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痛胃酸胃胀按按三脘穴

胃痛胃酸胃胀按按三脘穴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吞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起它们的积极性,对于打好保“胃”战、防治胃部疾病会有很好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用热水袋在这三个穴位处进行热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胃痛胃酸胃胀怎么办

如果是经常性出现胃酸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那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慢性胃炎,除了缓解之外,还应该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应该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

胃酸胃痛胃胀该怎么办?

1、胃酸胃痛胃胀可以做伏地挺身: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2、咀嚼会让你分泌唾液,来平衡造成烧心问题的酸。薄荷口味会产生刺激,所以建议选择其他口味的口香糖。如果咀嚼口香糖会使你吞下空气,造成打嗝或腹胀,那么这个方法就不适合你,建议吃点坚果或者来一杯姜汤。

3、揉揉内关穴,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4、站立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5、人的身体每天需要获得20-35克纤维。它可以来源于樱桃、葡萄、脆脆的彩椒、豆类、全谷类和坚果。这些食物不但能帮助消化、改善便秘,对心脏和血糖也有益处。但是如果你的肠胃系统特别不好,那还是少吃为妙,因为粗纤维食物不好消化,更容易使脆弱的肠胃受伤。

胃口不好按摩这两个穴位有帮助

中脘穴

“中”为中心、中央之意,“脘”为胃部,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心窝与肚脐中央即为中脘穴。按摩此穴对胃溃疡、胃炎、胃酸过多、胃下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胃部症状有很好的作用。

具体方法:用双手中指、食指、无名指指端同时点按中脘穴,渐渐加力下压,至上腹部有明显胀痛感时,再持续按压1-2分钟;然后,双手搓热,以一手手掌贴于胃脘部,另一手掌面贴于该手手背上,双手重叠,顺、逆时针各揉摩2分钟,至胃脘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

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外侧下方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对胃痉挛、胃炎、胃下垂、打嗝、恶心、厌食等胃疾有良效。

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2-3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并向足踝放散为好。每日早、晚各1次。

胃胀嗳气反酸怎么回事

引起胃胀、胃酸、胃痛的胃病:1、胃溃疡:患有胃溃炎会出现胃痛、反酸、、恶心、胃胀气等一系列症状。2、胃炎:胃炎患者通常会有腹胀、饱腹、腹痛、恶心等症状。

成人中约有28%患有胃病。胃痛、胃胀、胃酸,都属于胃病的范畴!胃病的种类繁多,症状多样。所以,在这里,专家建议,出现胃痛、胃胀、胃酸,首先要到专业的胃病医院检查,确诊,对症治疗。

出现胃胀气打嗝反酸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的去专业的胃病医院治疗,平时要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做到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饮食上也要注意吃那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不吃油炸的食物。

昨天吃东西太多,胃都疼了,有什么办法吗

一指禅按中脘穴

仰卧,拇指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肚脐上方4寸),1-3分钟。

中脘穴主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等等。

手掌揉胃脘

仰卧,手掌顺时针方向揉摩胃脘部(胃脘是中医的说法,指的是整个胃体,胃上贲门称上脘,胃下口幽门称下脘,位于上下口之间的胃部称中脘,按胃脘指的是对整个胃部的揉按),1-3分钟。

胃脘的揉按可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胃的蠕动,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指按足三里

食指按压同侧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一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足三里主治范围广泛,尤其对胃病、肠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等等。

指按公孙穴

拇指按压同侧公孙穴(在组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左右各一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公孙穴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等。

胃胀胃痛就按这三个穴位

胃胀胃痛就按这三个穴位

1、长按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2、长按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3、长按足三里穴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导致胃痛的原因

1、肠胃炎

腹部出现痉挛样疼痛,同时伴有肌肉痛或头痛,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或低热。建议:如果患者在24小时内无法喝水,呕吐物或排泄物中有血,发烧超过40摄氏度,就要去看医生。

2、便秘

患者会感到下腹部钝痛,伴随腹胀。建议:在饮食中添入更多的全粒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以逐渐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达到每天25~30克的标准。如果还不管用,并伴随剧烈疼痛,就需要就医了。

3、消化道溃疡

患者在饱食后疼痛,同时伴随胃酸反流等症状多是胃溃疡,饥饿时疼痛多是十二指肠溃疡。建议:查出溃疡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几个疗程后,溃疡多会愈合。生活中,患者要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或辛辣食物,如果出现便血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可能为溃疡出血。

