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 - 分类
冻伤 - 分类
按损伤的性质分类
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耳鼻)。
烧伤的分类
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皮肤热力烧伤较为多见。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我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烧伤可以根据伤害的机制、深度、程度和关联伤害及并发症进行分类。请特别注意第二种分法。
根据烧伤损伤到皮肤不同的深度,可粗略将烧伤分成一度,二度,三度和四度烧伤。这个方法是由16世纪法国著名的外科医生、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Ambroise Pare所创建并沿用至今。在了解这个概念之前,必须了解皮肤的概念。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皮下组织三层组成。而表皮和真皮又分别由很多层构成,表皮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真皮是:乳头层和网状层烧伤后的皮下组织
要非常精确地判定烧伤的深度总是不太容易,特别是在二度烧伤的案例中,因为二度烧伤的深度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鉴于此,即使在最初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二度烧伤也有可能会演变成三度烧伤。而区分浅表烧伤(一度、浅二度)和the partial-thickness burn对于烧伤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前者可能会自然愈合,但是后者常常需要外科清创术和植皮手术。
1.Ⅰ度烧伤
又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的一部分,但生发层健在,因而增殖再生能力活跃,常于3~5天内愈合,不留瘢痕。
2.浅Ⅱ度烧伤
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乳头层。由于生发层部分受损,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1~2周左右愈合,亦不留瘢痕。
3.深Ⅱ度烧伤
烧伤深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真皮及皮肤附件,愈合依赖于皮肤附件上皮,特别是毛囊突出部内的表皮祖细胞的增殖。如无感染,一般需3~4周自行愈合,常留有瘢痕。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Ⅱ度,深的则临界Ⅲ度。
4.Ⅲ度烧伤
又称焦痂性烧伤。一般指全程皮肤的烧伤,表皮、真皮及皮肤附件全部毁损,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
5.Ⅳ度烧伤
烧伤深及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严重者需截肢。
6.浅度烧伤
创面在伤后21天内自行愈合的烧伤,包括Ⅰ度烧伤和浅Ⅱ度和部分较浅的深Ⅱ度烧伤。
7.深度烧伤
创面自行愈合需要21天以上的烧伤。包括较深或伴感染的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和Ⅳ度烧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深Ⅱ度烧伤表皮发白或棕黄,去除坏死皮后,创面微湿或红白相间,感觉迟钝,可见粟粒大小的红色小点,一般需3~4周愈合,Ⅲ度烧伤局部表现可为苍白、黄褐色、焦黄,严重者呈焦灼状或炭化,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入皮革,干燥无渗液,感觉差,需要手术植皮治疗,愈合后有瘢痕。
8.中度烧伤
成人烧伤面积在11%~30%之间(小儿5%~1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小儿5%以下),并且无吸入性损伤或者严重并发症的烧伤。
9.重度烧伤
成人烧伤面积在31%~50%之间(小儿16%~25%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20%之间(小儿10%以下),或成人烧伤面积不足31%(小儿不足16%),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③中、重度吸入性损伤;④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15%。
冻手冻脚是怎么回事呢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二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全身冻伤,病人有寒颤,四肢发凉,皮肤苍白或青紫。体温下降时,全身麻木,四肢无力,嗜睡,神智不清进而昏迷。
注意事项
1.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腥和韧带的灵活性。
4.重伤员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发生。
5.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站岗值勤应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都有预防冻伤作用。
大多数来说出现冻脚现象,根血液循环有很大关系,平时锻炼也脱不了关系,那些在冬季不爱运动的人,尤其是应用在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再加上保暖措施不到位,很容易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出现冻伤脚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调理,平时多运动运动,可以适当按摩一下脚部,促进血液循环。
正确的地震救援技能是怎样的呢
捡伤分类,优先抢救红色“伤票”
现代的医疗救援理念是,医学救援人员首先必须保护好自己,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救护伤员。同时,必须具备救援脱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为医疗救护措施是在整个地震抢救系统统一指挥下进行,它不能也无法单独实施。医疗急救队伍深入灾区后,在救灾部门救险人员支持和帮助下,搜寻、集中伤员,然后捡伤分类,先重后轻,进行现场抢救,并及时运送。
地震后救援进行捡伤分类是保障在紧张、急促的时间,有效、有限的医疗资源下,最大限度发挥医疗救援效应的必要措施。依红、黄、绿、黑四种“伤票”分别表示最重、重、轻及死亡等四种情况。优先抢救红色“伤票”,即随时有生命危险者。
对挤压伤员,应尽快解除压迫
地震伤害中最常见的是挤压综合征。由于人体躯干、四肢肌肉丰满部位长时间受压,会导致肌肉缺血性坏死、肢体肿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对挤压伤员,应尽快解除压迫;在解除压迫后,伤肢不应抬高,避免活动;对能行走的伤员,应限制活动;不应热敷、按摩伤肢,以防加重肢体缺氧;肢体禁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如果病人口渴,可给予碱性饮料,然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抗休克、输液、保护肾脏等救治。
