上说,并不是一个具体物种,而是一个生物属,包括多个种类蝠鲼的统称。体扁平,有强大的胸鳍,类似翅膀,在海洋中巡游,胸鳍前有两个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齿细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性情温和。2012年9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渔民在福建外海捕获一条素有“魔鬼鱼”之称的巨型蝠鲼,重达2000多斤,胸鳍张开长度近8米。

鳐(yáo)鱼是指鳐形目 Rajiformes的鱼类,包括2亚目,共8科约49属315种。中国产6科8属28种。吻圆钝或突出,侧缘无吻齿。犁头鳐亚目Rhinobatoidei有4科9属48种。吻三角形 ,突出或钝圆,边缘无吻齿。胸鳍扩大前伸形成中大或宽大体盘,鼻孔距口远呈原始型。背鳍2个,无硬棘;尾柄粗大,尾鳍发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近岸海区。鳐亚目Rajoidei有3科,中国产2科。体盘宽大,近亚圆形或近斜方形。胸鳍前延,背鳍一般2个,位于近尾端;腹鳍前部分化为足趾状构造,具有掘沙土的功能。尾侧常具1对长纺锤形发电器官。

鳐鱼的做法

雪菜老板鱼

老板鱼学名:鳐鱼,身体扁平,呈菱形,有一尖尖尾巴。像只大鸟样在水里呼啸着游来游去。老板鱼刺很 少,中间一条大骨,分出来是些软骨鱼刺,嚼起来“咯吱、咯吱”的,常见吃法:老板鱼炖豆腐,将老板鱼切块入锅,同豆腐一起慢火炖煮,过不久鱼皮渐渐翻卷起来,雪白的鱼肉化出浓白的汤汁。出锅时撒上葱花香菜。一杯水酒,一片细嫩的老板鱼肉和几块鲜香的炖豆腐,吃得出地道的渔家风情,朴素而清淡。

老板鱼是胶东沿海居民的最爱之一,便宜且好做。一般北方人不大会做老板鱼,因为你如果不懂得做法,做出来的鱼有很骚的味道。印象里别人告诉我,此鱼中间部位有一个东西,必须给剪掉,可以除去异味。

蒜子焖鳐鱼

材料:鳐鱼一斤,姜、葱、蒜、辣椒、胡椒粉、料酒、生抽、盐、鸡精适量。 做法:

1.将鳐鱼切件。

2.起油锅,将姜、蒜、辣椒爆香。

3.下鳐鱼稍煎一下。

4.盏入料酒,下盐、生抽、胡椒粉调味,然后加水烧煮,起锅前加入葱、鸡精调味。

5.成了,上菜咯。

鳐鱼焖豆腐

材料:鳐鱼肉600g,豆腐350g,八角1个,姜丝,葱丝少许,花椒10多粒,青椒1个。做法:

1.将姜葱八角花椒放入油锅炒出香味。

2.放入鳐鱼肉翻炒至变色。

3.放入生抽1大勺,老抽1大勺,糖1小勺,盐1小勺,鸡精1小勺,翻炒均匀。倒入热水稍没过鱼肉,放入豆腐,用文火烧20分钟左右。

4.大火收汤,出锅前放入1个青椒,1小勺醋

鳐鱼的生活习性

鳐鱼和魟鱼非常相象,因为它们都有扁平的身体。幼年的鳐鱼以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如蟹和龙虾为食。当它们长大以后,主要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捕食的时候,鳐鱼主要靠嗅觉捕猎。鳐鱼卧在海底时利用特殊的闭口呼吸法尽量避免吸入泥沙。鳐鱼在呼吸时,水通过头顶的管路吸入最后穿过腹面的腮裂流出。

鱼类有哪些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左右。因此,海洋鱼类构成了我国海洋水产品的重要基础。

鱼类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鱼儿离开水,鳃丝干燥,彼此粘接,停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国沿海生活着一种能够适应两栖生活的弹涂鱼。

