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度与宝宝视力保护
照明度与宝宝视力保护
照明度与视觉
太阳光和裸露的灯光,会产生令人不舒服的眩目感。这是因为,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素受到了过度的刺激。眩目感对视觉有不利的影响,引起视觉功能降低、眼睛疲劳、眼球刺痛感等,严重时还会引起头疼。所以,应该避免幼儿暴露在不适宜的光照亮度下,不要让宝宝直视太阳光和裸露的灯光。
光线过强可损害视力,光线不足对视力同样有害。当照明度不足时,视网膜细胞的兴奋性不能被充分地刺激起来,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不能到达大脑,不能让人振奋起来,视觉过程呈现缓慢状态,视力下降,视觉疲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活动也受到抑制。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天气阴沉昏暗时,整个人都会感到无精打采。而当天高气爽晴空万里时,就会感到精神抖擞,心情也格外的好。当阴雨连绵时,人们最想做的是睡觉,以减轻视觉疲劳的感觉。
那么,什么样的照明度既可保护视力,又可以使人感到视物清晰、心情愉快呢?目前尚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原因之一是每个人的眼睛所适应的范围不同。其次,与照明度有关的还有物像、环境、光的性质、年龄、先天视力水平等诸多因素。但是不管有多少因素,适宜的照明度对宝宝眼睛的发育和视觉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照明度与物体的大小
景物包括我们能见到的所有物体,还有文字等。物体大、色泽鲜艳、背景与主体明亮对比度大时,所需照明度就小。物体小、色泽暗淡、背景与主体明亮对比度小时,则必须有比较强的照明度。
照明度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密切。当某一物体缩小时,所需照度增加得非常多。我们为了锻炼宝宝视力,会让宝宝看比较小的物体,但如果不适当地增加照度,对宝宝视力不但没有促进作用,还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让宝宝看图和文字时,不但要力求清晰、对比明显、色彩鲜艳,还要保证适宜的照度。
照明度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照明度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有关。物体表面反射系数大,所需照明度就小;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小,则所需照明度大。对比度大可提高视觉效果,但如果对比度大,照明度也比较大时,会使人产生眩目的感觉,也会让人兴奋。因此,减小对比度,同样是为了保护眼睛。
照明度与周围环境的作用
照明度与周围环境的作用十分明显。我们都知道,同是一支点燃的蜡烛,在旷野中只是荧光点点,在室内则几乎能把整个屋子照亮。在同一间屋子,不同颜色的墙壁照明度也不同,洁白的墙壁反射系数大,照明度被增加,显得屋子很亮,而深色调的墙壁,显得屋子比较暗。
父母如何保护宝宝视力
1.光线适中
宝宝玩电子产品时,家长要注意房间的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如果宝宝处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中,或者在颠簸的车上时,则要尽量避免让其接触电子产品。
2.控制时间
家长需要控制宝宝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不要让宝宝玩到眼睛发红、揉眼、犯困等疲劳的程度。玩耍过后,要带宝宝到视野开阔的地方,让眼睛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时可以让宝宝玩一些球类游戏,让眼睛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运动。
3.补充营养
充足的营养可以缓解宝宝的视觉疲劳,保护宝宝的眼睛。维生素A是维护正常视力的最重要营养素,家长要经常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也叫“抗干眼病维生素”,它的作用是维护上皮细胞健全和稳定细胞膜。当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会影响结膜和角膜功能,从而出现干燥、泪腺分泌减少、软化甚至穿孔,尤其是婴幼儿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且是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人群,需要常规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动物肝脏、奶类和蛋类,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红黄色和深绿色蔬菜和水果。此外,为宝宝搭配维生素AD制剂来补充维生素A是更为简便的方法。目前市面上的维生素AD制剂鱼龙混杂,家长们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才更放心。
