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水湿浸渍型:
水肿明显,面色苍白,神倦,怕冷,腰酸伴胸闷、腹胀,小便不利,脉沉弦,苔薄舌胖等。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胆固醇升高,符合慢性肾炎肾病型。
治疗应宣肺健脾行水。采用下列药物:麻黄9克,桑白皮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2克,云苓皮30克,大腹皮15克,水煎服。
脾肾亏虚型:
水肿较轻,尿量不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腰痛,进食减少,腹泻,舌淡苔薄,脉沉细,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
治疗应温肾利水,益气健脾。可采用下方:紫苏30克,黄芪30克,苍白术各9克,防已15克,云苓皮30克,陈皮12克,赤小豆30克,熟附子9克,紫皮大蒜5枚,水煎服。
上盛下虚型:
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水肿不著。腰酸,苔薄黄或薄白,脉细弦或弦数,血压高持续为24.0—21.3/14.7—-12.0千帕。尿蛋白不多,有少量红细跑,符合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驼背佝偻病中医治疗
肺脾气虚证
表现:形体虚胖,肌肉松软,面色少华,纳呆,大便不调,多汗,睡眠不宁,囟门开大,头发稀疏易落,可见枕秃,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指纹淡,脉细软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天门冬、黄芪、炙甘草等。
加减:汗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固涩止汗,夜惊、睡眠不宁、烦躁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大便不实者加苍术、山药、白扁豆。
脾虚肝旺证
表现:烦躁夜啼,惊惕不安,面色少华或面色萎黄,头部多汗,发稀枕秃,囟门迟闭,出牙延迟,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则抽搐,舌淡、苔薄,指纹淡青,脉细弦。
治法:健脾柔肝,平肝息风。
方药:益脾镇惊散加减。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朱砂、钩藤、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灯心草。
加减:多汗者加五味子、瘪桃干,睡中惊惕者加远志、珍珠母、僵蚕,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夜啼不宁者加蝉蜕、竹叶。
中医是如何治疗紫癜性肾炎的
其实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其原理也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是有效果的。不吃激素能治肾病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的是,找中医治疗也要到正规的医院去。
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文献中对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等,一般归属于“斑疹”门中,由于过敏性紫癜在病初常有外感,因过敏引起,故其病因多与风、湿、热、毒邪有关。本病中医一般归于“斑疹”、“瘀斑”类进行辨证。
具体的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下面会有详细的解释:紫癜性肾炎其病机可以认为是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如灼伤血络,以致迫血妄行,外溢肌朕,内迫胃肠,甚则及肾,不吃激素能治肾病故有下肢皮肤紫痈、腹痛频作,甚则便血、尿血。如属虫咬后,局部红肿水泡,为虫毒浸淫所致,湿毒化热,阻于络脉,气血循行不畅,迫血妄行,故亦可出现紫癜,甚则尿血。如寒邪外侵,内滞于血络,亦可发为紫癜,气不摄血或虚火灼络,均可出现尿血。
糖尿病中医治疗偏方
1、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
2、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
3、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
治疗糖尿病小偏方:
上消型:以多饮为主,口渴喜饮、随饮随渴,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口干唇燥、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中医认为,其病因是肺脏通调水道的功能受损,水液循环受阻,津液无法布及全身、滋润脏器。由于积久而酿热,使津液耗损,所以患者突出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可用“六汁饮”:莲藕、梨、荸荠各200克,麦冬12克,芦苇根30克,玉竹20克。将莲藕、梨、荸荠洗净,切碎,绞汁;麦冬、芦苇根、玉竹水煎过滤取汁,将绞汁及煎汁合并搅匀,饮用,每日一剂。
中消型:常以多食易饥为主,伴有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口干、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是饮食不节或劳倦等多种因素伤及脾胃,使脾胃功能下降,则热郁于胃,胃火炽盛,津液耗损,津液不足,则水谷不能分解,因此不能满足身体营养的需要,故而出现多食善饥的症状。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可用“山药粳米粥”:山药50克,黄精20克,沙参15克,粳米100克。将山药研为细粉,黄精、沙参水煎煮,过滤取汁,以药汁加粳米、山药粉煮粥,代早餐服食。
下消型:以小便频繁为主,且量多,浑如脂膏,尚有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中医认为,由于肾脏的亏虚,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固摄无力,水液下趋而造成尿频。对此情况,一般采用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方法调理。可用“枸杞炖兔肉”: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洋葱100克,油、盐适量。先将枸杞子,兔肉加水适量炖熟,后加洋葱、油、盐,稍煮片刻,吃肉饮汤,每两天服食一次。