弹涂鱼体长10厘米左右,略侧扁,两眼在头部上方,似蛙眼,视野开阔。它的鳃腔很大,鳃盖密封,能贮存大量空气。腔内表皮布满血管网,起呼吸作用。它的皮肤亦布满血管,血液通过极薄的皮肤,能够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其尾鳍在水中除起鳍的作用外,还是一种辅助呼吸器官。这些独特的生理现象使它们能够离开水,较长时间在空气中生活此外,弹涂鱼的左右两个腹鳍合并成吸盘状,能吸附于其他物体上。发达的胸鳍呈臂状,很像高等动物的附肢。遇到敌害时,它的行动速度比人走路还要快。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弹涂鱼,在低潮时为了捕捉食物,常在海滩上跳来跳去,更喜欢爬到红树的根上面捕捉昆虫吃。因此,人们称之为“会爬树的鱼”。

神奇的魔鬼鱼

“魔鬼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类,学名叫前口蝠鲼。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只要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所以人们叫它“魔鬼鱼”。有的时候蝠鲼用它的头鳍把自己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拖着小船飞快地在海上跑来跑去,使渔民误以为这是“魔鬼”在作怪,实际上是蝠鲼的恶作剧。

“魔鬼鱼”喜欢成群游泳,有时潜栖海底,有时雌雄成双成对升至海面。在繁殖季节,蝠鲼有时用双鳍拍击水面,跃起腾空,能跃出水面,在离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时,声响犹如打炮,波及数里,非常壮观。

蝠鲼看上去令人生畏,其实它是很温和的,仅以甲壳动物或成群的小鱼小虾为食。在它的头上长着两只肉足,是它的头鳍,头鳍翻着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转动,蝠鲼就是用这对头鳍来驱赶食物,并把食物拨入口内吞食。

能发电和发射电波的鱼

在鱼类王国里有一类是会发电的或会发射无线电波的鱼,它们猎食和御敌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会发电的电鳐,它的发电器是由鳃部肌肉变异而来的。在头部的后部和肩部胸鳍内测,左右各有一个卵圆形的蜂窝状的大发电器。每个发电器官最基本结构是一块块小板——电板(纤维组织),约40个电板上下重叠起来,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柱状管,每侧有600个管状物,称为电函管。其内充填有胶质物,故肉眼观察为半透明的乳白色,与周围粉红色肌肉显然不同。每块电板具有神经末梢的一面为负极,另一面为正极,电流方向由腹方向背方,放电量70伏特~80伏特,有时能达到100伏特,每秒放电150次。人们解剖电鳐时,发现其胃内完整的鳗鱼、比目鱼和鲑鱼,这是电鳐放电把活动力强的鱼击昏然后吞食之。因此,电鳐有“海底电击手”之称。

除电鳐外,刺鳐、星鳐、何氏鳐、中国团扇鳐等均具有较弱的发电器官。瞻星鱼发电器位于眼后,呈卵圆形,发电量可达50伏特。 还有电鳗。

会发声的

一般人都以为鱼类全是哑巴,显然这是不对的。许多鱼类会发出各种令人惊奇的声音。例如:康吉鳗会发出“吠”音;电鲶的叫声犹如猫怒;箱鲀能发出犬叫声;鲂鮄的叫声有时像猪叫,有时像呻吟,有时像鼾声;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石首鱼类以善叫而闻名,其声音像辗轧声、打鼓声、蜂雀的飞翔声、猫叫声和呼哨声,其叫声在生殖期间特别常见,目的是为了集群。 鱼类发出的声音多数是由骨骼摩擦、鱼鳔收缩引起的,还有的是靠呼吸或肛门排气等发出种种不同声音。有经验的渔民,能够根据鱼类所发出声音的大小来判断鱼群数量的大小,以便下网捕鱼。 象鼻鱼也是。

海中鸳鸯蝴蝶鱼

当人们见到陆地上飞舞的蝴蝶时会赞声不绝,而蝴蝶鱼的美名,就是因为这种鱼犹如美丽的蝴蝶。人们若要在珊瑚礁鱼类中选美的话,那么最富绮丽色彩和引人遐思的当首推蝴蝶鱼了。

蝴蝶鱼谷称热带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类,最大的可超过30厘米,如细纹蝴蝶鱼。蝴蝶鱼身体侧扁适宜在珊瑚丛中来回穿梭,它们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缝隙里。蝴蝶鱼吻长口小,适宜伸进珊瑚洞穴去捕捉无脊椎动物。

蝴蝶鱼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盘中,具有一系列适应环境的本领其艳丽的体色可随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蝴蝶鱼的体表有大量色素细胞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展开或收缩,从而使体表呈现不同的色彩。通常一尾蝴蝶鱼改变一次体色要几分钟,而有的仅需几秒钟。

