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
①一拍、二按、三呼叫。抢救者将伤员仰卧,立即拍打其双肩并呼叫,也可以同时压人中穴并呼叫。
②人工呼吸。如果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要检查嘴和咽喉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继续进行。
③心脏按摩。先让患者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操作者跪在患者身旁,用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对于儿童所施力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反复进行,每分钟70-80次。
记住这「四要四不要」能救命 第四个“不要”
心肺复苏。传说: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不是一定不能用,而是要先判断情况。这种急救方法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急性心梗患者并非都会没了呼吸和心跳。
对于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速室颤的发生风险。一定要先判断患者意识是不是清楚、大动脉搏动有没有消失、呼吸还有没有等,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进行心肺复苏。一旦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触电怎么急救 现场救护中的注意事项
1.抢救过程中应适时对触电者进行再判定
(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循环),应采用“看、听、试”方法在5~7s钟内完成对触电者是否恢复自然呼吸和心跳的再判断。
(2)若判定触电者已有颈动脉搏动,但仍无呼吸,则可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隔5s钟吹气一次(相当于每分钟12次)。如果脉搏和呼吸仍未能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用“看、听、试”方法再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前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2.抢救过程中移送触电伤员时的注意事项
(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图方便而随意移动触电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2)移动触电者或将其送往医院,应使用担架并在其背部垫以木板,不可让触电者身体蜷曲着进行搬运。移送途中应继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可中断抢救。
(3)应创造条件,用装有冰屑的塑料袋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触电者心、肺、脑能得以复苏。
3.触电者好转后的处理
如触电者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仍有可能再次骤停,救护人应严密监护,不可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触电者恢复之初,往往神志不清、精神恍惚或情绪躁动、不安,应设法使他安静下来。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这时候就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在心肺复苏中,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1-8岁为儿童。其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
基本生命支持儿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的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都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对伤病儿童的最终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当心跳呼吸停止或怀疑停止时,同样需要迅速将患儿送到能给以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医疗机构。
高级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成功
事实上如果是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成功基本只要把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条件倒过来应用一下基本就可以了。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通常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和自主运动,如您是专业人员则还需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大动脉搏动。
那么当心肺复苏成功时,患者将会有自主呼吸(即可看到自主的胸廓起伏呼吸动作,可以于患者口鼻处听到呼吸声,并感觉有呼气气流冲击面部的感觉),可见到患者出现挣扎和其他自主运动,并且可在大动脉处触摸及脉搏。
但有必要指出,虽然在心肺复苏的实施过程中有提及每5个30:2按压通气比的复苏循环后需要检查一次生命体征(基本就只需要检查是否出现自主呼吸,方法已在前介绍),但事实上患者在此时恢复生命体征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持续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另外,当持续抢救30分钟患者无任何生命迹象时可以放弃抢救,因为此时复苏成功的概率几乎已经接近于零,且即使复苏成功也会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但对溺水和低温所致的心搏停止应适时延长抢救时间(因低体温存在患者的神经系统可被低温保护,还有一定复苏可能)。
心肺复苏知识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大家都见过的急救技术,至少在电视上是都见过的。但是,心肺复苏这种看似简单却又技术性十足的急救术,你了解多少呢?
心肺复苏,是一种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骤停的急救技术,而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超过10min则基本丧失生还希望。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这种时间上的迫切要求大大限制了专业医务人员能及时到达现场实施CPR的可能性。如果每个人都可以熟练掌握这项技术,那么每年可能就有数十万个家庭免去失去亲人的悲痛。如果你对这个技术非常感兴趣,那么就来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吧(而且希望你永远也不会用到)。
煤气中毒后遗症 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1.让患者尽快远离中毒环境。当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尽快将患者抱到通风处,脱离中毒环境,主要要给患者保暖,同时也要关掉煤气。
2.给患者供氧。患者需要安静休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和耗氧量,要让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能充分吸入氧气。
3.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生活中一般采用人工呼吸来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应将患者送到有高压氧舱的医院就医检查,减少煤气中毒的后遗症。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具体怎么做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有人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以下注意事项:
第一个、发现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必须马上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个、心肺复苏的时候,一定要将患者平躺置于硬板床或者是地面上,一定要把体位准确放好。
第三个、心肺复苏的时候按压的部位一定要准确,要防止肋骨骨折、肝脾破裂、血气胸等并发症的产生。
心肺复苏法的五项注意事项
(1)即吹气二次(单人)或一次(双人),胸外心脏按压15次(单人)或5次(双人),吹气与按压的次数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可单人或双人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单人抢救15: 2,双人抢救15:2
(4)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120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起。
(5)复苏的成功与终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尤反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挣扎、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等),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心肺复苏成功。若经过约30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不出现上述复苏的表现,预示复苏失败。
若有脉搏,收缩压保持在60mmHz以上,瞳孔处于收缩状态,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病人深度意识不清,缺乏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表明脑死亡。心肺复苏持续一小时之后,心电活动不恢复,表示心脏死亡。患者出现尸斑时,可放弃心肺复苏抢救。
心肺复苏的简介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1] 。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肺复苏三个步骤 心肺复苏法三项基本措施
心肺复苏法的三项基本措施是:1、通畅气道;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3、胸外按压(人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