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预防鼻炎 正确擤鼻涕
孩子怎么预防鼻炎 正确擤鼻涕
给孩子擤鼻涕时宜按一侧的鼻孔,稍稍用力外擤,而后交替另一只鼻孔。切不可将两个鼻孔同时堵住,这样会增加鼻腔内气压,以致于把鼻涕挤入泪管和咽鼓管,引起眼结膜感染、中耳炎以及鼻窦炎等。
小儿鼻炎的症状 建议
家长要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或中耳使细菌感染。
鼻窦中耳患上鼻窦炎中耳炎正确的方法是,分别堵住一侧鼻孔一个一个地把鼻涕擤干净,多饮白开水和果汁使鼻分泌物软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
最后,鼻炎与感冒关系密切,要预防鼻炎的发生就要预防感冒,感冒后及时治疗,建议同学们多加强锻炼,平时多喝水,纠正挖鼻孔等危害鼻子健康的习惯。
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宝宝感冒要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小故事:3岁的糖糖一个多月前患了感冒,感冒好了之后,父母发现原本活泼的糖糖变得有些呆呆的,叫她好几声,她才有点反应。于是父母带她到儿童医院检查,经检查医生诊断糖糖患了中耳炎,而感染中耳炎的原因就是由于一个多月前的那场感冒。
故事分析: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耳朵来进脏水才会引起中耳炎,其实感冒时宝宝的耳朵也很容易受到牵连,很多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都是由于感冒引起。因此预防宝宝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宝宝感冒的时间是减少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然而由于宝宝抵抗力较差,较容易染上感冒,在宝宝感冒中,家长应有针对性地帮孩子保护耳朵,比如用温热的毛巾为宝宝敷鼻子,减轻鼻腔的肿胀和阻塞,以免鼻腔内的细菌蔓延到耳部,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除此之外,宝宝感冒时常会有流鼻涕的现象出现,家长应使用正确的方法为宝宝擤鼻涕,正确处理鼻涕纸,以起到预防中耳炎的目的。
Tips:正确及错误擤鼻涕的方法
错误擤鼻涕方法:家长在为宝宝擤鼻涕时,用两手指捏住他两侧的鼻翼,让宝宝用力将鼻涕擤出。
正确擤鼻涕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样方法擤另一侧,将鼻涕纸丢在有盖子的垃圾桶中。
宝宝鼻窦炎如何预防
小儿鼻炎,预防胜于治疗。孩子一旦患有鼻炎,会导致鼻腔狭窄而影响通气,使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缺氧,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周期性头痛、头昏等症状,对孩子影响甚大。因此,爸妈一定要积极预防鼻炎。
1、预防小儿鼻炎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鼻腔卫生,不要让孩子抠鼻孔,这样会对鼻腔内部造成损伤。
2、爸妈要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大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使细菌感染鼻窦,患上鼻窦炎。正确的方法是:分别堵住一侧鼻孔,一个一个的把鼻涕擤干净。
3、室内常通风,注意家居卫生,避免过敏原,如螨虫、花粉等。同时,也要避免孩子吸入刺激性的气体,如粉尘、汽车尾气、新装修居室的空气等。
4、夏天带孩子去游泳时,要指导孩子用正确的姿势游泳,尽量做到头露出水面,减少泳池的水进入到鼻腔内。
5、如果孩子有牙痛,需要彻底治疗。
6、遵医嘱及时服药与外用滴鼻。
7、慢性鼻窦炎的孩子,爸妈对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让孩子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注意寒暖适度,以防感冒。
8、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9、严禁油腻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10、平时可让孩子多做鼻部按摩。
11、尽量控制孩子吃冰凉食物的量。(如雪糕、冷饮等)。
12、天气寒冷干燥时,可以给孩子进行热敷或按摩后颈和下腹部位。
13、冬季天气干燥,应在孩子房间内放置加湿器,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而引发鼻腔不适症状。
宝宝有黄鼻涕的治疗
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鼻内有涕时应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同时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副鼻窦内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内脓涕可进入副鼻窦内,也可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
