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出现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为什么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破坏:药物相关抗体,产生相应抗体。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均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见于输血后紫癜及新生儿紫癜是血小板减少病因。

非免疫性破坏:血管内膜粗糙,血管内异物引起血小板机械性破坏。血小板减少病因包括如血管炎、人工心脏瓣膜、动脉插管、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均伴有血小板减少,此与血小板消耗过多有关。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体内生产血小板不足,如骨髓出现问题,病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苭物导致骨髓损坏,血癌(白血病)或其他癌症等。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还是血小板消耗得太快,如免疫性血小板过低症,一般最常见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得白血病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有:物理因素:(电离子辐射,X射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从事化工、化肥、橡胶、皮革等工种)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遗传因素:(白血病患者家族中有遗传倾向)等等。实验室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红细胞明显较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明显增高或者明显减少,血涂片中原始加早幼粒、原单加幼单、原淋加幼淋大于30%。体征:贫血、出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等。白血病本身就是就是基因突变。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

血小板减少属于白血病吗

不一定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只是一种临床症状,出现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相关疾病,要明确血小板减少是否是白血病须行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如详细的体格检查,加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腹部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骨髓穿刺术、细胞化学反应、免疫学检查、染色体和基因检测等检查。因为临床上一个症状可以代表很多疾病,一种疾病可以一很多症状,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其奥妙就在于此,不可以偏概全,需要详细完善检查后方能定夺。

1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化疗及感染后的骨髓抑制;破坏过多:多与免疫反应有关,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耗过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④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2白血病诊断依据如下:临床表现:急性者则突发高热、严重的出血;缓慢者则脸色苍白、乏力皮肤紫癜、月经多多、拔牙出血不止、感染、贫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睾丸无痛性肿大等。

3实验室检查:血象:白血胞增多或正常;可见正常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低;晚期则表现为极度减少。骨髓象:原始细胞增多>20%,形成所谓的“孔裂”现象。生化:尿酸高;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注意事项:1、检查自己有无相关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贫血、感染、淋巴结肿大等;2、到正规医院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3、心情要放松。

血小板减少会不会引起白血病

一般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不会引起白血病的,但是如果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有可能是本身有骨髓异常,所以是可以引起白血病的,具体需根据自身情况分析。

如果是有血小板减少,需去医院做个骨髓穿刺和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针对性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避免疾病的加重。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血小板计数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

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

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液病常见类型

一、造血干细胞病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戏蛋白尿。

二、红细胞病

(一)贫血如红细胞生成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丢失过多等。

(二)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三、白细胞疾病

(一)白细胞减少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

(二)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三)白细胞质的异常粒细胞功能异常、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

四、出血性疾病

(一)血管壁异常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扩张症。

(二)血小板疾病

1.血小板减少原发及继发血小板减少症。

2.血小板增多原发及继发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质的异常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继发性血小板功能缺陷,如尿毒症。

白血病的诊断鉴别方法

一、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白血病是骨髓的病变,因此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才能精确将白血病予以分类并给予最适当的治疗。

这些特殊检查包括:细胞生化特殊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染色体检查。

二、白血病的鉴别方法: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类白血病反应。

三、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1、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如果发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异常,可以初步 怀疑白血病,一般表现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0.0~50.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异常原始白细胞。诊断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如染色体检查,另外,要查看白血病有无转移,可能还需要查胸片及其它一些必要的检查。

2、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2)、骨髓象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继发性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指导意见:选择中医治疗是现在大多数患者首选疗法,中医治疗继发性过敏性紫癜是安全性高费用小的唯一疗法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

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1. 仪器误差.

