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可以诊断心律失常吗
心电图可以诊断心律失常吗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应由专科医生进行全面分析,切忌自作主张,随便买药服用,或者置之不理。及时就医,行心电图检查可明确心律失常诊断。对并不总有的阵发性心律失常,应注意在症状出现时捕捉心电图,或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需要时要对心脏其他情况进行检查,或有关全身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
心律失常体检项目
1.发作时的体检
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液动力状态的影响。
(1)听诊心音 了解心室搏动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
(2)颈动脉窦按摩 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2.发作间歇期体检
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性质的重要依据。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
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监测,通过24小时连续记录心电图,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等,可弥补体表心电图只能做短暂记录的不足。
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心律失常怎么检查
心律失常要做的检查是,第一心电图,普通的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的检查技术。
第二要做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二十四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悸与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一定程度可以协助评价药物疗效,起搏器等情况。
第三是运动试验,患者在运动时,出现心悸症状,可进行运动试验协助准断。
第四食管心电图,食管心电图是一种有用的非创伤性诊断心律失常方法。
第五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时通常把电极导管放置在右房侧壁上部和下部,右室心尖部,冠状静脉窦和希氏束区域,辅以8-12通道以上多导生理仪同步记录各部位电活动。
心律失常彩超图是否严重
心律失常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出现,治疗前需要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性质,才能确定其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彩超提示正常严重吗?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心律失常彩超提示正常,要了解病情是否严重,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彩超是无法检查出来的。彩超可用于判断心律失常患者是否有心脏结构改变。
要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通常需要依靠心电图,大部分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都会有特征性表现,不过相当一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心律失常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病情后再对症治疗,常用的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治疗方法。
以上内容就是对心律失常彩超提示正常是否严重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心律失常彩超提示正常是否严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心律失常的常见检查方式是什么
1.摸脉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
2.心电生理检查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这项检查可以确诊患者心律失常及其类型,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和发生机制;识别和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
3.动态心电图
即长时间心电图记录(Holter)。在24小时内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患者睡觉、吃饭、活动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失常发作和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
4.运动试验
运动时有心悸的患者可以用这种检查方法,即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
5.食管心电图
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
6.其他检查
现在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窦房结电图、希氏束电图、动态心电图、高频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遥控心电图、电话传送心电图和心向量图等,这些方法使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手段更加完善丰富。
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运动试验。
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脉搏结代。
诊断
根据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鉴别,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脉搏的变化。
心脏病标准诊断包括哪些
1、平板实验: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脏在运动中的供血问题以及平静时不易察觉的异常心电图,可以说是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完善盒补充。
2、冠脉造影:目前是检查心血管的金标准,检查直观,并可以及时知道介入治疗,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3、心电图:一般检查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很多时候,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异常生理电位变化,所以准确率低。
4、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多普勒原理来检查心脏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确率较高,价格较心电图要高很多,一般对于心脏瓣膜疾病和严重的冠脉血流受阻诊断准确。
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有下面几点:
发作时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这就属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这也是心律失常的诊断依据。
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这些心律失常的诊断依据较为常见。
心律失常的几个检查项目
一、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
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2)食管心电图
可以清晰描记P波,对12导联心电图P波记录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获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
(3)心电图监测
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
1.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
2.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
3.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4.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话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4)体表His电图
采用心电的滤波和叠加等方法,记录到的His电图,能帮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电图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辅助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5)体表心电图标测
采用数十个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心电图,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及传导顺序和速度的异常,尤其对异常通道的诊断有价值。
(6)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edECG)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highresolutionbodysurfaceECG)
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二、心脏电生理