鼻内滴入麻黄素之类的血管收缩药可使涕减少,但萎缩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类药物。滴药时要防止药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觉到苦味,以后不会再让滴药。同时,为使药液均匀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来,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滴药姿势。鼻涕过多的副鼻窦炎,可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疗
以上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孩子常见的,宝宝有黄鼻涕的现象,首先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在生活中,家长朋友们,可以给孩子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儿童中耳炎预防方法
如何预防儿童中耳炎方法1:预防感冒减少中耳炎的发病机会: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如何预防儿童中耳炎方法2:让孩子远离病源: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小儿耳朵被感染的危险。此外,若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积极进行治疗也有利于预防中耳炎。
如何预防儿童中耳炎方法3:学会正确擤鼻涕: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擤鼻涕方式为什么会导致慢性鼻炎
专家表示,日常擤鼻涕方式不当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它会让含有病菌的鼻膜黏液再度跑回鼻窦之中,不但会使感冒病情恶化,还会导致鼻窦感染。据“美国微生物学会”学术研讨会的最新研究报告,美国及丹麦研究人员针对14个感冒病人进行研究,测量鼻窦中的压力,同时对鼻腔染色,以了解擤鼻涕的时候,鼻部会发生哪些变化。结果显示,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使鼻膜黏液跑到鼻窦中,但是擤鼻涕却会使鼻膜黏液充满鼻窦,使得鼻窦变成病原菌滋生的温床。
所以我们一定要形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1、轻轻地擤鼻涕,一次一边一个鼻孔。同时擤两个鼻孔,容易造成头颅内压力不平衡,影响听力。2、擤鼻涕之后的卫生纸,最好马上用马桶冲走,不然就要丢弃在密闭垃圾桶内,以免病菌散布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增加其他人传染感冒的风险。3、不要在孩童面前擤鼻涕,以免小孩子有样学样,反而造成身体伤害。
所以,擤鼻涕虽然只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日操作不当,它却会给你的健康道来大大的隐患,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不要因小问题而引发患上鼻炎的严重后果。
小儿中耳炎应该如何预防
1、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注意做好宝宝中耳炎的预防护理工作。
2、晚间在孩子的卧室内使用喷雾加湿器。空气干燥会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发炎,造成咽鼓管肿大、阻塞。请注意,加湿器必须要保持清洁,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另外,你也可以采用以温热的毛巾为宝宝敷鼻子以减轻鼻腔的肿胀和阻塞,做好宝宝中耳炎的预防护理工作。
3、如果宝宝鼻塞得比较厉害,睡觉时可将头部垫得高一些,以便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对于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可以将婴儿床的床头一端用 电话簿之类的东西垫高一些;对于一周岁以上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比平时厚一点的枕头将头部垫高即可,可以有效的预防中耳炎的出现。
4、及时注射流感疫苗。少含奶嘴少吸二手烟,可减少患中耳炎风险。
5、婴幼儿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婴儿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 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婴幼儿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这时注意想到宝宝中耳炎的预防护理。
6、让宝宝的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如果宝宝的年龄和能力允许的话,应该教会他自己用手帕或纸巾经 常擤鼻子;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可以用医用吸耳球帮宝宝吸除鼻腔中黏液。同时,医生还特别推荐给孩子的鼻腔中滴入一些润舒剂以保持鼻腔畅通。预防宝宝中耳炎,必须做好宝宝的冬季防寒,积极预防感冒,避免病菌感染。
如何预防中耳炎 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因为感冒是诱发中耳炎的最大致病因素,当儿童在3-6岁时,他们也要开始在幼儿园独立上学,如果擤鼻涕不正确,往往会诱发中耳炎,家长首先要教会儿童正确的擤鼻涕方式。
家长要教会孩子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儿童鼻炎鼻塞日常中要注意什么
1、预防小儿鼻炎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鼻腔卫生,不要让孩子抠鼻孔,这样会对鼻腔内部造成损伤。