宝宝一岁之前应检查五次视力
3岁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视力存在问题没有被及时解决的话,将来对宝宝眼睛发育影响很大,因此父母要特别关注这个时期宝宝视力发育的情况。
不像其他身体疾病有明显症状,许多影响到宝宝视力的问题不痛不痒,加上孩子小不会表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定期眼保健能监测宝宝视力发育情况,也是早期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眼保健应从零岁开始,应在宝宝满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检查一次视力,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直到视力发育正常。
新生儿多大可以看见东西 新生儿的视力是多少
1个月以内的新生生儿偏爱注视形状复杂、颜色对比鲜明的物体,视力是成人的1/30;
1-2个月的宝宝,已经有注视和固视的能力了,会注视抱他的人,但是还不能注视太久;
3个月的宝宝,视野可以达到180度了,可以看到自己的手,感觉自己的存在了,也会认人了,“三月认母“说的就是这一阶段的宝宝;
4-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经发育的不错了,能够远近交替看。4个月的时候,宝宝对事物的立体感也开始建立起来了,会跟踪移动的物体,也会通过视线寻找声音来源了。此时宝宝的视力大概是0.1左右;
6个月以后的宝宝,眼睛已经能对准焦点了,视力保持在0.1-0.2之间。
2岁的时候,宝宝的视力可以达到0.4左右,能判别事物的远近,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物体,并看得清楚。
3岁时视力能达到0.6以上了,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损害视力的十大原因
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近视眼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宝宝在幼儿园就已经戴上眼镜了。眼睛和听力一样,一旦损伤了,就是不可逆的。因此一定要养成用眼的好习惯,保护好宝宝视力。
损害视力的十大原因
第1名:用电脑。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几乎都离不开电脑。有的人在使用电脑工作时,眼睛注视时间太长,过于关注,眼睛眨也不眨,这样眼睛容易干燥,时间长了会有异物感,流泪,甚至视物模糊。
第2名:看书写字。看书写字都是近距离的精细视觉完成的,主要依赖视觉锥体细胞。视觉细胞的过度疲劳会带来整个视觉系统的疲劳,眼肌、眼球等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生理变化。
第3名:看电视。电视本身是闪烁的发光体,长时间看电视,容易产生疲劳。
第4名:环境因素。照明太亮或太暗、桌椅子高度不合适等,都会影响视力。
第5名:用眼卫生。包括过度疲劳、脏手擦眼、躺在床上看书等。
第6名:遗传。一般学龄前儿童的近视都属于遗传。
第7名:病变、药物。疾病可能影响视力,一些药物和病毒也会影响视力,另外,眼睛老化也会影响视力。
第8名:饮食习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视力的保障,常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很有好处,如胡萝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等。
第9名:心理因素。过度紧张、抑郁都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
第10名:意外伤害。头部或者眼睛受到意外撞击或伤害,也可能影响视力。
新生宝宝视力训练方法
新生宝宝视力之训练方法
虽然新生宝宝都具有一定的视力,但是在目前阶段来说,都还是比较弱的。不过如果父母们可以加以适当的训练的话,那么就可以让你孩子的视觉反应变的更加的灵敏和准确。
1、第一个训练方法,需要父母们准备好红色的布,以及一个手电筒。为什么要选择红色的布呢?这是因为对于刚生的宝宝来说是会比较这个颜色的,所以选择这个颜色能更好的诱导他。爸爸或者是妈妈们可以将红布包在手电筒上面,然后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在新生宝宝的眼前左右,前后,远近或者上次移动,诱导宝宝追开就可以了。
2,通常来说,新生的宝宝对于对比比较强烈的色彩和图案会比较的感兴趣,因此第二训练方法,爸爸或是妈妈们可以找一张黑白的卡片来给宝宝看,并且告诉宝宝哪个是黑色,哪个是白色即可。
新生宝宝视力之父母须知