为什么会冻脚呢
每逢到冬季的时候,有很多人总会出现冻伤手脚的现象,尤其是脚部,最为严重,有些人在还不冷的时候,就已经穿得比较厚了,但还是出现冻伤,许多人对自已出现冻伤脚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有些人认为冬天的时候就应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这是一种很错误的看法,那么为什么会冻脚呢?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二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全身冻伤,病人有寒颤,四肢发凉,皮肤苍白或青紫。体温下降时,全身麻木,四肢无力,嗜睡,神智不清进而昏迷。
注意事项
1.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腥和韧带的灵活性。
4.重伤员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发生。
5.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站岗值勤应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都有预防冻伤作用。
大多数来说出现冻脚现象,根血液循环有很大关系,平时锻炼也脱不了关系,那些在冬季不爱运动的人,尤其是应用在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再加上保暖措施不到位,很容易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出现冻伤脚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调理,平时多运动运动,可以适当按摩一下脚部,促进血液循环。
儿童冻伤的程度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不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物质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
局部冻伤:局部冻伤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一般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从苍白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现;
三度冻伤:表现为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泡,并有较剧烈的疼痛;
四度冻伤: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泡。
冻疮和冻伤有什么区别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二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冻疮是由于人体对寒冷的异常反应,在寒冷刺激或寒暖急变条件下,引起皮下小动脉先挛缩,久则因缺氧而导致血管麻痹扩张、充血,使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造成局部组织肿胀,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不良,最终造成组织缺氧、坏死,皮肤瘙痒、起疱、溃疡。寒冷只是发病的诱因,一般摄氏10OC以下的温度就足以引发冻疮。所以冻疮比冻伤更常见,危害的地域和人群范围更广。
冻疮的分类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二类:
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
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全身冻伤,病人有寒颤,四肢发凉,皮肤苍白或青紫。体温下降时,全身麻木,四肢无力,嗜睡,神智不清进而昏迷。
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可能会由不同的外部热源接触皮肤导致,比如火焰、化学品、摩擦、电流、辐射和高温等。
因此烧伤也可以据此分成化学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和烫伤等。
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chemicalburns)的损害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剂量、浓度、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当时急救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物质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主要是细胞脱水和蛋白质变性,有的产热而加重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发生中毒。
电烧伤
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处较出口处重。入口处常炭化,形成裂口或洞穴,烧伤常深达肌肉、肌腱、骨周.损伤范围常外小内大。
烫伤 烫伤
英文名scalding来源于拉丁语calidus,意思是“热”,通常是由高温液体(水或油)或气体(蒸汽)导致,通常情况是洗澡时皮肤与高温的水龙头接触或热饮洒在皮肤上发生。又称沉浸烫伤,通常是四肢沉浸在热水表面下发生,在国外是虐待儿童案中幼儿被灼伤的原因。皮肤表面产生的水泡中满是组织液,这是皮肤对热力的反应。
小儿烫伤严重程度如何分类
小儿烧伤面积的估计方法是根据小儿体表面积的特点:即头大、腿短而制定的。年龄越小,头的体表面积越大。两下肢体表面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儿头部体表面积=9+(12-年龄)%,两下肢体表面积=41-(12-年龄),两上肢=2×9,躯干=3×9(含会阴部1%),臀部=5%。小儿手掌法估计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同,占体表面积1%。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如何分类?
目前临床多采用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讨论通过的分类法。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ⅲ度在5%~10%的烧伤。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25%以上,或ⅲ度烧伤在10%以上者。
但发现不同面积烧伤的休克发生率、败血症及死亡发生率均有所不同,并提出了小儿烧伤分类法的建议。
轻度: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无ⅲ度烧伤。中度:总面积10%~29%的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重度:总面积30%~49%的ⅱ度烧伤,或5%~14%的ⅲ度烧伤。特重度:总面积50%以上的ⅱ度烧伤,或15%以上的ⅲ度烧伤。
烫伤的伤害程度分为几度?
