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出血性脑血管病护理

出血性脑血管病护理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 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如何小心中风病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在人类各种疾病死因的排序中,脑血管病一直位于前三位之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拴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缺血综合征、帕金森病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急性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

出血性脑血管病 多由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所致。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颅内压增高、神志不清等症状。这类病人约占脑血管病的20%~30%。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生活中疾病总会困扰着大家的生活,一旦生病总会使患者的情绪波动,而心情变化常引起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那么这里就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给您具体讲解下。

病例一:

病情描述 :

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是什么?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是什么?

问题回答 :

心血管疾病常会引起如下症状:1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汉,恶心等常提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 头晕,头痛,肢体瘫痪常常提示高血压.

3 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到气喘吁吁,夜间常常因为气促而憋醒,不能平卧,需要坐起来来才稍缓解,双下肢浮肿等常常提示严重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

4 心悸,心慌,自觉心跳很快或有心脏漏跳感,阵发性发作,或伴有胸闷,全身无力等常常提示心律失常

5 小儿出现容易感冒,肺炎等,活动或哭闹后即出现气促,颜面青紫,体检 心脏杂音,常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6 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停止运动后,症状又缓解,重复相同强度的运动又出现症状,休息后又可缓解,常常提示下肢动脉内由于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此时常说明心脏,脑等重要器官血管有同样改变,须及时就诊.

7 突然意识不清,跌到在地,可伴或不伴有四肢抽搐,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自行清醒,其后无特别不适,医学上称为晕厥.许多心血管疾病可导致晕厥,如心跳过慢,各种心动过速,主动脉瓣膜狭窄,肥厚性心肌病,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心肌梗死等,此时必须及时就医,否则有猝死的危险.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脂症,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老年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其早期症状表现为: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2,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感,一会儿消失;3,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4,饭后胸骨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时便胸闷气喘,心跳加快.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此外专家将高血压脑病也列入脑血管病范畴.

其早期症状有:1,经常性头痛,头晕,耳鸣;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2,睡眠质量差,多梦,醒来后感到很累;3,手指尖或手指发麻或发抖发颤;偶尔感到腿发麻,需要反复按压或拍打才见好转;4,舌头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嘴角常感到湿润,或控制不住流口水. 如有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全面检查,防患于未然.

偏瘫的原因

1.颅内血管发育异常: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2.心脏病: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炎症: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4.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5.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其他因素: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诊断鉴别

按性质分: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

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⑵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⑶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

出血性脑血管病:

⑴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⑵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占59.2%~85%,脑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中国1984年农村调查新发完全性卒中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9%,脑出血占44.6%,脑血栓占46.4%,脑栓塞占2.5%,难以分型者占2.9%。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为44.6%,显然比国外高,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此外,70年代以来,由于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一些出血和梗塞并存的脑血管病,即混合性脑卒中,这种病,有人报道占同期各种脑血管病住院人数的2.67%。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按进程分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

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我们所讲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急性脑血管病。由于发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又有“脑血管意外”、“卒中”和“中风”之称。正如祖国医学描述“中风之病,如矢石之中人,骤然而至也”,好似被石子突然击中而扑例一样。“卒中”也为突然中风之意。这些名词都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脑动脉本身的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病理上出现脑组织的软化坏死。平时所说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这类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总数的60%左右。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脑部硬化的小动脉形成了粟粒大小的瘤样扩张(称为微动脉瘤),当血压因某种原因突然升高时,可以引起微动脉瘤破裂,于是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又称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都属于这一类。近年来,由于对高血压的有效防治,出血性脑血管病已有减少,约占脑血管病总数的40%左右,不过一旦发生脑出血,往往病情比较严重,病死率也较高。

有人把各种原因造成的半身不遂,肢体偏瘫都叫作中风,这只能说是一种俗称或统称,因为除上述两类脑血管病外,少数偏瘫可因全身性疾病如代谢病,血液病及脑瘤(包括由远处器官转移到脑部的癌栓)等引起。本文介绍的主要是脑血管本身病变所致的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急性期主要治疗原则是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严重,如痰液分泌较多,应早作气管切开翳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药物治疗

一、治疗机制:甘露醇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尼莫地平改善脑血流,降低钙超载;N-乙酰肝素抑制补体激活,减轻脑水肿

二、治疗药物的选用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注射液与复方甘油注射液同时或交替使用,复方甘油注射液或甘油果糖注射液500ml静推;七叶皂苷钠

2.适度降低血压,防止进一步出血:肌注利舍平,静滴硝普钠或硝苯地平

3.止血药物的应用:止血剂翳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人工冬眠头部降温疗法:采用1号冬眠合剂

5.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奥美拉唑、西咪替丁,也可从胃管注入凝血酶

6.抗癫痫药物的使用:苯妥英钠,尽量不用地西泮类和巴比妥类

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疾病

1.出血性脑血管病:

(1)脑出血:为最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肿瘤、血液病、动脉炎、血管畸形等,有时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等原因也可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脑血管先天异常引起。

(3)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出血:多由外伤引起。

2.缺血性脑血管病:

(1)脑梗塞: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等。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小中风):脑缺血一过性发作,24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者可以有脑梗塞。

3.其他:脑动脉硬化,各种脑动脉炎,脑动脉缺血性综合征,颅内静脉窦或静脉血栓等。

上述各种脑血管病由于病因、发病机理不同,。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等都有很大差异。

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的表现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占80%。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

脑梗塞病人大多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变,如果能提前通过超声或血管造影发现脑血管狭窄,及时疏通血管,就能预防突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上述关于脑血管意外的临床表现的分析,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吃那些油腻的食物,猪肉也要少吃,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

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哪几类

一、脑血管疾病(CVD):