许多蝶蝴鱼有极巧妙的伪装,它们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过头部的黑色条纹之中,而在尾柄处或背鳍后留有一个非常醒目的“伪眼”,常使捕食者误认为是其头部而受到迷惑。当敌害向其“伪眼”袭击时,蝴蝶鱼剑鳍疾摆,逃之夭夭。

蝴蝶鱼对爱情忠贞专一,大部分都成双入对,好似陆生鸳鸯,它们成双成对在珊瑚礁中游弋、戏耍,总是形影不离。当一尾进行摄食时,另一尾就在其周围警戒。蝴蝶鱼由于体色艳丽,深受我国观赏鱼爱好的青睐。它们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馆中被大量饲养。

蝠鲼和鳐鱼有什么区别

鳐鱼是软骨鱼纲鳐形目 和鲼形目,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蝠鲼是鲼形目是动物,也就是说,蝠鲼是鳐鱼的一种,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和一般的鳐鱼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身体呈菱形,而且头前有由胸鳍分化出的两个突出的头鳍。而很多鳐鱼身体是圆形的。

蝠鲼和鳐鱼是近亲,分属两个纲目,只是外形比较像,并不是相同的鱼类。就好比驴和马一样~

蝠鲼(fú fèn)属软骨鱼纲、鲼科,是鳐的近亲,从生物学角度上说,并不是一个具体物种,而是一个生物属,包括多个种类蝠鲼的统称。体扁平,有强大的胸鳍,类似翅膀,在海洋中巡游,胸鳍前有两个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齿细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性情温和。2012年9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渔民在福建外海捕获一条素有“魔鬼鱼”之称的巨型蝠鲼,重达2000多斤,胸鳍张开长度近8米。

鳐(yáo)鱼是指鳐形目 Rajiformes的鱼类,包括2亚目,共8科约49属315种。中国产6科8属28种。吻圆钝或突出,侧缘无吻齿。犁头鳐亚目Rhinobatoidei有4科9属48种。吻三角形 ,突出或钝圆,边缘无吻齿。胸鳍扩大前伸形成中大或宽大体盘,鼻孔距口远呈原始型。背鳍2个,无硬棘;尾柄粗大,尾鳍发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近岸海区。鳐亚目Rajoidei有3科,中国产2科。体盘宽大,近亚圆形或近斜方形。胸鳍前延,背鳍一般2个,位于近尾端;腹鳍前部分化为足趾状构造,具有掘沙土的功能。尾侧常具1对长纺锤形发电器官。

孕妇能吃鳐鱼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是应该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的,对于鳐鱼这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鱼类,孕妇是可以适当的食用的,但是孕妇们应该要知道鳐鱼的处理方法,没有处理好会影响到鳐鱼的味道。

从它的营养成分来说,孕妇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妊娠期妇女和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常吃鱼,可以促进胎儿和儿童脑细胞发育,老年人吃鱼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证的发病率。此外,水产品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未知生长回素(UGF)等,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健身、美容、防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鱼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特别是家里有孕妇的。就会经常吃鱼,能够让宝宝发育的更好,还有就是在哺乳期的女性,多吃鱼,多喝鱼汤,奶水也会很多的。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它们的身子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鳐 鱼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

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D和钾、钙、锌等矿物元素,这些都是胎儿发育的必要物质。女性怀孕时应多吃油质鱼类,这是因为油质鱼类富含有一种构成神经膜的要素,被称为omega-3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含有的HDA与大脑内视神经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能帮助胎儿视力健全发展。

相关推荐

芒鱼的形态

体长侧扁、体色青灰、腹部银白、体表光滑无鳞。头部圆锥形、扁平。吻短、口亚下位,上下颌具小齿。下颌须、触须各一对,眼中等大小。背部隆起,腹圆无腹棱。鳃膜发达,在颊部联合,鳃耙长,成条状。背鳍位于背部的最高处。胸鳍胸位;腹鳍小;臀鳍较长。正尾形,分叉。 喜静,一旦受惊即会在水中乱窜。正常生长水温20~34℃,最适生长温度26~32℃,当水温降至14~16℃时,一般不摄食,水温12~13℃以下时易冻伤死亡。