4、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常有腹部绞痛、胀气、腹泻。建议:减轻压力,加强锻炼。同时医生会帮助患者制订缓解症状的方案,获取合适数量的膳食纤维和服用抗痉挛药物,以保证胃肠道肌肉功能恢复正常。

5、胰腺炎

饮食不节制和胆结石是造成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发病时,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并向背部延伸。建议:轻度胰腺炎会自行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超过几个小时,就需要就医。

缓解胃酸胃痛胃胀的方法

十人九胃,胃酸胃痛胃胀,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胃病症状,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在这里,小编特意请教了绵阳协和医院内科老专家,为大家分享缓解胃酸胃痛胃胀的方法。

步骤/方法

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 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 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站立弯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胃痛胃酸胃胀怎么办

一: 饮食调养

1: 当心易“生气”食品豆类和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甘蓝中含有一种复合糖叫蜜三糖,这种糖比其他种类的糖更难被人体吸收,当它在肠内被艰难吸收的同时,就会产生副产品——气体。但是,不要因为这些食物易产气就放弃食用,你可以同时食用高纤维食物来改善胀气的状况。

2: 吃盐太多也胀气一次性吃盐过量会让身体存水,从而产生胀气。因此要尽量避免高盐食品,如包装食品、油炸食品,尤其是罐装浓汤或方便面,一份含有的盐分就接近人体一天的需求量。取而代之,要多食用新鲜蔬菜和全麦食品。

3: 检查食品中的糖醇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多存在于口香糖或其他无糖食品中。糖醇能够部分被消化,同时也会产生气体。想避免胀气,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仔细检查一下其中是否含有糖醇一类的成分,如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或木糖醇等。口香糖中含有山梨醇,因此也要少嚼口香糖。

4: 遁量摄取高纤维食品虽然高纤维食品有利于健康,但有些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增加排气。如果你想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用量以维持健康,应从少量开始,使肠子逐渐适应,这样可以减少胀气。

5: 远离酸性果汁饮品酸性的果汁饮品会扰乱消化道,刺激敏感神经发热等,喝得多了就会让人感觉好像胃酸倒流一样,但是实际上就是一种干扰。在腹部多余的酸会引起其他的问题,如果是空腹状态下饮用的话消化道里就已经充满了酸性的物质,增加多余的酸性物质会引起腹痛的问题。

二: 穴位治疗

1: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吞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3: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疗效。

三: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

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起它们的积极性,对于打好保“胃”战、防治胃部疾病会有很好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用热水袋在这三个穴位处进行热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急性肠胃炎胃痛怎么办

按摩止痛

急性肠胃炎胃疼痛剧烈时,可以用按摩疗法缓解胃痛;

用手掌在上腹部轻轻按摩,然后在肚脐周围按摩和节律性地轻压,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由轻渐渐加重。这样可以缓解胃痛。

点、按、揉足三里

胃痛剧烈者,先以止痛为主;

患者俯卧位,然后用拇指指端和螺纹面交替点按足三里穴位2-3分钟,待疼痛缓解后,再按揉足三里穴,以强烈酸痛为度。

弹拨、按揉胃俞穴

可以用拇指螺纹面交替弹拨、按揉第12胸椎棘下、旁开1.5寸的胃俞穴2-3分钟,以左侧为主,以酸胀为度。

弹拨、按揉脾俞穴

用拇指螺纹面交替弹拨、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2-3分钟,以左侧为主,以酸胀为度。

一指禅推天枢穴

用一指禅推法推肚脐旁2寸的天枢穴2-3分钟,着力宜轻快、渗透。

按、揉手三里穴

患者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曲池穴下2寸的手三里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按、揉内关穴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内关穴1分钟,以酸胀为度。

平推胃脘部

用掌面紧贴胃脘部,做横向往返推擦约1分钟,以温热为度。

斜擦两肋部

用手掌面紧贴两侧肋间隙处,沿肋骨反复推擦1分钟,以温热为度。

胃胀胃痛就按这三个穴位

1、长按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2、长按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3、长按足三里穴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养胃的方法

1、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中”为中心、中央之意,“脘”为胃部,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心窝与肚脐中央即为中脘穴。按摩此穴对胃溃疡、胃炎、胃酸过多、胃下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胃部症状有很好的作用。

具体方法:用双手中指、食指、无名指指端同时点按中脘穴,渐渐加力下压,至上腹部有明显胀痛感时,再持续按压1-2分钟;然后,双手搓热,以一手手掌贴于胃脘部,另一手掌面贴于该手手背上,双手重叠,顺、逆时针各揉摩2分钟,至胃脘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

2、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对胃痉挛、胃炎、胃下垂、打嗝、恶心、厌食等胃疾有良效。

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2-3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并向足踝放散为好。每日早、晚各1次。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可以说一个人的健康离不开胃,因为你吃下去的所有东西都得经过胃消化后转变成体内的能量,所以只有胃好了人的身体才会好。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吧!

