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透露宝宝身体的小秘密
指甲透露宝宝身体的小秘密
黄灰异色甲
甲板变黄,可能是宝宝的食物中含过多的胡萝卜素,也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妈妈可以减少胡萝卜等含黄色素食物的摄入。
绿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可以削除病甲,外搽35%冰醋酸溶液或搽用治疗甲癣的药膏,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手部湿热多汗易发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宝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玩水,洗手以后用毛巾把手擦干。家里的其他人出现了真菌感染,要注意和宝宝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红色半月甲
红色,多是心脏病的征兆。建议妈妈带宝宝尽快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淡红色大多是贫血导致。可吃一些宝宝补血口服液,或者在食谱中增加如大豆、牛肉、菠菜、葡萄干等含铁补血的食物。
白色斑点甲
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这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辅食里增加花色,如把瓜子仁或南瓜仁剥好,给宝宝当零食。或将豆类和米一起煮成粥,都可以有效补充宝宝缺乏的微量元素。
由于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这种情况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因为随着指甲向上生长,白点部位会被剪掉的。建议在宝宝玩耍时,最好不要让他玩开关柜门等易夹住手部的游戏,做好各项保护措施。
宝宝身高的秘密
宝宝长高的规律:
宝宝能够长个高个子是每个家长们都希望的事情,家长应该抓住宝宝长个子的规律,帮助宝宝成长。可是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们又了解多少呢?骨骼的发育与季节是有关系的。合理的营养、科学的饮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不具有助长功能,长个儿需要多种营养素协同作战。
宝宝长个子是有规律的:
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至一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影响宝宝长高的因素:
营养问题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就会减慢身长增长的速度。维生素D、钙和磷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同时,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因此,从小就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是否全面。
睡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3—4个月前的孩子,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且随着月龄的增长,要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孩子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孩子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孩子学会坐后,常常不愿学翻身和爬。经常锻炼身体也是增强体质的一个重要方式。
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孩子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孩子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偏食宝宝偏食的拯救计划
小秘密1: 妈妈熟悉的食物,宝宝也熟悉
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对食物的喜好度,会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接受度。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孕妇和哺乳期妈妈经常喝胡萝卜汁,她们的宝宝往往比其他宝宝更能接受胡萝卜口味。所以,为了宝宝不偏食,妈妈最好不要偏食。
小秘密2: 宝宝熟悉新食物有适应期
宝宝在接受新食物前有很长的一个适应期,但是有75%的妈妈在宝宝“拒绝” 5次后,就误以为宝宝以后再也不会喜欢这种食物,忽略了宝宝对食物的熟悉过程。因此,妈妈在“诱导”宝宝接受新食物时要有足够耐心。
小秘密3: 宝宝熟悉新食物有自己一套方法