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ACVD)和慢性脑血管病(CCVD),慢性脑血管病是因慢性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代谢障碍和功能减退,症状逐渐进展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和血管性痴呆等。这里重点谈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变化迅速的风邪特性相似,所以古人以风类比,名为“中风”。但与《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不同。这里所言"中风"乃实指外感风邪的病症,即"伤风"、"感冒",并非脑血管病。虽称"中风",则名同实异,不可与脑中风相混淆。 至今还仍延用脑中风和脑卒中的叫法,过去所说的“脑血管意外”也属此类,但因这一词含义模糊,故已不采用。

二、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早有分类,但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随着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的深入研究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长足进步,脑血管病的分类也不断发展,日臻完善。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提出了《脑血管病分类(第三版)》,从临床障碍、病理学、危险因与预防、临床评检、(病史和体格检查)、实验室和仪器检查(包括各种特殊检查)、卒中后病人状况、解剖学七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但这些分类在日常工作中应用均显得过于繁琐和复杂。

目前国内临床使用的分类极不统一,是从临床的不同角度提出的。

(一)、按病变性质分类:分为缺血性卒中各出血性卒中两类。

缺血性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等。

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二)、按病程分类: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梗死(CI)等。

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和血管性痴呆等。

相关推荐

脑血管病的疑问

年龄与脑血管病有何关系? 脑血管病的年龄特征很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增加。据我国的资料表明:75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为65~74岁组的1.4~1.6倍,为55~64岁组的3~4倍,为45~54岁组的5~8倍,为35~44岁组的30倍,死亡率50岁以上占脑血管病死亡总数的93.64%,而年龄每增加5岁,死亡率增加1倍。由此可以看出,年龄与脑血管病关系十分密切。 从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脑出血多见于60岁左右的人,脑梗塞的发病年龄较脑出血晚一些,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多见于青壮年,这是

老年癫痫是怎么回事

脑血管病(20%): 各种脑血管病均可发生癫痫,占老年癫痫病因的30%~40%,主要为缺血性血管病,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癫痫多在急性期发生或为首发症状;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除急性期可发生外,约33%在随后发生。 脑肿瘤(20%): 也是老年癫痫的常见病因,其中以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胶质瘤多见特别是脑膜瘤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癫痫常可以是脑瘤的首发症状,比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 脑外伤(15%): 老年人癫痫由于脑外伤引起者并不少见,颅脑外伤如合并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伤等,常可伴癫痫发作。 脑萎缩(10%):

脑溢血死亡率高吗

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的死亡率为1.5%~14.1%,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死亡率为24.5%~81.6%,总的死亡率为13.8%~36.4%。近几年来,脑溢血逐渐成为广泛发生的急性病,多发病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目前我国每年因为脑溢血而死亡的患者已达全部疾病死亡人数的20%,因为其发病快、病情凶险,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脑溢血早期发病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后不能及时被人发现的患者,50%的病人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也大多数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经研究表明,目前脑溢血

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那么,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专家介绍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脑梗塞与脑中风有区别吗

中风是中医的说法,脑梗是西医的说话。脑梗可以算作是中风的一种,中风普通的理解,就是一大类引起突然偏瘫啊失语啊之类的病,而脑梗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 脑中风是一个统称,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又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脑梗塞包括常见的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简

吸烟为什么易发生脑血管病

吸烟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确认。国内有资料表明,烟瘾大,吸烟量大,吸烟时间长,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的2.5倍。 美国报道,吸烟与不吸烟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对系数为2.5倍,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对系数为2.8倍,并指出每日吸烟量和持续时间长短,与脑血管病成正比,男和女均是如此。 为什么吸烟容易患脑血管病呢?烟草中含有一种叫做尼古丁的物质,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吸烟将尼古丁吸入体内后,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血压食品)升高而诱发脑出血。另一方面,由于

慢性脑供血不足不治可致痴呆

脑供血不足不治可致痴呆 30岁的莫女士之前反复出现头昏、脸部发麻等症,到医院接受检查,医生诊断莫女士得的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医学专家提醒,如今该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更要重视血管的保护,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脑供血不足日趋年轻化 什么是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上将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由日本医学家首先提出,它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的以脑部缺血、缺氧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一般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但近年来,

化脓性脑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根据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以及脑脊液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多为主的炎症性变化等,诊断不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非化脓性脑膜炎 因为不论是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非化脓性脑膜炎也会出现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所以应进行鉴别。非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反应多为淋巴细胞,而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细胞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加上糖含量降低和乳酸脱氢酶增高可排除非化脓性脑膜炎。 2.机械、化学、中毒性脑膜损害以及癌性脑膜病 这些情况也会出现与化脓性脑膜炎类似的临床表现,但通常根据详细的病史、原发

导致小儿癫痫出现的原因有

一、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性代谢障碍,脑畸形及先天性脑积水等。 二、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急性期的充血,水肿,毒素的影响及渗出物都可能引起,小儿癫痫发作,痊愈后形成的瘢痕及,粘连也可能成为癫痫灶,寄生虫病如脑血吸虫病,脑肺吸虫病,脑囊包虫等常引起癫痫。 三、外伤:颅脑产伤是婴幼儿期,症状性小儿癫痫的常见原因,挫伤,出血和缺血也能导致,局部脑组织软化,日后形成癫痫灶。成人闭合性脑外伤后约,有5%发生癫痫,重症及开放性脑外伤,发生的癫痫更多,可达30%左右。 四、中毒:铅,汞,一氧化碳中毒,以

脑中风的护理方法

1、出血性脑血管病: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患者头部可放一轻枕,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呕吐、胃出血和呛咳时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食,必要时给与鼻饲;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会阴部清洁,干燥,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高热时给与物理降温。定时翻身,切背,预防褥疮。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为防止脑血流量减少,患者取平卧位,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褥疮和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