虽然对于新生宝宝进行视力的训练,对于宝宝视力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是爸爸妈妈还有必要知道宝宝的视觉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训练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1、颜色太复杂,图案太频繁的物体,会容易让宝宝造成对颜色的混淆,因此小编建议此阶段的父母最好不要给宝宝看这类的物体。
2、其实,小编相信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刚刚出生的宝宝都是近视眼,开始的时候只能开到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能看到的范围也大约只有45度角。因此,爸爸妈妈们在训练宝宝视力的时候,不要让训练的道具离得宝宝太远或者是太偏。如果父母们不能很好的判断哪个距离适合宝宝的话,那么可以观察宝宝的反应,要是宝宝训练时没有反应的话,那么就说明宝宝看不见了,因此就需要拿的近一些。同样的,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以免导致宝宝形成斗鸡眼。
3、对于宝宝视力的训练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急于求成,这点是需要爸爸妈妈们非常注意的。对宝宝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容易造成宝宝视力疲劳。因此小编建议爸爸妈妈们给宝宝视力训练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儿童眼睛近视为什么越来越严重
光污染是近视的主要原因
五颜六色的灯光除对人视力危害甚大外,还会干扰大脑中枢高级神经的功能。光污染对儿童影响更大,较强的光线会削弱婴幼儿的视力,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
有专家认为,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视觉环境,而不是用眼习惯。因此,营造环保、健康、节能和精美舒适的“绿色光环境”更为重要。
“5~16岁为近视的高发期,这个阶段造成孩子近视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台灯产生的频闪。”专家解释,这种频闪虽然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将手机的摄像功能打开,将镜头对向普通台灯,在手机屏幕中就会看到频闪所产生的格栅状条纹。
可想而知,孩子长期在频闪的灯光下学习,眼部的睫状肌会不停地放大、缩小,长期处于紧张的运动状态,这样就会增加眼睛的疲劳度,进而催生近视的发生。
光线太强、太弱对眼睛都不好
孩子看书写字时,如果光线暗淡,常能得到家长的劝导,而在较强的光线下看书写字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家长要重视强光对儿童视力的危害,要及时劝告孩子不要在太强的光线下看书写字,避免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从书本反射到眼睛上而损伤孩子的眼睛。
对此,专家表示,强光对眼睛也是有害的。因为太阳光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如果经常在强光下看书,眼睛受紫外线刺激过多,眼球前面的结膜(白眼珠)和角膜(黑眼珠)就会受到损伤,发生眼睛刺痛、流泪、怕光、睁眼困难等毛病。红外线的穿透力比紫外线更强,眼睛受红外线刺激过多,眼球内部的视网膜就会受伤。
长期在灯光中入睡会损伤眼睛
有不少刚为人父母的年轻人,为了方便照顾宝宝,晚上一直开着灯,殊不知,这一做法使得入睡后的孩子被动地接受了“光污染”。睡眠中过亮过强的光线,影响的不只是免疫力,同时更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伤害。
因此,专家认为,0~3岁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眼睛的明暗刺激要得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睡眠时,宝宝的眼睛不能受到光线刺激,因为睡眠中的光线可能影响儿童的睫状肌。这对于婴幼儿来说,极易造成视网膜的损害,影响其视力的正常发育。
对孩子来说,理想的照明应该是:
1.台灯位置。孩子阅读写字时,台灯要在书桌的左前方,以免右手挡住光线。
2.台灯样式。台灯样式最好选用光线不直接照射孩子眼睛,并且固定不动的。
3.台灯亮度。台灯可使用40瓦的灯泡或20瓦的日光灯,以达到400~700勒克斯的照明度。
4.减少明暗差。在孩子学习时不仅要开台灯,还要打开房间的灯,这样可以减少明暗差对眼睛的不良影响。
5.灯泡要及时更新。台灯及房间的灯,要经常保持清洁,灯泡用的时间过久,或发生闪耀或照明降低时,必须及时更换,以保证足够的照明度。
6.尽量选择没有频闪也没有电磁辐射安全光源的台灯。
宝宝眼保健不可少
宝宝生下来的视力仅有光感,在日后的光线刺激下,视力逐渐发育起来,到5~6岁应该发育到标准的1.0。在这段时间的发育过程中,任何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宝宝视力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宝宝视力残缺。