桥本病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
1、消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香附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 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日1剂。疏肝健脾,豁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症见精神抑郁,吞咽不利,神疲乏力,大便溏稀,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者。
2、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6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太子参30克,萸肉10克,麦冬15克,生牡蛎30克,五味子6克,玄参10克,香附10克,丹皮6克。水煎服,日1剂。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
3、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加减:
黄芪30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5克生牡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用于气阴两虚,症见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
以上专家总结了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四中机制,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四种机制也是西医治疗所遵循的原则,此外专家还从中医的角度阐述了将其安康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让我们知道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哪个器官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促进我们身体的康复。
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专家表示,桥本氏病的治疗一定要根据病情确定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并且在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上也要注意调剂,注意体育锻炼来增强抵抗力,要抱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谨遵医嘱。通过以上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体质。
念珠菌病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人体正气不足,卫气不固,或热病后期,气阴两伤,邪毒乘虚侵入,邪毒与气血相搏,虚火上炎而致。因此中医在治疗念珠菌病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
念珠菌病的中医辨证疗法
(1)胎热上攻型:
临床表现:口腔白色斑点,如乳渣积滞,尤其以两颊、舌面上附着白色厚膜,剥离后见底,烦躁,拒奶,吮乳啼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腻,脉滑而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泻脾。
方药:泻黄散加减。藿香,栀子,生石膏(先煎),防风,知母,柴胡,甘草。
加减变化:口燥咽干,啼哭不止者,加银花、玄参、桔梗。小便短赤者,加生地、竹叶、木通。
(2)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口腔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明显,颜面色红,五心烦热,形体虚弱,精神倦怠,舌体瘦小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熟地,党参,黄芪,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甘草。
加减变化:虚热甚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加木香、砂仁、白术。心悸怔忡者,加麦。
心脏病中医治疗
1、利湿化瘀汤
【辨证】湿阻血瘀。
【治法】利湿除痰,活血化瘀。
【组成】制半夏、枳实、茯苓、丹参、川芎、赤芍、沙参、麦冬、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2、益气活血养心汤
【辨证】心气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组成】炙黄芪、淮小麦、毛冬青、丹参、益母草、全当归、川芎、桃仁、桂枝、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方法(肝肾阴虚) :
处方药物包括了:天麻、生龙骨、生牡蛎,白芍、天冬、怀牛膝、玄参、生地、桑寄生、茯神,石决明,钩藤、代赭石、夜交藤、龟版,杜仲、黄芩、栀子。 用法是把全部药物一同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患者同时存在肝火偏盛,焦虑心烦的症状,加龙胆草、夏枯草两种药物;痰多的患者需要加竹沥、天竺黄,肾阴不足,虚火上扰同时还存在眩晕耳鸣的患者需要加知母、黄柏、丹皮;伴有心烦失眠的症状,需要加炒酸枣仁、柏子仁、丹参三种药物;颤动不止的患者可以加僵蚕、全蝎。
帕金森的治疗方法(痰热风动) :
处方药物包括了:半夏、川贝母、枳实、橘红、黄芩,桑叶、胆南星、竹茹、水牛角、菊花、茯苓,钩藤。 用法是把全部药物一同入锅中使用适量的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若痰湿内聚,需要使用煨皂角、白芥子;震颤较重的患者需要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全蝎三种药物进去;心烦易怒的患者,这时候需要加天竺黄、丹皮、郁金三种药物;胸闷脘痞的患者需要加瓜蒌皮、厚朴、苍术;如果感觉到肌肤麻木不仁,加的药物是地龙、丝瓜络、竹沥;神志呆滞的患者可以加石菖蒲、远志两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