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听宫针刺的注意事项
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听宫针刺的注意事项
1.听宫位于耳前,深部有颈内动,静脉,故直刺不宜过深,以防刺伤颈内动,静脉。
2.听宫深部为耳腔,组织较多,不可用粗针刺激,以免伤及耳部组织,引起内耳深部疼痛。
3.若张口取穴针刺,留针不可过久,否则患者会因长时间张口疲劳而闭口,如此会发生弯针,折针。若张口针刺,留针时应令患者口含棉垫,使之不能闭口,同时留针期间不可让患者张口过大或说话,以免弯针,折针。
4.本穴位于面部,不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强烈的灸法,如瘢痕灸或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
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取穴:坐位,双目平视,耳屏软骨根都中点前方2分,颧弓根部上下缘之间的中点,张口有凹陷。
简易取法:侧卧位,与外耳道相平,间隔耳屏。取穴时,嘱患者张口耳屏前微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后,该处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前外刺向后内(刺向外耳道)与颞部矢状面成45°。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蚊叮似的痛觉向外耳道深面。
针刺听宫操作要点 针刺听宫功能主治
听宫穴在耳门上,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经脉的穴道,该穴可宣耳开窍,宁神定志,主要用于治疗与耳朵及听觉有关的各种疾病,包括耳鸣,耳聋,外耳道炎等;此外对牙关紧闭,失音,癫疾,痫证,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痛也有一定的调理治疗作用。
听宫针刺的注意事项 听宫常用配伍疗法
1.配翳风,率谷,听会,中渚,侠溪,丘墟,太冲,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火热上扰之耳鸣,耳聋等。
2.配风池,角孙,翳风,合谷,外关,足临泣,针刺泻法,祛风泻火,治疗风火湿毒之聤耳。
3.配耳门,听会,丰隆,劳宫,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治疗痰火郁结之耳聋。
4.配廉泉,少商,合谷,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风热失音。
5.配下关,颊车,合谷,外关,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风火牙痛,颊肿。
天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天冲对症针灸疗法
1.配百会,前顶,神门,丰隆,涌泉,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定惊安神,治疗惊恐惊风。
2.配百会,神庭,听宫,中渚,针刺泻法,清泻胆火,治疗胆火上炎之眩晕,耳鸣等。
3.配风池,太阳,角孙,头维,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散邪,治疗风邪外袭之头痛。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听宫的定位和主治 听宫对症针灸法
1.针刺:患者张口,直刺听宫穴0.5-0.8寸,行捻转手法,每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2.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突发性耳鸣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体针治疗
《内经》有关耳聋耳鸣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针刺方面。一般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结合辨证循经取穴,以针感传至内耳者佳。常规取听宫、翳风、中渚、颊溪等穴为主,肝胆火旺者配太冲、丘虚;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肾气亏虚配太溪、关元;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郑兆俭对126例耳鸣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6例,有效7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9%。鄢路洲对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取主穴百会、人中、听宫、下关、翳风
2灸法治疗