3岁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对宝宝视力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父母要特别关注宝宝这一时期视力发育的情况。
定期的眼保健是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环节。许多影响到宝宝视力的因素往往不痛不痒,不像身体其他疾病有明显表现,容易被家长发现,加上宝宝不会表达,很容易被忽视。定期的眼保健能监测宝宝视力发育情况,也是早期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眼保健应从零岁开始。具体时间是在宝宝满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以后每半年一次,直至视力发育正常。父母要在宝宝这些年龄段时带他去做眼保健。家长带宝宝去体检时,也要有意识带宝宝去做眼睛的常规检查。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
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4 ~ 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视力约为0.1。6 ~ 8个月宝宝的视力保持在0.1~ 0.2之间。1 ~ 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_4,已经可以判另丨J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父母怎样帮助宝宝保护视力
根据眼科医生的研究显示,4~7岁的儿童,正值视觉运作技巧发育成长最迅速之际,因此,这段时间,父妈妈应特别注意保护宝宝的视力。为了保护宝宝的视力,父母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宝宝稍长后可能会因此而导致视力问题,预防之计是为宝宝预备一副好的太阳眼镜。
(2)避免对儿童极具伤害的电视、电脑游戏的诱惑。观看电视超过1小时,会令眼睛感到疲劳。在光线不足黑暗的室内看电视,或坐在太靠近电视机前看电视,都会加重眼睛的疲劳。
(3)不要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看书,每次看书时间不宜太长,每隔半小时应让眼睛休息,目视远方,做眼部保健操等保健运动。
宝宝有这些行为很可能近视了,但99%家长都不知道
TIP1:光觉反应法
宝宝在出生2个月后,光感性就比较敏锐了,当光线突然射进宝宝的眼睛,TA会不自觉眯起眼睛、皱起眉头。如果宝爸宝妈发现宝宝对光照无反应,说明宝宝出现视力障碍,应及时看眼科医生。
TIP2:眼睛遮盖法
宝爸宝妈可以交替遮盖宝宝的眼睛,并且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遮盖其中一只眼睛时,宝宝毫不在意;而遮盖另一只眼睛时,宝宝却因为视物不清而用手推开遮盖物,那说明第一次遮盖的眼睛有视力障碍。
TIP3:注视和追随运动法
宝宝在出生2个月后,就有注视和追随运动物体的能力,而且随着月份的增加,这种能力也越强。所以如果宝爸宝妈发现宝宝不能稳定注视目标,或表现出无目的寻找等状态,就说明TA的视力出问题了!
TIP4:视力表检测法
这是检测视力最常见的方法,5岁以下的宝宝可能因为认知能力的制约不便使用此法,但如果宝宝5岁以上,宝爸宝妈可以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引导TA用视力检测表。
小贴士: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范围:2岁:0.4—0.5;3岁:0.5—0.6;4岁:0.7—0.8;5岁:0.8—1.0;6岁:1.0或以上。
护娃有招,这才是视力表的正确打开方式!
家中常备视力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出宝宝的视力状况。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查宝宝视网膜黄斑区中心的凹视敏度。宝爸宝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喜好选择儿童专用视力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视力表有儿童图形视力表、E字标视力表等。宝爸宝妈要设法让宝宝配合使用视力表,比如让宝宝模仿视力表中的动物图形,以检查TA的视力是否正常。
由于宝宝的视力要到12岁左右才会完全稳定,所以宝爸宝妈应该时刻关注宝宝的视力变化。一旦发现宝宝视力异常,应该马上咨询医生。
科学护眼,预防宝宝近视要做好这几件事!
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出现近视,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或眼睛护理不当所致。婴幼儿时期出现视力障碍对宝宝的身体发育非常不利,那么宝爸宝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宝宝的视力,防止TA出现近视呢?下面这几件事绝对不能错过!