宝宝在尝试熟悉某种新食物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会“一闻、二玩、三吃”。但很多妈妈都不太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在宝宝“玩”食物时就会直接阻止。其实,这等于切断了宝宝熟悉新食物的过程。
能让小宝宝开胃的三大秘技
小秘密1: 妈妈熟悉,宝宝也熟悉。
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间对食物的喜好度,会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接受度。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孕期和哺乳期妈妈经常喝胡萝卜汁,她们的宝宝往往比其他宝宝更能接受胡萝卜口味,宝宝更熟悉妈妈所食食物的味道。
小秘密2: 宝宝熟悉有过程。
宝宝在接受新食物要有很长的一个适应期,但是有75%的妈妈在宝宝“拒绝”几次后,就误以为宝宝以后也不会喜欢这种食物,忽略了宝宝对食物的熟悉过程。妈妈们要有意识地给宝宝扩大食物的选择面,尽可能让偏食宝宝尝试新食物。任何一样孩子不吃的东西,应变换方法耐心尝试,10次不少,20次不多。
小秘密3:宝宝在“玩”中熟悉食物。
宝宝在尝试熟悉某种新食物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闻,二玩,三吃”,但很多妈妈都不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看见宝宝在玩食物就会阻止宝宝熟悉新食物。
盛晓阳教授坦言,宝宝先天偏爱“眼熟”食物,而妈妈们的“偏”养也给宝宝偏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是因为很多妈妈对宝宝的溺爱,加重了宝宝偏食的状况。”
揭秘身高透露五个秘密
1.矮个更长寿
多项研究表明,个头较矮的人寿命更长。研究人员对意大利撒丁岛1866至1915年出生的500名男性居民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身高5英尺4英寸(约合1.62米)的人比个头更高的人平均多活两年。矮个人群DNA受损更少、细胞更新能力以及心脏泵血能力更强。其他研究也发现,矮个女性更长寿。
2.高个子智商高
多项研究表明,高个者更聪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006年一项研究发现,从3岁开始,高个孩子认知测试成绩就明显更高。去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聪明者更可能选择高个伴侣,反之亦然。
3.高个挣钱多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体重和身高等指标对2万人的收入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身高与收入基本成正比例关系。
4.矮个女性更顾家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和斯特林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矮个女性缺乏远大志向,更可能放弃事业而选择结婚生子。
5.矮个男性是好丈夫
美国《生物心理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高个男性挣钱多,更聪明,孩子也会更多。但是,矮个男性却是更好的丈夫人选。女性在选择长久伴侣时,矮个男性比高个男性的受欢迎度高两倍。
坐月子必备物品清单
1、宝宝吃:奶瓶:一大一小。奶粉:母乳不够时预备。奶嘴:母乳喂养购买两个即可。消毒锅:消毒奶瓶。 婴儿碗和婴儿勺:吃药和喝水用。 奶瓶刷:清洁奶瓶。
2、宝宝穿:和尚领内衣:穿脱方便。 连体衣:柔软保暖。 袜子:保护宝宝的小脚丫不受凉。 手套:保护宝宝的指甲不划伤自己。 包被:纯棉材质最佳。
3、护脐带:保护宝宝脐部。
4、宝宝用:纸尿裤:选择最小号。 爽身粉:可少量使用。 隔尿垫:防止尿湿床。 护臀膏:保护宝宝小屁屁。 尿布:多多益善,勤洗勤晒。 纸巾:选择婴儿专用。
5、妈妈用:哺乳式文胸:便于哺乳用。 产妇卫生巾:恶露排尽前使用。 产妇内裤:也可选择宽松的产妇内裤。 软底鞋:最好是带后帮的软底布鞋。
6、防溢乳垫:吸收溢出的乳汁保持清洁。 吸奶器:帮助开奶。 收腹带:月子专用全棉布带。 漱口水:分娩后无法起身刷牙时使用。
7、宝宝洗:浴盆:带浴床的最好。 浴巾:选择纯棉,柔软的。 婴儿洗衣液:温和不刺激。 医用消毒酒精:给宝宝脐带消毒。 沐浴露:婴儿专用。
婴儿润肤露:滋润宝宝肌肤。 指甲钳:选择有安全挡板的。
8、宝宝睡:小枕头:最好3个月后再用。 棉被:视季节定薄厚。 婴儿床:安全第一位。
9、月子鞋。俗话说“养树护根养人护脚”,产妇的穿鞋也要很讲究。产妇体质虚弱,所以不能穿硬的鞋子,另外产妇需要注意保暖,从头到脚都要避免透风,尤其是现在寒冷的冬天。
10、水杯、上面可弯曲的长吸管。产后不能起身时可用吸管喝水、喝汤,很方便。
5个部位透露女人身体小秘密
脚:需要第二次解放
专家指出,穿高跟鞋的女性患膝关节炎风险高出男性两倍!同时,由于身体60%的压力都放在前脚掌上,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脚趾甲外翻。长期穿高跟鞋,还会对膝关节、脊椎带来不良影响,造成这些部位的骨质增生或腰椎间盘突出。选鞋要注意有缓冲力。