胃炎按摩什么位置

按压内关穴

按摩方法:用右手大拇指指腹面按压左手腕横纹上两横指两筋之间的内关穴,捻转30余次,以感到酸胀为度,再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大拇指按压右侧的内关穴,两侧内关穴交替按压,每次按压5-10分钟。

功效:按压内关穴具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慢性胃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可以按压此穴缓解症状,凡胃脘不适,胃气上逆也可用此法患者。

按压足三里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大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用力要适宜,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20分钟左右,每日按压2-3次,双侧同时按压或交替进行。

作用:按压足三里穴能增强脾胃功能,并且有和胃止痛之功效,凡脾胃虚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以及胃脘部疼痛不适者,皆可按压此穴,平时按压足三里穴有强身健体之效果。

捏脊治疗

按摩方法:取俯卧位,按摩者两手平掌贴附于患者脊柱两侧,以大鱼际肌部为着力点,由大椎穴两侧沿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连推带按揉至腰骶部,反复十次,以腰背部肌肉放松无紧张感为宜,然后用上法从骶部沿脊柱两侧推按至大椎穴,反复10次,完成上述动作后,按摩者右手虚掌,运动手腕关节,由上而下拍打背部和腰骶部10遍,通常每日治疗1次即可。

作用:捏脊疗法具有健运脾胃,增进食欲,调畅气机之功效,适宜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之脘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等症,长期按摩亦有健身防病之作用,尤其对预防感冒有良好效果。

指压止痛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双手自然交错于头前额部或额下,按摩者位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于至阳穴(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和灵台穴(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并做圆圈状按揉3-5分钟,用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嘱咐患者做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

作用:指压法具有理气和胃,缓急止痛之功效,适宜于慢性胃炎胃脘部胀痛不适,嗳气者,对痉挛性胃脘部疼痛效果尤好。

胃不舒服怎么按摩治疗

慢性胃炎症状

腹泻

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腹痛

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慢性胃炎按摩方法

1、取仰卧位,双手四指并拢,指尖放在中脘穴部,顺着呼吸适当用力徐徐下压,约10次呼吸之后,再慢慢抬起,如此反复,至2分钟。中脘穴在肚脐正中直上四寸,心口窝上边正中(即胸骨体下端)到肚脐正中的二分之一处。“腑会中脘”,即中脘穴为六腑经气(气血运行的推动力)会集之所,故首先按摩中脘穴,气血容易流通,疗效速而力量雄。按摩此穴能调理中气、健脾利湿、和胃降逆、疏肝宁神;治疗胃痛、腹胀、呃逆、呕吐、反胃吞酸、消化不良及急慢性胃炎等症。

2、用双手食指罗纹面同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1至2分钟。此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约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足三里穴是全身性强壮要穴,又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所以,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动并促使胃经的气血运行,不仅能理脾胃、调中气、和肠消滞、疏风化湿,治疗胃痛、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且有扶正培元、祛邪防病、强身健体之功效。

3、用拇指罗纹面先后按揉两侧内关穴各1~2分钟。此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能清包络、疏三焦、宁神和胃、宽胸理气;不但治疗心胸疾患,而且能治疗胃胀、胃痛等胃部疾患。

肠胃炎按摩什么穴位

1、肠胃炎按摩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2、肠胃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3、肠胃炎按摩中脘穴

取穴:中脘穴在肚脐正中直上四寸,恰于心口窝上边正中(即胸胃体下端)到肚脐正中的1/2处,中脘穴是奇经八脉中任脉之要穴,又是八大会穴之一。

“腑会中脘”,即中脘穴为六腑经气(气血运行的推动力)会集之所,故先按摩中脘穴气血能够流通,疗效快而力量强。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双手四指并拢,指尖放在中脘穴部,顺着呼吸适当用力徐徐下压,约10次呼吸之后,再慢慢抬起,如此反复l-2分钟。

按摩此穴能调理中气、健牌利湿、和胃降逆、疏肝宁神;治疗胃痛、腹胀、呃逆、呕吐、反胃吞酸、消化不良及急慢性胃炎等症。

4、肠胃炎按摩内关穴

取穴:内关穴位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两筋之间。

按摩方法:先用右手拇指罗纹面按揉左侧内关穴l-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罗纹面按揉右侧内关穴l-2分钟。