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异常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对复杂心律失常做出诊断,并且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反应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激动的传导顺序,对于临床诊断困难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三、运动试验
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四、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心侓失常从心电图上怎么看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有多种,具体一般体表的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便捷的一个方法,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性质的一个重要依据,正常的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
如果出现异常P波或无P波,节律不规整,频率未在60~100次/分之间,均可考虑可能存在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是通过二十四小时连续记录心电图,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等,可弥补体表心电图只能做短暂记录的不足。
心律失常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简便易行,目前尚无其他方法与之相比,但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利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①观察P波的激动性:寻找P波(F波或f波)明显的导联,一般来讲,肢体Ⅱ导联P波较明显,从中可以了解心房激动的情况,测定心房激动的频率。观察P波的形态,确定其是属于正常传导的P波,还是逆向传导的P波、异位P波;是属于锯齿状的扑动波;还是不规则的颤动波;其形态是否恒定,如不恒定是属于渐变(游走心律),还是突变(从窦性突转为异位P波)。另外应注意P波是否规整,发现不规整的P波,应注意观察其与呼吸有否关系。
②观察心室激动的情况:测定心室激动的频率,观察QRS波群的形态,并测量QRS间期。如正常的QRS波群的形态为室上性的激动(窦性或结性);如宽大畸形,则可能是室上性激动伴束支传导阻滞,或迷走性室内传导,或心室自身性心律。如果发现在同一个导联中如有几种形态的QRS出现,应确定是多源性的室性异位激动,还是室性融合波,是否有迷走性室内传导。注意测量QRS波之间的距离,观察QRS波群是否规整,有无期前的激动及期后的逸搏。
③观察P波与QRS波的关系,注意每个P波后面是否都有QRS波激动,有几个P波后才出现一个QRS波,两者有无规律性的关系。
④测定P-R间期,看一看P-R间期是否固定,有什么规律性的改变,还是无固定P-R间期。
(2)在心电图操作过程中,须注意由于技术误差引起的假性“心律失常”。如肌肉颤动引起的基线出现一系列快速、不规律的细小芒刺样波动,使心电图图形失常甚至无法辨认,容易误认为心房颤动波,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被检查者精神过分紧张,或因寒冷肌肉未能松弛,或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太紧,产生肌肉颤动所致。在描记心电图的过程中,由于病人的手脚或身体移动,可造成基线不稳,甚至波形异常,易误诊为异位心室搏动,实际是由于肢体移动造成的伪差。如果病人呼吸幅度过于深大,可造成基线随呼吸而上下移动,形成假的“P波”或假的“QRS波”。停机伪差,纸速不匀所造成P波、QRS波群形态的变化、P-R间期的变化、QRS波群时间长短改变,易造成判断失误。
心律失常的检查
1.发作时的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
(1)听诊心音,了解心室搏动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
(2)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
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2.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Ⅰ、Ⅱ、a VF、V4~V6直立,在a VR倒置)。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
心律失常的检查
体格检查:
1、听诊:心律失常的70%可通过听诊发现,如能有序地注意其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则能做出初步判断,例如过早搏动,可听到提前的心脏搏动和代偿性间歇,如阵发性室上速,可听到快速而规律的心脏搏动;而心房颤动则听到杂乱无章的心脏搏动,无论是强度,频率,节律,均无章可循,总之,心脏听诊既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亦是临床发现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2、颈静脉波动:一过性过度充盈的颈静脉犹如“搏动”样波动,是观察和诊断某些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颈静脉的“搏动”,并可听到“炮击音”;心房颤动则可见强度不一,毫无规律的颈静脉充盈波。
视引发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而不同,应常规检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检查甲状腺功能,肾功能情况;检查血沉,抗“O”,免疫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等。
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2、食管心电图:可以清晰描记P波,对12导联心电图P波记录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获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
3、心电图监测: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
(1)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
(2)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
(3)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4)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话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4、体表His电图:采用心电的滤波和叠加等方法,记录到的His电图,能帮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电图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辅助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5、体表心电图标测:采用数十个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心电图,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及传导顺序和速度的异常,尤其对异常通道的诊断有价值。
6、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 averaged ECG)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high resolution body surface ECG),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心脏电生理:
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异常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对复杂心律失常做出诊断,并且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反应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激动的传导顺序,对于临床诊断困难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运动试验:
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如何判断心律失常
如何判断心律失常: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验心律失常的方法。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动过缓或过速等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诊断。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
2、动态心电图:这是一种长时间心电图记录的仪器,就是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图情况,患者吃饭、睡觉、上班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失常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
3、运动试验:就是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适用于运动时心悸的患者。
4、食管心电图:左心房后壁毗邻食道,食道电极的位置就在左心房的水平,因此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
5、临床心电生理检查:这属于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患者接受这项检查多是基于以下三个目的:确诊心律失常及其类型,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识别与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