【专家指导】1、女性尽量少穿形状特别的鞋子或高跟鞋,鞋跟不要超过5厘米,避免脚部受力不均。2、坡跟鞋最好。3厘米左右的坡跟鞋造型正好符合正常人 的足弓,走路时更舒适稳妥。3、买鞋时要保证它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鞋底厚一些,越薄的鞋底越伤脚),或者在鞋子里放个缓冲垫,能减缓震荡。
腰:减负减重很重要
专家表示,成年女性,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容易遭受腰腿疼痛疾病的困扰。可以说,女性一生都在与腰痛做斗争。女性从10多岁开始来月经后,支撑脊柱的肌肉 就很难再生长,腰部很容易感到疲劳。女性经常穿高跟鞋,会形成背部弯曲的姿势,容易引起腰痛。怀孕后,体重增加、姿势不良,都会导致腰痛。分娩后骨盆关节 韧带松弛,也会引起长时间的腰痛。女性绝经期以后骨质疏松,脊柱变脆,腰部弯曲,同样能导致腰痛。
【专家指导】避免久坐加强腰部锻炼。女性不妨做做腰部锻炼,倒走、瑜伽、慢跑等都可以锻炼到腰部肌肉,同时,还可以常扭腰,睡前在床上做燕子飞运动。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来说,可以每天每隔段时间做扩胸运动,以及向后仰腰、向上牵拉等。
韧带:天生脆弱容易受伤
与男人相比,女人更容易拉伤膝、踝等关节的韧带,这是因为女性髋部宽大,使得韧带承受作用力过大,因此女性的韧带天生就比男人脆弱得多。其次,女性的运动反应一般比男性慢,出现危险时,不能及时缓解,也就更容易受伤。一旦韧带拉伤,得要好几个月才能治愈。
【专家指导】月经前后要注意保护。中医专家指出,韧带在月经期间及月经结束后一周最为脆弱,不好好保护易致女性衰老。中医专家建议,经期时女性应少做踢 毽子等要求反应快、准确性高的运动,以及跳舞、打球等需左右挪移的运动,还要尽量避免提重物;每天起床后做一下全身伸展运动,可以让肌肉醒来,还能柔软肌 腱、韧带和关节。
乳房:做女人要“挺”好
当乳房给女性带来“做女人挺好”的幸福时,乳房自身却陷于各种危险之中。目前,乳腺癌已 取代宫颈癌成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与生命的第一恶性肿瘤。乳房是女性最脆弱的部位之一,也是与女性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工流产会让乳腺癌几率加大;甚至连 过多蕾丝和尼龙材质的文胸都可能导致泌乳障碍。
【专家指导】按摩自查不可少。专家提醒,一过30岁,每个女性都应该学着自己检查乳腺。如洗澡、睡觉时用手指触摸乳房、触摸时用力不要太大、均匀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最后为乳房中央部分,如发现硬块或有异常的地方,赶紧到乳腺专科检查,请医生帮助做最终的判断。
指甲透露的 7 种健康信号
一、白月牙,不看数量看变化
指甲上的「月牙」确实可以反映健康状况。不过,不是看数量,而是看与之前相比,它最近的变化是不是很大。
一般来说,「月牙」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情况,如果与之前自己的月牙相比——
变大、变多:身体代谢加快,要注意甲亢等;
变小、消失:身体代谢变慢,要注意甲减等。
二、杵状指
杵状指,除了指 / 趾末端变大以外,指甲也会有所改变,比如指尖的甲面弧度会明显增大。
而这种异常改变,往往要很多年的累积才会形成。
杵状指及相应的指甲改变,可能提示:
某些肺部疾病;
肠道炎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以及艾滋病等。
三、反甲,像勺子一样凹陷
反甲也叫「匙状甲」,因为这个时候它的外观确实有点儿像勺子,凹陷而质软,而且这个「凹陷」常常可以装下一滴水。
男人的体毛透露了哪些身体秘密
男人体毛多,给人一种极其雄性彪悍的感觉。
相比细皮嫩肉的白面书生们,具备这一特征的男人为很多女人所青睐。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种:一则是因为男人体毛多,自然形体彪悍,能带给女人更多的安全感;一则是因为传闻男人体毛多,性能力就强,性欲旺盛。事实真就如此,还是某些男人女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体毛多少主要受雄激素影响
和男性生理功能关系最紧密的就是睾丸,因为睾丸可以产生雄激素。男性睾丸产生了雄激素,它决定了男性一生的生理功能,从胚胎时期的性别分化到青春期的第二性征变化,从性功能的维持到生育能力等,无处不在。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男性不同体表位置的毛发与雄激素的水平并不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头发。雄激素高的男性,脱发的几率明显高于激素水平低的人。因此,研究人员发明了对抗雄激素的药物来治疗男性脱发。这与不同部位的雄激素受体表达相关,科学家仍在努力研究其中机制。这足以表明人体有多么奇妙。
体温透露的身体秘密
秘密1: 体温是免疫之镜
人一天中体温最低的时候是凌晨3~5点,这个时间段也是死亡高峰期;同样,哮喘、失眠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间段。从凌晨开始,人的体温逐渐升高,到下午3~5点体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时,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