出现这种情形的可能性比较低,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建议重新查血小板,以排除。

2.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 在骨髓中增殖所致。

3. 血小板破坏过多

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 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

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出现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皮肤出血点怎么回事 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均易致皮肤针尖样出血点。血小板减少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减少(放射物质、化学药品、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骨转移等)和血小板破坏过多(感染、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有血小板增多症和血小板无力症等。

什么是血小板低

人体血液当中的血小板,一般来说,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至30万个血小板,它们的寿命平均是八到十二天。由于不同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就是血小板减少,比较低。

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①先天性:包括非免疫性疾病,如新生儿溶血病、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感染等;免疫性疾病,如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新生儿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②获得性:非免疫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流感、风疹、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感染(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原虫感染(弓形虫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妊娠等均可引起;免疫性疾病,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生成减少

①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如桡骨缺血伴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生成素缺乏症、骨髓浸润性疾病(先天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新生儿风疹等。

②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血小板减少症、肿瘤细胞浸润骨髓、骨髓硬化症、物理作用(如放射线)、化学因素(如药物)、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细菌感染、营养缺乏、饮酒及溶血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或阻留在脾内过多

肝硬化、血吸虫病、脾淋巴瘤、海绵窦状血管瘤、骨髓纤维化等所致的脾大,导致脾脏内血小板滞留过多引起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严重减少跟白血病有关吗

1.血小板减少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化疗后骨髓移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2.不一定是白血病,建议血液科就诊,完善骨髓穿刺、骨髓象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人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种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而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病症。

身体上出现血斑是不是白血病

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贫血和发热。出血可以表现为皮下出血,但往往会有其他部位的出血,甚至是严重的出血。白血病常常发热,另外会有胸骨压痛。

身上有紫斑,是出血的表现,但出现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是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简单来讲,做一下血常规和血小板检查就可以大致的区别了。

相关推荐

脑出血是如何引起的 血液疾病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等。

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类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1.感染 要做好预防就要知道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内容,这样才能彻底的阻止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出现,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系因病毒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 2.再生障碍 很多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都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骨髓增生低下,可首先出现血小板减少,而后表现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增生低下。 3.骨髓增生异常 根治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疾病还需要通过引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具体病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疾病,

看懂血常规,竟然可以排除血癌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白血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看血液科医生。首先需要化验外周血常规,如果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则排除了白血病存在的可能,解除了顾虑。如果各项指标均减少,或显著的白细胞增高,或白细胞增高的同时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就应涂张外周血片用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分类。 若在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幼稚细胞,则必须一查到底。确诊白血病骨髓穿刺是必须的,决不能迟疑,应做到及早诊断,尽快治疗,拖延时间确诊会给治疗带来许多麻烦。一旦确诊为白血病还应进一步化验检查,如免疫表型的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是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尤以女青年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及瘀斑,皮肤黏膜出血,甚者鼻出血、吐血,尿血便血,内脏出血,建议你可以结合中草药调理,从根本上去彻底的调理一下,选对一个好的中医治疗方案也是很重要的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 (1)遗传性 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 (2)获得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结核),化疗药物,辐射,巨核细胞再生障碍,病毒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影响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如酒精),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2.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3.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免

血液常规检查有哪些

血小板计数: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后,骨折,急性出血,大手术后,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病,急慢性骨髓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某些恶性肿瘤(如何杰金病、淋巴瘤等),血小板减少症恢复期(反跳性升高)及剧烈活动后等。 降低: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再障,骨髓移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重症缺铁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Evan氏综合征,巨脾症,脾功

如何正确诊断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时候大家都在担心,如不及时治疗,更是给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接受治疗之前,首先要要检查清楚,这样才能帮助治疗,达到最佳的疗效。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1、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及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范围 年龄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 /L) 血小板(109/L) 2周 130-200 5.0-21 150-300 3月 95-145 6.0-18 150-350 6月-6岁 105-140 6.0-15 150-350 7-12岁 1 10-160 4.5-13.5 150-350 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如何正确诊断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1、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病因是什么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 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 2、 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状主要体现在皮肤或粘膜呈点状或片状的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称为出血点、紫癜或淤斑。 血小板减少的体现还在青壮年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当血小板降至2万以下时,出血会加重。1万以下时会更明显,最主要的危险是颅内出血引起死亡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