鳗鲡鱼的形态

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长而尖。吻部尖而平扁。眼小,位于头的前郎。眼间隔宽,约等于吻长。鼻孔每侧2个,后鼻孔接近眼的前方,前鼻孔成小管状,位于吻端的两侧。口大而阔,口角达于眼的后缘。下颌较上颌略长,唇厚,上下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侧线完全,鳞细小而长,隐藏于表皮内。体表多粘液体。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鳍较距鳃孔为近。臀鳍长而低,起点紧接于肛门的后方。胸鳍近圆形,无腹鳍,尾鳍短,和背鳍及臀鳍相连。体背部灰黑色,侧上缘微绿,腹部白色。 生活在江河和湖泊中。

鳗鲡鱼的形态

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长而尖。吻部尖而平扁。眼小,位于头的前 郎。眼间隔宽,约等于吻长。鼻孔每侧2个,后鼻孔接近眼的前方,前鼻孔成小管状,位于吻端的两侧。口大而阔,口角达于眼的后缘。下颌较上颌略长,唇厚,上下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侧线完全,鳞细小而长,隐藏于表皮内。体表多粘液体。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鳍较距鳃孔为近。臀鳍长而低,起点紧接于肛门的后方。胸鳍近圆形,无腹鳍,尾鳍短,和背鳍及臀鳍相连。体背部灰黑色,侧上缘微绿,腹部白色。 生活在江河和湖泊中

旗鱼的形态

体形似月鱼,钝圆强壮,成纺锤形,尾柄亦宽,呈“八”字型分叉。头吻部钝圆。尾鳍外缘平直。背鳍大于臀鳍,背、臀鳍缘弧形,体色多变,有红、淡黄、蓝、紫红等色,有深有浅,有偏蓝或偏红,上颌像剑样向前突出。青褐色的身躯上,镶有灰白色的斑点,这些圆斑成纵行排列,看上去像一条条圆点线。旗鱼的第一背鳍长得又长又高,前端上缘凹陷,它们竖展的时候,仿佛是船上扬起的一张风帆,又像是扯着的一面面旗帜。人们因此叫它旗鱼。 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间有一段距离,第一背鳍前部鳍棘约为中部鳍棘长的1/2。体侧具许多淡色斑。第一背鳍柔软高大,帆

鱼皮的简介

鱼皮,又叫鱼唇。是采用鲨鱼皮经过加工制成的素负盛名的海味干品。每年农 历3~12月均有生产。 鱼皮是由各种鲨鱼皮加工而成,以体厚身干,皮上无肉,洁净无虫伤者为好;分雌雄两种,具有胶质,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我国沿海各地区均产,福建、浙江、山东为主要产区。要品种有:犁头鳐皮、虎鲨皮、公鱼皮、老鲨皮、青鲨皮和真鲨皮等。犁头鳐皮黄褐色,皮厚坚硬,质量最佳;虎鲨皮用豹纹鲨和狭文虎鲨的皮加工制成,皮厚坚硬,黄褐色;公鱼皮是用沙粒魟的皮加工制成的,灰褐色,皮面有颗粒状的骨鳞;老鲨皮较厚,有尖刺,灰黑色;青鲨皮为灰色或灰

马面鱼的形态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2.4~2.9倍。尾柄短而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1.2~1.7倍。头较长大,背缘稍隆起和斜直,腹缘稍隆起,侧视近三角形。吻长大,尖突。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圆突,稍大于眼径鼻孔小,每侧2个,位于眼前方附近。口小,前位。上下颌齿楔状,上颌齿2行,外行每侧3枚,内行每侧2枚;下颌齿单行,每侧3枚。唇较厚。鳃孔较大,中侧位,斜裂,位于眼后半部下方,下端与眼中央相对,上端与眼后缘相对;鳃孔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径,鳃孔至少有1/2以上在口裂水平线之上。 鳞细小,每一鳞

鲐鱼的形态

鲐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 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黑鱼的形态

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黑鱼2 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能呼吸空气。 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

立鱼的形态

真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 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犬牙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全身淡红色,体披中等大小的圆鳞或弱栉鳞;颊部和顶部具鳞片,侧扁体的背部散布若干蓝绿色斑点,游泳时闪现蓝光,体形和色泽优美。

小黄鱼的形态

体长圆形,侧扁,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头大,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细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侧线上鳞5~6个;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但不相等,呈一长一短管状。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6~25厘米、体重200~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大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色尾柄较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