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得出一个结论:体温是“免疫之镜”,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免疫机能的状态就是通过体温直接表现出来的。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人体抵抗疾病入侵的免疫力就会下降30%。体温下降,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就会增加。36.5℃是一个分水岭,低于这个温度,身体不适将会伴随你一生。如果体温偏低,身体也会给你发冷信号,包括——黑眼圈、鼻头发红、脸色发红、嘴唇发紫、手掌发红、痔出血、生理不顺、下肢静脉瘤等。
秘密2: 就是中医说的“阳气”
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若阳气足则功能状态就饱满,若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因此中医更多会从阳气的角度来阐述体温。人体尽一切办法去维持人体体温,外来的伤害若是特别强和持久,体温才会有变化。即使在极地,人的体温也要维持在30多摄氏度。即使受寒邪侵害重,体温也不一定会低。一般来说,阳气足的人,体温较为正常。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秘密3: 腹部是手感测试最佳处
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体温,甚至很多人会说“我不怕冷我怕热”,其实,只要摸摸自己的腹部,就知道自己是不是体温低下。中医认为,人的腹部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用手一摸,如果是冰凉的,就是说肚脐下面的血液循环很差。
其实最符合人体健康的情况是“头寒足热”,但是身体不够健康的人几乎都是“头热足寒”,如果人的下半身变冷(寒症),热度、血气或血液就会逐渐向上半身蹿升,引起各种不适的症状:躁郁、心悸、盗汗、发疹、咳嗽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升症”,头晕和燥热为典型的“升症”症状。
眼屎透露宝宝健康
黄色脓性眼屎。如果宝宝刚出生几天,就看到眼睛有大量的黄色脓性眼屎不断产生,眼睛被黏住,无法睁开,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宝宝得了新生儿结膜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若宝宝家人有淋病史,则要警惕淋球菌性结膜炎的可能,后者常常为产道感染,眼部表现更为严重,红肿明显,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发生角膜溃疡,甚至有失明的危险。
治疗新生儿结膜炎,首先要注意卫生,勤洗手,毛巾衣物分开使用。第二,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滴眼液,一般情况下1~2周即可治愈。淋球菌性结膜炎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系统治疗。
黏液脓性眼屎。如果宝宝出生后数月,间断性的常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还经常伴有流眼泪,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新生儿泪囊炎。此病多由于鼻泪管下端阻塞,泪液和细菌储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感染所致。一般3个月之内的宝宝可以先进行泪道冲洗及泪囊区按摩,同时适当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部分患儿经过局部按摩后,可以使泪道开放畅通。没有开放泪道的患儿满3个月后,可以进行泪道探通治疗。多次泪道冲洗及治疗过晚的宝宝,则可能需要进行泪道置管治疗。
黏丝状眼屎。如果发现宝宝经常揉眼睛,眼睛带有黏丝状眼屎,而不是脓性眼屎,有时还会突然出现结膜水肿,那么宝宝很可能是得了过敏性结膜炎。这种结膜炎大部分是由于接触了某些物质发生过敏所致,常见的过敏性物质有尘螨、海鲜、牛奶等,宝宝同时可能伴有湿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抗过敏性滴眼液对这类结膜炎疗效好,见效快,但很难根治,时常反复。若能查出过敏原,要尽量避免接触或者进行脱敏治疗。突然出现的明显眼睛发痒或是结膜水肿,应立刻局部冷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水样眼屎。有些妈妈常发现宝宝在发热或感冒时,经常眼睛发红,伴有水样的眼屎及流泪,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血水样眼屎,这些表现常常提示病毒性角结膜炎的可能。一般需进行内科治疗,同时使用滴眼液。结膜炎常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注意卫生及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且病程相对较长,一般需治疗1~2周。
目前市售滴眼液品牌众多,并不都适合婴幼儿使用,部分滴眼液还含有激素,不可给宝宝随意使用。宝宝出现眼屎时,还是建议去专业的医院就诊治疗。也不推荐使用奶水和茶水洗眼睛,特别是后者含有多种成分,多含有沉淀物,很容易损伤角膜和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