按摩内关穴能清包络、疏三焦、宁神和胃、宽胸理气,对于治疗胃胀、胃痛等胃部疾患收效极快。

胃胀胃痛就按这三个穴位

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胃痛,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按摩哪些养生穴位,可快速缓解胃胀胃痛症状。

胃胀胃痛就按这三个穴位

1、长按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2、长按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3、长按足三里穴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导致胃痛的原因

1、肠胃炎

腹部出现痉挛样疼痛,同时伴有肌肉痛或头痛,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或低热。建议:如果患者在24小时内无法喝水,呕吐物或排泄物中有血,发烧超过40摄氏度,就要去看医生。

2、便秘

患者会感到下腹部钝痛,伴随腹胀。建议:在饮食中添入更多的全粒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以逐渐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达到每天25~30克的标准。如果还不管用,并伴随剧烈疼痛,就需要就医了。

3、消化道溃疡

患者在饱食后疼痛,同时伴随胃酸反流等症状多是胃溃疡,饥饿时疼痛多是十二指肠溃疡。建议:查出溃疡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几个疗程后,溃疡多会愈合。生活中,患者要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或辛辣食物,如果出现便血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可能为溃疡出血。

4、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常有腹部绞痛、胀气、腹泻。建议:减轻压力,加强锻炼。同时医生会帮助患者制订缓解症状的方案,获取合适数量的膳食纤维和服用抗痉挛药物,以保证胃肠道肌肉功能恢复正常。

5、胰腺炎

饮食不节制和胆结石是造成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发病时,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并向背部延伸。建议:轻度胰腺炎会自行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超过几个小时,就需要就医。

相关推荐

胃不舒服什么穴位

1、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

什么穴位缓解胃痛

1、摩中脘穴缓解胃痛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摩天枢穴缓解胃痛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摩足三里缓解胃痛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

反胃想吐什么穴位

1、反胃想吐摩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反胃想吐摩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反胃想吐摩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胃部不舒服摩三个穴位

胃部不舒服摩三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

冬季摩三大穴位来养胃

在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一出现胃疼胃胀胃酸问题就急着吃药,其实我们人体有一些穴位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些问题的,例如上脘、中脘、下脘这3个穴位。古人有这样一句话:“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为了保护胃,人体给他配了护卫,就是上中下三脘穴。那也就说如果我们能够让这三个穴位发挥他们的作用,各种胃病就没有办法入侵了。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的中部,肚

下脘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下脘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压有酸胀感。 下脘的作用与好处 下脘为任脉经穴,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之交会穴,穴正当胃之下口处,故名下脘,本穴具有和肠胃,助运化,行气滞,消食积,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疼,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肠鸣,痢疾,腹痛肠鸣。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

胃部不舒服摩三个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

胃炎摩治疗附图 压足三里穴

摩方法:取坐位,用大拇指指腹压足三里穴,用力要适宜,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20分钟左右,每日压2-3次,双侧同时压或交替进行。 作用:压足三里穴能增强脾胃功能,并且有和胃止痛之功效,凡脾胃虚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以及胃脘部疼痛不适者,皆可压此穴,平时压足三里穴有强身健体之效果。

胃不舒服怎么摩治疗

1、取仰卧位,双手四指并拢,指尖放在中脘穴部,顺着呼吸适当用力徐徐下压,约10次呼吸之后,再慢慢抬起,如此反复,至2分钟。中脘穴在肚脐正中直上四寸,心口窝上边正中(即胸骨体下端)到肚脐正中的二分之一处。“腑会中脘”,即中脘穴为六腑经气(气血运行的推动力)会集之所,故首先摩中脘穴,气血容易流通,疗效速而力量雄。摩此穴能调理中气、健脾利湿、和胃降逆、疏肝宁神;治疗胃痛、腹胀、呃逆、呕吐、反胃吞酸、消化不良及急慢性胃炎等症。 2、用双手食指罗纹面同时揉两侧足三里穴1至2分钟。此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约四横指

胃胀气怎么摩排气

胃胀气可以摩以下穴位排气: 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平躺好,本穴在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功效:本穴的气血物质直接作用于胃腑,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主要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等,对一般的胃病,食欲不振等效果也很好。 摩:用手推揉本穴3-5分钟,或者手角刮法拭本穴,以出痧为宜隔天一次,可治腹胀,呕吐等。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 功效:本穴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