灸法可使艾火热力沿耳道直达鼓膜及鼓室,对中耳炎引起的耳部疼痛及堵塞感等症状亦有明显改善作用。马胜等将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直径4cm,厚0。5cm的药饼,分别放于听宫、听会、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炷,每穴各灸6壮,治疗耳鸣,结果总有效率98。2%。
3电针治疗
樊瑾等用电针听宫、听会、翳风、风池为主穴,配合磁珠耳压耳穴神门、肝、肾、脾、皮质下、内耳等及听宫穴,治疗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为96%。张晓哲采用电针治疗耳鸣88例,取听宫、听会、翳风并在听宫、听会用G6805电针治疗仪,连续波,40Hz,电流以耐受为度,与针刺组40例对照,结果:电针组有效率为81。8%,针刺组为62。5%,疗效有显着性差异。
听会针刺方法 听会针灸注意事项
1.听会若刺之过深,有时会出现一时性头晕,提针后即可消失。
2.若进针过快,或用捣针术,易伤血管引起出血或内出血,若血随针孔而出,急闭之,易于形成皮下瘀血或血肿,几天后可自行小时。
3.该穴因位于耳前,深部有颈内动,静脉,故直刺不宜过深,以防刺伤颈内动,静脉。又因其深部为耳腔,组织较多,不可用粗针强刺激,以免伤及耳部组织,引起内耳深部疼痛。
4.若张口取针刺,留针不宜过久,且留针期间不可让患者张口过大或说话,以免弯针,折针。如留针过久,患者常因长时间张口疲劳而闭口,也容易发生弯针,折针。若张口针刺,留针时应让患者口中含棉垫,使之不能闭口。一般情况下,闭口时耳前也会出现凹陷,闭口针刺会相对安全。
5.听会位于面部,不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强烈的灸法,如瘢痕灸或直接灸,引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况且针刺本穴主治耳病,齿病,其症大多由于肝胆火旺,痰或上扰,风热上扰,肝经湿热,温邪所伤,阴虚火旺,胃火上炎等因所致,所以不宜艾灸,更不宜针上灸和艾炷直接灸,以及隔姜,隔附子饼和化脓灸,以免灼伤耳窍,助火伤络,加重病情。
针刺子宫穴怎么操作正确
针灸子宫操作手法
位置: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进针方向:从前向后直刺与腹壁成90°。
针刺方法:直刺或向耻骨联合外横刺1.5-2寸。
感觉及放射方向:在下腹部可有酸胀感,有时向外生殖器扩散。
子宫为经外奇穴,内为子宫所居,故名子宫穴。该穴内与生殖器官相应,有暖宫散寒,调经种子之效。以种子为要,对月经不调,通经,阴挺,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俞,肾盂肾炎,阑尾炎诸症有调理保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该穴位不宜深刺,若针深刺,针尖可穿过腹横肌深面进入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到腹膜腔,进而刺伤内脏。
针刺听会穴怎么操作
听会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耳屏切迹前方0.2-0.5寸,在听宫下0.5寸。
简易取法:先取听宫穴,由听宫直下,耳屏前下凹陷处,与耳屏间切迹相平,用手掐按,该处张口时有一凹陷,闭口时则关闭,该处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前外斜向后内与矢状面成45°。
进针深度:直刺微向后斜,进针1-1.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针刺点周围有微痛。
作用主治
听会属胆经,穴在耳前凹陷处,针之能使听觉得以聚会,故本穴具有疏通气机闭塞,清泄肝胆湿热,祛风邪开耳窍之功,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耳内疼痛,下颌关节脱位,牙痛,腮肿,口眼歪斜。
注意事项
1.听会若刺之过深,有时会出现一时性头晕,提针后即可消失。
2.若进针过快,或用捣针术,易伤血管引起出血或内出血,若血随针孔而出,急闭之,易于形成皮下瘀血或血肿,几天后可自行小时。
3.该穴因位于耳前,深部有颈内动,静脉,故直刺不宜过深,以防刺伤颈内动,静脉。又因其深部为耳腔,组织较多,不可用粗针强刺激,以免伤及耳部组织,引起内耳深部疼痛。
4.若张口取针刺,留针不宜过久,且留针期间不可让患者张口过大或说话,以免弯针,折针。如留针过久,患者常因长时间张口疲劳而闭口,也容易发生弯针,折针。若张口针刺,留针时应让患者口中含棉垫,使之不能闭口。一般情况下,闭口时耳前也会出现凹陷,闭口针刺会相对安全。
5. 听会位于面部,不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强烈的灸法,如瘢痕灸或直接灸,引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况且针刺本穴主治耳病,齿病,其症大多由于肝胆火旺,痰或上扰,风热上扰,肝经湿热,温邪所伤,阴虚火旺,胃火上炎等因所致,所以不宜艾灸,更不宜针上灸和艾炷直接灸,以及隔姜,隔附子饼和化脓灸,以免灼伤耳窍,助火伤络,加重病情。
液门针刺方向 液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耳门针刺深度
针刺耳门一般取正坐或侧卧位,微张口,可斜刺,从浅向后内0.5-1寸;或向下透听宫,听会,进针1-1.5寸,以局部出现酸胀感,有时可扩散至半侧面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