烫伤后,先要区分伤害程度。伤害度共分为三度。ⅰ度烫伤时,幼儿皮肤有红、肿、痛现象;ⅱ度烫伤分浅ⅱ度和深ⅱ度两种,浅ⅱ度表现为皮肤红、肿、痛、有水泡。深ⅱ度局部出现坏死,皮肤苍白、干燥。ⅲ度烫伤表现局部发黑、发硬,皮肤失去弹性,愈合后有疤痕。
冻疮相关知识以及应急措施
(一)冻伤的原因
(1)气温过低,如-15℃,裸露的手指会被冻伤;-5℃,手指开始疼痛,麻木;7~8℃时长时间裸露的肢体也会发生冻伤。
(2)刮风,潮湿,接触铁、石、冰块会加速散热,加强寒冷的伤害。
(3)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者,缺乏体育锻炼者对寒冷耐受力差,易被冻伤。
(二)冻伤的表现
冻伤分为三度。
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三)冻伤的救护措施
(1)一度冻伤,可让病人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用辣椒、艾蒿、茄杆煮水熏洗、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全身体温过低的伤员,为促进复温,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温度保持35~42℃。
(5)给予冻伤病人热饮料及止痛治疗。
低热症
寒冷可使人体组织冻伤并损害其结构、神经及血循坏,引起麻木及肤色改变。人体末梢部位首先受损。如手指、脚趾、双耳和鼻子。当其解冻时,会疼痛、肿胀,故使其复温时要轻柔,并请医生诊治。
1.复温伤部使其缓慢、全面解冻。可利用未患处体热或将其浸入盆中温水(不要太热)中3分钟。
2.用温水清洗局部。
3.使患处彻底干燥,并敷盖一干净松软的垫子。
4.多垫几个彻底干燥,并敷盖一干净松软的垫子。
5.将伤员送医院诊治。
即:
1.若可能,将伤者转移至一温暖处。除去结冰的衣服,利用体温使其复温,如紧贴躯干、腋窝下、双手间等。使其隔绝寒冷。如果所处位置比较偏远,持续以上作法并送至急救中心。
2.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3.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用一消毒的或干净、松软的垫子或敷料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4.再覆盖几块软垫以进一步保护患处,并用细带、绷带系一活结。寻求医疗救助或送至医院。
5.再覆盖一层敷料确保包扎不要太紧。若伤员必须使用伤处活动,要尽量使其少受力,将伤员送至医院。
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或冻伤患儿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患儿,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冻伤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脚冻了怎么办
1、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第一度冻伤最轻,亦既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表皮胶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夹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夹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2、治疗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有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冻伤的分类
冬天快到了,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冻伤,冻伤我们从小到大都经历过,那么冻伤可以分为哪几类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依损伤的性质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 11.7%(耳鼻)。
所以,急诊科专家指出冬天到了,冻伤这类在冬天经常出现的这种病症也会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发作,冻伤的预防,有助于我们防止冻伤的出现。
牙外伤分类
牙外伤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根据所受到的撞击力度的大小和对牙齿造成的损害程度,牙外伤基本可分为牙震荡、牙折裂和牙脱位三种情况。牙震荡是指牙齿受外力冲击后,虽然牙体组织无明显缺损,但牙周膜有损伤。牙震荡往往不能通过肉眼看出损伤痕迹,很容易忽略就医,医生也不一定能现场诊断患牙是否出现牙髓病变,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出现病变后能得到及时治疗。而牙断裂即是平时人们理解为“牙齿断裂”,可以通过修复补好。第三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是牙脱位——牙齿完全脱位,也就是俗称的“整颗牙齿连根掉落,”或“牙齿撞飞了!”这种情况能否救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治疗冻疮大概要多少钱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轻度冻疮是在室温下按摩一段时间,使冻伤部位自然复温,然后再使用血管扩张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还可以外涂蜂蜜猪油软膏、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但是绝对不能用火烤或用热水烫。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二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全身冻伤,病人有寒颤,四肢发凉,皮肤苍白或青紫。体温下降时,全身麻木,四肢无力,嗜睡,神智不清进而昏迷。
冻疮一般患者可以自行治疗,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来治疗,治疗的费用根据当地的收费标准和患者的病情程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