2、爸妈要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大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使细菌感染鼻窦,患上鼻窦炎。正确的方法是:分别堵住一侧鼻孔,一个一个的把鼻涕擤干净。
3、室内常通风,注意家居卫生,避免过敏原,如螨虫、花粉等。同时,也要避免孩子吸入刺激性的气体,如粉尘、汽车尾气、新装修居室的空气等。
4、夏天带孩子去游泳时,要指导孩子用正确的姿势游泳,尽量做到头露出水面,减少泳池的水进入到鼻腔内。
5、如果孩子有牙痛,需要彻底治疗。
6、遵医嘱及时服药与外用滴鼻。
7、慢性鼻窦炎的孩子,爸妈对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让孩子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注意寒暖适度,以防感冒。
8、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9、严禁油腻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10、平时可让孩子多做鼻部按摩。
11、尽量控制孩子吃冰凉食物的量。(如雪糕、冷饮等)。
12、天气寒冷干燥时,可以给孩子进行热敷或按摩后颈和下腹部位。
13、冬季天气干燥,应在孩子房间内放置加湿器,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而引发鼻腔不适症状。
家长要积极处理小儿长期流鼻涕的问题
冬季,感冒流鼻涕比较严重,专家提醒家长要积极注意小儿流鼻涕引发的耳鼻喉问题。
首先要积极预防感冒,宝宝流鼻涕时要尽量保持其鼻腔清洁,晚上睡觉把枕头垫高,尤其是清涕转浓时,家长更要充分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咽鼓管的情况。如果孩子诉说耳闷耳胀或耳痛,家长切莫疏忽。相当部分孩子的中耳炎症状并不明显,若孩子感冒后,经常充耳不闻,对人爱理不理,看电视时爱把音量调大,就要警惕其听力是否出现问题,尽快带其到医院诊治。
当孩子流鼻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检查,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根据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平时带孩子勤锻炼,多到参加户外活动,家里保持空气流通,合理的给孩子补充营养,都可以预防孩子流鼻涕,避免引发中耳炎。
伤害宝宝耳朵的小细节
1、提捏鼻子
夏夏长得乖巧可爱, 遗憾的是鼻子有点“塌”,爷爷就经常提捏他的小鼻子,想让鼻子“挺”一点。这天夏夏突然发烧,又哭又闹,医生发现右侧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清除脓液后用耳镜细看, 鼓膜也穿孔了。夏夏得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原因竟然是爷爷经常提捏小鼻子的小动作!爷爷后悔不已,可又不明白:鼻子离耳朵那么远,怎么就捏出了中耳炎呢?
专家分析
大人经常捏孩子的鼻子,既可能损伤鼻腔的黏膜与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挤压,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发炎。
防范之策
“拔苗助长”?No!妈妈们也要提醒家中长辈戒掉随意提捏孩子鼻子的习惯。
2、躺着喂奶
小雪婚后不久就当上了妈妈,虽然奶水不足,但有充足的奶粉供孩子食用,孩子发育一点也不逊于母乳喂养的同龄儿。过了不到3个月,孩子突然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甚至不时哭闹,发低烧。儿科大夫检查:“孩子得了中耳炎。”小雪惶惑不已,怎么突然就发炎了呢?而当得知小雪平时都是让孩子平卧在床上喂食时,大夫点点头:“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专家分析
小宝贝肠胃发育不完善,加上进食时吞进一些空气,故在喂养过程中或喂食后不久,常常会反胃,致使食道或胃里的食物反流入咽喉、口腔或鼻腔中。如果这时孩子处于平卧位,这些被污染的反流物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耳内,引起耳内黏膜发炎。
防范之策
妈妈喂奶要有一个好体位,如斜抱位、半卧位或坐位都可以,不可图省事而将孩子平放于床上喂食。
3、乱擤鼻涕
乔乔得了鼻炎,鼻涕增多,外婆经常给他擤鼻涕。可有一天,乔乔突然指着耳朵喊痛,大夫诊断为中耳炎。追究原因后发现,原来是外婆为乔乔擤鼻涕的方法不当惹下的祸。
专家分析
不少妈妈们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常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由于孩子的两侧鼻孔都被捏住,鼻涕的出路被堵死了,便在外力的迫使下向鼻后孔喷出,通过咽鼓管而侵入中耳,其中的细菌、病毒趁机繁衍而引起炎症。据统计,大约有1/3的中耳炎患儿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防范之策
积极防治鼻炎;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孩子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法擤出另一侧。如果孩子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可先用小儿专用的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