1、改正用眼习惯。
宝宝还在婴儿时期就要养成好的用眼习惯,比如宝爸宝妈别让宝宝长时间注视一个地方,宝宝床前或婴儿车的上方悬挂的玩具也要经常更换位置、调整距离。
2、学做眼保健操。
当宝宝长到6岁时,就可以教TA做眼保健操了。宝爸宝妈要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宝宝跟自己一起做眼保健操,做的过程还可以辅以轻柔音乐。
3、及时补充营养。
研究发现,维生素B群、维生素C、胡萝卜素、DHA等对宝宝的视力发育很有益处,所以宝爸宝妈不妨让宝宝多吃含有这些营养元素的食物。
4、远离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会加速微量元素铬的代谢,如果宝宝吃了大量糖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体内铬的储存量会急剧减少,而微量元素铬的缺乏会阻碍宝宝的视力发育。
5、多玩视觉游戏。
有的视觉游戏可以刺激宝宝的视力发育,比如开灯关灯的游戏,或者拿着手电筒和宝宝玩,让TA了解明暗变化。
6、巧用颜色刺激。
半岁以前,可以给宝宝玩一些黑白对比色的玩具,以刺激TA的视觉发育;半岁之后,宝宝需要颜色更加丰富、对比更加强烈的物品了,这时宝爸宝妈不妨让TA认识一些形状感强的玩具,或是色彩丰富的图形。
知识大爆炸:儿童视力下降需要戴眼镜吗?
当宝宝进入求学期(6岁以后),如果阅读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者上网、看电视时间过久,就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或视力严重下降。这时候,大多数宝爸宝妈会以为宝宝患有近视,并给TA佩戴近视眼镜。
其实宝宝视力下降时不能盲目佩戴近视眼镜,因为导致宝宝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近视、远视、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炎症等。即使宝宝患上近视,也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之分,假性近视则无需配镜。所以解决宝宝视力下降的正确方法不是带TA去眼镜店,而是到医院眼科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
给宝宝拍照可以用闪光灯吗 给宝宝拍照用了闪光灯怎么办
给宝宝拍照不小心开了闪光灯也不要慌张,偶尔1~2次闪光拍照也不一定会有大影响。因开闪光灯给宝宝照相的时间极短,而且宝宝有眨眼反射,对于强光刺激会产生反射性的闭上眼睛,以减少光线的刺激,保护视力。若家长不放心,可测试孩子视力,在宝宝眼前用小球逗引,来看看婴儿是不是会追视;如果存在视物跟随,影响就不大,今后避免即可。
如何保护宝宝视力
一、多点户外活动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在寻觅运动事物过程中,能够迅速调节视野,变换焦距,对视力发育大有好处。
二、避免用眼过度
给孩子买图书,要买印刷清晰,插图鲜明,字体大些的,使孩子阅读起来不感费劲。眼睛与书画的距离要在35厘米左右。
控制看电视的时间。一般1-2岁的孩子每次收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3岁以上的孩子则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距离要保持1.5-2米,屏幕的亮度不易过强。
为避免眼睛疲劳,孩子看书的时间不要太长。每次20钟左右,休息几分钟,以减轻眼睛负担。所谓休息,就是暂时不看近处小东西,或到室外望望远处。 >>对宝宝视力有害的8种情况
三、阅读习惯要正确
不要在太阳直射下看书写字。光线太强眼睛会受到刺激,太弱看不清,势必要离书或本子近些,这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眼轴发育过长,形成近视。
让孩子不要在走路坐车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四、全面营养
要重视防止宝宝偏食挑食,注重食物多样化和荤素搭配。在饮食方面应尽量让儿童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及E的食品。常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鱼、肉、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一些锌、铜、铁、镁、硒等微量元素也与眼组织有密切关系。
五、监测视力发育状况
对孩子的视力监测,特别是要分别查两眼的视力,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异常,最好每3-6个月做一次视力检查,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如有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